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富察皇后:22年夫妻,13年皇后,沒有她的日子,乾隆走向了另一面
2023/10/27

楔子:

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85歲乾隆帝弘歷來到裕陵地宮,對著結發妻子富察皇后的陵墓,他酹酒三杯,感嘆道:「 齊年率歸室,喬壽有何歡?

這句話出自《清高宗御制詩》,乾隆是在對亡妻說:你離開我這麼多年了,留下我一個人,還有什麼快樂可言?

要知道,這個時候,富察皇后已經去世47年之久。但乾隆帝對結發妻子仍念念不忘。

我們讀過蘇軾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讀過納蘭性德的「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乾隆帝的文學水平雖然比不上蘇軾和納蘭,但他對亡妻的情感,卻不輸二位。

富察皇后是乾隆帝的原配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任皇后。雖然乾隆後來又立皇后,但富察氏早已刻在他的心中。

歷史上的富察皇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她真的是「賢后」嗎?本文,筆者引用各種史料,來為大家分享清朝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一生。

一、福晉出名門,新婚羨關雎

《清史稿》記載:

高宗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

富察氏,乾隆帝弘歷的原配妻子,史書中沒有記載她的閨名,她出身名門,來自滿洲鑲黃旗富察家族。

筆者此前寫過傅恒,對富察家族有個較全面的介紹。這里再簡要說一下富察家族,以及這個家族的 四個高光時刻。

「富察」是滿洲八大姓之一,明朝萬歷年間,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富察家族的族長 旺吉努(富察皇后的六世祖)率領全族前來歸附。接下來,經過富察· 萬吉哈、富察· 哈什屯兩代人的接力,到了皇太極時期,富察家族已經位列中樞,家族到達第一個高峰。

富察皇后的祖父是康熙朝的戶部尚書米思翰,米思翰有四個兒子,其中老二馬齊是康熙、雍正朝的大學士,位極人臣十余年。馬齊曾把富察家族帶上第二個高峰。

馬齊是富察皇后的二伯父,其弟李榮寶是富察皇后的父親。正是因為有馬齊的存在,雍正帝才會把馬齊的侄女富察氏許配給當時的弘歷做嫡福晉。弘歷登基后,富察氏被立為皇后,後來富察氏的弟弟傅恒更是位列首輔,是清代著名將領,為國家的統一作出巨大貢獻。富察皇后和傅恒二人,把富察家族帶向了第三個高峰。

其后,傅恒之子 福康安緊隨其父,為清朝立下赫赫戰功,被追封為郡王,這是富察家族第四個高峰。

富察氏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比乾隆帝弘歷小一歲。

雍正五年,四阿哥弘歷16歲,到了該成婚的年齡。根據《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紀一》:

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宮,密書上名,緘藏世祖所書正大光明匾額上。

即,在雍正登基之初,弘歷就已經被雍正帝秘密立為儲君,所以,雍正帝對弘歷的婚事特別重視。在千挑萬選之后,雍正帝為弘歷選擇了保和殿大學士 馬齊的侄女富察氏為嫡福晉。同年七月十八日,富察氏嫁給了弘歷,二人在重華宮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弘歷和富察氏成婚好滯后,夫妻感情甚篤。

弘歷當時還特地寫了一首詩,把他和富察氏的關系和《詩經·關雎》相媲美。

關于二人剛成婚的情形,《清高宗實錄》有一段記載:

爰偕孝賢純皇后、竭奉歡養。盡孝殫誠,問視滋謹。

意思是,弘歷和富察氏成婚后,經常一起向宮中的長輩問安,奉養長輩,以盡孝道。婚后不到六個月,富察氏便被診出喜脈,雍正帝還特地將圓明園的長春仙館賜給這對小夫妻。

直到了次年十月初二,富察氏誕下一女,弘歷對這個長女非常疼愛。遺憾的是,此女只活了不到3個月便夭折了,弘歷因此遺憾不已。

當時,雍正帝的妻子孝敬憲皇后還在世,她勸富察氏要好好保養身體。果然,到了雍正七年富察氏再次有孕,次年生下了弘歷的嫡長子。根據《清高宗實錄》的記載:

朕之嫡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當日蒙我皇考、命為永璉。

意思是,雍正對弘歷的嫡長子非常重視,親自給這個嫡孫取名為 永璉

第二年,富察氏又誕下一位公主。

《詩經·桃夭》中說: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意思是,女子嫁人后,為夫家生下孩子,夫妻和美,門庭興旺。

