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張良為什麼不救韓信?他足智多謀,韓信遇難時,為何卻袖手旁觀?
2023/12/16

前言:

韓信、張良這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為建立大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倆功成名就之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一個是心高氣傲、好大喜功、貪圖富貴,隨被誅滅三族,演繹出一場極其慘烈的悲劇;一個是心懷坦誠、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給世人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其中被誅三族的是韓信,留下千古佳話的是謀士張良。

韓信在后期被劉邦呂雉設計,最終慘遭殺害。而此時的張良也在目睹著整個過程,卻不曾伸出援手。

張良因為什麼不去救韓信的呢?面對韓信的遇難,又為何要袖手旁觀的呢?

事件緣由:

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國家政治腐敗,民眾疾苦。繁重的賦稅、勞役和刑罰使得百姓疲憊不堪,對秦朝的憤怒情緒日益高漲。

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劉邦趁勢而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邦領導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他善于發掘和培養人才,重用了一批有才能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韓信、蕭何、張良等,使得漢朝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其次, 為奪取天下,不擇手段,只要能幫我得天下,不管什麼樣的人才,什麼樣的手段皆可用。關鍵是劉邦的政治手腕,政治策略,感召力,人格魅力極高。

首先說說最早追隨劉邦的蕭何。蕭何在舉兵起義前是秦朝的沛縣縣吏,相當于劉邦的上司。當時劉邦只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亭長,因此兩人交情頗深。蕭何對劉邦的才干也很了解。

劉邦和蕭何原本沒有反叛的決心和勇氣,但他們都有成為王佐之臣的雄心壯志,因此蕭何看中了劉邦。劉邦身邊也正需要這樣一位得力干將,于是兩人共同組建了漢軍最初的班底。

劉邦憑借自己的口才及敏銳的頭腦,很快擁有了一批忠實部下及軍隊。

收復心腹:

再說張良。張良原本打算投靠楚王景駒的。張良出生名門,從小就天資聰慧的他不僅智勇雙全,而且還生的一副好皮囊,在當時可是各路君主爭相招攬的熱門人選。

在奔赴咸陽討伐秦王的時候,半路碰到劉邦,于是歸附了劉邦。因為張良的許多想法或計謀,很多人都聽不懂,也看不明白,只有劉邦聽懂了、看明白了。張良感覺自己終于遇到了知音,

劉從韓王手中將張良借來用了幾天,憑借張的出謀劃策,劉順利地拿下了咸陽。

等到張良要返回韓國的時候,卻發現韓國已經被項羽殺滅的一干二凈,無處可返的張良最后只得加入了劉邦的團隊。

而對于韓信來說,在張良自跟隨劉邦后,前期一直在謀劃于劉邦增加人才幫手,于是他把眼光對準了韓信,他深知韓信絕非等閑之輩,若是將其納為劉邦手下,可謂對漢如虎添翼。

招募韓信:

韓信出身窮苦,而且性格又十分不招人待見。最初韓信是在項羽的軍中當兵,因為種種原因也是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軍事奇才,最終也只是混到了執戟郎中。後來韓信覺得實在是委屈自己,在加上之前張良的勸說,于是就跳槽到還是項羽同事的劉邦陣中。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劉邦也是個沒眼力見劉家后代,也覺得韓信并沒有什麼才能,就將他派去看管倉庫。

還沒等到出人頭地,不幸就突然降臨到他頭上。因為同伴犯了軍法,依據「連坐」的規定要一起被斬首。

幸好夏侯嬰見他不凡才刀下留人,後來夏侯嬰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沒有覺得韓信有何特殊之處,于是韓信依然不受重用。

韓信感覺受到了嚴重的侮辱,一氣之下趁著夜色就要走。

與韓信有過交談的蕭何,深知韓信是大才,于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導致劉邦以為蕭何也要離他而去,最終蕭何追回韓信,勸說劉邦不能怠慢,要以國士之禮、之職待他,接下來才有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的一幕。

還是蕭何慧眼識人,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成為大將軍,成就了他的事業。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在這個時期,張良憑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敏銳的洞察力,為劉邦出謀劃策,幫助他戰勝了項羽。

而韓信則是劉邦手下的一名大將,他以其勇猛和智慧,屢次擊敗敵軍,一度成為了漢朝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人物。這也為兩人以后埋下了伏筆。

埋下伏筆:

