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座唐代磚室墓,出土大量文物
2023/10/13

駱駝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工具,它以超乎尋常的生物特性受到古今人們的喜愛。以唐開元十八年穆泰將軍墓隨葬的駱駝俑為對象,通過探討駱駝對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來進一步欣賞彩繪駱駝俑的獨特藝術魅力。

2001年4月23日,慶城縣城北趙子溝開發區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座唐代磚室墓。通過釋讀墓志,該墓為唐游擊將軍上柱國穆泰之墓。墓室早年被水浸,積有少量淤土,曾兩次被盜。

墓中出土各類文物92件,其中3件彩繪駱駝俑造型細膩,形象栩栩如生。本文將對這批駱駝俑進行梳理,在分析駱駝生物特性的同時,對唐朝駱駝的來源進行簡要探討,進一步欣賞駝俑之美。

駱駝的生物特性與絲綢之路

駱駝對于絲綢之路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漢代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之后,由一定數量的駱駝組成的駝隊則成為人們來往西域進行商業性和軍事性活動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據《世界哺乳動物百科全書》載,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哺乳動物,根據駝峰的數量,可分為單峰駝和雙峰駝兩種。單峰駱駝主要分布于北非、西亞、南亞等地區,毛短但不耐寒。

雙峰駱駝主要分布于高緯度沙漠地區,如中國西北、蒙古、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絨毛較長,耐寒,春季脫毛。

從唐穆泰將軍墓出土的駱駝俑來判斷,這些駱駝都屬于雙峰駝,而雙峰駝又稱「大夏駝」。匈奴人是最早使用駱駝的民族之一,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駞、驢、駃騠、騊駼、騨騱。」

其中「橐駞」同「橐駝」,即駱駝。匈奴人主要居住在蒙古高原,時常在沙漠和草原地帶逐水草而居。

駱駝掌下生有胼胝狀的肉墊,行走時腳趾在前方叉開。在軟綿綿的沙地上行走,人腳很容易陷下去,而駱駝寬大的腳掌則非常適合在沙地上行走。

駱駝的眼睛和耳朵上都長有厚厚的絨毛,沙漠地區氣候多變,時常會發生熱風和沙塵暴等極端天氣,這些絨毛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

雙峰駝的皮毛厚實,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內陸沙漠地區,對保持自身及騎乘人員的體溫有很好的作用。

駱駝耐渴,在沒有水的條件下能生存3周,沒有食物的條件下生存4周,且對水質要求較低,能飲鹽堿水。

駱駝的駝峰儲存有大量的脂肪,在無水無草的情況下,這些脂肪可以轉化為水和能量,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

另外駱駝有一定的靈性,能預警熱風和沙塵暴等極端天氣。駱駝除了能預警天氣以外,還有遠距離尋找水源的能力。

而絲綢之路所經過的地方,大部分是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駱駝正是因其獨特的生物屬性,成為了絲綢之路上來往商旅、使團等除了馬以外的最好交通運輸工具,因此駱駝也被稱為「沙漠之舟」。

唐朝駱駝的主要來源

到了唐代,我國古人使用大夏駝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些大夏駝用途廣泛,除馱運貨物、騎行之外,還可以拉車、犁地、食用等。

在北方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錯的地區,大夏駝更是廣泛被使用。據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記載,唐代的駱駝來源主要有四種途徑:一是邊境貿易,唐朝通過與北方游牧民族進行貿易,從而獲得大量駱駝。

二是進貢,駱駝作為獻給皇帝的禮物,進入唐朝。回鶻和吐蕃都曾向唐朝貢獻過駱駝,于闐還向唐朝貢獻過一頭「鳳腳野駝」。

《冊府元龜·卷九七一》載:「六月突騎施遣使獻橐及馬降書謂曰:卿遠貢忠信詣獻□馬朕玄默為神澹泊為德稅彼部落則有勞費已敕所司不令取受深領厚意宜體至懷是月習阿薛般國王安殺遣使朝貢于闐國遣使獻打球馬兩匹風腳野一頭。

三是戰利品,唐朝政府在同周邊其他少數民族作戰的過程中,駱駝作為戰利品,大量進入唐朝。四是為加強駱駝的儲備,唐朝政府還設置專門的機構,負責飼養駱駝。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唐設置了專門的牧監來管理駱駝,一個駝群由七十頭駱駝組成,而馬群、牛群由120頭組成。

每群有牧長、牧尉來管理。同時規定哪些人可以任牧長、牧尉。如牧長就可以由雜色人為之,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穆泰墓出土的牽駝俑中出現了黑人的形象。

唐代白瓷

白瓷是中國瓷器的一個重要品類,也是重要的物質文明。歷史上,隋唐時期的邢窯白瓷、宋金時期的定窯白瓷、明清時期的德化窯白瓷,在其盛產的時代就遠銷海外。

邢窯白瓷盛行于隋唐時期。唐朝自立國以來,歷時289年,先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鞏固國防、發展經濟、安定社會的政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從21世紀初開始,在斯里蘭卡地區的賈夫納半島、亞帕胡瓦、波隆那魯瓦那等地先后發掘出數以千計的中國瓷器,出土的邢窯白瓷碗、缽、罐等殘件,既有精細白瓷,也有質量不太高的粗白瓷。

