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可保明朝不亡,為何崇禎寧愿死也不答應?
2023/11/01

1644年農歷三月,北京城外李自成大軍環伺,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煎熬。此時的他已經深感大勢已去,想要挽回這江山千里只能寄希望于和談。然而三次提出和談的建議,都被固執的崇禎皇帝拒絕。這三次和談,是李自成滅明之前給予崇禎的最后機會,也是崇禎錯過挽救大明的最后時機。

李自成,一個出身貧寒的江湖人,竟然有朝一日率領農民軍壓境京師,讓人嘆息大明積弊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他的能力與手腕。

這個來自陜西米脂的李自成,生長在一個荒蕪貧瘠的村落,家境貧苦難以自立。米脂縣地處陜北山區,土地貧瘠,常年風沙肆虐,居民生活極為艱辛。李自成一家世代都靠種地維生,艱苦度日。李自成從小體弱多病,父母沒指望他能勤勞耕作,只好讓他放牛幫補家用。

少年李自成卻對打獵習武極為熱衷,常常一個人在山野中揮灑汗水,可惜實際生活中毫無施展機會。

一次放牛時,李自成為還清一個舉人的借款,被該舉人控告到縣衙,后被判罪杖刑五十。在縣衙受完折磨,他憤恨難平,背負債務和恥辱回到家中。一怒之下,他拿起屠刀殺害了那名舉人,然后離家出走,開始了漂泊反叛的生活。

少年時期的他熱衷習武,卻只能給地主放牛換取溫飽。一次因還不起債務被官府杖刑,自此一怒之下殺死債主逃亡軍中,開始了他反叛的人生。

在軍營中李自成歷練出強大的軍事能力和領導才能,後來投奔自己的舅父高迎祥,在各地征戰屢建奇功。高迎祥陣亡后,李自成繼承殘部自立「闖王」,聲勢浩大。明朝順治年間,陜西一帶天災不斷,官府不僅無心救災,還大肆抽稅賦,導致百姓憤慨起義,都紛紛投奔李自成麾下。

逃亡后的李自成四處漂泊,後來投奔山西反明義軍,在幾次戰役中表現出超群的勇猛與智謀。這使他逐步獲得領導人的賞識,被提拔為少將,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後來義軍內訌,李自成的直接上級投降朝廷,李自成帶領一部分死硬分子繼續反叛。在幾次戰斗后,李自成終于找到自己的舅父高迎祥。

高迎祥見李自成年少有為,將他收為養子,并任命為副將。李自成在高迎祥手下,帶領部隊奇襲生擒了明將祖大壽,一舉擊敗了朝廷大軍。這徹底建立了李自成在部隊中的威望。後來高迎祥不幸戰死,李自成也痛心萬分,但同時繼承了高的部隊,正式自立為大順的「闖王」。

李自成所到之處,明朝官府幾乎毫無抵抗之力。據說當地老百姓都說,「寧做闖王家奴,也不做明王民夫」。明軍見大勢已去,也有數萬之眾臣從李自成。沒過多久,李自成就攻破大同,直指北京城下。

此時北京城內,崇禎皇帝正焦慮萬分。他深知大明的積弊已久,奸佞當道,官民怨聲載道。自己即位十多年來,也無力清除頑疾。如今李自成大軍壓境,只怕是亡國的前奏。

明朝在崇禎年間,遭逢多次天災人禍,官府貪污腐敗,軍紀渙散,再也無力管治這個國家。當時陜西一帶天災頻發,造成大批難民,朝廷不僅無心救災,還要求百姓交納賦稅用于邊防,導致民變不斷。起義軍中的李自成名聲在外,許多饑民開始自發聚集投奔,聲勢大振。

另一方面,明軍的軍紀也早已散亂不堪,軍餉經常拖欠,士兵們都怨聲載道。

李自成所過之處,朝廷各路大軍竟然無一戰斗,全都不戰而潰,甚至紛紛反叛投奔李自成,使其壯大了數萬之眾。不久,李自成就攻破大同,朝著京城直逼而來,勢如破竹。

朝廷大臣此時也紛紛勸崇禎速談和議。大學士洪承疇力陳時弊,懇請崇禎答應李自成條件;給事中湯斌甚至跪地請命,說破釜沉舟只會使國破家亡。就連崇禎的老師榮祿也上疏勸降。

面對朝臣的一再勸告,崇禎心中也起了動搖。自李自成大軍壓境后,朝廷連番出兵都無法阻攔。如今北京城外虎視眈眈,局勢已如此險惡,不答應和談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在李自成大軍壓境的形勢下,朝中眾臣紛紛上書崇禎皇帝,極力勸他考慮與李自成議和。其中以大學士洪承疇最為直言,他反復陳述現今大明積弊已深、民心漸失的情況,懇切請求崇禎放下身段,答應李自成的條件,以保社稷江山。

