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洪全福:太平天國唯一幸存王爺,逃往香港成洪門首領,曾幫助孫中山
2023/10/25

1910年7月,74歲的香港「洪門老大」洪全福在醫院病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這個看起來瘦削無肉的老人有著極為傳奇的身世,他原名洪春魁,來香港后才改名「洪全福」,46年前,身為太平天國「三千歲」的他僥幸逃出已被清兵燒成火海的天京(今南京),成為太平天國2700多名王爺中的唯一幸存者,從逃出生天的那一刻起,28歲的「瑛王」洪春魁就發誓要報復這血海深仇。

洪全福

此后,他東奔西走多年,曾在海外避難,也曾發動廣州起義,後來經人推舉,成為香港的洪門老大,領著一幫兄弟長期從事反清大業,心心念念不忘自己的「復國夢」。

宣統二年(1910年),洪全福走完了自己坎坷離奇而波瀾壯闊的一生,雖然不能親眼目睹滿清王朝的轟然倒塌,但他知道,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1、曾是太平天國的「三千歲」

太平天國興起于1851年,當時,原名洪春魁的洪全福還不滿15歲,他是起義領袖洪秀全的族侄,出生于廣東花縣正徑村(今花山鎮),後來跟著洪秀全、馮云山等人一直前往廣西傳教,洪秀全創建「拜上帝教」后,洪全福也成為會員之一。

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被推選為「天王「,定國號」太平天國「,還是少年的洪春魁也加入了起義軍,因立了不少軍功,幾年后被提拔為「左天將」。

起義很快席卷了廣西,1851年秋天,太平軍攻占廣西永安后,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諸王,史稱」永安建制「。

除了」天王「洪秀全外,還有五人被封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僅僅幾個月后,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先后戰死,只剩下東王楊秀清等三人手掌軍隊實權。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定國都于此,并改名為「天京」,隨著太平軍的勢力日益壯大,東王楊秀清滋生出了更大的權力欲。

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后,東王楊秀清屢屢挑戰洪秀全的領袖地位,導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此后發生了極為慘烈的「天京事變」,最終,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被殺,翼王石達開被迫率部出走,在大渡河被清軍殺害。

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的軍事力量遭受嚴重打擊,洪秀全對部下將領也開始頻頻猜忌懷疑。

為了分散兵權,從1859年起,洪秀全違背自己三年前「永不封王」的諾言,先是封族弟洪仁玕為「干王」,後來又將陳玉成、李秀成、蒙得恩、李世賢、楊輔清等一批立下戰功的年輕將領冊封為英王、忠王等,為了平衡內外權力,他還把擔任左天將的族侄洪春魁封為「瑛王」

,連親戚帶戰將,一口氣封了十幾個王爺。

由于地位較高,洪春魁在軍營中被稱為「三千歲」,他在天京呼風喚雨,是洪秀全的左膀右臂。

此后,隨著戰爭形勢變得緊張,困在天京的洪秀全做出了很多昏亂舉動,其中之一就是濫封王爵。

1862年起,洪秀全先后分封了2700多位王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他的族人或親信,這打破了太平天國「論功封賞」的規矩,造成太平軍指揮混亂、戰斗力下降、人心不穩。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他15歲的兒子洪天貴福接位成為「幼天王」,一個多月后,「天京」被清軍攻破,洪秀全的棺木被清兵刨出,清兵將洪秀全尸首刀砍斧劈后,放入大炮內、化為炮灰,洪秀全大哥「信王」洪仁發戰死,二哥「勇王」洪仁達、幼天王洪天貴福、英王陳玉成、忠王陳秀成等太平天國首領先后遇害,其他2700多名王爺也都落入清兵手中,難逃一劫。

由于南京城里太平天國的王爺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據說,當時一名清軍總兵就能抓住好幾個「王爺」,前去邀功討賞。

而「瑛王」洪春魁比較精明,他知道「長毛「與清兵最大的區別就是頭髮,在城破后,他立刻換裝剃頭,就這樣混過了清兵的耳目、僥幸逃走,離開南京后,他一路東躲西藏,不敢前往廣西,也不敢回自己在廣東花縣的老家,而是改名洪全福,前往廣東東莞的鳳崗鎮黃洞洪屋圍村落籍。

洪全福(洪春魁)

