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冒死救下死刑犯,10多年后,犯人當上皇帝,大臣被封為宰相
2023/10/12

前言:

歷史上不乏大臣輔佐明君的佳話,而丙吉之所以令人稱頌,在于他并非一開始就身居高位,而是從匡扶弱者做起,以仁德善舉漸次登上宰相之位,繼而引領一個太平盛世。

丙吉的一生,展現了儒家「仁者愛人」的人生價值,也成就了他與漢昭帝劉詢兩全其美的命運。

風塵中的官宦生涯

丙吉,字子房,山東郡人。他生性仁厚,善解人意,少年時便對典章法度頗有心得,后被選為當地獄史,主管監獄事務。任內他處事公正,深得民眾稱贊。然一場風波打斷了他的仕途,丙吉被卷入「巫蠱之禍」,無奈離鄉,度過了幾年落魄生涯。

丙吉出身寒門,從小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對典章法度有獨到理解,被朝廷提拔為獄史,主管監獄事務。

當時社會動蕩,獄中囚犯眾多,丙吉秉公辦事,深得民眾稱贊。正當他仕途順利之時,漢武帝時期最大的冤案「巫蠱之禍」爆發了。

巫蠱之禍的冤案牽連極廣,丙吉作為獄史也難逃一劫,他不得不離開故鄉,流離失所。為官多年積累的聲譽頃刻間化為烏有,丙吉一時間顏面掃地,在外漂泊數年。這些年,他靠著少年時積累的學識謀生,依然心懷天下,等待著為民除害的機會。

這場巫蠱冤案,使丙吉這種忠義之士也淪為困頓游民,可見當時朝野的黑暗,優秀之才難以施展。然丙吉不改初衷,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保持樂觀奮進的心態。他堅信修身齊家的根本在于內心的正直善良,外界的風浪無法動搖。這份堅韌的品質,成就了他後來的大仕途。

冤獄中的匡扶

巫蠱之禍,發生在漢武帝永元八年(前91年),是西漢最大的冤案。當時權傾朝野的丞相賀及其家族,被江充誣告使用巫蠱迷惑漢武帝,意圖謀反。

漢武帝大怒,將賀氏一族悉數誅殺。太子劉據見事態嚴重,起兵誅殺江充,反被漢武帝以謀反罪治罪,劉據被迫自盡。劉據遺孫劉詢才出生不久,也被囚禁。

此時漢武帝命丙吉前來復查巫蠱案。丙吉心知這是場冤案,卻也無可奈何。他來到監獄,看到基本年幼的劉詢被困在骯臟囚室,不禁心生憐憫。丙吉暗中安排幾個老實巧干的女犯人,細心照看劉詢的起居飲食,使他得以渡過這段艱難歲月。

巫蠱之禍牽連之廣,可謂西漢建國以來最荒謬的冤案。時任大司馬的江充與太子劉據素來不和,江充便借此大肆誣陷太子黨羽,株連九族,陷害無辜。

賀家被滅門的慘劇使劉據不得不起兵,反被漢武帝誅殺。劉據之子尚在襁褓,也難逃厄運,被囚禁在骯臟冰冷的監獄中。

看到這個還在呼呤期的嬰孩竟被投入,丙吉心生憐憫。他暗中打點獄卒,從女犯人中選了幾個品行純樸老實的,囑咐她們細心照看劉詢的起居飲食,使一個柔弱的嬰兒得以在監獄中活下來。丙吉不顧自己已無官職遭人非議,只想盡一份心力挽救這個無辜的生命。

這種憫弱扶傾的胸懷,正展現出丙吉的大仁大德。在朝堂上,他力挽狂瀾,努力為冤案平反;在監獄中,他悉心照拂無依嬰孩。作為一個被牽連的旁觀者,丙吉不計個人得失,只想盡自己的職責和能力去匡扶社會的不公。

舍生取義護后嗣

數年后,漢武帝患重病,愈發疑心。一日,御史陳塞密奏監獄有「天子氣」,漢武帝大驚,認為這是在監獄謀反的征兆,隨即下令將監獄內的犯人盡誅。丙吉奉命前往執行,到了監門卻堵住大門,據理力爭,終于保下了劉詢一命。

此舉無疑是以身試法。丙吉冒著遭彈劾罵名的風險,只為一個幾歲的孩子,令人欽佩。他的仁厚本性在這一刻充分展現,沒有因為劉詢的出生而區別對待,只因他還是個稚童,就毅然挺身相救。

