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三國風雲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歷史名人
古墓文物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後宮秘史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曹丕以兩頭牛打架,讓曹植作詩,不能出現「牛」字,結果流傳千古
2023/09/18

前言

東漢末年,漢室已是風雨飄搖,群雄逐鹿中原。當時最具實力奪取帝位的,非曹操莫屬。曹操此人軍事才能卓絕,加上有著過人的雄心和抱負,一心要踏平阻礙,重建基業。

可惜天不遂人愿,曹操也有自己的軟肋——兒子。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卻很難做一個稱職的父親,曹操一生最牽腸掛肚的,也許就是兒子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了。

一、曹操兒子先后夭折,繼承人懸空未定

曹操的長子曹昂很早便夭折,可以說是讓他最有希望的兒子就這樣無故早逝,曹操一時難以接受。曹昂生前表現出的聰慧和勤奮讓曹操對他寄予厚望,以為終于有了一個可以托付大任的兒子。

哪知命運弄人,還未等曹昂長大成人,這棵希望的嫩芽就這樣被無情摧折,曹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彷徨。 作為一個功成名就的中年男子,曹操必須強顏歡笑,繼續襄助漢室。然而兒子的離世在他心中了一處無法填補的空洞,揮之不去的陰影時時籠罩心頭。

好在,小兒子曹沖從小就表現出聰慧過人的頭腦,曹操再次燃起希望,甚至有心把承前啟后的大任,托付給這個想象力豐富、反應敏捷的兒子。

曹沖記憶力驚人,可以完整記住父親講給他的課文,更擅長聆聽他人談話后提出精妙見解,讓曹操看到他日后成為棟梁之材的可能。

然而,冷酷的現實再一次給了曹操沉重的打擊——不出十年,曹沖也染病去世,曹操的心中又一次被塞滿了失望和無奈。兒子帶給他的希望轉瞬即逝,接踵而至的打擊讓他也漸感人生無常。

二、曹丕嫉妒弟弟文采,與曹植明爭暗斗

魏王繼承人懸而未決,曹操的三個兒子曹丕、曹彰和曹植開始明爭暗斗。其中,曹丕和曹植兩人勢力最大,成為了曹操心目中最有可能的人選。

曹丕生性穩重內斂,善于觀察他人心思,又有司馬懿這樣軍師輔佐,漸漸在政治手腕上占了上風。曹植性格更為張揚不羈,他不喜政務,只想放浪形骸,以文會友。可惜,他的文采卻是曹魏一絕,深得曹操喜愛。于是,曹丕對曹植這位弟弟既忌憚他的才華,又嫉妒父親的寵愛,心中五味雜陳。

曹丕內斂穩重,政治手腕高超,這原本都是皇帝應具備的品質。然而他始終無法忽視,父親似乎更看重文學方面的才華,對俊逸不拘一格的曹植有著難以企及的偏愛。曹丕勤勉用功,才華卻遠不如曹植張弛有度、知音獨運。父親的偏愛時時提醒著曹丕,自己有可能失去應許之位,這令他極為焦慮和不安。

于是在角逐世子之位的過程中,曹丕時刻提防著曹植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他明里示好結交,暗地里卻與自己的支持者設置種種障礙打壓曹植。曹植性格直來直往,并不善于政治上的明哲保身,漸漸在這場競爭中處于下風。他能倚仗的,只有那仿佛天賦的出眾文采,和父親的偏愛喜歡。

三、曹丕登基后設局陷害,命令曹植作牛詩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繼位,任命曹植為博士。原本,曹植以為弟弟登基,自己便可以高枕無憂,盡情發揮文學才華。哪知,皇帝的位子讓曹丕的嫉妒與猜忌成倍增長。為了牢牢掌控大權,鞏固地位,曹丕決心要除去這個心腹大患。

曹丕繼位后,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變得極度猜忌和令人捉摸不透。原本朝堂上大臣們已經默認曹丕就是太子,曹植也并無反對之意。然而登基之后,曹丕內心的不安全感絲毫未減,反而日益膨脹。

他時時刻刻提防著曹植和支持者們會借機造反,奪去自己辛苦坐穩的皇位。稍有風吹草動就要加以鎮壓,朝堂上彌漫著不安定的氣息。大臣們也看在眼里,卻不便直言勸諫,生怕招來殺身之禍。

某日,曹植與朋友們聚會暢飲,酒過三巡,幾人談起國事,言語越發不受約束。曹丕早已在曹植身邊布下眼線,這些言論很快傳到了他耳中。曹植性格不拘小節,酒過三巡便開始坦誠己見,批評朝政失誤。曹丕立即命左右軍官前去拘捕曹植和他的黨羽們。

其實,曹植的批評并無惡意,只是酒后吐真言,想為朝政獻計獻策。可惜醉里不知淫欲害,這些言論成了曹丕除去他的罪證。曹丕終于等到除去弟弟這個心腹大患的機會,決心要好好打擊警告這個隱患。