鳳崗的這個洪姓村落與洪秀全同祖不同宗,該村的洪氏族長看到這個年輕人來歷不明,怕惹禍上身,沒敢收留他入祠堂,但允許他在附近開荒種地。

洪全福對此已經感激不盡,太平天國前前后后封了近3千名王爺,能夠逃脫清兵追殺的,僅他一人而已。

此后,洪全福變賣了隨身帶出來的金銀珠寶,雇人在洪屋圍的象山東邊開荒辟地,還添置了不少田產,并在自家田地旁蓋起了十間連排房屋,其中有一間被造成了小祠堂,門外掛著洪氏宗祠的牌子,悄悄供奉著那些血灑天京的族人和太平天國將領們。

2、在古巴當廚師,來香港成洪門老大

洪全福位于東莞鳳崗鎮洪屋圍的房子很氣派,前后兩進,五間平房并列,灰瓦覆頂、沙石夯墻、檐窗皆雕花,是一棟典型的客家建筑。

洪全福東莞故居

他在此娶妻生子,過了幾年安穩日子,不過,他并不只是為了茍全性命,在他內心深處,還深藏著一個「復國夢」,他夢想有一天能再次發動起義,推翻滿清的腐朽統治。

然而,在廣東東莞住了幾年后,滿清官吏開始大肆追捕洪秀全的太平軍余部,清廷在兩廣到處懸掛緝捕通告,風聲越來越緊,洪全福知道自己的身份掩蓋得并不機密,難免不被認識他的人舉報去換賞金,為了躲過追捕,更為了不連累家中妻兒,他獨自一人逃往香港避禍。

後來,只身住在香港的洪全福仍覺得不安全,索性賣身到海外當了苦力,在古巴從事了多年勞作,在此過程中,這位舊日帶兵上陣廝殺的太平軍大將還潛心鉆研,學會了一手好廚藝。

此后,洪全福憑自己手藝到外籍輪船上應聘,當上了廚師長,他隨著貨輪到處漂洋過海,與水手們一樣居無定所,也從無人過問他的來歷,而洪全福當然不甘心只當這樣一個廚師,在煙熏火燎的歲月里度過余生,他心里深藏著一個「復國夢」,平時掛名在香港義和堂航業會所,一直尋覓著再次發動革命起義的機會。

就在行船途中,他結識了多次在海內外奔波的孫中山先生,還為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運輸過武器。

在外輪當了幾十年廚師后,洪全福年事已高,就辭去工作,回到香港定居,還順便開了家小診所。

當時,香港有一個叫「洪門」的會黨,原本是明末清初的一個秘密組織,起自南明東寧總制使陳近南的「漢留」,也就是小說電影里常提及的「天地會」,後來由抗清義士殷洪盛改建為「洪門」,到了晚清年間,「洪門「在香港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社會組織。

為了呼吁同胞推翻滿清統治,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策劃聯絡原本就有反清淵源的香港「洪門」起義,而身為太平天國高級將領的洪全福也因此被推舉為「洪門」主持者,參與舉事,就這樣,曾經的「瑛王」洪全福成了香港「洪門」的老大。

不過,洪全福畢竟只是個農民起義軍首領,他對革命的意義和性質了解不深,他一心想建立的還是一個君主制的封建王朝。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十四日,洪全福與香港興中會總部派來的謝纘泰、李紀堂等人接洽后共同商定,準備聯絡廣東及南方的洪門會黨在廣州起義,并定國號為「大明順天國」,還主持制定了「順天國」建國綱領。

謝纘泰是愛國華僑、興中會元老,也是香港皇仁書院的學生,後來還成了中國飛艇設計第一人,在他的勸說下,洪全福同意「大明順天國「建立成現代國家,并預定有」留學生之父「之稱的容閎為臨時政府總統,定下了起義日期和各項事宜,而洪全福被推選為「順天國」的「南粵興漢大將軍」。

此時,距太平天國滅亡已經過去了整整37年。

3、起義未遂,瑛王飲恨而終

洪全福等人把起義日期定在壬寅除夕(1903年1月28日),他們準備趁清廷的廣州文武官員在萬壽宮宴會行禮之時,發動武裝起義,奪取廣州城,然后發動全國起義。

富有戰斗經驗的洪全福在起義前夕以「革命大將軍」的名義讓人起草了《反清復漢檄文》:「凡我漢人一絲一粟,皆重征稅,而彼滿人乃依然飽食暖衣,不耕不織……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將軍鳴其不平,愛集同志,特舉義旗,扶持漢裔。「

