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清朝人口為何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從2000萬增至四個億,真相揭秘
2023/09/18

前言

我們都知道,中國現在人口數量巨大,達到了14億人。但是在200多年前的康熙時期,全國的人口數量才短短的2000萬,不到現在的百分之一。

那麼在短短百年之間,中國人口是如何從2000萬激增至4億的呢?這其中又隱藏著什麼秘密?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人口大爆炸的原因。

一、寧靜致遠,穩定促增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根據《清實錄》的記載,全國人口數只有2010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49年后的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人口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4億,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就漲了7倍!

我們可以想象,在讀到人口統計數字的那一刻,康熙帝一定會大吃一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功德圓滿,天下太平的治世,竟然帶來了如此迅速的人口增長。

而到了他的孫子乾隆登基之后,人口增長的速度不但沒有放慢,反而更加驚人。到了乾隆晚年的1790年,全國人口已經達到了2.8億,又在短短50年時間里翻了一番。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人口總數將突破3億這個里程碑。

乾隆看到人口登記冊上的數字,不禁心花怒放。他笑著對左右臣僚說道:「朕觀各省奏報人口之數,較之康熙年間,增十余倍啊!」話語中透露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其實,歷史上每當一個朝代出現人口快速增長的時候,都預示著國家社會正處于太平之世,沒有戰爭的擾亂,百姓們能夠安心地從事生產。清朝亦是如此。

自康熙中期以后,清朝國力日益增強,民心漸漸歸順,反清勢力也逐步消退。這使得社會保持了足足百年的穩定太平。除個別邊疆地區偶有戰事外,民不知兵,安居樂業。

有了這長時間的和平,百姓們終于可以擺脫戰亂的陰影,安心地過上平靜的生活。他們勤勞地耕作,不再擔心來年會發生災荒;他們也可以放心地生兒育女,不再擔心子女會因戰爭喪生淪落。

穩定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使得人口大爆炸成為可能。如果一直處于動蕩戰亂之中,民不聊生,又何來繁衍生息的心思?

所以,「天下無戰事」,為人口激增奠定了最基本的條件。

這也從反面印證了「天要亂,必先使人心亂」的道理。

乾隆時期的太平盛世,更是前所未有。在他60年的統治期間,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歷過像樣的戰爭。天氣調順,國泰民安,社會上下安定祥和。這為人口的大規模增長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然而,太平的環境不可能永遠持續。乾隆晚年時,西方列強的入侵逐漸加劇,邊疆地區也出現了動蕩。到了嘉慶、道光時期,形勢已明顯轉趨嚴峻。但幸運的是,在這之前清朝已經積蓄了充沛的人口資源,為應對外部威脅提供了強大后盾。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前期百年的太平時代,僅僅依靠一個乾隆來完成人口的爆炸式增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中國人口才最終突破4億大關,為清朝晚期的國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和兵源支持。

所以說,「寧靜致遠」不僅是一個個人修心的方法,也是一個民族發展的策略。太平時代積蓄的人口資源,為清朝乃至中華民族的延續提供了強大動力。

二、簡政放權,激勵生養

除了社會環境穩定之外,政策變化也對人口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康熙時期,清政府就已經開始實行「攤丁入畝」的新政。這個政策的核心精神,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也就是說,不再根據人口數量征收賦稅,而是根據土地面積定稅額。

這一簡明的政策,直接減輕了百姓的稅賦負擔。在過去,百姓們往往不敢生太多子女,因為多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多承擔一份賦稅負擔。實施「攤丁入畝」之后,多子女反而可以提供更多勞動力,這反過來又促進了生育的積極性。

雍正登基后,更是將這項政策貫徹執行到了每一個郡縣。各地的官員也紛紛按照皇帝的旨意,簡化稅制,實行定額征收。百姓們歡聲雷動,終于得到了喘息。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紅利在乾隆時期體現得更加明顯。到了嘉慶、道光時期,全國各地都已經完全執行了攤丁入畝,農民的負擔明顯減輕,生活得到改善。

他們開始敢于并且渴望擁有更多的子女后代。這無形中又推動了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

可以說,如果沒有攤丁入畝這項貫穿一百多年的積極政策,僅僅依靠太平的環境還無法帶來如此驚人的人口爆炸。

這一政策的實施,反映了清朝君主的開明和智慧。他們認識到,人口的增長是國家富強的重要基礎。如果采取限制生育的手段,反倒會削弱國力。

所以他們放權于民,鼓勵生養,讓百姓自由地發展自己的生產生育。這種「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在當時尤為難得。

