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王妃嵯峨浩和溥杰長達50年的愛情
2023/10/13

流浪的王妃嵯峨浩和溥杰長達50年的愛情:1907年4月16日愛新覺羅·溥杰,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弟弟誕生

日本曾經拍過一部連續劇,叫做《流浪的王妃》,說的是溥杰和妻子嵯峨浩的戀情。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溥杰的兩次婚姻。

溥杰身份特殊,他是攝政王載灃的兒子,是皇帝溥儀的親弟弟。

載灃是世襲的醇親王,爺爺奕譞娶了慈禧的妹妹,還參加過捉拿肅順扶持慈禧上台的辛酉政變,因此得到重用。

奕譞是知道自己大姨子厲害的,一生都如履薄冰,心驚膽戰。

1874年,同治皇帝死了,慈禧挑選奕譞的兒子光緒繼位。奕譞聽到這個消息,竟然嚇得當場昏厥過去。他知道慈禧的毒辣手段。兒子成為皇帝,奕譞客觀上就對慈禧構成了政治威脅,下場絕對不會妙。

好在奕譞并沒有活太久,1891年就死了,之前還曾臥床幾年。

此時光緒尚且沒有掌握任何權力,加上奕譞從不敢抓權,僥幸善終。

奕譞一輩子夾起尾巴做人,其實他頗有政治能力和政治眼光,只是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故意裝傻充愣而已。

相反,奕譞的兒子載灃就差遠了。奕譞家里人丁不旺,一共生下7個兒子,養活了4個。在慈禧干涉下,其中兩個兒子過繼給其他人,僅剩下光緒和載灃兩個兒子。

明知道奕譞性格懦弱,醇親王也只有讓他世襲。

載灃是個沒智慧的人,性格溫和(也可以說成軟弱),缺乏分析能力。

自然,即便沒有智慧,政治家也可以依靠經驗和幕僚的建議。

可惜,載灃又很年輕,1883年出生到了成為攝政王的1908年,才不過25歲。他是世襲的鐵帽子王,是國家最頂級的貴族。雖不如皇帝,他也是長于深宮之內,養于婦人之手,對王府外面的社會接觸極少,加上才20歲出頭,哪里有什麼政治經驗和社會經驗了。

那麼,如果他有一批厲害的幕僚,自己有決斷能力,或許也能做好攝政王,管理好國家。

可惜,載灃又是個性格軟弱猶豫的人,最大的困難就是下決定。所以,他擔任攝政王的短短3年內,根本就毫無建樹,坐視已經朽木不可雕的滿清垮台。

其實,載灃可愛的地方是有自知之明,壓根沒有權力欲望,也根本不想從政。如果不是兒子溥儀是皇帝,大臣強行趕鴨子上架,載灃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後來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強迫載灃辭職,他也就毫不猶豫的下來了。

換成別人從國家最高領袖的崗位上下來,上吊跳河服毒都可能,載灃卻對著妻子真誠又輕松地說:以后我終于可以在家好好抱孩子了。

這番沒出息的話,氣得他老婆(重臣榮祿之女)大哭了一場,後來告訴兒子溥杰:長大了以后,千萬別像爸爸這麼沒用,沒志氣!

其實,這就是載灃高明的地方。最終他享受了40年清福,一沒做漢奸,二沒做壞事,在1951年善終。

上面說了這麼多,下面要說溥杰了。

載灃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家中人丁不旺。他有幾個妻子,只生了有4個兒子,最終養大了3個。其中溥杰和溥儀是同父同母,小弟溥任則是同父異母,關系差了一截。

溥杰性格不是很強,這是遺傳父親的基因。

1924年,17歲的溥杰根據傳統,同滿族貴族少女唐怡瑩結婚。唐怡瑩比溥杰大3歲,是個欲望很強的女人,親姑媽就是四大太妃之一的瑾妃。

她看不慣溥杰忠厚老實的樣子,認為他此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唐怡瑩很喜歡年輕的軍人、將領,在1927年和張學良約會,成為情人。

當時她和溥杰雖只是掛名夫妻,畢竟沒有失婚。

1929年溥杰去日本讀書期間,兩人開始正式分居。唐怡瑩又和著名的民國四少之一的盧永祥之子盧筱嘉談起了戀愛。期間,她的公公載灃曾去法院起訴,說唐怡瑩盜走了王府大批財物。

據說唐怡瑩用大卡車,將醇親王府中大量財物運走。而根據滿清皇族傳統,即便唐怡瑩曾帶陪嫁過來,現在也屬于醇親王府的財產。

唐怡瑩想要分財產,必須通過法律手段,得到法院的正式判決才行。

對此,唐怡瑩解釋竟然是:不想醇親王府的財產落到日本人之手。

乖乖,你公公載灃還在王府好好地住著呢,財產怎麼會被日本人得到?

