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祹:父親在位61年,母親活了97歲,不參與九子奪嫡,他才是贏家
2023/09/11

前言

中國歷史上,皇族內斗與皇位爭奪向來激烈,每一次儲君之位的更替都牽動著權貴們的心。然而在康熙年間那場九子奪嫡中,有一位皇子卻始終遠離這場風波,不與兄弟爭權,最終卻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一、垂暮之年的皇帝憂慮

公元1757年秋,江南已是涼風初起。這一年,乾隆帝正在南方游玩,原本計劃河南及江南一帶游歷數月。沒想到,一紙訃告打亂了皇帝的全部計劃。訃告來自京城宗人府,說的是乾隆帝的奶奶——康熙帝的妃嬪萬琉哈氏,已于數日前病逝,請示喪事等級。乾隆默默把訃告握在手中,心中五味雜陳。

萬琉哈氏,這位奶奶,竟已高壽九十七歲。而作為她的兒子,履親王胤祹,也已是花甲之年。

歲月流轉,父母先輩終究還是先我們而去。乾隆輕嘆,命宗人府暫時停靈數日,待自己趕回京城后再議喪事。這一去就是數月的江南行也不得不中斷。一行人火速返京,數日之后,乾隆來到宗人府,為萬琉哈氏奠酒祭奠。

乾隆此次南巡原本興致勃勃,他計劃游歷河南許多勝地,欣賞秀美的江南景色。沒想到一張紙香訃告打亂了他的全部計劃,逼他不得不匆匆趕回京城。萬琉哈氏雖只是康熙后宮眾多妃嬪之一,但她的兒子胤祹受到三朝皇帝的寵幸,地位尊崇。所以哪怕已是高壽九十七歲,還是要舉行體面莊重的喪禮。

乾隆知道不能耽擱,必須盡快趕回京城主持喪事,以示對胤祹的尊重。這也順便給了他機會去看望胤祹,關心這位老臣的身體。趕回京城后,乾隆親自前往宗人府為萬琉哈氏奠酒。祭祀結束,他來到胤祹面前,不禁感慨萬分。

二、淡泊名利的皇子

要說起胤祹,還得從康熙朝說起。胤祹原本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個兒子,但因兄長早逝,排行老十二,故稱「十二阿哥」。與皇族中的許多王子不同,胤祹從小個性溫和淡泊,對爭權奪利興趣寥寥。他的生母萬琉哈氏,本是康熙宮中的一個小秀女,直到胤祹漸長,萬琉哈氏才得到升為妃嬪的機會。

然而即使如此,這母子倆仍然沒有明爭暗斗,謀取更高權勢的想法。他們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心知肚明,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這在當時的皇宮中可謂是異數。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正是胤祹這種淡泊名利的性格,讓他受到三代皇帝的寵愛。

胤祹的生母萬琉哈氏,本來只是康熙宮中一個不起眼的小秀女。按照當時的規矩,她不過是皇帝后宮眾多女人中的一員,地位低微。然而她并不因此心懷不滿,反而安于本份,養育著胤祹。胤祹自小便展現出溫和聽話的性格,也不似許多皇子那般驕縱任性。他個性淡泊,對權力的欲望不強。母子兩人的心態極為相似,都能夠明白自己的地位,安于現狀,過著簡簡單單的日子。

這在當時的皇宮中可謂少見。眾所周知,皇室嬪妃們都竭力想提高自己和子女的地位。但胤祹和萬琉哈氏卻對名利看得很開,不強求進一步的封號和榮耀,這樣的淡泊之心、知足常樂之姿極為難得。

三、康熙的欣賞與囑托

康熙中期,由于太子允礽過早夭折,儲君之位出現空窗。康熙的數個兒子都躍躍欲試,想奪得皇位繼承人的寶座。整個皇宮雞飛狗跳,兄弟鬩墻。唯有胤祹仍一副淡然樣子,對那嘈雜的爭端視而不見。他明白以一個十多子的身份,自己與皇位沒有緣分。

康熙看在眼里,對這個兒子贊賞有加。在其他皇子覬伺皇位、暗潮涌動之時,康熙突然大封胤祹為郡王,還賞賜他巨額錢財。所有人都以為,康熙是要培養胤祹做儲君人選。

殊不知,這隱含著康熙對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們的警告——你們的行為太不像話了。

