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里的「青銅神樹」有多神?竟然和《山海經》里寫的一模一樣
2023/09/05

1929年春,四川一個名叫燕道誠的農民和兒子去淘溝。正當父子倆在掏挖淤泥時,卻意外發現了一坑玉石器。從此,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漸漸揭開。之后,這里出土了一件又一件的文物,三星堆文明就這樣被人們發現了。

在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里,有一件廣受矚目的鎮館之寶——青銅神樹。青銅神樹殘高3.96米,考古專家從結構上推測,它完整的高度接近5米,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中體型最大的一件單體青銅器。其造型奇特、布局嚴謹、象征意味濃厚,堪稱青銅史上的巔峰之作。

它的出土也給人們帶來了思考:

青銅神樹到底是什麼?古蜀先民為何而造?

讓我們從青銅神樹的背后,去揭開三星堆文化神秘的面紗。

沉睡三千年 一醒驚天下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北,這里有一條古河道形似月牙,人們便叫它」

月亮灣」。河道的南岸有3個大土堆,相傳是玉皇大帝在馬牧河畔灑下三把土,變出了三顆星,所以得名三星堆。

四川省廣漢市 ( 圖源/ 《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5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

1929年,月亮灣被當地村民意外發現有玉石器后,時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的葛維漢教授,和林名均教授,在1934年對月亮灣進行了第一次考古挖掘工作。但由于當地匪患嚴重,整個挖掘工作只進行了十天。他們在這次考察中收獲不小,共發現陶器、玉器和石器等600多件文物。

1986年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然而,三星堆真正轟動世界的一次考古發現,是在1986年,發現了1號和2號祭祀坑。

當時有兩位磚廠的工人,他們在挖黏土時,意外用鋤頭鏟斷了一枚墨綠的玉璋,發現土坑中還有大量的器物,立即向駐扎當地的考古工作者匯報了此事。

之后,這兩大祭祀坑相繼出土了青銅人像金杖等國寶級文物。這真是「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修復十余年,青銅神樹「復活」

1986年,青銅神樹出土于三星堆的二號祭祀坑中。當時發掘的三星堆文物中,大多都是金、玉和青銅器,青銅神樹則是以一二百片殘破不堪的碎片形式混淆其中,沒有人知道這些將會組成什麼。

號祭祀坑中。當時發掘的三星堆文物中,大多都是金、玉和青銅器,青銅神樹則是以一二百片殘破不堪的碎片形式混淆其中,沒有人知道這些將會組成什麼。

青銅神樹所在的二號坑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全是碎片,和泥土混在一起。

沒有出土過類似的,也沒什麼資料可查,這怎麼修?」今年76歲的文物修復師楊曉鄔,還能清楚地回憶起30多年前的場景。

古人把精美的祭品打碎、火燒,埋進土坑。而幾千年后,這便成了給修復師們留下的難題。沒有見過類似的文物,也沒有資料可查,這怎麼修?

楊曉鄔將較粗的圓桿放在一起拼對,大致能感覺到這是樹的形象。于是從根部開始修復,歷時十年,在楊曉鄔等多位文物修復師的巧手下,這顆青銅神樹大體恢復了其本來面貌,終于如歷史記載一樣完美地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站立在博物館燈光環繞的展廳中央。

修復后的青銅神樹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青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樹身分三層,每層三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兩果枝,果枝上立神鳥,全樹共二十七枚果實,九只鳥。

樹干上和樹枝花托下有光環,環中有透雕的炯紋,應是太陽之象,樹側有一條自上而下的龍,只剩半個身子,頭朝下地懸在樹干兩側。樹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精美異常。

(三星堆博物館展出的青銅神樹 圖源/網絡)

修復完畢后,人們發現神樹一共有8棵,但多有殘缺較為完整的一棵高達396厘米,是現今為止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被命名為「一號神樹」。據考古專家推測,這棵青銅樹如果加上頂部缺失部分的話,高度應該不下5米。關于它的具體含義,雖然眾說紛紜,但都公認其為「神樹」,而它的作用則與樹上的九只神鳥密不可分。

青銅神樹上的神鳥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青銅神樹」到底有多神奇?

《山海經》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本奇書,它記載的是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和各種人物故事。像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這些我們比較熟知的故事,都出自《山海經》。

由于《山海經》記載的故事過于荒誕離奇,千百年來人們只把它當作一本神話書來讀。很多學者對山海經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比如才華橫溢的史學家司馬遷看了山海經后,便認為:「此書,荒遠滑稽,不可作歷史參考之物」。

《山海經》 (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然而,近年來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山海經》里記載的故事或者物件竟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從三星堆出土的這件「青銅神樹」,也與《山海經》里記載的物件十分吻合。

從造型來看,青銅神樹完全符合《山海經》中記載的通往神界,人間,冥界大門的東方的神木「扶桑」。

《山海經·海外東經》中記載:「湯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扶桑、扶木指東方神木。說的就是湯谷這個地方有一棵扶桑樹,上有十個太陽棲息,一個太陽剛剛回來,另一個太陽則要起身出去,十個太陽都是由金烏馱著的。

這跟青銅神樹完全對應上了:十個太陽一日至則一日出,除一個太陽始終在天上外,另九個太陽就棲息在樹上。這棵青銅神樹可以說是十日神話的真實寫照了,那它自然就是扶桑——一株太陽神樹。

(十日神話 圖源/網絡)

神秘的古蜀國

蜀國由魚鳧氏建國開始,經歷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蘆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稱作古蜀國

考古專家們普遍認同古蜀王國是一個以神權為主導的社會,古蜀人在神靈信仰中形成獨特的儀式。其中有一種獻祭儀式,是人們把自己覺得最喜愛最寶貴的物品,在祭儀完畢后將它們埋藏地下。他們認為,人最需要的,一定也是神最需要的。

祭祀場景動畫圖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古蜀人認為神靈要借助神樹降世,巫師要借著神樹升天,于是便有了青銅神樹。

人們發現,這棵青銅神樹底座只有0.37 米,但座上(即山上)的樹干卻高3.59 米,樹的高度竟然是山的高度的10 倍;神樹上一條龍沿樹干蜿蜒而下。這也許能從側面印證,這就是古蜀人心中那棵能溝通天地的神樹,借助它能上下于天地之間。

(神話中能通天的神樹 圖源/網絡)

這又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建木不謀而合了。這種叫做「建木」的神樹,它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通過這一神圣的梯子往來于人間和天庭。

或許在古人看來,要能與天交流總得依靠一些載體比如不斷向上生長的樹

,就是很好的媒介。

所以可以認為三星堆青銅神樹就是古代傳說中扶桑、建木等神樹的一種同類物,上古先民對于神話故事十分迷戀,所以按照山海經中對于扶桑樹的描述打造出了青銅神樹,這無疑是上古時期的一件祭祀器物

三星堆文明輝煌而燦爛,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接力工作,讓三星堆里的文物重現光彩,三星堆遺址也被譽為二十世紀人類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三星堆博物館里的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太陽輪……每一個去過三星堆博物館的人,無不為這些造型奇特的器物所打動。

每一件文物背后必然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它們的出現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個謎團,但也給我們提供不一樣的視角去窺視那段歷史的存在。

三星堆博物館 ( 圖源/《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參考資料:

[1]《博物館里的考古大發現之三星堆秘密》

[2]專題 | 三星堆——從青銅神樹探古蜀文明

[3]三星堆青銅神樹:通往天國的階梯

[4]修復近10年的三星堆青銅神樹到底有多牛?神話里這麼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