唐怡瑩在1949年也沒有留在大陸,逃到香港。當年從王府帶走的大量財富,讓她不愁生計了。

對于唐怡瑩,張學良在回憶錄中這麼說:「我跟溥杰很要好,我跟他太太有關系。是他的前妻,她後來跟溥杰失婚了。她是滿人,她父親當過清朝駐西藏大臣。她幾乎成了溥儀的人,可是她的親姑媽瑾妃說這個人不能當妃子,因為她的性情很[淫.蕩],最后就沒有選上。她姓唐,有一次,我與朋友們在北京飯店吃飯,在座的我的一個親戚對我說,那邊有倆人在吃飯,想認識一下我,我就過去了。見了面,是溥杰和他太太。然后,他們就說第二天請我到他家里去吃飯。這沒有什麼好客氣的,我就答應了。

第二天到他們家里去時,一下子把我驚呆了。這位溥二奶奶拿出這麼厚的一本粘好了的新聞剪報,都是近幾年來報紙上有關我的消息的剪貼,這就證明她早就對我有心嘛。

就這麼著,我就跟她偷(情)了,以后差一點娶了她。」

「不過,後來我發現這個人完全是玩假的,我最恨人作假。她有點才氣,能寫能畫,作詩能文,什麼都會,我很喜歡她。可是,後來我發現,她畫的畫是人家改過的,作的詩也是人家替她改的。後來,我們就沒有聯系了,聽說她在香港定居。」

一說張學良後來頗為后悔,他就向溥杰懺悔道歉。

沒想到溥杰卻說:我不在乎。她這個人,就算不找你,也會找別人。

總之,溥杰在1929年,去日本學習軍事,1933年才畢業。而1931年日本占領東北,扶持溥儀成為傀儡皇帝。

但溥儀并不符合日本的需要,他一直要光復大清,這同日本只想利用他殖民東北的目標有很大區別。

況且,日本終極目標是時機成熟就一口吃掉東北,溥儀可能還是個障礙。

于是,日本人希望溥儀娶一個日本女孩,生下中日混血兒,將來繼承皇位。由此,偽滿洲國就會像朝鮮一樣,就可以合理合法并入日本。

溥儀自認為是大清真命天子,根據祖宗規定連娶漢人女孩都屬于破例,怎麼可能娶日本女人。

況且,溥儀這個人有嚴重的多疑心理,認為這些日本人推薦過來的美貌女孩,肯定都是訓練好的女特務。溥儀絕對不允許枕邊就有個定時炸彈,斷然拒絕。

相反,溥杰這邊則比較不同。由于上一段婚姻找了潑辣放蕩的女人,溥杰對溫順、忍耐的日本女人頗有好感。

于是,在日本軍方大力的推動下,1936年溥杰同日本華族,嵯峨實勝侯爵的愛女嵯峨浩相親。

嵯峨浩是日本貴族少女,先祖同天皇有血緣關系。在當時的日本,貴族享受特殊待遇,國家給予撥款和優待。

嵯峨浩在無憂無慮的富裕環境下長大,是個性格單純、頭腦簡單的少女。

而當年日本貴族少女的婚姻,都是通過相親決定的。

只要女孩沒有堅決反對,一般都是父母做主決定。

23歲嵯峨浩,也確實到了嫁人的年齡。

嵯峨浩很喜歡藝術和運動,相當厭惡日本軍人的蠻橫和粗暴。

聽說溥杰就讀軍校,嵯峨浩本來對他并沒有任何好感。然而見面以后,嵯峨浩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溥杰多年后回憶:她後來告訴我,她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去看我的照片的。第一個印象是覺得溫和安詳,雖然戴著軍帽,但五官端正,眼鏡后面的眼睛聰慧而明亮,與其說像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學者或文人,她覺得放了心,也表示滿意。

家里人雖很喜歡溥杰,卻反對女兒遠嫁到外國去,況且30歲的溥杰還是二婚!