漢武帝這條疑心病發作的諭旨,無異于滅門之命。丙吉雖非劉氏宗親,卻心系天下社稷,認為劉詢作為宗室后裔不能就此喪生。于是他舍生取義,誓死護衛監獄大門,與執行諭旨的郭穰唇槍舌劍,據理力爭。

丙吉冒著遭誣告謀反的大罪,只求保全這個弱小的生命。

這一舉動展現出丙吉的仁德和胸懷。他并不因劉詢的身世而看輕他的生命,只因他還是個幼童就決心護他周全。丙吉這種無私大愛的精神,寥若晨星,讓人為之動容。也正因有他這般大仁大勇之士挺身相助,劉詢得以渡過難關,終成大器。

引薦明君 治國有方

漢武帝駕崩后,劉詢被接到宮中撫育。新帝劉弗陵在位時,丙吉受到大將軍霍光賞識,擔任長史,負責處理文書奏章。公元前74年,昭帝去世后無子,霍光欲立戶口冊中的遠支宗親劉賀為帝,丙吉引薦了劉詢。

他向霍光進言道:「劉詢是先帝的嫡孫,已經成年,而且操行端正,博學多才,最適宜繼承大統。」霍光聽從他的建議,選立劉詢為帝,是為漢昭帝。

丙吉見劉詢登基,心中慶幸自己的決定當年確實明智。新帝并沒有因他出身囚犯而差別對待,反而十分感激丙吉的知遇之恩。他封丙吉為博陽侯,拜他為宰相,以報答他當年救命之恩。

丙吉治國有方,引進賢才,整飭吏治,漢景帝中興以來的治世再現。他選拔官員不計前嫌,只看才能和品行。對于部屬過失也多方開導,不輕易怪罪。

漢昭帝繼位后,丙吉功成名就,拜相輔政。他深諳君臣大義,將一生最美滿的時期獻給朝廷和百姓。丙吉廣開言路,使多位賢才得以登用。

他注重民生,減輕稅賦,使國家財政寬裕、人民富足。丙吉務實穩健的施政,使漢朝自巫蠱之禍后再次走上正軌。

劉詢也深知丙吉的恩德,二人忠君愛民的理念不謀而合。丙吉待人寬厚,劉詢也不記舊惡,一心扶持他輔政。在丙吉的助力下,劉詢加強中央集權,重新整頓吏治,使漢朝進入全盛時期。丙吉功在國家社稷,名留青史,為后世楷模。

忠厚無私益世為懷

晚年,丙吉患重病臥床不起,昭帝親臨看望。丙吉推薦了數位才能出眾的官員,希望皇帝日后重用。不久,丙吉去世,終年72歲。劉詢稱帝后,嚴格按其遺囑任用了他推薦的官員,使漢朝政局更加穩定。

丙吉一生最光彩事跡,就是那次挺身救下幼小的劉詢。正是他的仁厚與智慧,改變了劉詢的命運,也開啟了他自己的仕途。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丙吉不計利害,只為一個弱小生命的存續頂住壓力,這樣的胸懷令人可師。他的善舉不僅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也造就了一個賢明君主,使漢朝得以繁榮昌盛。在這個利益至上、人心不古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培養丙吉那樣無私仁愛的品質。

晚年的丙吉懷著報國的情操,只盼天下太平。他視民如子,對皇帝忠心耿耿,用智慧和仁愛感化身邊每個人。

丙吉愛國愛民、憫貧憐弱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面對成功和榮耀,他不驕不躁,仍是當年那個樸實無華、錚錚貞貞的丙吉。

丙吉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與人民,他忠厚仁德的人格力量,成就了一個太平盛世。丙吉并未因高官厚祿而心生驕奢,還是那個善解人意、處變不驚的君子。他畢生的事跡,值得后人銘記和學習,使國泰民安的理想代代相傳。

結語:

丙吉的一生,彰顯了「仁者必有勇」的君子風范。他不畏權勢,憫弱扶傾,最終改變了一個王朝的命運。丙吉忠厚仁愛的人格力量,對后世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艱難困苦,考驗一個人的品質;成功榮耀,檢驗一個人的品格。丙吉徹底通過了這兩項試煉,成為人心目中恪守仁道、履行民本的千古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