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宋神宗胸懷大志,銳意中興,為何卻向遼國割地?
2023/10/12

在北宋中后期的皇帝之中,宋神宗趙頊是最有理想的,他在位時期,重用王安石進行改革,一心想要富國強兵,然后平西夏,收燕云,實現北宋的中興。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宋神宗在改革變法期間,遇到了遼國的「敲詐勒索」,他非但未能制止遼國的野心,反而向遼國「割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遼國來使

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遼國「泛使」蕭禧抵達開封,引起北宋朝野的震動。原來,宋遼之間,每當逢年過節之時才會通使往來,所謂「泛使」指的特使,只有緊急磋商要事時才會前來。北宋君臣十分擔憂,他們判斷遼國「必復求關南地」。在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遼國就利用宋夏戰爭的機會,向北宋索取關南地區。最終,北宋以增加歲幣的方式了結此事。

宋神宗擔心遼國對關南之地不死心,可是當他打開國書后,卻發現遼國的注意力并不在關南,而是在河東地區。宋神宗松了一口氣,立即派人前往河東,與遼國展開邊界的談判。然而,邊界談判的進展并不順利,雙方官員甚至終止了會面。熙寧八年(1075年),「泛使」蕭禧再度來到開封,要求北宋更換談判官員,并且滯留開封一月有余。

二、問題產生

那麼,北宋、遼國的邊界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事情還得從北宋初年說起,宋太宗在滅掉北漢后,發動了對遼國的戰爭,結果以失敗告終。之后,宋太宗又發起了雍熙北伐,但仍然遭到了失敗。此后,宋太宗轉變政策,開始奉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同時在宋遼邊境地區實行「堅壁清野」以及「移民空塞」的政策。

為了防止遼國的侵擾,當時鎮守河東的潘美下令,禁止邊民在緣邊地區耕種,于是在宋遼邊界地區產生了一片「禁地」

。宋真宗年間,宋遼議和,雙方達成澶淵之盟,可是北宋依然沒有改變這種消極的邊界政策。與此同時,大量遼國的邊民南下,進入了這片北宋的「禁地」,在此地耕種、放牧,于是雙方在遼東地區產生了邊界的爭端。

三、北宋屈服

按理說,這片土地是屬于北宋的,可是宋神宗卻在這場談判中屈服了。宋真宗派韓縝前往河東進行第二次談判,雙方經過了四年多的交鋒,最終達成了協定。北宋除了黃嵬山外,全部以緣邊山勢分水嶺為界,向遼國割讓了大片緣邊的「禁地」。從實際上的情況上來看,宋朝吃了大虧,因為那些禁地原本是屬于它的。

那麼,銳意進取的宋神宗為何甘心吃虧呢?這與當時的背景有著直接的關系!當時,熙寧新法正在進行的過程之中,宋神宗的目光正在西方,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任用王韶進行「河湟開邊」。以北宋當時的力量來說,根本無法對付遼國,而宋神宗的戰略規劃也是先對付西夏,再收拾遼國,所以他只能忍了。

參考資料:1.《宋史》;2.《續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