只是,這是日本軍方已經決定的事情,即便日本貴族家庭也無權反對,嵯峨浩等于是被強行嫁給了溥杰。

自然,當事人嵯峨浩和溥儀并不知道這些安排。

溥儀和嵯峨浩在1937年結婚,婚后非常幸福。

這卻引起了哥哥溥儀極大不滿,甚至憤怒。

溥儀認為,弟弟溥杰是個大傻瓜,中了日本人的圈套。這個什麼嵯峨浩肯定是日本軍方訓練的女特務,會盡快同溥杰生育一個兒子。根據當時日本強迫溥儀簽訂的《皇位繼承法》,規定:皇帝死后由子繼之,如無子則由孫繼之,如無子無孫則由弟繼之,如無弟則由弟之子繼之。

顯然,溥杰只要有了中日混血的兒子,日本人立即會弄死溥儀,讓溥杰繼任皇位。

溥杰也只是過渡人物,沒多久也會被弄死,讓他的兒子執政。

溥儀認為弟弟非常愚蠢,還很可能會被日本人利用,成為自己的敵人。

他決定,再也不把溥杰當做親弟弟看待:我決定不在溥杰面前說出任何心里話,溥杰的妻子給我送來的食物我一口也不吃。假若溥杰和我一起吃飯,食桌上擺著他妻子做的菜,我必定等他先下嘴之后才略動一點。

同時,溥儀讓弟弟:隨便找個借口,同這個日本女人失婚吧。日本人強迫你結婚,你已經服從了。現在你要失婚,他們總不能不讓!

溥杰卻說:我和嵯峨浩是真心的,她對我溫柔體貼,我也很喜歡她。你也知道,我上一段婚姻是很悲慘的,沒有一天好日子。和嵯峨浩小姐結婚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我絕對不會拋棄她的。

溥儀大怒:那你的意思,就是看著我被日本人活活弄死嗎?你的老朋友吉岡安直,現在是關東軍派給我的秘書。他時刻監視著我,隨時可以將我置于死地。你知不知道?

溥杰自然知道哥哥的苦惱,回家后坦率將情況告訴了新婚妻子嵯峨浩。

嵯峨浩雖是個柔弱的女人,骨子里非常堅強。

據說她親自面見了關東軍高級軍官,說如果自己生育了兒子以后,皇帝陛下(溥儀)突然遭遇不幸,他們夫妻就會立即雙雙自盡。

關東軍對此頗為驚恐,這會導致偽滿洲國皇帝繼承的大戲穿幫。

無奈之下,關東軍改變了策略。

1937年底,關東軍司令面見溥儀,強迫他簽訂備忘錄,強調偽滿洲國皇帝繼承人必須由日本指定,其他人都無權干涉。

顯然,如果關東軍和溥杰、嵯峨浩達成了篡位的協定,也就沒有必要簽訂這種東西了。

這種粗暴的行為雖讓溥儀極為恐懼,卻緩和了兄弟關系。溥儀明白弟弟夫妻是無辜的,對嵯峨浩的態度開始轉變。

而嵯峨浩嫁給溥杰以后,同所有日本女人一樣,做起了賢妻良母。

除了偶爾參加社交活動以外,嵯峨浩對政治毫無興趣,只關心丈夫和女兒們的教育。

1938年,嵯峨浩生了長女慧生,1940年生了次女嫮生,他們沒有生育兒子。

夫妻對兩個女兒愛如珍寶,尤其溥杰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百般寵愛。

有意思的是,血緣就是血緣,沒有子女的溥儀對慧生也非常疼愛。

溥儀本來是個冷血無情的人,只對極少數親人有些感情。

對于慧生,溥儀這個伯父卻真是喜歡她到了骨子里。

一次,慧生穿了件底襟很長的衣服進宮,自己踩著了衣服摔了一跤。溥儀急忙跑過來(皇上本來無論什麼場合都不允許奔跑),抱起慧生,送到嵯峨浩的身邊,說:「不要給孩子穿這麼長的衣服,太危險了。」

