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能娶到皇帝的女兒無疑是萬眾矚目的榮耀。然而在開明包容的唐朝,情況卻大不相同——公主的私生活放蕩,個性強勢,導致許多才俊不愿娶公主為妻。本文擬通過考察唐代社會背景,分析公主及駙馬的社會地位,探討其難以和諧相處的原因,讓讀者更立體地了解這一歷史現象。
在古代社會,皇帝女兒的婚事向來備受矚目。能夠成為皇帝的女婿,不僅意味著嫁娶上流社會的名門閨秀,更代表著獲得無比榮耀的身份——駙馬爺。駙馬爺與皇族的關系,地位尊榮,幾乎能與皇親國戚平起平坐,深受皇帝的寵信。因此,每逢皇帝公主挑選駙馬之時,必定會有無數才俊競相應召,爭取這一極具榮耀的機會。
如唐宣宗欲為其鐘愛的萬壽公主擇婿時,宰相白敏極力推薦當時已小有名氣的鄭顥。鄭顥年僅十九便高中進士,文才兼優,又拜名家為師,詩書傳習,是一位許多人眼中的未來之星。
白敏獻計請鄭顥入宮面圣,宣宗見其風度翩翩、談吐出眾,大喜過望,當即將萬壽公主許配與他。
皇帝的喜悅難掩,只是迎娶公主對鄭顥來說,恐怕是難以道賀的喜事。鄭顥雖然已是初出茅廬的學子,卻也隱隱聽說過公主們生活中的種種傳聞。太平公主縱情聲色的事跡無人不曉,鄭顥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和擔憂。他面前的萬壽公主,又會是何等的人物?想來應是個驕奢淫逸之輩吧。鄭顥一時間又羞又怯,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才華出眾,引來這樁君命難違的姻緣。
在封建社會,皇室女性受到的約束遠不如皇子。唐朝開明包容的風氣更使不少公主肆無忌憚地張揚個性。她們揮金如土、言行隨心所欲的生活,往往令普通人家的女子望塵莫及。
太平公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不僅揮霍無度、收受賄賂,還縱容自己與多名男寵私通。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圣善寺的惠苑和尚。
這位出身商賈之家的俊僧,不止覬覦太平公主的物質條件,更對她虛偽奉承。惠苑頻繁出入宮禁,與公主談笑風生。太平公主也不吝嗇權勢,不斷舉薦這位心腹愛寵。最終,惠苑竟然成為一方高僧,掌管著瑰麗寺廟。
除惠苑外,太平公主還與白面書生崔湜等多人來往密切。她對這些男寵們極盡溺愛,只要稍有所求,就會移花接木,為他們謀得榮官厚祿。當這些不正當關系曝光后,太平公主也絲毫不以為恥,仍我行我素。
公主如此明目張膽的行徑,在當時已頗受非議。但太平公主不以為然,依舊浪蕩自如。她置聲名于度外,反而以能納更多權貴男寵為榮。惠苑等人也并不以女主的放蕩為恥,甘當省油的燈,視金錢榮華為生命唯一意義。
若是嫁給太平公主這樣的女子,駙馬只能老老實實充當妻子的陪襯,承受旁人異樣目光的煎熬。他要時刻警惕妻子背地里的種種不檢行徑,還要忍氣吞聲維護這門脆弱的婚姻。這種屈辱和痛苦,任誰也無法真正接受。
在唐朝,武則天的逆天崛起更使女性參政之風盛行。太平公主便竭力效仿母親,謀劃政變奪權。若非唐玄宗定斷,太平公主幾乎就要如愿以償。
可見,唐代公主個個心高氣傲、志在權力。而駙馬在妻子面前,地位低人一等。他們不僅要忍氣吞聲,更要時刻提防公主和她背后的勢力。一旦公主遭遇嚴重政治打擊,駙馬也難逃牽連。
萬壽公主的第一任丈夫陳美就是典型的受害者。萬壽公主參與政變,被唐宣宗軟禁在別宮。陳美作為駙馬,也被牽連革職。他本是官場新秀,這場風波直接斷送仕途,數年之間難以翻身。
參政乃是薄幸,若公主真的謀反造反,后果不堪設想。唐憲宗曾有一位心愛公主,在自己病重之時脅迫太子,意圖奪權。最終這位公主與其黨羽都被誅殺。作為駙馬的丈夫,也在驟變中喪了性命。此時此刻,他的新婚妻子已經懷孕,本應是喜獲貴子的日子,卻成了他命喪黃泉的時刻。他來不及看一眼自己的骨肉,便獨留年輕的妻子在悲慟中養育后代。
種種慘案都在警示當時的才俊——公主的家世意味著深不可測的權謀與禍亂。駙馬要是稍有不慎,便會葬送一生的榮華富貴。
在男權社會,夫為妻綱是每個家庭的基本倫理。然而對于駙馬而言,公主始終高人一等。這種扭曲的倫理關系,讓駙馬難以扮演一個夫君的角色。
根據唐朝禮制,公主去世后,駙馬必須為之守孝三年。這一規定本應只適用于父母,但在駙馬身上卻成為必要義務。足見公主的地位之尊貴,而駙馬也只是她的附庸。
鄭顥被迫娶萬壽公主后,終日郁郁不得志。萬壽公主出身皇族,驕矜自大,對鄭顥的才華視若無睹。她仍沉浸在自己的權勢和榮華中,對丈夫并不投入太多感情。鄭顥也只能屈尊侍妻,小心翼翼地經營這門姻緣。夫妻兩人相敬如賓,卻終身沒有真正喜樂和理解。鄭顥暗自嘆息,他本可以在仕途上一飛沖天,娶得才貌雙全的佳人。如今卻要廢寢忘食地伺候公主,過著小心謹慎的人生。
唐朝開明包容的社會,給予女性比歷朝更大的自由。然而過分張揚的個性和復雜的家世,也讓公主這一群體飽受非議。在重視名節的封建制度下,無人會心甘情愿迎娶這樣的女子。
當皇帝命人入贅時,許多才俊會先哀然后從。他們不得不背負沉甸甸的屈辱,娶這個恐怕會攪亂自己仕途和家庭的妻子。即使政治前程一片光明,感情也難以和睦如常人。
公主們終究是這世道和家世的受害者。她們注定要成為權力的傀儡和犧牲品,難以過上簡單的人生。即使天資聰穎,到頭來也只能在牢籠一般的宮廷中度過一生。她們也試圖突破命運的桎梏,可最終仍只能任人宰割,成為利益的工具。
唐代公主愁嫁的現象,反映了當時社會女性地位提高的復雜影響。開明包容使她們獲得空前的自由,卻也滋生奢靡放蕩之風。而傳統倫理的枷鎖,又使她們無法在婚姻中獲得真正的尊重和關愛。公主的悲劇亦是普通女性的縮影——女性要獲得幸福,不僅需要機會,也需要胸懷天下,矜持行事,方能贏得他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