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其策劃和實施者張學良的名字,一時響徹中華大地。
自此,除了大軍閥張作霖的兒子和東北軍少帥之外,張學良還多了一個愛國將軍的光榮身份。
然而高開低走的西安事變,卻出現了難以控制的發展態勢。
一心勸說蔣介石抗日的張學良,在護送蔣介石回到南京后,便被蔣介石無情地軟禁了起來。
經歷半個多世紀的限制后,張學良終于是守得云開見月明,在垂暮之年獲得了久違的自由。
但他最后卻選擇赴美旅居,并沒有回歸到闊別經年的家鄉,直到臨終都未踏上中國的土地。
在其臨終之前,張學良出人意料地將自己的上億存款和家中珍藏的古董字畫,全部無償地捐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這一出人意料的決定,令人感到頗為費解,但其實他心中自有權衡。
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破我山河,侵略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場丑陋的掠奪戰爭,在中華大地開始彌漫硝煙。
彼時的國人,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難以為繼,勞苦大眾更是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以中國「最高且唯一合法政權」自居的國民政府,卻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蔣介石的獨斷專行下,開始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荒唐政策。
嗅到肥肉味道的侵略者,自然不會客氣,蔣介石所謂的緩兵之計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對侵略者的一種縱容。
繼東北三省相繼淪陷后,胃口越來越大的日本,于1937年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
皇姑屯事件所帶來的傷害尚不曾愈合,國將不國的無奈和悲愴,又在深深刺痛著張學良的內心。
作為五十萬東北軍的統領,流淌在軍人血液中洶涌的愛國之情,激發了他對于救國之路的思考。
張學良一手促成了與共產黨互不進攻協定的簽署,但這顯然不足以將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家園。
于是張學良主動聯系到共產黨,想要共同探討抗日救國的大事。
在多方努力之下,周恩來帶領著中共代表團來到了張學良的部隊駐地,與其進行了徹夜長談。
周恩來對張學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深以為然,兩人也成為了相見恨晚的摯友。
經過這次會面雙方收獲頗豐,同時周恩來總理還和張學良結下了極為深厚的友情。
以至于在離別之際,張學良特意贈與周總理一份標注極為詳細的地圖,還送給了紅軍三萬銀元的軍費。
此后每逢提及此事,周恩來總理都會不無感慨地表示;深入了解過后才能走進一個人的內心,想不到張學良竟然如此爽快,他確實是一個有志氣也有決心的人。
不久后,張學良又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聯蔣抗日」的建議,這一提議也讓中共中央很是重視。
時間來到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直接扣留了蔣介石。
緊接著,張學良便再次親自致電周恩來,盛情邀請他前赴西安商討接下來的路,到底該怎麼走。
張學良還努力促成了周恩來和蔣介石的見面,終于說服了蔣介石站到抗日的隊伍中來。
在和周恩來相處的過程中,張學良也受到了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他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思考,也對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有了更為清晰地認知。
如果西安事變的故事,講到這里就能結束,那麼張學良也許有機會真正站到屬于人民的隊伍中。
但他隨后做出的一個決定,卻徹底改變了他此后數十年的命運。
思量許久后的張學良認為,長時間扣留蔣介石對國家和人民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他已承諾抗日,張學良便決定解除扣押,并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
