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世紀中國出土一文物,形狀怪異郭沫若也不知何物,網友:路由器
2023/10/24

眾所周知,郭沫若先生是近代史上揮毫灑墨的文學大家。但他還有少為人知的另一層身份的存在,那就是博觀古今的考古學家,他還一度被推崇為考古學界權威者,甚至在人們的印象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勘察挖掘墓地的考古隊中都有郭沫若先生的身影。那麼博識淵博的郭先生也有不識得的文物嗎?答案竟出乎人意料的是肯定的。

那是一件出土于安徽的西周晚期的文物,現如今被安置在了當地的博物館中。1959年3月,安徽皖南屯溪市郊區正在修建飛機場,收獲意外之喜,挖到了兩座千年古墓。考古人員對其進行了救援性發掘后,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西周時期的古墓,并且出土了大批青銅器、陶瓷器等珍貴文物。

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唯有一件令諸多考古專家門抓耳撓腮,苦思不得其道。

一群專家都十分無奈,對待這樣一件文物,居然連名字都叫不出,更何況它的用途呢?考古人員請教了當時的考古學界權威郭沫若先生,可郭沫若看了之后也是一籌莫展,無法弄清這件文物的功能和用途。可見這件文物的神秘和詭譎。最后大家集思廣益,根據其形態特點姑且暫時命名為「鐘型五柱器」。

對于這件文物,據考古日記記載所言,出土于屯溪奕棋飛機場一號墓。鐘型五柱器即云紋五柱器,是只有在屯溪墓中才挖掘出來的的器型。高有30余厘米,柱高16厘米左右。器上有五根直立的圓柱,分列在長方形的脊基上,等距排列。

下面是一個空腔的方座,四角呈圓形且沒有棱角,四周微微鼓起。長方形扁脊的兩側和底座四面,都飾有兩鉤龍紋的美觀圖案。五根相同高度的圓柱,間距相等地屹立于房脊之上。

這樣一件文物保存良好且紋形美觀,卻唯獨有一個遺憾的地方,那就是大家都不知其名和用處。

有人說這件文物形似打擊樂器的某部分,可能是器物之座。可當音樂工作者對五根柱子進行測試時,文物卻并不具備樂器本身的發聲效果。這樣的推斷也就不攻自破了。也有人言說這是專門用于擺放管狀樂器的支架之類的物什。然而考古人員在挖掘清理文物時,并沒有在周邊發現任何樂器,五根柱子上也并沒有長期擺放樂器而產生的腐朽的痕跡。由此可見,這樣的推論也是有問題的。

時間流逝,恍然文物已經出土了五十多年。而這件文物卻始終沒有被正式命名,這也歸咎于器物本身沒有任何檄文和注釋,無法讓考古學家一窺其中奧義。好似哪位能工巧匠的隨手之作,連鑄作者本人的名字都懶得寫,而且在古籍資料上也查不到任何與之相關的記載。

這件被遺忘在時光深處的文物,好不容易能夠重見天日,卻無人知其名、知為何用,實在令人惋惜不已。

但幸好人們沒有放棄,總有新的推論被提出,舊的猜測被證實,過程雖然遍歷波折,但這也正是考古的樂趣和求證精神所在。活躍在考古界的知識分子也從未停歇過,早年間它被認為是樂器,但被專家聯名否認。后還有人認為它是某種器物的后座,但是仍是語焉不詳、無處求證。近期則有人認為這是古人祭祀之時奉插祖先牌位的底座,但是這種說法也是引起爭論不休,有待于學術界的論證,雖然論證的時間周期過于長了些,但相信史學家們終有一天能為我們揭曉答案,帶來驚喜。

但是這一物件被曝光后,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就開始調侃了,紛紛說這是古代的路由器,別說,還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