從禮法角度出發,嵯峨浩同溥儀接觸很少,同溥儀的妻妾們接觸較多。

嵯峨浩同譚玉齡以及後來的富貴人李玉琴,都維持一定友誼關系。

皇后婉容有了明顯的精神分裂,平時一味抽大煙,很少下樓見人,只和嵯峨浩見過幾次。

嵯峨浩也目睹了年僅22歲,青春活波的譚玉齡不明不白的慘死,知道了日本關東軍的冷酷無情。

此時的嵯峨浩不已日本人自居,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媳婦。

在當時的偽滿洲國,日本僑民尤其是關東軍士兵蠻橫兇暴,肆意欺壓中國人,嵯峨浩就很看不慣,曾多次出言指責。

有一次嵯峨浩帶著嬰兒出門散步,恰好遇到幾個關東軍士兵,吃了中國人飯店的東西,不但不給錢,還出手打人。嵯峨浩上去指責,幾個士兵大怒「我們是保護滿洲國的軍人,吃點東西還要給錢嗎?」隨后伸手就要打人。她的女仆急忙吼道:這位就是嵯峨浩,滿洲國的王妃。你們不要亂來。

幾個士兵才沒敢扇耳光,悻悻而去。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起。

如果不是嵯峨浩的身份特殊,她恐怕早就被扣上反日分子的帽子,倒了大霉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傀儡偽滿洲國也瞬間垮台。

絕望中,溥杰一度想開槍自盡,被堅強的嵯峨浩死死攔住:住手,死還不容易?可你們兄弟倆好不容易熬到今天,怎麼輕易想去死呢?你怎麼能丟下皇上自己先去死呢?是不是非要死呢?你死了,我和孩子又怎麼辦呢?我們還不到這個時候,我們還有辦法。

想起了弟弟、丈夫和父親的職責,溥杰才放棄了自盡。雖然始終在皇帝哥哥身邊,但溥杰并沒有任何實權,僅僅是偽滿洲國軍的上尉。他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應該不會被判處死刑。

溥杰保護哥哥溥儀準備逃到東京去,向美國人投降,避免被蘇軍俘虜。

飛機很小,所有女眷都必須留下,等待其他人來接。

溥杰的飛機剛到沈陽就被蘇軍扣下,兄弟兩人被押送到蘇聯關押了5年,又遣返給中國,關押在旅順戰犯管理所。

嵯峨浩、李玉琴、婉容等女眷被蘇聯紅軍扣押,隨后轉交給八路軍。

當時國共開始激烈戰斗,到處都是一片混亂,條件惡劣,生活只能勉強維持。

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只剩下嵯峨浩一個人盡全力照顧婉容。

嵯峨浩和婉容并沒有任何私交,甚至都沒見過幾次面。

在其他人紛紛躲開、逃走的時候,嵯峨浩卻認為如果自己也不管,婉容很快死掉。

在身邊有幼女、身體又非常虛弱的情況下,嵯峨浩強撐著照顧著婉容。

她在《流浪王妃》一書中寫到:(婉容)皇后雖然還能吃飯,但大小便已經不能自理了。這件事我無法讓其他人幫忙,只好一個人支撐著皇后那五尺六寸的沉重身體。我因為營養不良,身體也非常虛弱,所以這是一項很艱苦的繁重勞動。她有嚴重的鴉片癮,現在不能得到足夠的鴉片,頓時陷入瘋狂狀態。看守和八路軍的干部都爭著跑進拘留所來看發狂的皇后,但是已經處在半瘋狂狀態的皇后,可能產生了以前在宮內府時的幻覺,把被子踢到一邊,嘴里不停地喊著: 「用人,拿三明治來。

」 「快點把擦澡的毛巾拿過來。 」振作點,你沒看見那鐵窗子嗎?」我在她耳邊拼命地勸說,但皇后只是呆呆地看著我,像個磨人的孩子似的亂喊亂叫,大發脾氣。 生活方面的特殊照顧也很快取消了,「一天兩頓飯,吃的是通紅的高粱和像水似的一碗湯,立即感到消化不良」。