同年12月25日,張學良同蔣介石一起登上了飛往南京城的專機。
得知此事后,周恩來還專程跑到機場去尋找張學良,但遺憾的是當他趕到機場的時候,張學良和蔣介石早已不見了蹤影。
對于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的舉動,周恩來非常擔憂。
他曾這樣形容張學良的舉動;漢卿就是《連環套》看多了,不僅擺隊送天霸,現在還要回去負荊請罪。
周恩來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次日回到南京后,蔣介石直接命令戴笠將張學良囚禁起來,還惺惺作態的表示正值時局動蕩,自己此舉也是為了保證張學良的安全。
蔣介石冠冕堂皇的表面功夫雖然做得很足,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投鼠忌器,關內五十萬東北軍是張學良最后的底牌。
這件事一旦處理不當,東北軍將直接威脅到南京政府的安全。
然而,張學良怎麼也沒能想到,在他離開后不久東北軍內部就發生了內訌,而且自己托付兵權的人選,也遭遇了暗殺,群龍無首的東北軍,此刻就像是一盤散沙。
伺機而動的蔣介石,趁此機會迅速出手,恩威并施瓦解了東北軍。
而當張學良失去了東北軍后,也意味著蔣介石再無忌憚,他開始毫不掩飾地對張學良展開了一系列報復行為。
1936年的最后一天,張學良被蔣介石送上了國民軍事法庭,在這個等同蔣介石家后花園的地方,張學良被極盡諷刺之能事的定為叛國罪,隨后便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自此張學良便徹底失去了自由,這趟由西安飛往南京的專機,幾乎成了張學良在東北軍時代最后的高光時刻。
而從國民軍事法庭庭審現場出來的張學良,已然成為了蔣介石的階下囚。
至今思來,這都是一件令人感到既憤慨又可笑的事情,明明是舍生取義的愛國將領,到最后卻落得個所謂叛國者的下場。
而對張學良來說,長達53年的囚禁生活,更是充斥著無數辛酸。
一個心系家國天下的將領,做了一件旁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換來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罪名,從這個角度而言,張學良又何嘗不是那個在黑暗的時代下一個無辜的犧牲品呢。
幸運的是,關于張學良的故事尚未終章,1988年蔣經國逝世之后,張學良終于重獲自由身,關于他的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也從此刻開始正式拉開了序幕。
撥云見日的張學良,到底是有些草莽氣息的,對于蔣氏父子的做法他很不感冒。
盡管重獲自由時,他早已不再年輕,但那股熱血的勁頭卻不曾衰減分毫。
被釋放之后的張學良,曾經接受日本記者的采訪,當對方問到他如何看待兩岸關系這一問題時,張學良聲如洪鐘地答道:「我接受采訪,就是要告訴你台灣是中國的,我永遠都是中國人。」
而當被問到對蔣介石的評價時,張學良則是不留情面地說道:「我是要批評這個人的,他的思想十分頑固而且非常的自我,這樣的人注定要走向失敗的。 」
脫離監視和軟禁后不久,張學良就選擇前往美國長住。
而在他自知時日無多即將撒手人寰前,張學良還特意立下遺囑,將自己名下的財產全部無償捐助給哥倫比亞大學。
這一決定,同樣也引發了多方關注,一方面人們好奇張學良從哪里來的這麼多錢,畢竟捐贈的金額高達上億美元,另一方面則是,他為何不將財產留給后代或者留給台灣呢?
不得不說,這是一筆擱置多年的糊涂賬,張學良的財產構成極為復雜,除了張作霖和張氏家族所遺留下來的錢財,還有一部分來自髮妻于鳳至之手,此外張學良自己也有些實業工廠在手。
所以很難非常清晰地羅列出,張學良個人資產的具體構成,當然這也并非大家所關注的重點。
人們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他為何不將這些東西,贈予后代或者留給台灣當局。
但實際上張學良有著自己的考慮,這些東西如果留在后代子孫的手里,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無異于是引火燒身。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張學良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此外,他捐贈的東西并非全部都是錢財,還有一部分是珍貴的文字資料和他親筆書寫的手稿。