四、曹植面臨逼迫,吟出膾炙人口的名篇

兄弟鬩墻本是曹操不愿看到的局面。在母親苦苦哀求下,曹丕沒有置曹植于死地,只是利用這個機會設局整治這個心腹大患。

當曹植被押到曹丕面前時,曹丕指著墻上畫的兩頭互相爭斗的牛,命令道:「我可饒你一死,只要你能百步之內,用這個畫為題做一首詩,且不得出現‘牛’字和‘死’字,也不能再現兩牛相爭的場面。」

曹丕的用意昭然若揭,這簡直是故意為難。要在如此苛刻的限制下作詩,無異于對曹植的文采能力的挑戰和侮辱。曹植面對這無理的逼迫,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痛苦。他咬牙緩步走動,在眾目睽睽下,對一臉得意的曹丕吟誦出了膾炙人口的《香爐詩》: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士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簡簡單單八句詩,既達成了曹丕提出的苛刻要求,又義蘊豐茂,字字珠璣。曹丕聽后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居然有如此精湛的詩才!后悔自己剛才的舉動未免太過輕率,一時語塞無話。

曹植面對逼迫,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激烈的不甘,也潸然神傷。他本不想與兄長生分歧,更不愿這場權力爭奪玷污了手足之情。可身陷囹圄,面對命令的曹植不得不挺身而出,以詩詞抒發這份難言的心酸。香爐詩一出,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了那份隱忍與不屈,既顯露出自己的文采,又呼吁兄長寬恕。

五、曹丕追悔莫及,兄弟關系得以修復

眼看曹丕難堪無言,曹植心中卻五味雜陳:他對自己的詩力自信滿滿,但哥哥對自己的刁難讓他感到無比傷心。兩人同是曹操嫡出骨肉,卻被權勢置于如此尷尬境地,讓他悵然若失。

也許是看出弟弟的難過,又或者難掩內心的羞愧,曹丕再次開口:「那麼你再以兄弟情誼為題,七步詩作,為兄長贖罪。」曹植長嘆一聲,緩步行至第七步,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句詩一出,曹丕聽后難以自持,淚水奪眶而出。作為兄長,自己不應刁難弟弟,更不應讓權力驅使自己無視骨肉手足之情。當日曹丕追悔莫及,向母親認錯,重新寬恕了曹植的忤逆之舉。

曹丕登基后確實被權力沖昏了頭腦,見識過曹植的詩力后,他這才意識到剛才的所作所為有多麼欠考慮。

曹植身為手足,本不應遭此折磨。相煎何太急的這句詩,更是點醒了他要珍視骨肉之情。當即追悔莫及,立誓日后要修復和曹植的關系,不再讓權力蒙蔽親情。

為了平息這場亂子,又念及同胞之情,曹丕最后只是削去了曹植的官職爵位,讓他無力再造反。曹植從此過上了的生活,盡情筆耕不羈地生活,終成大家,留下千古絕唱。而曹丕後來亦能懸崖勒馬,重新審視作為君王的作為,兩人的關系也得以和解。

六、結語

當權者想方設法排除異己,互相猜忌算計,也許是古今中外君主的共同弱點。但最終,親情始終戰勝權勢欲望,讓曹氏兄弟化干戈為玉帛。這場風波以曹植的完勝告終,也讓后人見證了一個文學大家的詩情畫意和抒情能力。

曹丕設局逼迫曹植作詩,其用心頗可詬病,但也讓曹植的文采綻放光彩,留下千古絕唱。兄弟鬩墻終究難填,唯有博大胸懷才能化解命運的殘酷試煉。

曹丕激發出曹植的詩情與抒發,也讓自己認識到權力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作為一個君王,更需要寬廣的胸懷來包容 來龍去脈。

雖然這場風波以曹植的完勝告終,但雙方都從中汲取教訓,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勇氣和智慧。血濃于水的兄弟之情最終戰勝了暫時的猜忌,兩人重新建立起相互尊重與理解的關系。這也成為日后曹魏國家能夠大一統的重要基石。

斥資34億建的鳥巢,每年維護費8000萬,15年過去了,賺回本了嗎?
2023/09/28
郁達夫:婚后七年出軌,他死后小三重組家庭,而妻子卻癡守一生
2023/09/28
結婚十年,與丈夫三觀不合失婚,再婚時褪去華服,甘當一輩子后媽
2023/09/28
她18歲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別戀寄來休書,她只回了一個字
2023/09/28
妹妹給36歲未婚哥哥介紹對象,哥哥卻紅著臉說:要不,你嫁給我吧
2023/09/28
與髮妻恩愛50多年后,他卻執意去找前女友,妻子苦笑:我懂你的痛
2023/09/28
她一生經歷3次婚變、5個男人,奮斗成大明星,48歲時卻選擇跳樓身亡
2023/09/28
她是名門拜金女,婚姻都不足1年,氣死丈夫卻富貴一生,還活到98
2023/09/28
魯迅口中的「仙女」:才貌雙全卻嫁給文盲,還被婆婆咬斷腳筋,再婚又遇渣男
2023/09/28
妻子在家盡心侍奉公婆,他卻在外面花天酒地,還和別人生了11個孩子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