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和珅自盡前,打開乾隆賞賜的保命詔書,上面寫的3個字讓他絕望
2023/10/28

前言

君主與大臣,古已有之。一國之君若能聚英才,輔佐君主,助其稱王;功高蓋主,反遭禍殃,古今中外不乏這類典故。

君臣之間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往往直接影響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在清朝乾隆時期,有一位大臣深受皇帝寵信,權傾朝野,最后卻因朝代更替遭致命殃。他就是和珅。

出身謙遜 天資聰穎

和珅生于清朝雍正年間,出身滿洲正紅旗下貴族家庭。自幼父母雙亡,家境貧寒,經受來自家族的冷眼與歧視。

由此和珅性格內向,擅長察言觀色,又因生性好學,勤奮攻書,故從小就顯露出聰慧過人的天賦。

他博覽群書,通曉滿語、漢語、蒙語、藏語,尤其對漢文經典了如指掌。在一群習武為主的滿洲子弟中,和珅的學識已屬罕見。

有次,乾隆皇帝考問群臣,眾人無以應對,和珅挺身而出,答對了皇帝的問題。乾隆大悅,起用他為宮廷侍衛。和珅出身謙遜,又有著過人的才華,這為他日后受到乾隆寵信埋下了伏筆。

漸入乾隆法眼 內外皆稱贊

此后,和珅常伴左右,漸獲乾隆信任。他聰明伶俐,處事圓滑,能捕捉言語中的蛛絲馬跡,

推敲君心,巧言進諫,使乾隆心生歡喜。再加上相貌出眾,舉止大方,給人以真誠親和之感。乾隆也已步入暮年,需要年輕人助力,和珅正合其意。

漸漸地,朝野上下皆知乾隆寵信和珅,權傾朝野。起初和珅處事謹小慎微,後來權勢滔天,貪婪的本性也暴露無遺。

他不再掩飾貪贓枉法的行徑,大肆斂財,任人送禮,家境萬貫富可敵國。 內外雖皆見和珅越發張狂跋扈,卻也無不對他心生敬畏。眾臣哪里見過如此俊逸聰慧之人受重用,無不夸贊乾隆鑒才獨具慧眼,選得賢能佐政。

恩寵無度 驕奢

然而乾隆視而不見,縱容和珅的所作所為。一個御史義正辭嚴地彈劾和珅,反被乾隆嚴厲斥責,此后再無人敢言。

朝臣皆默認和珅已成為乾隆之影子,深受寵信,乾隆對他幾乎是日夜不忘。乾隆的寵妃霍顯曾說:「和珅位稍遜于皇帝。」

為了討好乾隆,和珅不遺余力地從中作梗,提供種種珍奇物事,供乾隆玩樂消遣。乾隆也不計較國庫空虛,只求滿足自己的各種奢靡欲望。

他大興土木,鋪張浪費,和珅想方設法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以滿足乾隆的各種奢靡之欲。 和珅深知乾隆之恩寵無度,自己只需搜刮更多金銀財寶便可保住權位,于是也越發驕奢淫逸,貪而無厭。

擅權專斷 恃寵生傲

乾隆認定和珅輔佐自己有方,深得信任。見他器宇不凡、才華橫溢,欲扶植為拄臂之才,特許其子和珅豐紳殷德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十公主聯姻。

此舉昭示天下,和珅已成心腹之臣,享有無法估量的權勢。 和珅得此殊榮,信心大增,仿佛已成為乾隆之副手,可以專斷朝政。他開始擅權專斷,置朝野眾臣于不顧,還以皇帝威嚴鎮壓異己。

和珅志得意滿,更加驕奢淫逸。他接受賄賂如流水,攬權約法,唯我獨尊。時人多有不滿,卻無人敢言,只能暗地里稱他為乾隆的「影子」。

和珅知曉背后非議,并不介意,反而以成為皇帝影子為榮。他恃寵而驕,忘乎所以,閉門不納諫言。

驟變突至 命運翻轉

乾隆雖長壽,終究也走到了人生盡頭。嘉慶四年,乾隆駕崩,享壽八十八歲。和珅奉命治喪,隨后即被當權的嘉慶皇帝指控貪污罪,剝奪官職財產,幽禁于家。

命運驟變,讓和珅猝不及防。他還沉浸在乾隆賜予的榮耀中,自我感覺良好,哪想到大勢已去,一場浩劫悄然來襲。

嘉慶即位后,積怨已久。他本是乾隆嫡子,身為太子,權力卻不如一個臣子。乾隆生前寵信和珅過深,奪去了嘉慶應得的恩寵,令他備受冷落,憤恨在心。

嘉慶朝思暮想的就是登基之后要打擊和珅,報復多年屈辱。他上任伊始就急不可耐地點名整肅和珅,顯見其對和珅之恨已積重難返。

嘉慶即位后第一時間就要堅決整肅和珅,一方面國庫虧空,需要用和珅的家產來填補;另一方面也要報復多年來受其凌辱。

和珅深知大勢已去,但仍堅信乾隆賜予的保命詔書能保自己周全。 命運多舛,和珅還抱有一線幻想,不愿相信乾隆的恩惠竟然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悟透真相 絕境絕望

當嘉慶命和珅拆開詔書念給眾人聽時,和珅滿懷期待。他輕輕剝開火漆,展開詔書,就在那一瞬間,和珅的心揪成一團——只見上面赫然寫著「留全尸」三個醒目的大字!

原來,乾隆早知和珅貪贓枉法,斂財無度,卻因需要他供養自己享樂,暫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如今自身已去,和珅自會無法免罪。所謂保命詔書,不過是個引他入局的借口,讓和珅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

和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是戲乾隆的棋子,被留了一手。乾隆故意寵幸自己,目的就是更肆意揮霍遺留下空虛的國庫。保命詔書根本就是個騙局,目的就是讓自己死無全尸。真相大白,和珅無地自容,陷入了絕境。

和珅這才恍然大悟,一切都太遲了。他從天上掉到地獄,再也無力回天。最終,和珅在軟禁中被迫自盡,結束了傳奇般的一生。

當年高高在上的紅頂大員,尸骨無存,只留下一段逆耳的傳說。和珅作為晚年乾隆的心腹大臣,曾助長君主奢靡之風,自己也貪圖權力金錢,最后身敗名裂。看似榮華富貴的人生,轉瞬即逝。君臣關系的變數,使大臣即使飛黃騰達,也難逃命運的捉弄。

結語

和珅與乾隆的關系,成就并最終毀掉了和珅。君主欣賞重用大臣固然正常,過度信任寵信則容易使大臣昏聵貪圖,釀成大禍。明君需要心狠手辣,賢臣亦需常思窮通變化,方能避開人世險阻,保全一生。歷史值得今人反思與警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