如果硬性設置生育指標,強制控制人口增長,勢必會引起民眾強烈不滿。這不僅違背了「生養天下」的天經地義,也會動搖統治的合法性基礎。

相反,實行「簡政」放權的人口政策,可以贏得百姓的支持與感恩,增強政權的內在凝聚力。這顯示出清朝君主的政治智慧。他們了解把控的分寸,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讓生育成為一項天賦人權。

這種合情合理的人口政策,激發了百姓生養的積極性,直接催生了人口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它為清朝乃至中國積蓄了強大的人口優勢,奠定了應對未來變局的戰略資源。

三、推廣新作,豐衣足食

除了政策之外,農業技術進步也功不可沒。明朝中后期,一種名為「番薯」的新的農作物傳入中國,它對人口增長產生了重要促進作用。

番薯原產美洲,經過明代中葉的多次海外貿易活動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番薯生長。

很快,番薯就在當地農民中流行開來,并向北方和西部逐步傳播。到了清朝,已經成為許多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了。

番薯的最大優點,是塊根產量高、栽培簡便。在同等面積土地上,它的產量可以是小麥的3-4倍,大大增加了單位面積的食物產出。

此外,番薯對土壤要求不高,就連貧瘠的土地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成。它不像水稻那樣需要精心管理積水,只要選擇適宜的土壤,就可以大面積推廣。

清朝的農民發現,自己不需要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就可以從番薯地獲得可觀的收入。

一些原本相對貧瘠的土地,經過番薯的開發栽培,也變得富庶起來。沿海的山間小土地種上番薯,居然比在平原種稻還賺錢,這在過去簡直難以想象。

番薯的推廣栽培,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糧食產量。過去頻繁發生的荒年和饑荒,在番薯的助力下明顯減少。百姓們的口糧有了更可靠的來源。

穩定溫飽的生活,又為生育創造了物質基礎。

因此,番薯的傳入也可謂激活了人口增長的「催化劑」。

但是,新事物總會遭遇來自傳統的阻力。剛傳入中國時,許多儒生就詬病番薯「生長穢邪,食之構災」。他們擔心外來作物會影響傳統農耕文化,還會引發未知的天災人禍。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番薯的優點逐漸被百姓和政府認可。它不僅產量高、減輕了饑荒,還可以直接食用,方便快捷,特別受勞動人民歡迎。

乾隆時期,政府終于正式開展了番薯的推廣,并作為賑災救荒的重要農作物儲備。這標志著番薯在中國的地位得到確立,開始大規模改造農業生產格局。

可以設想,如果沒有番薯這一新型作物填補糧食缺口,僅僅依靠傳統農業是無法支撐人口大爆炸的需求的。正是番薯的效率化栽培,提供了充裕的食物來源,人口增長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推廣新技術改良傳統農業,啟發我們用開放心態看待創新,這是清朝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

四、傳承育人,子孫滿門

此外,我們還不能忽視百姓自身觀念中的一環。

在中國古代社會,「多子多福」一直是重要的價值取向。百姓們普遍認為,生養多子可以讓家族更加昌盛,擴大勞動力,這是一種祖宗的福氣。

尤其是在太平時期,百姓們往往更加重視生養后代,來獲得這種精神上的滿足。這種傳統觀念的持續,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人口的增長。

「多子多福」的觀念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文明的起源。在勞動力主要依靠人力的時代,子女的數量往往決定一個家庭的勞動能力和生產力。

所以,生育數目多寡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富裕程度。「多子多福」也就成了那個時代的客觀存在,人們用它來衡量一個家庭的成功與否。

這一觀念在農業社會廣為流傳,并代代相傳。它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之中,成為一種共識和默認。即使到了相對富裕的清朝,它的影響力也并未減弱。

結語

百姓們仍然希望通過生養更多子女,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而且在太平時期,這種觀念的實踐也變得更加可行。父母可以放心地養育更多孩子,而不擔心因戰亂導致的生存壓力。

「多子多福」觀念的持續,促使許多百姓主動選擇生育更多子女。這也成為推動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它是自發的、自動的,不需要政府強制才能產生巨大作用。

這種傳統觀念的力量,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想要真正改變一個社會,單靠外在的強制和懲罰是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傳統文化的內生動力。只有內外結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