他認為自己的后代不熟悉這段抗爭史,也就自然不會珍惜這些東西,倒還不如捐了更妥善。
至于為何不將這些東西贈予台灣當局,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更簡單。
在被囚禁期間,張學良目睹了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是一種怎樣的狀態,他對這樣的政黨并不信任。
而哥倫比亞大學與中國頗有淵源,這里最著名的專業正是「漢學系」。
而且「哥大」有著完善的保管措施,并承諾將單獨設置場館,來存放張學良所捐贈的物品。
綜合考量之下,張學良最終選擇將自己畢生的財富,全部無償贈予哥倫比亞大學。
而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是,藏館建設好之后,張學良還親自題詞命名為「毅荻書齋」。
其中「毅」字源于張學良的號毅庵,「荻」則取自趙一荻的名號。
極具東方文學之美的館名,既有著對趙一荻的示愛之意,也蘊含著張學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復雜情愫。
其實真正的糊涂賬,又何止張學良的個人資產這一筆,他和蔣介石的政見不合、被軟禁53年的艱辛不易、和于鳳至及趙一荻的情感糾葛,構成了他光明與黑暗并驅的一生。
關于張學良在赴美定居后的故事,自他重獲自由身開始,至其逝世捐贈財產而終。
他的一生,在走完生命的軌跡后劃上了句號,但那份濃濃的思鄉情,卻始終在看不見的高空盤旋縈繞。
中原大戰之后,國民政府見識到了東北軍的戰斗力是何等彪悍。
出于拉攏并為其所用的目的,蔣介石甚至主動提出要與張學良結拜為異姓兄弟,二人的私人關系也一度非常密切。
然而有著數十萬東北軍做依仗,張學良自然也有足夠的底氣。
因此雖然表面上張學良聽命于國民政府,但其實彼此卻都是各自獨立的軍政集團。
張學良從未動搖過對「一個中國」的信仰,因此當蔣介石步步為營地提出將東北軍劃入國軍戰斗序列的建議時,張學良也在逐漸改變著自己固有的想法。
但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授意東北軍一槍不發退回關內。
這直接導致了東北地區的淪陷,也讓張學良背負了一輩子「愧對東北人民」的罵名。
自此二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終于在蔣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后徹底爆發。
雖然,張學良扣押蔣介石的初衷,僅僅是為了聯合抗日,但卻被蔣介石視之為無法忍受的背叛。
以至于在抗戰勝利之后,蔣介石還要張學良公開承認發動西安事變是受到了共產黨的誘導。
張學良對此自然是嚴詞拒絕,而這樣一來,也讓自己的軟禁生涯延長了許久。
從被軟禁到終于恢復自由身,張學良心中一直牽掛著祖國和故鄉。
但一直到他在美國逝世,也沒能再次回到國內看一眼。
翻閱張學良回憶錄不難發現,對于重獲自由后拒絕回國這件事情,張學良所承受的痛苦遠比旁人想象的要更多幾分。
其中來自台灣當局的阻力,注定是繞不開的一個原因。
雖然彼時的台灣政府,承諾可以讓其重返大陸,但張學良很清楚,自己的特殊身份和這段經歷,是絕對不會被真正放任回國的。
作為昔日的東北軍少帥,也一度是蔣介石的座上賓,即便是到了台灣之后,張學良對國民黨的一些內部信息也是有所了解的,以上種種都在阻攔著他順利回國的道路。
此外,從他自身角度出發,他認為自己是東北的罪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去面對東北的家鄉父老,而下令東北軍撤軍的決定,也讓他一直活在深深的懺悔之中。
這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終究是攔下了張學良回國的步伐。
隨著他的離世,這也成了永遠都沒辦法再去彌補的遺憾。
稱其為軍閥也好、愛國將領也罷,評價他的一生光榮也好、失敗也罷,到最后他也只是一個想要落葉歸根,但卻終究沉睡他鄉的垂垂老者。
行筆至此感慨頗多,張學良臨終前為何將上億財產都留到美國,這個問題早已經不重要了。
就憑他親筆題詞的「毅荻書齋」四字,就足以說明一切。
而令人倍感悵然的,則是歲月不可逆。
張學良的這段過往是好是壞,都將任由世人評說。
畢竟故事的主人翁已經不在人世間,如今能尋覓到的他所留下的,似乎也只剩一聲長嘆。
參考文獻:
《西安事變歷史資料匯編》——中央文獻出版社
《張學良傳》——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