在菲律賓,很多島嶼都出土唐代陶瓷,如越窯、邢窯、婺州窯、甌窯的產品,在當地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那里很容易看到出土的唐朝瓷器。

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遺址,經過100多年的考古發掘,發現有許多唐代邢窯白瓷、長沙窯青瓷等瓷器,質量之高、數量之多令人驚奇。

在伊朗的雷伊、奈沙布爾出土有質量很高的三彩和越窯青瓷。這有力地證明了唐朝時中國和亞洲、非洲東北部地區交流的密切。

邢窯白瓷以其完美的工藝技巧和藝術魅力,對許多國家的陶瓷生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隨之導致當地陶瓷工藝的改變,例如埃及的福斯塔特遺址就出土了許多9至10世紀中東地區伊斯蘭時代生產的中國陶瓷的仿制品。

日本三上次男教授在《陶瓷之路》一書中指出:在這些埃及生產的陶器中,大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中國陶瓷的仿制品。

當輸入中國陶瓷時,很快就在同一時期里做出這種仿制品來。仿制的碗類器物的圈足,做成沿面很寬、較矮的玉璧形,是盛唐瓷碗的特征。

在波斯、阿富汗、中東阿拉伯世界,中國陶瓷主要通過駱駝商隊和絲綢一起運去。當然,也從海路運送陶瓷到波斯、阿拉伯等地區。

大約在10世紀,朝鮮把中國晚唐五代時期的白瓷技術引入。在唐五代北宋工藝的影響下,創造出所謂的「翡色」青瓷,以后得到相當大的發展,成為朝鮮青瓷的杰出代表。徐兢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中就詳細談到他在朝鮮看到當地仿制越州古秘色瓷器的狀況。

唐代陶瓷對日本的影響,以及中國和日本在陶瓷藝術、技術上的聯系一直是非常密切的,各種釉彩瓷一脈相承之處很多。再有在窯爐結構、窯具多樣化方面也和中國北方白瓷窯場有聯系。

在唐朝與外國的文化交流中,外國優秀的工藝制品也傳入中國。唐朝陶瓷工藝的發展不止是數量的增加,而且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賦予新的時代風格,即大唐盛世的藝術風格,極富魅力。

唐朝陶瓷接受波斯文化影響最為突出,波斯處在東西方文化交匯之處,當時中亞、西亞的商人、僧侶、工匠和身懷絕技的各類人物,以及西域諸國珍奇寶貨大量匯聚于此。在整個中世紀,其經濟、文化、工藝的水平都很高,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波斯文化。

如唐朝白瓷、三彩釉陶作品中有一種造型精美的鳳首壺,壺的頭部塑成為中國人所喜愛又象征吉祥的鳳首。還有一種鳳首壺,有著細長的頸,像橄欖一樣鼓出的腹體。

壺的主體結構顯然與中東波斯、阿拉伯地區公元1世紀至4世紀的銅瓶、玻璃瓶的樣式相近。

唐代陶瓷工匠在生產白瓷和三彩時采用胡瓶式樣,供人們在生活中使用。

唐墓里出土的胡商俑,表現西域胡人在唐朝從事商業活動的情形,他們背負貨袋,手中就持有胡瓶。反映唐朝和西域繁忙商業交往的三彩駱駝,馱負貨物,伸頸揚頭,冉冉西行,駱駝背上也有掛著胡瓶的皮囊。

伴隨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促使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碗、缽、高足杯、高足碗等器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征。造型線條變得更加優美,如敞口碗變成曲碗,高足杯以及高足碗做成多曲船形杯、船形碗,很明顯是吸收了西域生活用具的特點。

有些器型,如小口扁肚瓶、獸頭形杯等,以及聯珠紋、對獸對鳥紋、胡人馴獅紋、胡人玩火球紋等紋樣,都傳至中國,在中國陶瓷器上皆有表現,風格獨特。

在伊朗馬贊德蘭發現的公元六至七世紀的銀壺上,滿是葡萄、禽鳥、童子葡萄等裝飾內容。在山西大同發現的波斯鎏金高足銅杯上也有卷枝葡萄、童子攀枝的裝飾,可以看出唐朝陶瓷的藝術內容和域外工藝有著多麼密切的聯系,反映了唐朝和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友好交往。

明代以來,中國瓷器往歐洲等世界各地的銷售非常大,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顯示,僅1602年至1682年這80年間,荷蘭商船就銷售了1600萬件中國瓷器。

德化白瓷的外銷,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巨大的財富,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和國際間貿易的發展。

例如明代歐洲商人大量購買啤酒杯、茶壺、咖啡壺等經過造型改造的德化瓷器,以供當地人日常生活使用,還可見以駱駝、旅行者、商人等歐洲人生活題材為造型的雕塑作品。

由此可見德化白瓷等中國工藝品對世界藝術品發展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而在此基礎上,還間接刺激了航海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大大提高,世界各國的交流與貿易日益繁榮。

結語

中國傳統的陶瓷技藝與域外優秀工藝相結合,形成大唐盛世獨特的藝術風格。

可以說,唐代白瓷是7至10世紀中國和亞非各國文化交流的見證。

參考文獻

1.王春.甘肅慶城唐代游擊將軍穆泰墓[J].文物,2008(3).[2](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唐)玄奘,辯機.大唐西域記[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