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三國風雲
民國轶事
歷史名人
古墓文物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後宮秘史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民間故事匯
全部
    
他因長太帥被女生倒追,大學聯考近滿分被清華拒絕,名字被小行星命名
2023/10/26

後來,清華的領導估計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他有今天的成就,無論如何都要搶到這個人才啊!然而一切都晚了。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他品學兼優,且長相極其英俊,被女孩倒追;他大學聯考成績接近滿分,卻因長相被清華拒收;但他最終成為一名卓越的科學家,後來,他的名字還被用來命名了一顆小行星……

(一)從學渣到學霸

他就是被譽為中國最帥科學家的王德民。王德民于1937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他絕對是出身名門。他的祖父王祥和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外科醫生。父親王世貴曾到美國留學,留學期間結識瑞士姑娘蘿西(文安清),后相戀并結婚。所以,王德民是混血人。

後來王德民的父親成了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母親在央外貿學院任教。出生在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里,王德民想不優秀都難。但小時候的王德民簡直就是一個「學渣」。

本來做為教師的母親很早就對王德民進行啟蒙教育了。但問題是,父親當醫生太忙了,沒時間跟兒子交流,說英語的母親一個人帶孩子,導致王德民自幼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而對漢語卻「一竅不通」,他9歲之前基本不會寫漢字。

王德民雖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十分聰明靈氣,而且長相比較歐化,極其英俊,但小時候也是非常頑皮。加上,他是家里最小的(他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就恃寵而驕,簡直是頑劣了。

為了讓王德民學漢語,父親專門請來家庭教師教他。然而老師無論如何耐心指導,他都學不會漢字的寫法,寫出的字橫豎不像字。他不是笨,而是調皮搗蛋不配合。他會在哥哥、姐姐學習樂理時,趴到鋼琴上對著琴鍵胡搞一通,把大家氣得要死;要麼就跑到院子里,追著家里養的山羊逗樂。總之,家庭教師也拿他沒治,前前后后王德民共氣走了3個老師。他們都說這個孩子管不了!結果到王德民上三年級時,他的語文成績還是一塌糊涂,漢字沒認識幾個,考語文時都是蒙的,簡直就一「學渣」。

幸虧王德民智力超群,記憶力強大,對漢字只有死記硬背下來,後來他回憶說:「我并不懂(漢字)寫的什麼,我也不懂我寫的什麼,就是硬背字的形狀。」

等王德民醒悟過來,必須學好漢語時,已經晚了。他因為語文太差,考不上中學,最終憑爺爺的關系到了北京匯文中學讀書。這是一所非常好的中學,之所以能進來,是因為這是爺爺的母校,在醫學界很有影響的爺爺曾給學校捐贈了一個圖書館。

進是進來了,但王德民卻被分到全年級最差的一個班里。這對他刺激很大。從小養尊處優的他,自尊心受到打擊后,就決定發奮讀書,不能給爺爺臉上抹黑!聰明孩子一旦覺醒,后果是可怕的。他不但成績嗖嗖嗖往上竄,而且常在課余時間到爺爺捐贈的校圖書館看書。圖書館掛有爺爺的肖像油畫。面對這張肖像畫,王德民發誓要做一個不尋常之人!

于是一個學霸誕生了。

(二)因為長相而被清華拒之門外

1955年,18歲的王德民高中畢業。他高中三年所學9門功課,門門優秀,被學校評為甲級學生。他當年也參加了大學聯考。這次考試全面展現了一個學霸的實力,那時各科滿分均是100分,而他的成績卻是數學100分、物理98分、化學96分!這個成績上中國任何一所大學都綽綽有余。王德民是學理科的,他當年報的志愿前兩欄正是清華大學水利系、北京大學物理系。

可王德民苦苦等了一個暑假,也沒有等來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他的長相引起的。18歲的王德民,綜合吸收了父母的優秀基因,黃白混血,長得十分俊朗,他雖臉龐消瘦,但濃眉大眼,闊額大耳,鼻正口方,整個臉盤顯得英氣逼人且秀氣外溢。尤其眉宇之間又隱隱透出一股歐美風情,更是極為博人眼球。