富察氏嫁給弘歷后,雖然第一個孩子夭折,但他們夫妻和美,兒女雙全,算得上是「 宜其家室」了。

二、嫡妻儀天下,六宮心悅服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駕崩,弘歷即位,是為乾隆帝。富察氏被冊封為中宮皇后。在冊封詔書上,乾隆帝寫道:

皇帝嫡妃富察氏、恭淑性成。柔嘉素著,宮廷視膳。篤敬順以承歡。壸掖傳徽。昭儉勤而宣教。動符禮度。化洽賢慈。宜正位于中宮……

在乾隆帝的心目中,富察皇后性格溫柔,品德善良。她精心侍奉皇帝的膳食,對孝敬太后。遵守宮中規范,倡導節約勤勉,是一位完美的妻子。

而后,富察皇后幫乾隆帝管理六宮,在她的治理下,六宮肅然。史載:

「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

不僅如此,富察皇后還懂得為乾隆帝分憂。例如,乾隆登基之初,多地出現干旱少雨的情況,乾隆心急如焚,作為皇后的富察氏非常理解乾隆的心情。富察氏整日祈雨,希望能緩解夫君的焦慮。乾隆帝後來回憶說: 「朕無日不以雨暘繋念,先皇后實同此欣戚也。

有一次,乾隆帝身患疥瘡,太醫說必須有人精心照顧百日才能痊愈。富察皇后于是便在乾隆帝的寢室外放一個臥榻,她每日在臥榻上休息,以便照顧丈夫。這樣細心地照顧乾隆帝百日有余,待乾隆帝身體恢復,她才搬回自己的寢宮。

乾隆帝在《清高宗實錄》中說了一段發自肺腑的話: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十余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乾隆帝的意思是說,他忙于國事,后宮多虧了有富察皇后治理。他能稍微輕松地治理國家,全靠皇后的助力。

清代后宮不許干政,乾隆帝這個說法,可以說把自己政務上的成績也分給了皇后一份,評價非常高。

作為中宮皇后,本可以盡享奢華,但富察皇后卻主張簡樸。

《清史稿·后妃傳》中說:

后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除了在重大的禮儀場合外,富察皇后平時一般不佩戴昂貴的金銀珠翠,她喜歡用通草絨花作裝飾品。不僅如此,富察皇后還在宮中親自養蠶,并且在每年舉辦的「親蠶之禮」中,當著嬪妃和命婦的面演示養蠶紡織之術,并讓大家都親身體驗農民耕織的不易。

有一次,乾隆帝去關外,回來對富察皇后說:「祖先們創業時非常艱辛,衣服袖口都是用鹿尾上的絨毛縫制的,而不像現在用金線。」富察皇后便記在心里,她親手用鹿尾絨毛搓成細線,縫制了一件衣服送給乾隆帝,示意乾隆帝不要忘記滿洲本色。乾隆帝非常感動,將這件衣服一直帶在身邊,直到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帝仍時常撫摸此衣。

富察皇后輔佐乾隆帝,對內治理六宮,對外引導天下女子,真正做到了「母儀天下」。因此,乾隆帝才感嘆:

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

意思是,歷朝歷代賢明的皇后,也不過像富察皇后這樣。

對于乾隆帝來說,內有富察皇后輔佐,外有雍正帝給他留下來的優秀班底,因此乾隆執政的前期,清朝延續了雍正時期的治世。

可是,情深不壽,美好的愛情總是短暫的,富察皇后雖然賢惠,但終究只做了13年的皇后。

三、皇后喪德州,帝慟天下聞

乾隆三年,富察皇后所生的嫡子永璉夭折,年僅8歲。乾隆曾回憶說:

「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后,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于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后……

