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3大「妖書」,據說其中一本能呼風喚雨,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2023/09/24

前言

傳說在天地初開時,玄女即掌握了奇門遁甲之術。這門秘傳術術源遠流長,神秘莫測。直到黃帝時代,《奇門遁甲》才真正展現了它呼風喚雨的強大威力。

上古神秘奇書《奇門遁甲》

相傳,在中原諸侯林立的時代,有一個部落聯盟稱為「九黎」,位于中原西北,勢力強大。九黎首領蚩尤之強,無人能敵。為了擴張土地,蚩尤率領九黎部落向東發動了進攻,將中原多個小國吞并。隨后,蚩尤又覬覦中原的重要城池,意欲完全占領這片富庶的土地。

此時,中原各諸侯惶恐萬分,來求救于大名鼎鼎的黃帝。黃帝原本不愿興師動眾,雙方還曾試圖通過談判解決糾紛,但談判很快破裂。蚩尤不打算放棄任何已經占領的土地。

為了正義和人民安危,黃帝最后還是同意出兵應戰。

兩軍會戰之時,蚩尤憑借部落聯盟的強大人數占了上風。黃帝屢戰屢敗,節節后退。這個結果讓黃帝萬分懊惱。他沉思良久,最后請出了自己的親弟弟炎帝一同商議對策。

「蚩尤行事殘忍,我理應討伐。但他的兵力太強,我一直找不到打敗他的辦法。」黃帝憂心忡忡地說。

炎帝也皺眉思索著。良久,他慢慢說道:「我聽說過一個叫做玄女的神秘女子,擅長運用天地間的氣勢。或許她手里掌握的奇門遁甲之術,能助你一臂之力。」

黃帝聽罷大喜,立即派人前去召見玄女。玄女很快便與黃帝見了面,又聽黃帝訴說了戰敗的經過。她沉吟片刻,拿出一本早已封存的書籍,這就是傳說中的《奇門遁甲》。

「此書記錄了調遣天地精氣的訣竅與法門,能助陛下運用天時地利取勝。」玄女恭敬地捧著這本書呈上。

黃帝連忙接過,翻開頁頁奧秘的筆畫記號,不由得贊嘆這門學問的奧妙無比。黃帝按玄女所說,參悟書中來龍去脈,并領會了「天人感應,氣血為先」的核心要義。

很快,他便融會貫通,學會了以陰陽五行理論指揮部隊,運用星象和地形制勝。黃帝滿懷信心再次踏上了征途。這一次,蚩尤即便運用各種詭計,也未能再次取勝。

在關鍵的第九次會戰中,蚩尤使出濃霧迷惑軍情的大招。妖霧彌漫,黃帝軍心渙散。

黃帝運起《奇門遁甲》之術,憑借對天時地利的精準把握,終于戰勝了蚩尤。

這場勝利使黃帝聲名遠揚,被推舉為中原共主。而《奇門遁甲》的威力也讓人刮目相看。自此之后,天下便有了「奇門遁甲」的說法。并有方士通過這門秘傳術數幫助漢武帝也戰勝了匈奴。

唐代預言書《推背圖》

《推背圖》的出現,要追溯到盛唐時期。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聽從諫官的建議,采用「以文會友」的策略,緩和了與四夷的關系。太平時期持續多年后,有天書儒忽然發現夜空中太白星在白晝時分現身,他判斷這是極為不祥的征兆,可能預示著國家將面臨動蕩。

這一判斷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李世民決定召見當世數一數二的兩位相士請教對策——袁天罡和李淳風。

兩人皆是玄學大師,深諳命理,又都已是朝中官員,受到皇帝的重用。

李世民將自己聽聞的景象告知兩位相士,希望他們能給出改變厄運的辦法。

袁天罡和李淳風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此事關乎國運興衰,我們必須細細推算,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復。」李淳風說。

「陛下請先回吧,我們會盡快給出建議。」袁天罡也附和道。

李世民吩咐他們必須在月余之內呈上對策,便告辭離去。

袁天罡和李淳風開始翻閱各種古籍秘笈,進行推演、分析,好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太白現于晝,必有災禍。」李淳風皺眉說,「倘若推算得當,這預示著天數將盡。」

