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上「并不存在」的3位美女,至今有人相信,名字個個耳熟能詳
2023/12/03

在一些電視劇中,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大放異彩的「女性角色」。

她們可以馳騁沙場,上陣殺敵,也可以作為「軍師」,運籌帷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歷史上有三位「美女」,其實是不存在的。

穆桂英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穆桂英被譽為「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擁有著令人驚嘆的戰斗能力并成為了世代傳承的藝術形象。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傳奇人物并非真實存在于歷史之上。

根據《保德州志》來看,北宋時期的楊家名將子孫曾經與鮮卑族慕容氏有著聯姻關系,該女子英勇善戰,被認為可能是穆桂英的原型。

然而,經過多方考證,也未找到確切信息證實二者之間的關聯。

小說中描寫的穆桂英是穆柯寨主穆羽的女兒,一身絕世武藝,後來與攻打穆柯寨的宋將楊宗保相愛。

穆桂英喜歡上了這位英俊帥氣的宋朝將領,主動追求楊宗保,兩人經歷了許多事情,最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婚后她仍然與楊宗保并肩作戰,屢建奇功。

根據相關資料來看,她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智慧過人,善于用計,穆桂英數次救援楊宗保于危難之中,與敵軍血戰,立下赫赫戰功。

值得一提的是,穆桂英的個性鮮明且有自己的價值觀,

而非傳統意義上受困于封建社會道德規范的淑女形象。

與其他兩位并無確鑿證據證明存在的巾幗英雄——樊梨花和梁紅玉不同,慕容氏的歷史背景更具說服力。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何漢族人創造出一位來自其他民族的英雄角色?

實際上,這是基于對中國古代戰爭文化的尊重和仰慕的表現,而且《北宋志傳》等作品還借鑒了許多古老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角色。

所以說,不論真偽如何, 穆桂英背后反映出了中國古代社會對于女性地位的認知和期待。

面對亂世紛爭,穆桂英毅然決然投身于疆場之上,與其父及公婆一道抵抗敵人入侵,舍身報效國家,這是那個時代的壯舉, 也讓很多現代人在面對困境之時仍能從中汲取力量和啟發。

虛構的「閉月」——貂蟬傳說考源

貂蟬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她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被譽為「閉月羞花」。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她的故事充滿神秘色彩。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繪,貂蟬出生于東漢末年的豪門世家,是司徒王允手下的歌姬,擁有一副嬌艷無比的容貌。

她被王允精心培養,成為了一位聰明機智而又溫柔賢淑的女子, 更是被賦予了離間當時兩大軍閥董卓和呂布的重大使命。

據說當時王允設宴招待呂布,然后讓貂蟬上場表演了一支舞蹈。

而呂布初次見到貂蟬, 就被她美麗的外表深深打動,并決定要迎娶她為妻。

然而就在呂布籌備聘禮之時,王允卻散布謠言,說貂蟬已經被董卓占為己有。

果然,這個消息如同驚雷,讓呂布怒不可遏。

他原本就與董卓有嫌隙,這下子火氣更甚,但是又不敢與董卓當面對峙, 只能來找王允發泄不滿。

而王允接下來便開始挑撥離間,他假裝勸呂布放下,實則再三暗示呂布前去質問董卓。

在王允和貂蟬的挑唆下,呂布終于忍無可忍,決定自己去找董卓對峙。

然而讓呂布沒想到的是, 他在董卓面前絲毫占不到便宜。

董卓一個胖子,竟然輕易就用方天畫戟趕走了呂布,這讓呂布的自尊心受到毀滅性打擊,他認為自己連一個女人都保護不了,實在很沒面子。

在王允的煽動下,呂布最終選擇反叛, 聯合王允,設計殺害了董卓。

可以說,王允巧妙地利用貂蟬離間了呂布和董卓之間的關系,促使呂布叛變,成功鏟除了董卓。

盡管這些事件被認為是真實的, 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出自小說家的想象,而非歷史事實。

如果對比史書,我們會發現貂蟬這個人物在正史中根本無跡可尋。

關于她的生平和經歷更是杳無音信, 所以說,她很可能完全是虛構的。

許多人仍然堅信貂蟬確有其人,而且備受贊譽。

例如,據說貂蟬不僅美麗動人, 而且還具備高超的政治手腕和非凡的智慧。

但是,在正史文獻中并無記載,證明她曾在這場政治權力斗爭中起關鍵作用。

那麼貂蟬的原型從何而來?為何成為四大美人之一?

這些疑點都難以確證。

或許正如吉卜林筆下描述的那位馬蹄金,她就是司徒王允手中的一塊玉, 被視為謀權奪利的工具。

王允達成目的后,這塊玉也已失去利用價值,最終結局不得而知。

貂蟬雖然在歷史上并不存在,但是她的形象卻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得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木蘭:一位可能虛構的女性英雄

花木蘭,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女英雄,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在《宋史》這本書中,

作者以一種近乎真實的角度,描繪了木蘭的故事。

然而,關于她的出身和姓名,史書中并無明確記載,她可能是被后世人們虛構出來的人物。

在木蘭所處的時代,北魏正面臨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擾。

為了抵御外敵,北魏政府要求每家出一男子從軍,木蘭家中雖有兩位男性,但父親年事已高,弟弟年幼。

再加上木蘭家中父親已經步入晚年,也不再有與年輕小伙子抗衡的體力, 她心疼父親在殘酷的北方經受寒冷和勞累。

而弟弟還在襁褓時期,無法上戰場與壯實的敵軍對峙。

于是木蘭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在戰場上,木蘭不僅要與敵人作戰,還要克服生理期帶來的不便, 悄悄處理好自己身為女性的證據。

為了在軍營中不被識破,她在戰斗時更加勇猛,在生活細節上也格外小心,遇到困難時強忍痛楚。

可以說,在這十年間,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許多男子也難以完成的任務,屢立戰功,最終得到提拔,升任為一名將軍。

然而,關于木蘭的真實性,史書中并無確鑿證據。

雖然《宋史》和部分史書提到了她,但資料來源都基于一首名為《木蘭辭》的民歌。

這首歌謠中的內容,大部分是人們虛構的, 因此,木蘭的真實性成為了疑問。

她的真名、出生地等信息都無從考證,一些學者猜測她可能姓朱或魏,也有說她來自宋州或黃州,更有人說她來自今日河南商丘。

這些說法紛紜,難分真偽。

那麼,這個家喻戶曉的英雄形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事實上,她最早出現在一首民間歌謠《木蘭辭》中,歌頌她替父從軍的事跡。

在這個基礎上,大量后世文學作品對她的事跡進行了渲染和想象,塑造出一個鮮活而感人的女性英雄形象,甚至連參考資料中引用的《宋史》,

也只是建立在這些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并非真實記載。

所以說,花木蘭很可能僅僅是一個虛構的意象,盡管她本人未必真實存在過,但「花木蘭」這一典型已經成為中國人心目中女性英勇剛強的代表。

而木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她的故事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電影和動畫,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

在現代社會里,許多文化產品仍然關注這幾個女子的形象,不斷創新劇情讓她更加深入人心。

但是在歷史事實基礎上構建的文學作品讓我們認識到, 也許我們應該多挖掘其他更為真實的女性代表,并探索她們背后的故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