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2023/04/18

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兩個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這個問題,必然離不開要說姓與氏的區別。在先秦時期,姓與氏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姓,其實是從母系氏族社會演變而來,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媯、姞,都帶有一個女字。說白了,最開始的時候,同姓之人就是從同一個母系衍生而來。只是後來到了父系社會,姓才從母系演變成了父系。

氏,則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說某一家族(同姓)繁衍到一定程度 往往會分成不同的分支,每一個分支都會有一個代號 ,這個代號便是氏。

換句話說,同姓是一個大家族,同氏,則是一個大家族內部的某分支。一個姓下面,往往會對應這很多氏。比如說嬴姓14氏。我們現在所說的百家姓,其實就是百家氏。

先秦時期,稱呼都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貴族男性一般以氏+名來稱呼,比如說屈原,便是姓羋氏屈名原,但我們不會稱其為羋原。

此外,還有封地+名,國號+名,官職+名等幾種稱呼。比如說商鞅,姬姓公孫氏,也可以稱之為公孫鞅,又因為是衛國國君后裔,又稱之為衛鞅,後來在秦國被封在商地,也叫商鞅,但不叫做姬鞅。

嬴政是個錯誤的叫法

我們老說秦王嬴政,其實這是一個錯得離譜的叫法。為什麼呢?「嬴」是秦始皇的姓,「政」是他的名,放在今天,姓+名當然就叫「嬴政」了。可是先秦不是這樣叫的,先秦沒有一個人的稱謂是姓+名,一般情況下是氏+名。

今天姓與氏已經不分了,合稱姓氏,但是先秦分得很清楚。這兩者的區別,相當于是大家族與小家族的分別,比如嬴姓,不僅秦國是嬴姓,趙國也是嬴性,兩國是有共同祖先的。大家就沒看到哪個趙國國王被稱為「嬴某某」

,因為姓是不用來稱呼的。

不叫「嬴政」叫什麼呢?

秦始皇不叫嬴政,那麼要叫什麼呢?

《史記》里面說,秦始皇出生后,以趙為氏,稱為趙政。那麼趙政的叫法對不對呢?

也對,也不對。

先秦的姓氏學非常復雜。我說個大概。

有幾種情況下,名字前面不加「氏」。

第一種情況,國君不稱氏而稱國。你一旦當上國君,以前的「氏」就不用了,改用國名。比如秦始皇最早叫趙政,當上秦王后,就不能叫趙政了,而是叫「秦王政「或「秦政」

第二種情況,公子不稱氏而稱國。公子就是國君之子,也不加姓氏,而是加國名。

第三種情況,公孫不稱氏而稱國。公孫就是公子的兒子,同樣不加姓氏,而是用國名。

好了,下面我說說,秦始皇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能叫「趙政」。

秦始皇出生時,他的曾祖父是秦昭王,祖父安國君是太子,也就是「公子」,父親子楚是安國君的兒子,也就是「公孫」。秦王、公子、公孫都不在名字前加「氏」,秦始皇剛出生時,是第四代,不屬于「國君」、「公子」、「公孫」之列,所以可以有一個「氏」,他以「趙」為氏,稱為趙政。

但是,隨著他身份的變化。成為「公孫」、「公子」之后,就不能再用「趙」氏了,而應稱為「公孫政」、「公子政」,或者加個‘秦’字,即「秦公子政」、「秦公孫政」。成為國君后,則稱為「秦王政」。

扶蘇與胡亥都是名,沒有姓氏

扶蘇與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扶蘇,不是姓「扶」名「蘇」,胡亥,也不是姓「胡」名「亥」。扶蘇與胡亥都是名字,不涉及姓氏。

有人把扶蘇稱為「嬴扶蘇」,胡亥稱為「嬴胡亥」,大錯。扶蘇與胡亥都是皇子,但是依傳統一般仍是稱為「公子」。因此,扶蘇的正確稱呼是「公子扶蘇」或「秦公子扶蘇」,胡亥的正確稱呼是「公子胡亥」或「秦公子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