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勝率很大,結果因為他派馬謖去守衛街亭,導致街亭失守,全局崩潰,令無數人感到遺憾!而在遺憾之余,大家也不免好奇, 為啥諸葛亮非要讓馬謖擔任主將呢?為啥他不用魏延趙云呢?
街亭之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打得非常漂亮的,他一開始就使用離間計,使得曹魏將司馬懿給干了下去,之后又使用閃電戰,直接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整個隴右都差點落入諸葛亮手中,把曹魏嚇了一大跳。等到曹魏反應過來時,其實諸葛亮已經勝券在握 ,他只要在街亭擋住魏國援兵,便可以徹底拿下隴右,到時候他便可以復刻當年劉邦取天下的路經,問鼎中原!
在守衛街亭的具體人選上,其實諸葛亮有很多選擇!首先,五虎上將之一的趙云就在諸葛亮身邊,他還沒有被安全去箕谷。其次,猛將魏延也在諸葛亮身邊,甚至魏延還曾主動請戰。最后,諸葛亮身邊還有大量富有作戰經驗的猛將,比如王平、吳懿等人,他們都能夠守住街亭。
結果 這麼多猛將在身邊,諸葛亮愣是不選,偏偏選擇了馬謖去守衛街亭,令人大為不解!要知道,早在劉備時代,就對馬謖有過定性,認為這個人雖然有點小才華,但不堪重用,所以馬謖最多當一個參謀,他從未獨立領軍作戰。結果諸葛亮非要啟用馬謖,最終導致街亭失守,全局崩壞,這太令人遺憾了。
而在痛斥馬謖的無能之余,大家也非常好奇, 明明有趙云、魏延等猛將在旁,為何諸葛亮非要派馬謖前去擔任主將呢?
趙云心知肚明
事實上,諸葛亮不派趙云守衛接聽的原因,趙云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在北伐初期,其實諸葛亮是打算讓趙云當主將的,結果在 鳳鳴山之戰中,趙云輕敵急進,中了敵人的計謀,始終無法沖出重圍,以至于他自己都在感嘆,都是因為他不服老,還妄想有長坂坡之能,最終只能困守死地!
可以說,當時的趙云,已經身陷絕境了,若無外援,他必死無疑!幸好諸葛亮擔心趙云,派關興張苞前來救援,才成功救出趙云。而經此一戰后, 趙云羞愧難當,本就低調的他,變得更加低調了,并不愿再主動請戰了。而對于諸葛亮任命馬謖前去守衛街亭的決定,趙云也不敢反駁,畢竟自己才打了大敗仗,要是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諸葛亮,那不就是觸諸葛亮的霉頭?
魏延憤憤不平
諸葛亮因為趙云高傲,打了大敗仗而不用他守衛街亭,那他又為何不用魏延呢?原因就更簡單了!
從魏延加入劉備陣營的那一刻開始,諸葛亮就看他不爽,認為他腦后有反骨,當然了,這個腦后有反骨的說法,并不公道, 諸葛亮只是覺得魏延脾氣太傲,太像關羽,所以才想磨一磨魏延的性子。
但一個人的性格,是數十年養成的,諸葛亮怎麼可能輕易改變?北伐初期,雖然魏延并未和諸葛亮徹底鬧掰,但兩人戰略意見的不同,已經公開了,諸葛亮想的是蠶食曹魏,魏延想的則是兵行險著,兩人根本合不到一起! 如果讓魏延守衛街亭,取得大功,那麼日后諸葛亮還怎麼掌控魏延?
魏延本就高傲無比,在軍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如果讓魏延取得守衛街亭的大功,那日后諸葛亮說話,魏延還會聽嗎?魏延的用兵方略本就和諸葛亮不同,到時候魏延做大,怕不是要和諸葛亮分庭抗禮?這如何能忍?所以說諸葛亮絕不會讓魏延去守衛街亭!
原文:延曰:「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
從魏延和諸葛亮的對話來看,魏延本來是想去守衛街亭的,只不過諸葛亮不答應,他擔心魏延做大,拒絕了魏延守衛街亭的打算,反而提拔了馬謖這個親信,畢竟 在諸葛亮看來,馬謖才是自己人啊!
結語
諸葛亮為何非要派馬謖去守街亭?趙云心知肚明,魏延憤憤不平!事實上,諸葛亮之所以不選擇趙云,是因為趙云才打了敗仗,而不選魏延,則是因為魏延不好控制,相比較而言,馬謖畢竟好控制,又是自己人,自然選擇馬謖了。只不過諸葛亮自己也沒有想到,街亭那麼好守的一個地方,竟然被馬謖丟了,導致全局崩壞,所以最終他只能被迫揮淚斬馬謖!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