晚年的康熙,望著皇宮里這出為了皇位相爭的鬧劇,心中又氣又愁。他數次召見胤祹,寄託著這個淡泊名利的兒子,希望他能以身作則,化解皇室的紛爭。「朕兒末年患得權欲薄命薄,你我兒孫難脫此劫。你與你兄弟們不同,能保全本心,朕很欣慰。望你淡泊處世,不要為了皇位相害。」

面對父皇的囑托,胤祹恭恭敬敬地領命。他自知就算想奪嫡位,也是妄想,不如就此潛心誦經,過著簡單的生活。太子早逝后,儲君之位懸空,康熙的兒子們個個想奪得這寶座。整日里爭權奪利,兄弟成仇。這讓老去的康熙心力交瘁,焦慮不堪。

他數次召見胤祹,看著這個溫厚兒子,眼里透出說不出的信任與期盼。

其他兒子們野心勃勃,難以掌控。唯有胤祹保有本心,這使康熙對他寄托厚望。康熙希望胤祹能以自身的淡泊來感化兄弟,令這場皇室內斗平息下來。他相信只要有一個兒子保持純善之心,皇室就不會完全墜入罪惡的深淵。

所以他不僅封胤祹為郡王,還賞賜巨額錢財,以示信任和鼓勵。康熙心知胤祹不會謀取儲君之位,但仍想通過這一手段傳達信息——別再像狗咬狗一樣爭權奪利了。

四、雍正的加恩

雍正登基后,其他皇子要麼被殺,要麼被軟禁,處境堪憂。唯獨胤祹不但平安,還得到雍正的提拔。雍正不僅加封胤祹為履親王,還給他母親萬琉哈氏加了封號。看到母親地位提高,胤祹欣喜不已。雍正這樣做,也是對胤祹淡泊處世的肯定。

一個沒有奪嫡野心的皇子,反而讓雍正放心。雍正更希望胤祹能以自己的榜樣,感化其他野心未死的皇親國戚。「朕登基之初,你保全清靜,不卷入兄弟爭斗,可嘉可賀。望你堅守本心,自保永世榮華。」

胤祹再次領旨稱謝,他開始享受起難得的榮華富貴來。沒想到,一個對權勢漠不關心的人,反而得到了帝王的恩寵。雍正剛登基時,許多皇子還不死心,暗中造謠生事,想奪取皇位。雍正為防備這些隱患,採取高壓手段,將其軟禁或置于幽居。

偏偏胤祹并未參與其中,這讓雍正對他刮目相看。一個沒有奪嫡野心的皇弟,反而更讓人放心。于是雍正大大提拔胤祹,以示嘉獎。雍正也希望通過恩寵胤祹,給其他皇親國戚一個提示——只要你不妄圖謀奪皇位,守住本分,就可永世安享榮華富貴。

胤祹淡泊的為人,成為雍正心中一個「正面典型」,一個他力圖規勸皇族遵循的榜樣。雍正認為,只要有更多像胤祹這樣的人,皇室就不會陷入兄弟不睦的窘境。所以雍正不僅增加胤祹的封號,還提升他母親的地位。這對胤祹而言是莫大的恩寵,也顯示出雍正對他這種為人的肯定和傳承。

五、平靜一生的皇子

雍正駕崩后,乾隆即位,胤祹的生活一成不變。他在宗人府靜修佛法,過著簡簡單單的日子。皇室的紛爭與他無關,他的人生平靜如水。乾隆對胤祹也頗為看重。1757年萬琉哈氏去世,乾隆立刻趕回京城祭奠;數日后特意拜望胤祹,叮囑他保重龍體。

如今胤祹也已是花甲之年。回想數十年風風雨雨,他淡泊處世,終成當世贏家。

哪像當初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要麼被殺,要麼被廢,要麼被囚,個個都落得凄涼收場。人生在世,最難能可貴的是清靜。胤祹淡看權力,卻因此得以盡享富貴。后人感嘆,他雖未奪嫡位,卻是這場風波中真正的贏家。

乾隆登基后,胤祹依然過著清淡的生活,不與兄弟爭權。他在宗人府一呆就是幾十年,與世無爭,修心養性。乾隆也對他頗為看重。1757年,97歲的萬琉哈氏病逝,乾隆立即趕回京城主持喪事。之后他還親自拜望胤祹,囑咐他保重身體。

結語

如今白發蒼蒼的胤祹,已經活過了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他們不是被殺,就是被廢為庶人,個個都以悲慘收場。唯有胤祹,因為淡泊名利,反而安享晚年。人生的勝利,不在于擁有多高的地位,而在于是否能守住本心。胤祹淡泊一生,才是這場紛爭的真正贏家。他讓人明白,清靜才是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