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時候流行表哥娶表妹,為啥卻很少生出畸形兒?原因很簡單
2023/12/07

在一些古裝劇中,表哥娶表妹似乎是古人默認的婚姻方式。

然而這卻與我們現在的婚姻方式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之處。

要知道,近親結婚生出來的孩子很容易是畸形兒的。

那麼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為何古人近親結婚,卻很少有生出來的畸形兒呢?

古代近親結婚的秘密

古代社會中,近親之間通婚極為普遍。

不管是王公貴族、世家大族,還是平民百姓, 都有表親和堂親之間結合的現象。

這其中有親上加親的情分,也有維系權勢的政治考量,更有保持血統純正的需求在內。

一提到古代婚姻,人們腦海中常有美好聯想: 姻緣佳話,兒女繞膝。

殊不知,那粉色浪漫背后隱藏著無數黑暗。

古代的平民近親結婚,無論是否有感情基礎,表兄妹之間的婚配幾乎是天經地義, 蟬聯多年榜首的《紅樓夢》中,寶黛釵三人的關系便是如此。

林黛玉與賈寶玉實為三代內表兄妹,薛寶釵與賈寶玉的母親也是親生姐妹。

但是府中之人并沒有在意這層關系,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王熙鳳甚至已將兩人的婚事盤算清楚。

王熙鳳甚至公開玩笑黛玉「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意有所指, 這也表明古人對近親婚姻并不反感。

這在古代并不稀奇,正常到無人關注他們的血緣關系。

在那個時候明確有規定: 「凡婦人為夫,則必以貴戚為妻。」

這里的「貴戚」,便是指近親屬。

由此可見,近親結婚在當時并不是什麼稀罕事。

那麼平民百姓為何如此炙熱地擁抱近親婚姻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長輩出于親上加親的考量,想將自己的女兒嫁到熟悉的好家庭,而權貴世家出于鞏固家族勢力的需要, 內部通婚可減少內斗風險,也可防備女兒在外受欺。

而皇室婚姻,政治考量遠超常人。

它既可鞏固皇室成員的政治地位,形成森嚴的利益共同體,又可避免皇室血統被他姓瓜分,維護純正血統。

不論子嗣質量如何,皇室都會嚴密封鎖消息。

畢竟,皇室血統高貴,不能被平民玷污。

再說了,生活習慣相近的表兄妹婚后也容易和睦相處,

對于女子而言,丈夫和婆婆都體貼,實屬難得。

即便這導致子嗣多病,他們也只會歸咎于孽障或前世罪業。

盡管現代醫學早已證明近親結婚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在古代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在那個時候,人們的醫療水平有限,無法預測子孫可能出現的問題。

而且,由于地理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原因,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比較封閉,很難接觸到外界的信息。

古代近親結婚的例子有很多, 如王獻之與郗道茂、劉徹與陳阿嬌、劉盈與張嫣。

歷史中的近親結婚現象及背后故事

古代皇室中,為了政治目的常常出現近親通婚的現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數漢武帝劉徹與表妹陳阿嬌的婚姻。

劉徹原本并非太子,但是在館陶長公主巧設計后,成功立劉徹為太子, 并將女兒陳阿嬌許配給了劉徹。

劉徹與陳阿嬌原本是一對表姐弟,他們兩個的這段姻緣還因為「金屋藏嬌」這句名言而流傳千古。

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 而陳阿嬌是館陶長公主,也就是劉啟姐姐的女兒。

所以說,劉徹和陳阿嬌屬于一對姑表親。

而劉徹登基后,長公主憑借岳母的身份長期干預朝政。

據記載,長公主性格極為強勢,「言語輕快」,善于謀略,曾一手扶持劉徹登上帝位。

她利用自己的權勢將敵對勢力逐出朝堂,長期把持大權, 成為了漢武帝在位初期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更夸張的是,皇室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近親通婚案例, 其實還得是劉盈與張嫣的婚姻了。

這二人不僅不是一般的姑表關系那麼簡單,而且還差了一輩分,張嫣按照親戚輩分,其實應該叫劉盈一聲「舅舅」。

當時權傾朝野的呂后更是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讓20歲的皇帝與自己11歲的外孫女張嫣結婚,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張嫣甚至要叫惠帝為「舅舅」。

據說,呂后為了讓張嫣盡早懷孕,甚至使出了迷藥之類的手段, 但是因為張嫣年紀太小最終不得不放棄。

後來呂后還設計制造了一起宮中謀殺案,謊稱一名宮女所生之子劉恭就是張嫣所生,以維護皇室的血統純正。

而在清朝,為了加強控制, 慈禧太后也強迫光緒帝娶自己的侄女靜妃為妻。

據傳,靜妃相貌平平,性格剛愎自用,光緒帝對她并無愛意,兩人關系極其糟糕,沒有子嗣。

還有孝莊皇后的侄女,被迫嫁給了自己的表兄順治帝為妻, 兩人同樣關系不睦,而博爾濟吉特在宮廷中也是備受冷落。

可以說,皇家近親通婚背后隱藏的,往往都是復雜的政治算計。

被迫的當事人,也成為了權力斗爭中的犧牲品。

在古代專制帝制下,皇族子嗣的婚姻大事,也難逃被利用的厄運,他們成長的環境和教育,注定很難擁有正常人的婚姻自主權。

古代畸形兒罕見的背后真相

要知道,古代的社會背景決定了這種情況的存在。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 同一家族成員之間相互通婚的情況較為常見。

盡管中國古代法律規定不得同宗通婚,但是由于生產力低下和社會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并不能完全阻止這一點。

再說了,古代社會普遍信仰鬼神和巫術等超自然力量, 許多人將兒童的異常生長和先天性殘障歸咎于這類因素。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很多家庭會選擇私下處理這些問題兒童,而不是公開承認并提供必要的幫助。

古人普遍認為畸形兒是「怪胎」,代表不祥之兆,因此會盡快處理掉,而不會留下任何記錄。 這也是歷史文獻中鮮見畸形兒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且古代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這使得健康的生存環境更為難得。

在古代生活中,人們常常面臨饑餓、疾病和其他自然災害等問題, 許多尚未成熟的胎兒可能在孕育過程中因種種不利因素而導致發育障礙。

在這個條件下,正常的新生兒比例自然相應的提高了。

古代醫學科技水平相當落后,面對各類疾病和殘缺肢體等情況,醫生往往束手無策。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種特殊癥狀都有可能是無法治愈的結果。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殘障人自然更容易遭到遺棄或忽視,所以他們在人口統計數據上的表現并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古代近親結婚的情況較為普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宗族關系復雜,并非所有近親結婚都會導致畸形兒的誕生。

例如,在一些家族中,為了避免血親過于接近,會選擇在不同分支的親屬間進行通婚, 這種婚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畸形兒誕生的風險。

研究表明,近親結婚會增加某些遺傳疾病的發病率,例如唐氏綜合癥、先天性心臟病等等,這是因為這些疾病是由特定的基因變異引起的, 而在同一個家庭中的個體通常攜帶相同或類似的基因。

當兩個人結婚并生育后代時,他們的子女就有更大的幾率繼承這些有害基因。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