為此,香港興中會總部和香港洪門一起制定了詳細的起義計劃,并購置了大量武器。

不幸的是,就在武裝起義前三天,他們的計劃被人向官府告發了。

起義領導人之一李紀堂是一位香港愛國富商,也就是電影《十月圍城》里的李玉堂原型人物,為了反清大業,他毀家紓難,專門買了250畝地建設了「青山農場」,作為革命黨人來香港的秘密居所和試驗武器彈藥的試驗場。

1902年秋天,洪全福提出要籌餉五十萬元用于全省洪門大舉起事,李紀堂慨然承諾用自己的個人財力承擔全部軍費開支,他還說,自己所得遺產和個人產業「通盤計算約值壹百余萬,縱完全失敗亦不過遺產全無」

,而在李紀堂秘密購置槍械之時,一個軍火商為了吞沒他預付的十萬元買槍訂金,竟暗中起了黑心。

1902年底,李紀堂看到起義在即,托前往越南河內的陳少白帶一萬元旅費給孫中山先生,稱:「吾與纘泰不日可在廣州舉兵,待奪得省城時,即迎中山先生返粵,一切宗旨與興中會相同,可勿過慮。」

而就在離起義日期還有三天的時候,已預收李紀堂槍械訂金十萬元的廣州沙面陶德洋行,因運貨問題與李紀堂發生矛盾,到時間不交貨,洋買辦竟向廣州的清朝兵營告密,導致洪全福、李紀堂設在香港中王德己立街「和記棧」的起義總機關被巡捕突查,1月25日,洪全福的香港住所被港英當局搜查,不少秘密文件被查獲,還有很多骨干被抓走,而此時,洪全福恰好已經帶手下前往廣州,躲過了追捕。

此時,起義已經陷入了被動局面,洪全福雖從其他地方找到了軍械貨源,卻無法及時送到起義軍手中,而「大明順天國」在廣州的秘密聯絡點也被清軍發現,梁慕義、陳學靈等20多名骨干被捕,本準備響應起義的三合會、洪門會眾群龍無首,導致這次廣州起義功虧一匱。

對這個未遂的起義,《孫中山年譜》1903年條目中曾有過記載:

「1月25日至28日,事先由興中會謝泰、李紀堂與太平天國將領洪全福共謀在廣州起義,建立「大明順天國」,預定容閎為臨時政府總統。是時,事泄失敗。「

起義胎死腹中后,洪全福再次登上了清廷緝捕的要犯名單,而且懸賞金額很高:能交上洪全福人頭的重賞一萬元,封官千總,能活捉洪全福的重賞兩萬元,封官守備。

洪全福知道自己在香港無處存身,只得化名「浮萍」,逃往南洋避禍,而一些清廷爪牙對高額賞金垂涎欲滴,又找不到洪全福下落,就想出一條毒辣計策,廣東緝捕管帶李家悼手下的緝捕張佐庭在街頭找到一個相貌酷似洪全福的平民吳六,就將吳六騙到香港殺害,將吳六人頭交到兩廣總督府,從兩廣總督德壽手中騙取了一萬元賞銀和千總的官位,兩廣總督德壽和廣東巡撫李興銳得知洪全福已「授首」,喜出望外,先后上折奏報朝廷以邀功。

洪全福

而真正的洪全福在新加坡定居多年,直到1910年,才因病情加重,返回香港就醫。

此時的清廷風雨飄搖,港英當局對這些過去從事反清大業的革命者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再過問洪全福的來歷。

躺在病榻上,74歲的洪全福看到各地不斷傳來刺殺清廷大臣、反對滿清政府的請愿活動新聞,深感反清革命成功的日子快到了,可此時他已經熬得燈干油盡,最終未能目睹到辛亥革命的成功,而是在香港九龍醫院里病重去世,被安葬于香港英國墳場第6781號墓,與楊衢云墓相鄰。

雖然大半生坎坷流離,但這位自少年起就參加反清起義的「瑛王」仍以一生不屈奮斗的精神留下了自己的傳奇,其子孫后代至今仍生活在東莞鳳崗鎮一帶,而他當年留下的故居也被修繕保存得十分完好,成為一處后人憑吊歷史、懷念先驅者的勝地。

參考來源:學術研究《大明順天國起義初探》

《孫中山年譜》

中國新聞網《嶺南寫真:太平天國瑛王故居猶在 曾為左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