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明末第一良將,崇禎皇帝的「救火隊長」
2023/10/30

(曹)文詔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將第一。

薩爾滸之戰(1619年)后,明朝在遼東戰場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為守住明軍在山海關外僅存的錦州、寧遠等據點,明廷耗費巨資打造了一條山海關到寧遠再到錦州的關寧錦防線,并從全國各地抽調精銳重建了遼東邊軍(又稱關寧鐵騎)。新建的遼東邊軍戰斗力非常彪悍,如日后威震天下的滿桂、祖大壽、趙率教、吳三桂皆出自邊軍系統。但要論最能打的良將,還得是曹文詔,時人評價曹文詔稱其為明季)末)第一良將。今天就來講一講曹文詔的故事。

曹文詔,山西大同人,其人勇毅而有智略。早年在遼東從軍,先后跟隨熊廷弼、孫承宗兩任遼東督師,在遼東戰場屢立戰功,累功至游擊將軍。崇禎二年(1629年)冬,后金(滿清)大汗皇太極率軍繞過明軍重點布防的關寧錦防線,從漠南蒙古殺入長城,兵臨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城下。

一時間,京師震動,崇禎皇帝遂下詔遼東督師袁崇煥率軍勤王。

袁崇煥接到命令后,帶領趙率教、曹文詔等將領以及萬余關寧鐵騎馬不停蹄地南下勤王。在北京城下,明軍大敗皇太極,北京之圍遂解,在此次戰斗中,曹文詔表現格外英勇,被提拔為都督僉事,并受到崇禎皇帝的格外欣賞。

崇禎三年(1630年)七月,陜西民變愈演愈烈,崇禎遂提拔曹文詔為延綏東路副總兵,率所部關內軍赴陜西平叛。崇禎四年(1631年)四月,曹文詔剿滅據守河曲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王嘉胤,因功升任臨洮總兵官。而后,曹文詔在陜西東拼西殺,用義軍的頭顱壘起了自己的進階之路,陜西義軍也被曹文詔殺的風聲鶴唳,時人稱之為「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曹文詔也成為了義軍最恐懼的「天敵」

在曹文詔的打擊下,陜西的義軍紛紛逃亡鄰省山西。因為曹文詔在鎮壓義軍表現突出,崇禎下詔陜西、山西兩省明軍皆歸曹文詔節制,由其統一指揮平叛。曹文詔不負崇禎厚望,迅速掃平陜西境內的義軍,義軍殘部只得向河南逃竄。

崇禎七年(1634年)十一月,崇禎以曹文詔為援剿總兵官率部赴河南與義軍作戰。曹文詔在信陽與洪承疇會師,明軍實力大增,義軍遭到曹文詔和洪承疇的雙重打擊損失慘重,再次逃入陜西漢中。曹文詔率部尾隨追擊,連戰連勝,由于曹文詔孤軍深入,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集中20萬義軍進入漢中,曹文詔只有3000人,洪承疇又遠在河南,形勢對曹文詔頗為不利。

曹文詔多次向朝廷求援,結果卻石沉大海,曹文詔只得帶領3000人且戰且走,最終在寧州(今陜西寧陜縣)遭到義軍數萬人圍攻,曹文詔力戰,最終自盡。崇禎聞訊后傷心慟哭,并追贈曹文詔為太子太保、左都督。曹文詔之死在明軍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此前曹文詔就是明軍百戰百勝的代名詞也是明軍的「膽氣」,如今曹文詔一死,明軍士氣為之一衰。反之,曹文詔之死,讓農民起義軍看到了戰勝明朝的希望,此后義軍再也不懼與明軍正面對決,義軍的士氣也得到巨大的提升。

乾隆評價曹文詔稱:「曹文詔秉資驍猛,練習戎行,慷慨出師,勇烈并懋,并追謚其為忠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