清朝自開國到乾隆帝繼位,還沒有嫡長子繼位的先例,乾隆帝的意思是說:他登基的時候,就已經秘密立永璉為皇太子。

永璉之死,讓乾隆帝非常傷心,他六天都沒有上朝。富察皇后作為永璉之母,更是悲痛欲絕,此后幾年,她都一蹶不振。

為了撫妻子之心,乾隆帝追謚永璉為皇太子。乾隆南巡江南,北巡蒙古,都帶上皇后,目的也是希望富察皇后能夠放松身心。

到了乾隆十年,富察皇后再次診出喜脈,乾隆大喜,皇后的衣食住行,他都親自過問。第二年的元宵節,乾隆破例沒有去圓明園,而是留在宮中和有孕在身的皇后一起觀看煙火。

到了四月,皇后果然誕下一子,乾隆為他取名永琮。

「琮」乃祭祀宗廟時所用的玉器。據說,當時宗室之中已有人叫「永琮」,乾隆讓他人改名,將這個名字賦予他第二個嫡子。

永琮的出生,讓富察皇后精神煥發,他跟隨乾隆帝巡幸山西,參加木蘭圍獵,展現了一代皇后的風姿。然而,命運并沒有眷顧富察皇后,因為永琮只活了不到兩歲,便病逝了。

永琮之死,對于富察皇后來說,是再一次的打擊。而且這一次,遠比永璉之死更讓她致命,以至于她從此再未振作起來。雖然乾隆帝極力安慰妻子,但富察皇后最多也只能強顏歡笑,盡皇后本分,再無之前的光風霽月。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帶富察皇后東巡,登泰山。在泰山行宮時,富察皇后生病了。本來按計劃乾隆要返程回京了,但為了照顧皇后,乾隆下旨在濟南小住,為皇后養病,可在濟南皇后病情加重。

富察皇后為了不耽誤乾隆的行程,便催促乾隆回京,在回京的路上,路過德州時,皇后病逝。

一場東巡,成了夫妻的告別之旅。乾隆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將同船的太醫和官員幾乎都問責一遍。然后,乾隆下旨,要為富察皇后大辦喪儀。

關于清朝皇后的喪儀,在康熙朝有明確規定:為了避免耽誤各地官員的政務,各省官員不必舉哀。康熙的這一規定,在康熙、雍正年間一共5位皇后(或太后)都一律循例而行。然而,乾隆人還沒到北京,就連續給內閣下旨:

「各省文武官員從奉到諭旨之日為始,摘除冠上的紅纓,齊集公所,哭臨三日,百日內不準剃頭,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則摘冠纓七日,在此期間,亦不嫁娶,不作樂。」

乾隆的意思是說,他的皇后去世,應該四海同哀,各省的文武官員都應該披麻戴孝27天,為皇后舉哀,官員百日內不準剃頭,停止一切婚嫁喜事。百姓也需要服喪七日。

天下臣民皆為皇后服喪,清朝僅此一例。

乾隆的這個要求,讓當時的內閣非常為難,因為這違背了康熙時期的規定。

內閣沒辦法,只得以《大明會典》中明朝皇后的喪儀規格為先例,為富察皇后舉辦喪儀。

值得一提的是,富察皇后的喪儀過程,引發了一連串的官員問責事件,這讓乾隆初年相對平靜的官場,起了一場較大的波折。甚至可以說,乾隆帝從此性格大變,舉幾個例子:

其一,乾隆的長子、大阿哥永璜在迎喪時表現平靜,沒有哭天嚎地,乾隆認為他不夠傷心,狠狠地踢了永璜一腳,罵永璜「不孝」。永璜從此心有余悸,郁郁寡歡,3年后病逝。和永璜一起被問責的,還有三阿哥永璋(當時才13歲)。

其二,翰林院掌院學士阿克敦因為在給富察皇后寫祭文時,誤把皇后寫成了太后。乾隆帝大怒,將阿克敦交由刑部議罪。結果刑部沒有判阿克敦死刑,乾隆帝遷怒于刑部,將刑部兩位尚書、四位侍郎全部革職。

其三,乾隆認為,光祿寺卿給富察皇后準備祭品的桌面不夠潔凈,光祿寺大小官員皆被乾隆降級。乾隆還覺得工部給皇后準備的寶冊不夠精美,將工部尚書革職留任。

其四,河道總督周學健因為在百日內剃頭,被乾隆下旨賜死。

湖廣總督塞楞額因為百日內剃頭被抄家,賜自盡。湖南巡撫楊錫紱、湖北巡撫彭樹葵也因為百日內剃頭,被革職抄家。

另外,凡是各地的督撫沒有主動奏請入京奔喪的,都被官降二級,革去軍功。凡是參加葬禮沒有提前到的,也被降級。

據不完全統計,因為富察皇后的去世,以各種理由被乾隆問責之人多達300多人,包括兩位皇子,30多位督撫。其中,被殺者多達70余人,包括兩位總督被賜自盡,被杖斃的三品以上官員多達9人。其余都被革職或降職。

