一篇新的預印本論文指出,在人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他們對病毒的自然免疫力可能會在幾個月內下降。
這篇論文於週六發表在醫學預印本平臺上,尚未發表在同行評議的醫學雜誌上。論文表明,在感染新冠病毒出現症狀20至30天后,抗體反應可能開始下降。抗體是人體用來來對抗感染的蛋白質。
這項新的研究包括從65名確診冠狀病毒的患者開始出現症狀後94天內收集的樣本,以及從31名在3月至6月期間每一至兩周進行抗體測試的衛生保健工作者那裡收集的樣本。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說法,一般來說,感染後一到三周你的身體才會產生抗體。
自疫情早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就警告稱,已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或許不會再次感染病毒。
英國里茲大學的醫學院的副教授斯蒂芬•格裡芬斯並沒有參與這項新的研究,但其表示這項研究雖然尚未被同行評議,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這項研究證實,感染新冠病毒的保護性抗體反應似乎迅速減弱。對於那些病情更嚴重的人來說,這一症狀的持續時間更長,但也只是幾個月的問題。
類似的短命反應也被用於對付其他主要導致輕微疾病的人類冠狀病毒,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會再次感染,疫情爆發可能具有季節性,這確實是令人擔憂的,」格裡芬斯說。「正在研發的疫苗要麼需要產生更強更持久的保護作用,要麼需要定期注射。」
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週一,全球共有23種候選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臨床評估。
「即使你體內沒有檢測到迴圈抗體,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你沒有保護性免疫,因為你可能有記憶免疫細胞(B細胞和T細胞),當你再次遇到病毒時,它們可以迅速採取行動,啟動新的免疫反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病毒免疫學教授、顧問醫生馬拉·邁尼博士在科學媒體中心週一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B細胞產生抗體來中和感染微生物,比如病毒,T細胞直接攻擊感染並幫助控制免疫反應。當一個人以前被感染過,這些細胞可能會記住感染並增強免疫反應,從而降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