還有一些言官如給事中湯斌,則跪伏在地,直言破釜沉舟只會導致國破家亡的慘劇,剖析局勢已如此危機四伏,答應李自成條件為上策。就連崇禎皇帝的老師榮祿,也上書極力勸說。

在這些忠臣的軟硬兼施勸說下,崇禎也動了妥協的念頭。眼看李自成大軍如此壯大,自己在軍事上已無可奈何。即便心中極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考慮答應李自成的條件,好歹可以保全大明江山社稷。

就在這時,李自成先后三次派人傳話入城,提出了退兵條件,希望崇禎皇帝答應。

第一次,李自成送來禮單,要求封自己為「順天王」,割讓陜西、四川等地,每年貢賦以資軍需;第二次,要求封為「宣光王」,割讓河南、山西等地,賞賜白銀百萬為軍餉;第三次,則減少要求,只要河南一省封地,但不入朝不受詔。

此三次傳訊,無疑給了崇禎一個轉圜的機會。只要答應李自成要求,退兵事小,哪怕形式上屈尊稱臣,也總好過亡國之禍。這也是李自成給予崇禎的最后善意,一個挽救大明的機會。

然而,崇禎都一一拒絕了。

他認為李自成這種敢與天子稱臣的逆賊,自己絕不能屈服。尤其是割地求和,這違背了太祖的遺訓,絕對不能答應。就這樣,和談的機會就此消失。

李自成三度送來談和的條件,包括封王、割地、賞銀,每次都極具誠意,希望崇禎能放下身段,保全大局。

但崇禎皇帝都認為這是對皇權的踐踏,自己決不能向一個農民起義軍低頭。

尤其是割讓土地一事,更觸碰了崇禎的底線。自明朝立國以來,就存在不許割地求和的國策,這是太祖留下的遺訓。崇禎認為自己絕不能違背祖訓,更不能開這個封建王朝的惡例,否則其他藩鎮也會效仿割地自立,明朝統一就難以維系。

于是,盡管大臣一再哀求,形勢已如此危急,但崇禎還是憑借一己之力,三次拒絕了李自成送來的議和條件。這也成為崇禎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自成見崇禎死撐到底,也大為光火。他認為既然如此,只能以武力攻入北京,逼其投降。很快,滿懷怒火的李自成便發動了總攻,北京城外明軍已是心灰意冷,無力抵抗,不出兩日北京城就淪陷了。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內心灰意冷、絕望至極。

想來自己曾三次獲得李自成送來的和談橄欖枝,只要放下身段,哪怕一時屈辱,也可以挽回大局。但自己偏偏過于固執自大,把這個機會拒之門外,最終導致了亡國的慘劇。

如今大勢已去,北京城破,李自成軍隊已經殺入皇宮。曾經輝煌的紫禁城,到處火光沖天,宮女宦官哭聲遍野。看著眼前熊熊火光,崇禎也只能痛心疾首自己的錯誤決定。當晚,他便在煤山上吊自盡,標志著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明王朝,在固執與誤判中灰飛煙滅。

一個王朝的覆滅,往往不是毀在外敵,而是毀在內憂。李自成三次提出和議之舉,本是給予崇禎珍貴的機會,可惜崇禎堅持己見,執迷不悟,才釀成了這場慘劇。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不見得有對錯之分,關鍵在于能審時度勢,懂得進退。崇禎雖然在位時努力治理,但錯誤判定形勢,過于自負固執,才導致在史冊中被視為昏庸之主、亡國之君。

這樣的教訓,對每一個執掌大權的人都是一記沉重的警醒:在道義和利益間退讓,在原則和現實間取舍,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否則,就是另一個危及江山社稷的失誤。

歷史并不缺少這樣的慘痛教訓,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崇禎錯失李自成三次送來的警和良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們不應怪罪歷史上的人物,而是應汲取他們的教訓。作為當權者,當面對國家存亡之際,就要懂得放下成見,學會權衡利弊,退讓也可以是一種進取的策略。沒有政治智慧,即使再有遠見和抱負,也難逃敗北的命運。

這也是歷史留給后人的警示,當我們審視一個王朝或政權的興替衰微時,比起評判對錯,不如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啟示。只有汲取歷史經驗,今人才能對未來有更深的思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