然而正是準考證上這張與眾不同的照片給王德民帶來了麻煩。因為時代的原因,當時清華校方通過長相判斷出他的血統,然后進行調查,得知了他的家庭出身。王德民因母親是外國人而被清華拒絕。因為那時錄取學生很重視其家庭成分和「政治「背景,原因不必細講,你懂的。

最終王德民只得退而求其次,被第五志愿——北京石油學院錄取。然而,這次陰差陽錯的「選擇」,卻成就了王德民,當然也成就了中國的石油業。

(三)被女生倒追的帥小伙

福禍總是相依的。王德民因長相被清華拒絕,但也因長相被女生倒追。大學生的王德民不僅學習優秀,還是學校運動隊的主力隊員,也是他那一期學生中僅有的三名模范學生之一。關鍵,大學生王德民越發帥氣迷人,妥妥地成了一個男神,這自然使他成為眾多女生追捧的對象。

對一般男生來說,被女孩追不啻是一件美事,可對王德民來說簡直不勝其煩。因為他早已定好了人生目標,要為中國的石油事業貢獻自己的一生。

當時中國的工業很落后,尤其是石油,產量只有12萬噸,基本全賴進口。中國還曾被美國專家以「貧油論」斷言:「中國是陸相沉積的地質構造,不會有大油田,微弱的石油產量,還不夠用來點燈照明。」

然而地質學家李四光經過縝密的考察研究,嚴肅駁斥了美國專家所謂「唯海相地層生論」,他說:「新華夏構造體系沉積帶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沉積物’」,這個沉積物就是指的「石油」。

在李四光的理論指導下,我國陸續發現了儲量巨大的克拉瑪依油田(1955年)、江漢油田(1958年)等,全國人民備受鼓舞。尤其是王德民,他非常激動,今生就獻給中國的石油業了!他發誓,要努力學習,發奮讀書,不談愛情:大丈夫事業未就,談何為人夫、為人父?!

可面對眾多美女的狂轟濫炸,王德民也十分無奈,總不能當一個石頭人吧。于是他公開了自己的戀愛或者擇偶標準:第一,無論戀愛期還是結婚后,女方不能打擾自己看書;第二,結婚后,自己沒時間陪女方逛公園逛商場。

這哪能讓人受得了?此消息一出,眾多女生直接閃退!

然而,王德民的父母還是想替兒子操心婚事。因為他們家里條件比較好,父母還是準備讓王德民先成家后立業。王德民是否為父母的良苦用心所打動?

在王德民大學畢業時,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幾乎要考慮婚姻了,父母甚至已經給他準備好了結婚用的住房。

但王德民還是沒有順應父母,選擇考慮結婚。因為此時,前方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東北發現了儲量更大的大慶油田!

這個消息讓王德民徹夜難眠。他徹底鐵了心。他要先干事業。他放棄了大學讓他留校的機會,也顧不上瞥一眼溫馨的「婚房「,便義不容辭地給父母以及追逐他的眾多美女一個倔強的背影,向黑龍江松遼「前線」 匆匆趕去……

(四)住牛棚的科學家

1960年9月的一天,王德民和三個同學一起,坐著綠皮火車到了大慶。因為他們是優越于普通工人的大學生,那三個同學都被分到油田的科研單位,而高材生王德民再次因長相被另外「照顧」,被分到了基層的試井隊。毫無怨言,他接受了組織的安排,和石油工人一樣干起了最艱苦、勞動強度最大的工作。

畢竟王德民是個大學生,畢竟他系出名門,而且相貌英俊,在他剛到油田時,渾身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貴族氣息。大家都認為這個公子哥不過是作作秀,很快會被調到辦公室的,因此起初他并不受歡迎,大家對他比較疏遠。可王德民就是要在這里證明自己,他不是一個紈绔子弟!