瘋癲的婉容整日躺在床上,只知道抽大煙。她不吃飯不睡覺,連大小便和月經都不知道自己處理。她的褲子浸透了屎尿和經血,單身牢房中臭不可聞,連看守都不愿意靠近。

身為貴族小姐的嵯峨浩,不但要細心地給婉容送飯和喂飯,還要處理她身上惡臭的污物,幫她擦洗和洗衣服。

婉容即便根本認不清人,也只對嵯峨浩偶爾露出一點笑容,知道這個女人在照顧她。

好在還有嵯峨浩,瀕于死亡的婉容尚且還有一口氣,生命還能維持

隨著國共內戰激烈爆發,嵯峨浩一行人被迫再次轉移。

婉容病入膏肓,恐怕一轉移就會死在路上,只能將她留在原地。此時嵯峨浩身不由己,只能跟隨軍隊走了,兩人就這樣分開了。

婉容被迫留在延吉江北大獄,身邊再也沒有一個親人。

她也沒堅持幾天,很快就死了。

死的時候,僅僅用舊炕席卷著婉容扔在北山上,挖了個坑埋了,到今天也找不到墳墓。

在通化居住沒多久,突然又發生了關東軍戰俘發動的通化事件。

一部分關東軍趕來營救嵯峨浩一行人,被堵在公安局內用大炮轟擊、機槍掃射。

期間,被溥儀當做親生母親的乳母王連壽,中彈而死。

嵯峨浩她們都是九死一生,靠運氣好才僥幸生還。

嵯峨浩沒有任何戰爭罪行,只是一個家庭婦女,後來在葫蘆島同其他日僑一起被遣返回日本。

此時日本已民主化,嵯峨浩家族的貴族特權被取消,他們成為平民,搬離了王府,生活條件一落千丈。

嵯峨浩是個堅強的女人,連生死邊緣的危機都經歷過多次,生活的拮據又算什麼。

嵯峨浩寫的一手好書法,後來就以書法老師為職業。

嵯峨浩對兩個女兒要求非常嚴格,尤其告訴她們是中國人,讓她們學習漢語,學習漢字。

兩個女兒中,長女慧生因戰爭原因,跟隨日本的外祖父母生活長達9年,并不會說中文。

後來慧生也能達到熟練掌握中文的水平,還曾親自寫信給周恩來,要求同父親溥杰通信。

周恩來對慧生的信件很是感動,允許父女進行通信,後來還在1960年對溥杰進行特赦。

溥杰釋放后,卻沒有看到愛女慧生,她已經死去。

慧生很聰明又美麗,順利考取了大學。在大學學習期間,同班男生大久保武道追求過她。

但大久保武道有暴力傾向,而且母親一直要求慧生盡量嫁給中國人,她拒絕對方的求愛。

沒想到1957年12月4日,19歲的慧生突然失蹤。

直到6天后,慧生被發現同大久保武道一同死于附近一個山上。當時報紙推測是兩人殉情,後來又推翻了這個結論。前一天慧生情緒完全正常,也沒有留下任何遺書。

根據分析,大久保武道拿著父親的手槍劫持了慧生,將她押到山上,強迫帶上婚戒后對頭部開槍。慧生死后,大久保武道摟住她,再對著自己的頭顱開槍而死。

對此,也有另外的流傳。傳說術士曾經預言,醇親王的長女都會橫死,不會活到20歲以上。

溥杰爺爺奕譞,長女六歲猝死。

溥杰父親載灃,長女16歲死于急性闌尾炎。

溥杰是末代醇親王,長女也是如此。

1987年嵯峨浩在北京友誼醫院病逝,她在遺囑中說,把骨灰一半留在中國,一半灑向了日本。

溥杰的壽命比妻子要長,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是這麼說的:我和妻子本來是一樁由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和一手包辦的婚姻,卻造就了我們這一對一生患難與共、休戚相關的恩愛夫妻。幾十年來,我們兩人常常嗟嘆,是誰使我們走到一起而永不分離呢?感到不可思議。總之,不管怎麼樣,我和浩的結合,不能否認,她為我帶來了不少幸福,我也不能忘記,我這坎坷的前半生給她帶來了一連串的痛苦。我和她的結合,在我現在回憶起來,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在分別16年后,再次在中國重逢,我們都已經是老人了。出了火車站走向旅館的馬路上,我一只手習慣地挽住了浩的臂膀。在日本,當初我和浩結婚時,我們就是這樣挽著臂膀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