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朱棣稱帝后,姚廣孝執意不脫僧衣,是淡泊名利,還是怕功高震主?
2023/10/23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在閱讀后討論與交流,又能帶給您不一樣的參與感,李三觀感謝您的支持!在乾隆年間,明朝歷史的厚重卷頁被匯聚成《四庫全書》,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王朝的歷史畫卷之中。然而,在這個壯麗的寶庫里,卻有兩顆珍珠被遺忘,被世人忽視。這兩顆珍珠分別屬于嚴嵩和姚廣孝,但今日我們將著眼于后者,一個傳奇的僧人,一個頗具爭議的英雄。姚廣孝,他的一生仿佛是歷史編織的一段神奇傳奇。在靖難之役中,他是朱棣手下的一員得力謀士,幫助朱棣奪取了帝位,將祖國從亂世中拯救出來。功成名就之后,這位英雄卻選擇了戴上僧袍,寄情山水,而不是在朝堂之上權傾一時。姚廣孝的一生,如同歷史上的一首古老頌歌,描繪著一個令人矛盾心生的形象。他的英勇和機智幫助朱棣登上皇位,但同時,他也因其與朱棣不和而備受排斥。或許正是這種矛盾的存在,使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如同懸浮在迷霧之中的幻影。

在嘉靖年間,姚廣孝的命運再次生出戲劇性的變化。他曾一度被剝奪了在太廟中享有的地位,這一決定激起了無數議論紛紛的爭議。是他的功績已經模糊不清,還是朝廷的政治風云讓他淪為眾矢之的?這個問題在后人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成為明朝末年的一道謎題。在一個動蕩的時代,朱元璋和姚廣孝,兩個年輕人,一個選擇了皇覺寺,一個選擇了僧袍,卻在命運的編織下,織就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朱元璋,他的命運似乎注定要被皇位所牽引。在父母和大哥相繼離世后,他的心頭似乎已有了不同的抉擇。皇覺寺成為他的新歸宿,小沙彌的衣衫成為他的新外衣。年輕的他,只求一碗清食,一片寧靜,可世事卻未曾如他所愿。在另一處皇覺寺的角落,姚廣孝,出生于醫家世世代代的蘇州人,聽從伯父的忠告,選擇了出家為僧,避開了戰亂的世道。但這個14歲的少年似乎心懷不凡。他并非一心向佛,而是將自己的智慧和野心隱藏在僧袍下。兩位沙彌在寺廟中相遇,一個21歲,一個14歲,兩顆寂寞的心悄悄靠近,仿佛是歷史中一場注定的相遇。

他們的友情,似乎超越了塵世的枷鎖,超越了僧侶的境界。姚廣孝的生活在寺廟中并非一味的禪修,他學習了天文,拜席應真為師,探索道術和兵法。他還迷戀文學,與明初文學家高啟成為摯友,一起醉心于詩歌和音樂。這位「奇僧」似乎在寺廟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個可以盡情發揮智慧和才情的舞台。

然而,姚廣孝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出現在江湖上,吸引了無數方外之人的關注。袁珙,一位擅長相術的相士,對姚廣孝的面相發表了一番預言,說他將成為劉秉忠之流,預示著一段不尋常的命運。劉秉忠,元朝初年的奇僧,他建議忽必烈使用「大元」國號,成就了歷史。姚廣孝聽聞這一預言,竟然「大喜」,似乎對此充滿自信。于是,姚廣孝的生命變得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他似乎已經在心底描繪了自己的偉大篇章,一個超越塵世的奇人,一個不拘一格的僧侶。在歷史的舞台上,他將如何書寫自己的傳奇,成為一個不朽的傳說,留給后人思考和探索。這是一個故事的開始,充滿了謎團和期待,一個寺廟里的少年和一個藏匿野心的僧人,注定要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深刻的足跡。洪武十五年,馬氏,孝慈高皇后,朱元璋的摯愛妻子,默默地離開了塵世。她的離去,讓整個皇宮籠罩在沉痛之中。按照古老的禮儀,僧錄司迫切需要尋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前來南京皇宮為馬皇后超度。而正是在這個時刻,一位名叫姚廣孝的僧人,被選中前來南京。他來自天界寺,心懷慈悲,愿意來皇宮為已故皇后誦經超度。然而,他的命運,似乎在這一刻開始了巨大的轉折。在皇宮的殿堂中,姚廣孝與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相遇。這次的相遇,似乎注定不尋常。姚廣孝早已看穿朱棣身上那帝王之相,于是在誦經之際,他小心翼翼地接近朱棣,輕聲說道:「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
」這番話,意味深長。姚廣孝巧妙地在「王」字上加上「白」,成為「皇」,這一細微的改變,仿佛預示著未來的偉業。朱棣當時雖然并未表露出高興之情,但這句話卻在他的心頭悄然生根發芽。