「你說的不錯。」袁天罡點點頭,「但天道總有轉機。我們不能單純地預言厄運,而要思索如何化解。」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終于在推背圖上找出了一線生機——只要斬斷蟠龍山的龍脈,就可能扭轉乾坤。

此后數日兩人閉門不出,終于完成了《推背圖》。上書呈現之日,李世民親自審閱。他看后沒有直接示意,而是默默地在推背圖上蓋上了「女主武氏代之」的玉璽,將圖書收入寶庫保管。

自此,《推背圖》的內容便成為嚴禁觸碰的國家機密。直到近現代,它才重見天日。也有人傳言,《推背圖》所載預言,一直影響著朝野變遷......

建筑奇書《魯班書》

相傳,魯班是春秋時期人物,擅長木工技藝。他集鍛冶、建筑、機械于一身,被后人尊稱為「工匠之神」

。他所著的《魯班書》,收錄了他在建筑和醫藥上的心得體會。

在古代,匠人多通過口口相傳獲得技藝。能閱讀文字的匠師很少,文字又不足以傳授復雜的技巧。因此魯班采用了簡單的符號與口訣號串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學問心得,這就是神秘的《魯班書》。

《魯班書》分為兩冊,上冊記載的以術數為主,下冊則詳細介紹了醫藥療法。書中符號簡潔,但又虛實難辨,看似簡單,卻蘊含匠心。平凡人很難看懂其中奧秘。

在古代木匠行業中,能完全理解《魯班書》就是匠師的標準。一般學徒至少要過六年,才能有資格親自翻閱《魯班書》,真正掌握匠人技藝。

有一次,魯國國君要興建一座宮殿,便召集百工到齊地王宮學習。王宮里匯聚了各行各業的匠人高手。木匠約瑟就是其中一位。

他看著樓閣台榭里處處體現的精湛技藝,由衷地贊嘆。

「能達到這樣的水準,你們一定都是通曉《魯班書》的大匠師吧?」約瑟忍不住問道。

其他匠人聞言都笑了:「我們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獲得的技藝,從未見過所謂的《魯班書》。不過聽師父說,那確實是我們行業的奇書,記錄了木工的輔助法數與建筑規矩。只有極個別大師才真正看懂。我們這些普通匠人遇到問題也就憑經驗和樸實技藝解決了。」

約瑟聽后若有所思。他下定決心要親眼看看這個業界的傳奇書籍,于是去請教了老師父。

師父搖頭說:「《魯班書》不傳于外人,你我都沒資格一睹其容。我所知也只是一些傳聞而已。不過聽說,魯班用簡單符號記錄了許多巧妙的方法,其中包括制作機關懸棺的法門......

約瑟聽后更加好奇。他開始四處打探《魯班書》下落,甚至不擇手段,終于搞到了一本抄本。那上面毫無文字,只有些簡單圖形。約瑟對著抄本愣神許久,除了摸不著門道,還擔心這是假書,一氣之下將它燒毀。

這本來是無礙的小事,卻引發了匠人們的不滿......歷史上關于《魯班書》的傳說就到這里戛然而止,它的奧秘依舊人們猜測。

三大「妖書」傳奇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奇書異典甚多,其中以《奇門遁甲》、《推背圖》、《魯班書》最為神秘著稱。這三本書各有傳說,內容奧妙難測,被后人稱為「妖書」。

不過,我們也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些傳說。《奇門遁甲》很可能記載了古人對天文地理規律的認知,在戰爭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推背圖》可能是有識之士根據天文異象進行的推演;而《魯班書》則收集了當時木工建造的技藝經驗。

結語

將它們簡單地稱為「妖書」,可能忽略了書中所蘊含的智慧。《奇門遁甲》的文章瞄準一些描寫,已盡量客觀合理地呈現三本書的歷史背景和傳說內容。我們既要保持懷疑態度,也要注意發掘古籍所包含的智慧價值。如果這三部「妖書」流傳至今,也許正是因為先人認定其中飽含深意。

接下來,我們可以抱著開放和探索的心態,繼續研讀傳世典籍,感受古人遺留給我們的瑰寶。也許其中就隱藏著我們還未發現的奧秘和真知灼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