四、高宗變風格,耄耋憶發妻

富察氏從雍正五年嫁給弘歷,到乾隆十三年去世,她做了13年皇后,和乾隆帝做了22年夫妻,她的去世,讓乾隆帝改變了接下來的執政風格。

著名傳教士劉松齡曾說:富察皇后的去世,引發了一連串的政治事件。乾隆對百官的態度由初期的「寬」變成了「嚴」,乾隆的統治作風,從此改變。

換句話說,在沒有富察皇后的日子,乾隆帝性情大變,他儼然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此后,乾隆帝再不似他初登基時那個的勤政愛民的帝王了,他變成了一個唯我獨尊,性情捉摸不定,自詡擅長「帝王術」的皇帝。

雖不能說乾隆后期的變化都是富察皇后去世而引起的,但他的變化,的確是從皇后之死開始的。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對他可謂念念不忘。乾隆為妻子謚號「孝賢」。「孝」乃清代皇后都有的謚號,但「賢」卻是乾隆對妻子的最高認可。

乾隆帝曾下旨,保留富察皇后所居住的寢宮,以表哀思。乾隆的三公主(固倫和敬公主)是嫡出,也是富察皇后在世的唯一血脈。不過,三公主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前就已經嫁到了蒙古。乾隆時常傳旨讓三公主回京,每次都賞銀數萬兩。乾隆十九年,乾隆帝從避暑山莊到科爾沁草原,三公主特地來請安。當乾隆看23歲的三公主的面貌神似其母,心中頓時一頓酸楚。後來在準噶爾之戰中,三公主的丈夫犯罪,按律當斬。乾隆不忍讓女兒守寡,因此赦免了額駙的死罪。

乾隆帝對富察皇后的懷念,貫穿了他的一生,這在乾隆的詩集《清高宗御制詩》多有體現。

乾隆十三年,當把富察皇后的梓宮送出皇宮時,乾隆帝便感慨: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

乾隆懷念他們22年的夫妻情感,并肯定富察皇后13年治理后宮的成績。

在第二年的夏天,乾隆來到圓明園,看到富察皇后曾居住的長春仙館,乾隆憑欄獨望,觸景傷懷,感慨「 同觀人去遙,玉輪依舊朗」。

乾隆幾乎每年都會去看望「富察皇后」,每有大事,都會和「富察皇后」說一聲。例如,乾隆十四年秋天,乾隆要到塞外行圍,臨行前特地到富察皇后陵前,告知具體行蹤。因富察皇后病于濟南,後來乾隆帝四過濟南而不入。

乾隆三十五年,60歲的乾隆帝再次來到裕陵地宮,他對「富察皇后」說:「六旬我獨慶,百世汝稱賢。」

一個60歲的皇帝,去地宮緬懷已經去世22年的妻子,我們且不論乾隆帝的歷史評價,只看他這份深情,已非常難得。

乾隆六十年,85歲的乾隆帝再次在皇后的陵前酹酒三杯,這便是本文開篇的那一幕。乾隆帝最后一次來看望「富察皇后」,是在嘉慶元年三月,他是帶著嘉慶帝颙琰一起來的,當時乾隆帝已經86歲,他和富察皇后已經陰陽兩隔48年。

此后,乾隆帝身體欠佳,再未來過。三年后,乾隆病逝。

筆者看來,在封建社會,帝王處于權力頂峰,因此難以得到純粹的愛情。例如,唐玄宗和楊玉環自詡恩愛,最終卻釀成「長恨歌」,漢武帝劉徹和陳阿嬌雖然是青梅竹馬,但「長門賦」仍難以挽回劉徹之心。

然而,在帝王的愛情中,也有一些值得推崇的。例如,漢宣帝劉洵和許平君共同患難,「故劍情深」成為一段佳話。朱元璋和馬皇后是創業夫妻,馬皇后去世,朱元璋再未立后。

在本文,筆者不評價乾隆帝在歷史上的功過,筆者只想贊美愛情。筆者認為,乾隆帝對富察皇后的情感,是非常難得的,是值得贊美的。

元稹有詩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愛情的珍貴之處在于,最初的美好會在心底留下最深的烙印,任歲月荏苒,終生難忘。

本文為博史通今原創,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御制詩》《清高宗實錄》。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