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西方青年接連破譯兩大「死文字」 ,為何甲骨文卻難以破解?
2023/10/23

文字,是一段歷史「真實存在」最直接的證據。為此,無數專業和業余的文字破譯者們前赴后繼,只為破譯一種「死文字」,尋求歷史的真相。

死文字,通常又稱死字,是指在古代使用過,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到了現代失傳,不再使用的文字,這里的文字指的是用于書寫的書面文字,不包括語言。

近代以來,西方的語言天才接連破譯數種「死文字」,讓消失千年的歷史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令世界各國驚嘆不已。

此時,國內一些「異樣」的聲音出現了 ,他們說「破譯‘死文字’還是西方更強」、「‘死文字’都能破譯,不是‘死文字’的甲骨文卻難有突破」 ……那麼,西方青年破譯「死文字」的成就背后,又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年輕天才屢創奇跡,破譯兩大「死文字」

如果非要為西方破譯「死文字」的成就找尋一個「最大功臣」,那一定是兩個字——巧合。

當然,天才少年的付出同樣重要。只不過,如果沒有恰好出現的歷史印記,破譯之路同樣會難上加難。

第一個巧合出現在1799年,一名遠征埃及的法國上尉, 在羅塞塔城荒廢的城墻下,發現了一塊刻有奇怪文字無人問津的石碑。

石碑上工工整整刻著三種文字,一種是古希臘文,一種是古埃及文圣書體,一種是古埃及文世俗體。 三種文字講述著相同的內容,如同我們今日石碑上的「中英文介紹」

這種刻錄方式,為「死文字」古埃及文的破譯找到了一絲曙光,因為古希臘文很容易辨認,它成了最佳參照物。有了如此重要的歷史發現,破譯只是時間問題。

幾年后,一個天才少年出現了,他叫商博良,一個精通10多種語言的超級天才。他熱衷于古埃及歷史研究,17歲就寫出了《法老統治下的埃及》等書籍,19歲正式接觸古埃及文的破譯工作。

漫長的13年后,「死文字」古埃及文被商博良破譯了。

第二個巧合,出現在一個名叫文屈斯的語言天才身上,他立志于破譯「死文字」線形文字B。當他面對600多塊寫著「線形文字B」的泥板一籌莫展之時,巧合出現了。

邁錫尼城堡外又新發現了38塊「線形文字B」泥板,上面刻的是一些賬目和清單,關鍵的是這些清單都附帶物品圖案。

與之前發現的600多塊純文字泥板相比,這38塊能夠直觀釋讀文字的意義。這為文字的破譯提供了重要的參照依據,也幫助這位語言天才順利的破譯了「死文字」

當中國了解到兩位天才的事跡,以及他們破譯路上的「巧合」,又羨慕又嫉妒。為什麼中國沒有這樣的人,破譯一下甲骨文?

重賞之下仍無能者,甲骨文破譯舉步維艱

在史學界,甲骨文并不是「死文字」。因為它已有部分被破譯,且得到業界的承認。

在近百年的考古中,一共發現了十六萬片甲骨文,識別出來的字大概是五千個。從發現甲骨文之日起,破譯工作就從未中斷,參與的專家數也數不清。

但是直到2016年,成功破譯的文字只有五分之二,也就是說還有三千個單字沒有破譯。

破譯之路如此艱難,中國文字博物館有些著急。于是他們在2016年發布了一個公告,名為「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獎勵計劃」。內容直接且露骨,

破譯一個甲骨文單字,獎金10萬元

可是,重賞之下,仍然沒有天才出現,7年里,只有一個人破譯了一個字。來自南開大學的蔣玉斌教授,歷時幾年才破譯了「蠢」字,成為唯一獲得獎金的學者。

這時,有人就提出疑問,難道世界上公認的,最聰明的人種——中國人,就沒有類似西方商博良之類的語言天才,能夠破譯「半生半死」的甲骨文麼?

造字規律嚴密與否,破譯難度大相徑庭

根據文字博物館專家的解釋,相比于甲骨文,西方破譯的「死文字」相對簡單。

比如前文提到的「死文字」古埃及文、線形文字B, 它們為了方便篆刻,書寫十分規范,遵循嚴密的造字規律。對比出土的不同年代文字,哪怕相差百年,字體也沒有變化。

這些特點,使得這些「死文字」,只要破譯一點,就能夠破譯全部。

但是,甲骨文就不同了,它沒有嚴密的規律和統一的書寫規范,造成這一特點的歷史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甲骨文創建之初,就是用文字去反映東西、或者反映某種抽象的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果某種抽象的意思變了,字形也就隨著改變。比如,被破譯的甲骨文單字「羌」,最初的「羌」字脖子上套著「繩索」形筆畫,後來演變為脖子上沒有「繩索」的樣子。

根據學者的解釋,「繩索」的消失,表示商人與羌人之間不再戰爭,關系緩和了。

第二個原因,周朝對甲骨文的繼承是片面的。根據考古研究,甲骨文的創建和使用者是商朝人,反映出來的東西和意思,都是商朝人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習慣。

而周朝人,并不是商朝人的后代,它們發源于邊陲之地,擊敗商朝才獲得統治權力。

所以,他們沒有全部繼承甲骨文, 商朝時期的許多甲骨文,周朝時期根本見不到

在上述兩個原因的推動下,甲骨文的發展很是「任性」,也為今時今日的破譯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破譯「死文字」背后,僅是一種邏輯自洽

理性的人都明白,古文字的破譯工作,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正確與否才最重要。而正確的判斷標準——事實,在今天根本沒有辦法驗證。

所以,任何「死文字」破譯的背后,其實只是破譯者的一種邏輯自洽。與其說是破譯,不如說是創造,只要從邏輯上、從有限的史料對比上能夠自圓其說,就是一種成功破譯。

當中國人看到西方國家鼓吹「天才青年破譯‘死文字’」時,要理性的看待,不能一味謀求趕超,不能盲目追求學術上的華麗,認真做事、認真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綜上所述, 「死文字」的破譯,西方易東方難,更加說明中華文明的悠遠,以及華夏子孫的智慧過人。從西方破譯「死文字」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中國人去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