張良師從于黃石公。而韓信可能沒有老師的,更多人相信韓信是自學成才,可見他的天賦是多麼的高。

兩個多麼有才華的人,各有千秋,張良適合于出謀獻策,韓信則在軍事指揮方面,在這方面比張良強很多。

但是韓信只懂做事,不懂做人,只愛兵法,不愛政治。在政治方面,張良就比韓信強的多。

韓信,軍事天才,熟諳兵法,用兵如神,為歷代兵家所推崇。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拔幟易幟等經典戰術令人拍案稱奇。若論楚漢爭霸時期,誰的軍事才能第一?韓信當仁不讓。

韓信擅長軍事,但在對人性、人心等方面卻不如張良所深諳。

鴻門宴之后,項羽進入咸陽,成為名副其實的帝王,他為了安撫各路諸侯,一共分封了18個諸侯王。

劉邦攻取三秦之地時,韓信主要是獻計之功;出關之后,韓信拿下魏國后,灌嬰率領的騎兵團又返回劉邦處。然而,韓信就率領這幾萬兵馬,攻下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逼降)、齊國,并發展出數十萬兵馬。

可以說,劉邦給了韓信一些創業基金,然后韓信還給劉邦一個奇跡,幫助劉邦打下大半個江山。正因為如此,韓信才會「以要挾的方式」主動要求封王,主動要求做齊王。

根據史料《資治通鑒》記載,漢高帝三年,韓信領兵準備攻打齊國的時候,尚未從平原渡口渡過黃河,就聽說酈食其已經勸說得齊國歸降了,便想停止前進。

辯士蒯徹勸韓信乘勝追擊,邀功請賞。韓信覺得蒯徹的話言之有理,當即率軍渡過黃河突襲齊國的歷下軍。

韓信此舉也導致了齊軍喋血盈野,齊國田氏宗室被滅,不可謂不慘。究其根本,都是因為韓信動了貪功之念。

還有在劉邦與項羽在廣武對峙期間,韓信斬殺龍且。平定了齊國之后,韓信派人向漢王上書,想暫時代理齊王鎮撫齊國。

劉邦打開書信一看,即大發雷霆,因為當時劉邦被困在項羽部隊的包圍之中,正期盼著韓信能夠來協助,沒想到韓信想要自立為王。

立馬怒不可遏。一旁的張良、陳平連忙打圓場,聲稱,目前形勢要好好地對待他,讓他自行鎮守齊國。不然的話,就可能會發生兵變。

而張良善謀略,能審時度勢,分析人心。之前劉邦先于項羽到達咸陽,面對豪華的宮殿,奇珍異寶,劉邦想就此安享富貴。但張良分析各種利害。

向劉邦建言應該布衣素食,以示節儉,同時約法三章,以撫人心。在項羽的鴻門宴上,也是張良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這也是他日后能夠保命的關鍵。

聽到張良等人的建議,劉邦這時也立馬醒悟了過來,雖然劉邦平息了怒火,但是韓信的禍患在他請封齊王之日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在加上日后他消極觀戰,直接讓劉邦有了殺他的心。

定下殺心:

鴻溝盟約之后,劉邦撕毀盟約,與彭越、韓信約定一起乘勝追擊攻打項羽。劉邦率部尾隨追擊項羽,彭越和韓信都沒有按照約定前來,結果劉邦又被項羽打敗。

在垓下之戰中,劉邦被項羽圍困在固陵。情急之中,劉邦派使節向韓信請求援軍,但韓信卻充耳不聞,權當沒聽見。對此張良提議:「你只要和韓信說:擊敗項羽后,我們共分天下!得到此消息,韓信就一定會來救援!」

劉邦照做后,韓信果然帶領十萬精兵來援,他接過了垓下之戰的指揮權,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了項羽。雖然韓信確實有功,但他此前不會「共擊項王之約」,實際就是一種背叛,即使將他當場誅殺,也是毫不為過的。

這個時候劉邦實際上已經有了殺韓信之心,只不過是力不能及罷了。垓下之戰后,劉邦馳入韓信軍中,奪走了他的兵權。

但是劉邦并未將其誅殺,而是改將其封為楚王,靜待時機。最后一場精心為他準備的毒計展開了。

誅殺韓信:

對于一個帝王來說,是絕不能容忍一個臣子比自己的威望還要高的,尤其是這個臣子手中還掌握著兵權。

于是劉邦開始逐漸收回韓信手中的兵權,對于劉邦的這一行為韓信心中多少也明白了過來,為了讓劉邦放心,他交出了自己手里所有的兵權。

但即便韓信已經交出了手里的兵權,卻依然沒有打消劉邦疑心,因為就算他只是一個手里沒有絲毫兵權的普通人,依舊在軍中卻有著有著很大的話語權。

後來因為一系列的原因韓信從一個王爺被貶為了淮陰侯,軟禁于長安。

皇后呂雉的政治手腕可以說一點也不比劉邦差,她清楚的知道,韓信已經留不得了。

和她有著同樣想法的,是丞相蕭何,于是兩個便合謀為韓信布下了天羅地網。

蕭何到韓信府上誆騙韓信,「皇帝凱旋,群臣都已到皇宮中表示祝賀,你淮陰侯雖然病了,但也應當前去祝賀一下。」

韓信狐疑著,于是跟著蕭何去了未央宮。當韓信的雙腳完全邁入長樂宮之后,武士立馬沖過來,不由分說,當即綁了韓信,送到長樂宮鐘室,用布袋包裹住韓信。

而后將韓信懸掛于大鐘之內,呂后一聲令下,讓一群女子用竹簽,把韓信扎死。

其實關于呂后的計劃,劉邦肯定是有所察覺的,礙于君臣情面等問題,在得知了呂雉和蕭何的計劃后,他非但沒有阻止,反而還主動離開給呂后制造機會。

張良就不同,劉邦初定天下,他做事謹慎小心,托辭多病,閉門不出,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不貪戀權位。

漢初韓信本來有機會不死的,而且有一次,便是張良曾用千古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勸說韓信不要貪功戀權,韓信則是嗤之以鼻,絲毫沒有聽進去。

更為重要的是,張良知道一件事,即:即便他這一次出手救了韓信,但下一次呢?而且,劉邦一旦對大臣動了殺心,那麼張良也保不住呀!不客氣的說,稍有不慎,張良都可能被卷進去。張良面對韓信蕭何的遭遇,只能選擇冷眼旁觀!

漢朝定鼎之后,張良一直向劉邦申請隱退,畢竟他的威望實在是太高,整天就擺出一副飄然出塵不問世事的樣子。劉邦很難找到處罰張良的借口,所以最后張良能功成身退。

結語:

從韓信被殺到最終張良功成身退等等事件,都可以看出韓信在政治上近乎白紙,既無張良的淡泊名利的飄逸風格,又無蕭何的深沉老練的政治手段,最終讓劉邦抓住了借口,導致自己走上絕境。

參考文獻:

《史書》

《漢書》

《資治通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李世民打了大勝仗,李淵卻讓妃子去慰問,埋下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2024/01/15
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大將,準備殺他時多看了一眼,卻突然伏地大哭
2024/01/15
故宮中「冷宮」在何處,又為何秘不開放?溥儀晚年說出其中隱情
2024/01/15
婉容被溥儀關在「豬圈」10年,被救時,她說的一句話讓人心酸不已
2024/01/14
愛新覺羅家族14萬后裔去了哪里?為何從不去清西陵、清東陵祭拜
2024/01/14
她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才華橫溢,卻最終淪為玩物
2024/01/14
故宮這幅千年古畫,畫中的西施模樣,和傳說中的西施大不一樣
2024/01/14
古代皇帝用膳后,沒吃完的飯菜是如何處理的?
2024/01/12
清朝最后一批宮女,在宮里生活滋潤,落到日本人手里,下場凄慘
2024/01/12
江西發現神秘商代大墓,比海昏侯墓早1000多年,出土文物卻罕見古怪令人稱奇
2024/01/12
清末老照片:李鴻章侍妾冬梅明艷動人,誥命夫人雍容華貴
2024/01/11
古代戰爭中,第一排士兵明知必死,為何還全力沖鋒?答案很現實,換誰都沖呀!
2024/01/11
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妹妹,從貴族變平民后,臨終遺言令人落淚
2024/01/10
皇帝垂涎臣子夫人美貌,強占后氣死皇后,卻生下個家喻戶曉的兒子
2024/01/10
明朝最幸福皇后,皇帝都很聽她的話,死后遺體在故宮放了6年
2024/01/10
皇帝指著一種蔬菜問叫啥?大臣怕被殺頭胡謅一名,沒想到流傳至今
2024/01/10
晚清彩色老照片:晚年的張之洞精神抖擻,砍頭的瞬間讓人心驚
2024/01/09
15歲宮女爬上龍床,為56歲雍正生下皇子,去世后乾隆為她停朝3天
2024/01/09
三英戰呂布時,整個天下有幾人可以擋住呂布80回合?關羽張飛落榜
2024/01/09
清朝的「公主」與「格格」,地位差別究竟有多大?別被清宮劇騙了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