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為什麼現在看不見皇宮,皇宮都到哪里去了
2023/09/15

前言:

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王朝更迭頻繁,伴隨著皇權交替,許多古都遺跡也隨之湮滅在風塵中。若能穿越時光隧道,重返古代王朝盛世,我們一定會被那些氣勢恢弘的宮殿建筑所震撼。然而現實是,如今游覽古都遺址,往往難覓當年宮城的痕跡

一、朱元璋遷都計劃落空

西安,十三朝古都,曾經的輝煌一去不復返。如今漫步在古城墻上,游客們尋覓不到古代宮殿的蹤跡。這座古城見不到當年帝王們居住的皇宮建筑追溯歷史,明朝初期,朱元璋曾萌生過一個大膽的想法——遷都西安。當時正值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決心從南京遷都到具有悠久歷史的西安城。

可見,西安在朱元璋心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相信,遷都到這里,可以和古代十三個王朝連成正統,借古都之威加強明朝的王朝合法性。于是,朱元璋迅速行動,命令工匠加緊修建西安城墻,同時派遣太子朱標親自來西安視察選址,密令他在最短時間內確定西安是否真的適合作為新的皇都。

朱標來到西安后,看到了這座古城獨特的風貌。他沿著城墻爬上爬下,察看了此處適宜立殿的地勢,又來到城外郊野,思索皇宮的占地范圍。這座古城給了他深刻的印象。雄偉的城墻吸引了他的目光,郊外遼闊的視野讓他聯想到皇宮壯麗的場面。這些都讓他感受到西安是一座富有靈氣、值得建都的所在。

經過仔細勘察,朱標認為西安確實可以遷都。于是他與皇宮建造的工匠領袖們詳談了遷都計劃可行性。工匠們也同意,只要投入充足的金錢和物資,完全可以在這里修建規模宏大、氣派非凡的新皇宮。

他們繪畫出宮殿設計圖,用筆勾勒出殿宇輪廓,設想著如何讓這皇宮巍峨壯觀,充滿明朝威嚴。朱標看著設計圖心潮澎湃,覺得它將會是世間絕無僅有的壯麗建筑。

朱標將 西安遷都的肯定意見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聆聽了兒子的匯報,沉吟再三,最終做出了保守的決定——暫緩遷都計劃,慎重行事。因為遷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對剛剛穩定的明朝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朱元璋不愿過于冒進,決定還是等明朝國力更強些的時候再考慮是否遷都為妙。

于是,歷時多年修建的西安新皇宮,最終停滯在了「半完成」的狀態。朱標也從西安返回南京,不久后即因重病去世,年僅二十歲。朱元璋對兒子的突然離世傷心欲絕,并認為西安是個不祥之地。加上歷代建都西安的十三個王朝都已滅亡,朱元璋堅決放棄了遷都的念頭。西安的新皇宮就這樣虎頭蛇尾,最終爛尾收場。

二、黃巢焚燒長安宮殿

在西安皇宮難覓蹤跡的同時,唐代的舊皇宮——長安宮,也在歷史長河中消聲滅跡。關于長安宮的毀壞,最直接的原因是黃巢起義軍對長安的攻占焚燒。唐僖宗廣明元年,黃巢帶領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城。面對唐朝皇宮宏偉的建筑,黃巢表面上宣稱「不會如唐朝皇帝那樣殘害人民」,暗地里卻命令手下大肆搜刮財物,焚燒宮殿建筑。

火光沖天,朱紅的宮墻熊熊燃燒,翩翩飛舞的煙塵中隱約可見描金彩畫已經化為烏有。宮女太監們抱頭鼠竄,哀聲四起。花石紋長安宮,在一夕之間化為了燼。黃巢得意洋洋,認為這是對腐朽王朝的最好嘲諷。

這場大火持續了三日三夜,直到長安宮已經毀于一旦。 那美輪美奐的宮殿,在火舌的蹂躪下頃刻崩塌,上好的墨玉石材也在高溫中開裂碎掉。

曾經輝煌的宮城,現在只剩焦黑的廢墟。很快,起義失敗的黃巢只能狼狽出逃。民間傳說黃巢敗退時仍不忘搶掠,穿戴打扮如同宮女,混在宮人的隊伍中逃脫。這已無從考證。

重要的是,長安宮遭此劫難,幾成廢墟,從此榮光不再。黃巢的起義雖然失敗告終,但他們毀滅長安宮的行為,將這座宮殿從根基上擊垮。如今想重現其舊貌,已是癡人說夢。

三、朱溫遷都及拆宮記

唐昭宗即位后,靖康之變的主使——朱溫繼續控制朝政。他重新修葺了部分皇宮,但心中也明白,自己的權力都建立在軍事實力而非正統上。為了加強自己的話語權,公元904年,朱溫強行遷都昭宗于洛陽。

昭宗來到洛陽后,見到了曾經作為武周和唐高宗東都的洛陽舊宮。

那些造型新穎的殿宇,鎏金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與長安宮的典雅莊重很不相同。他在苑中游玩時也看到了武則天建造的華麗建筑,難掩心中對長安宮的思念。熟悉的長安宮對他來說已經融入骨血,而洛陽的新宮殿雖華麗卻無法取代記憶中鐫刻的故鄉之情。

朱溫則早有準備,在遷都之前,便于901年下令拆毀了長安的皇宮!「砰砰」碎裂聲中,長安宮的玉垣飛石漸漸消逝。曾經輝煌一時的宮殿,就此灰飛煙滅。朱溫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唐室勢力從長安卷土重來。畢竟,沒有了皇宮作為依托,昭宗要重建勢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雖然凄涼,但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長安宮覆滅,象征著安史之亂以來唐王朝的衰落。它最終也難逃消亡的宿命。如今游客們游覽西安卻不見皇宮的原因,這些歷史變故可謂坎坷曲折,令人唏噓。

結語:

時光荏苒,歷史的車輪向前滾滾而去。西安這座十三朝古都,曾共11個王朝在此建造過宮殿。無奈最終都無一幸免于災難和戰火。如今我們游覽這古城墻垣時,已不再能親眼目睹那些消逝的宮殿的舊貌與輝煌。城墻之外也難覓故宮的蹤影。這一切已經成為蒙塵的歷史。

我們能做的,只有在腦海中依稀勾勒出它們昔日的輪廓,然后緬懷這段崢嶸的歷史,作為我們繼續前行的思索養分。也許,那層滄桑里還隱藏著某些價值我們去發掘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