于是他腳踩到處是粘稠石油的真正的黑土地,忍受著令人發暈的油氣味道,挽起袖子大干起來。那時的大慶油田,生活條件很差,工作極其繁重,但是他樂在其中。在測壓組,他每天和工人們抬著一百多斤的絞車,徒步往各個油井測壓,往往從雄雞報曉就起床干活,一直干到深夜才能休息。

那時沒有什麼科技手段,油井測壓全靠人力,一百多斤的絞車全靠人力驅動。王德民和同伴們把探測器投放到一千多米的深井下,再它提上來,十分費力。夏天測壓時,常常累得汗流浹背,衣服全部被汗水打濕。而在冬天,氣溫零下幾度,為了防止井里的原油被凍住,防止儀器被凍壞,王德民還帶頭脫下棉衣堵住井口給井里保溫。有一次,他因脫掉棉襖捂井口,以至于凍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王德民發現當時國際通用的「赫諾法」沒有考慮井與井之間的干擾,隨著油田開發時間的延續誤差會越來越大。「赫諾法」已經不適用于大慶油田了,這會導致大慶油田的開采率很低。因此,他立志要創造出中國自己的分析解釋方法。

他白天照舊測井、開荒地、種菜,干體力活;晚上則自學熱傳導數學、水力學,還苦學俄語,以便閱讀蘇聯方面的文獻,這又都是辛苦的腦力活。他自毀顏值,曾數月不理發,也沒有休息過一天,日日夜夜地奮斗著。

油田的住宿條件很差,王德民放下公子哥的身段,和工人們一起住在牛棚里。牛棚冬冷夏熱。冬天里冷風嗖嗖;夏天不僅熱得要命,蚊子還很多;尤其是七八月天,多雨時節,外面下大雨,棚里下小雨,他還得用臉盆接雨水,一晚上經常要挪好幾個地方睡覺,身上還是會被淋得濕漉漉的。晚上照明也不好,沒有電,他們只能靠「原油」點起篝火,煙大,常常熏得人滿臉漆黑,夜色中只能看到一口白牙。同志們互相開玩笑,說對方是黑老包……

後來王德民回憶說:「記得有一天晚上已經9點多鐘了,我看完了借來的資料,有點疲乏了,真想美美地睡上一覺,可想到離夜里1點還有4個小時(他大都是1點才休息),于是就在草原上跑了三四里路,到一個圖書資料室又借了資料。」

那年春節,食堂特意給每人發了半斤白面和一碗餃子餡,讓大家自己動手包餃子過個年。眾人都喜氣洋洋的,開始干活了。可王德民卻對著餃子餡發呆:這樣一個個包餃子,豈不是太浪費時間了?

于是他來了個干脆的,把半斤面搟成兩張大餅樣的面皮,然后把餃子餡一股腦放上去,包了一個超級大號的「餃子」,直接扔進鍋里煮了。他說:「反正吃到肚里都是一樣的,呵呵!」

1961年2月,王德民連續不休假苦熬了一百多天,終于成功推導出了適合大慶油田的新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 「松遼法」。 這比當時國際通用的「赫諾法」解釋結果誤差小5倍,大幅度提高了測試精度(如今這一成果仍在大慶油田和中國其他油田繼續推廣應用,累計應用已達100萬井次以上)。

從此,大慶的測油法比國際通用的精確度高出兩倍,油田的采收率極大地提高了,拉開了我國石油自給自足的帷幕。

1963年,周恩來總理正式宣布 :「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當時在台下的王德民激動得熱淚盈眶。這年,他也因突出表現,被破格提拔為工程師,還被評為科研標兵。

事業穩定后,已經老大不小的王德民開始被父母和同志們催婚了。這時他遇到了他的女神。她叫王日英,21歲,新來的資料員。王日英圓圓的臉蛋,彎彎的眉毛,不是很漂亮的那種:如果王德民的顏值指數為10,王日英頂多為7。但她卻是秀外慧中,熱情開朗,且十分賢淑。

愛情就是巖漿,它可以熔化生命中的巖石。在王日英的感化下,王德民這塊高冷的頑石終于有所松動。兩人開始戀愛……

一年之后,在油田上,王德民和王日英穿著工作服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沒有婚紗,沒有戒指,簡直跟戰爭年月的婚禮一樣湊合。婚后,夫妻倆相敬如賓,十分恩愛。王日英除了自己上班外,還負擔起全部家務,全力支持丈夫搞科研。王德民的事業再次突飛猛進。

繼推導出「松遼法「后,王德民又研制出」限流壓裂法「,讓大慶油田的石油儲量猛增……

可以說,在那個時代,王德民就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然而,正當王德民在中國的石油業上奮力奔跑之時,他遇到了強大的阻力……