或許這段對話真實,又或許只是后人杜撰的傳說。畢竟,當時朱棣剛剛當上燕王,而朱元璋的皇位繼承順序還未明確,朱標尚在世,朱棣的野心似乎還沒有如此清晰。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并不重要,因為它成為了一個傳奇的開端。姚廣孝隨朱棣返回北京,擔任慶壽寺的主持。他與燕王的關系日漸密切,頻繁地出入燕王府。每當兩人相會,他們總是屏退眾人,私密交談。這個藩王與僧人之間的親近,引起了眾人的議論和猜測。一個藩王,一個出家僧人,兩人的交往,看似不尋常,卻充滿了謎團和未知。

他們的親密無間,似乎超越了塵世的界限,預示著未來將會發生的偉大事件。這個故事,雖然充滿了神秘和疑云,卻讓人無法抗拒,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傳說,本身就是傳奇的開端。在歷史的舞台上,朱棣和姚廣孝,兩位看似不同命運的男子,卻在一個時局的推動下,聯手書寫了一段傳奇。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標的離世,留下了一個問題,誰來繼承皇位?朱元璋曾思索著是否應該讓朱棣繼位,但大臣們卻堅決反對,認為燕王朱棣過于強大,不可輕忽。朱元璋最終選擇了立太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但這個決定引發了一系列后續事件。朱允炆登基后,聽信了一些臣子的建議,開始削藩。眾多藩王被削弱,其中甚至有朱棣的同母弟周王,以及湘王,后者甚至被逼自焚而亡。朱棣遠在北京,感到憤怒和無奈。然而,一個人的智慧和膽識改變了一切。姚廣孝,在這個關鍵時刻,密謀勸說朱棣舉兵。他用堅定的信仰和自信,說服朱棣不必擔心民心。他的話語點醒了朱棣,讓他決定走上改變命運的道路。

朱棣和姚廣孝開始了他們的偉大事業。姚廣孝在北京慶壽寺主持,頻繁出入燕王府,他們私密交談,策劃著未來的行動。這位僧人與藩王之間的默契和親近,成為了一場偉大歷史事件的導火線。朱棣并不是一位輕率的領袖,他仔細籌備,但東昌之戰卻險些失敗,讓他心生猶豫。然而,在關鍵時刻,姚廣孝再次挺身而出,解釋了風雨和瓦片掉落的巧妙關聯,鼓舞了士氣,為朱棣的決心再次點燃了火焰。建文三年,朱棣受到壓力,但姚廣孝再次提出重要建議,指出朝廷兵力集結在北方,南京周邊空虛,建議直搗黃龍,而朱棣果斷采納了這一建議。于是,朱棣在浦口攻入南京城,奪取了皇位,改元永樂。姚廣孝,從一名普通僧人,蛻變成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他的智慧和堅韌,為朱棣的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這段歷史故事,充滿傳奇色彩,展示了兩位不同身份的男子,如何通力合作,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留下了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在明朝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他不是統治者,也不是戰場上的英雄,卻用智慧和堅韌的毅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這個人就是姚廣孝,一個看似平凡的僧人,卻在靖難之役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朱棣登基之年,姚廣孝已經年屆六旬,被封為太子少師,并被賜名為「姚廣孝」。朱棣試圖勸說姚廣孝還俗,甚至賜予他土地和美女,但姚廣孝堅持不屈,仍然身披僧袍,住在寺廟中。這一決定背后有著深刻的原因。

姚廣孝的生平是一個復雜的故事。在他的內心深處,早已埋下了對朝廷和世事的懷疑。他對朝廷不滿,甚至懷疑朱棣是否會淪為另一個權力腐化的統治者,這種擔憂讓他不愿遠離僧袍。

他曾勸解朱棣不要殺方孝孺,但朱棣最終沒有遵從他的建議,這使他對朝廷的信任更加動搖。回到故鄉蘇州,姚廣孝的遭遇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懷疑。姐姐和昔日的朋友王賓對他冷淡,甚至拒絕了他的探望,這種反應讓他意識到,自己對待朝廷的態度可能已經被外界誤解。更令人深思的是,姚廣孝的心愿之一是請求朱棣釋放溥洽,一位曾經受害于靖難之役的僧人。這個請求并不僅僅是出于仁慈,而是因為姚廣孝看到靖難之役的后果,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他試圖以這一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去,為曾經被牽連的人們贖罪。在生命最后的時刻,姚廣孝表現出一種深刻的自我反省,他沒有改變自己的信仰或服飾,但他通過善行來回應自己的過去行為,以示對歷史的敬畏。姚廣孝的故事教導我們,歷史往往充滿了復雜性和多重層次,每個人都在歷史的大舞台上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而這些角色往往受到個人信仰、情感和懷疑的影響。姚廣孝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歷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