(五)永遠的痛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不幸進入文藝震蕩期,很多人之間都進入互相傷害模式,不少性格剛直的人受到波及,王德民也不例外,也遭到了相當嚴重的打壓和迫害。有人說他走白專道路;有人拿他的血統說事,說他有海外關系,是反革命特務嫌疑犯等等。這些莫須有的罪名讓王德民難以承受,他經常被批斗,并被下放勞動,甚至到農村養雞……

不僅是王德民本身受到不公平待遇,還連累到他的妻子王日英。王日英盡管出身沒有任何問題,但那些人非得強迫她同丈夫劃清界限,讓她揭發王德民的罪行。然而,她的愛人又有什麼罪行?王日英不理解,她抗爭,為愛人辯護。

于是王德民被抄家。他家先后被抄三次。他家的衣物、生活用品全被拿走,進行「展覽「,那些人還污蔑王德民夫妻有不正當作風……

王日英被一次次折磨和羞辱,她再也承受不了,最終徹底崩潰,活活被逼瘋……

恢復自由后,王德民第一時間把妻子接到身邊,悉心照料,可從此,王日英再也沒有恢復到正常的精神狀態。

身為男人,王德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妻子,這成了他一生永遠的痛!

(六)最亮的星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災難過后,王德民擦干眼淚,顧不著舔下傷口,就開足馬力,再次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奮斗在石油科技第一線。

1980年代,大慶油田又出現了新的危機。因地下的壓力不夠,習慣的注水驅油法出現了嚴重問題,采出100噸油中,竟然95噸都是水,真正的原油只有5噸!而且,每一座注水油井,都要耗費一個縣的用電量!耗能高,出油率又低,怎麼辦?

王德民再次接受了一個艱巨的任務。他要解決一個難題,即「化學驅三次采油「。

然而這可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美國人對此也是屢試屢敗。人們再次對王德民提出質疑:他能行嗎?

王德民迎難而上。他帶領一千人的科研團隊,對二百多個科研項目進行了「大會戰」。他經常和同志們一起,深入油田第一線,收集了各類詳細數據,做了上千次試驗,終于研制出可以代替流水注入地下,把深藏在石頭孔道中的的原油給逼出來的聚合物。

「化學驅三次采油「的成功,讓大慶油田的采油率大大提高,簡直成了奇跡。即便到現在,大慶油田的采油率仍領先世界40%:世界平均采油率只有30%,而大慶油田卻高達70%!

僅這一成果,便讓王德民蜚聲國際石油界。于是有不少國家都向王德民拋來橄欖枝,欲高薪把他挖走。可王德民不為所動。他說:「跟外國發達國家比,我的工資不高,但足夠我用。能讓我施展才華的只有中國!「

王德民沒有走。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的石油業。他說:

「不是我選擇了石油,而是石油選擇了我。「

1994年,57歲的王德民先生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鑒于王德民對世界石油業的卓越貢獻,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一顆國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被命名為「王德民星」。

這是王德民先生的殊榮!他不是明星,卻勝似明星,他就是一顆最亮的星!

歷史上四大名人:在軍事上所向披靡,政治上卻是蠢材,沒一個善終
2023/11/30
古代死囚行刑前,為何讓妻子入獄同住!真的只是為了延續后代嗎?
2023/11/29
如果王莽改革成功,歷史將會變成什麼樣?王莽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2023/11/29
明朝覆滅時,讓人聞風喪膽的15萬錦衣衛卻不見蹤影,他們去了哪里
2023/11/29
清末窮人娶不上媳婦,怎樣傳宗接代?他們想了個辦法,卻有違倫理
2023/11/28
清朝的官員究竟有多累?上班上朝還不算累,下了班才是要了老命
2023/11/28
劉邦為恢復人口想出一奇招,天下女人恨之入骨,男人卻嘖嘖稱贊
2023/11/28
朱標究竟多恐怖?若他活著朱棣根本不敢造反,藍玉等人也絕不會死
2023/11/28
舌尖上的大明王朝,百姓們離不開的油鹽醬醋、粥飯面餅能有多絕?
2023/11/28
西安一活死人墓,全真教道長守護至今,專家:終南山下并非虛構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