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城托孤,安排李嚴給諸葛亮當副手,背后的真實用意是啥?
2023/10/29

人事即政治!所以我們每一個職場中的人,一定要對職場的人事安排保持較高的覺悟和認知,千萬不要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

蜀漢集團有一個政治大佬叫李嚴,這個人其實最后就是毀在了他對「職場任免」的認知上。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時,雖然舉國相托于諸葛亮,但同時也安排他為諸葛亮的副手,算是同為托孤大臣。這讓他的自我定位產生了巨大的偏差,他覺得他是可以和諸葛亮相提并論的人,最后越想越偏激,越做越離譜,落得個不好的名聲以及憂郁而死的下場。

那麼,李嚴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又是怎麼一步錯而步步錯的呢?

李嚴的生平介紹

李嚴是荊州南陽人,注意,他是當時三大頂級人才庫之一的南陽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南陽人長大后自然是首先在荊州混。荊州當時是劉表的地盤,因為李嚴不屬于荊州的頂級士族圈內人,所以劉表按規矩地沒有重用他,只是派他到荊州的各郡、各縣擔任一些偏基層事務型官員。但李嚴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干啥都還表現挺好,慢慢也算有了點才名。

後來劉表去世,曹操順勢南下,并成功接管了荊州。曹操剛剛接管荊州,用人方面是需要非常講究的,原來的荊州干部不能不用,但也不能全用、重用,李嚴在這次公司重組的形勢下,被曹操任命成了秭歸縣令。

但李嚴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老闆不太感冒,趁著自己到長江邊上任職的機會,一溜煙就跑巴蜀去了。我想做個貨真價實的漢臣,我只愿意跟姓劉的老闆混。

劉璋對于特地趕來投奔的李嚴很器重,人家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李嚴舍棄最大的曹魏集團過來投奔自己,不重用就太不禮貌了。于是,讓李嚴擔任了成都縣令。

成都縣令在益州就相當于首都市委書記,妥妥的重點培養對象。到了213年的時候,李嚴已經很受劉璋器重了,被任命為護軍(相當于監軍、政委)到綿竹一帶去抵抗來了就不想走的劉備。

誰知道,李嚴對姓劉的老闆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與劉備一接觸就被劉備那該死的魅力給折服了,他率部下向劉備投誠了。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都是姓劉的老闆,但我更喜歡劉皇叔這個劉老闆,一看就更有潛力一些。

劉備這一輩子被曹操追得到處跑,基本上沒有啥歸屬感和幸福感,平時也很少被人這麼捧著過,所以他對主動投靠他的人也基本上沒啥抵抗力。

就我這破公司,一直就沒啥起色,但你們居然還這麼看得起我,所以只要你們來應聘,一律重用。張松、法正、孟達、李嚴這些都是如此。

李嚴最開始被劉備任命為裨將軍,然后再平定成都后,又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創業板就是這麼容易快速漲停。

但有一說一,李嚴其實是一個全面型人才,之前人家在荊州搞政務,後來益州搞軍務,都表現得中規中矩。可人家還精通法務,諸葛亮為治蜀量身打造的《蜀科》,5人修編小組就有他一個,其他四個是:諸葛亮、法正、伊籍和劉巴。

公元218年,劉備劉老闆被漢中之戰拖住了,很多并不認同劉備的人便想著渾水摸魚,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趁機起兵,并很快招集了數萬人的隊伍,并一度打到了資中縣。

李嚴也知道老闆劉備現在顧不上這麼多事,也不給領導添麻煩了,帶著本郡士兵五千人就去剿匪去了。

結果還挺順利,馬到功成。

不久后,越巂郡夷帥高定又率軍圍攻新道縣,又是李嚴去解的圍,把高定給打跑了。

鑒于李嚴工作上這麼給力,劉備于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原職不變。大家看看「輔漢將軍」這名字就知道了,這絕對是劉備重點培養的對象。

李嚴為什麼這麼討劉備喜歡呢?那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李嚴很會來事。劉備在漢中稱王,以及後來稱帝,李嚴都是勸進最積極的幾個人之一。尤其是在劉備稱帝前,還為領導提供了看見黃龍洗澡的天降祥瑞。

李嚴做事的能力其實比較靠譜的,啥都懂且啥都能弄出點花樣來。但月盈則虧,或許是因為做事能力太強了,李嚴在做人方面的能力就欠缺了很多。比如他在當犍為太守時,就因為要給自己的辦公場所擴建一下,跟郡功曹(地頭蛇的專屬崗位)楊洪鬧翻了,結果把楊洪氣得辭職了。

又比如他后都督江州時,再次逼反了手下的牙門將王沖。還比如,他跟護軍輔匡等同級別的同事也處理不好關系,不怎麼來往。

李嚴為什麼是這個性格呢?其實還是一種小人得志的因素在里面,以前不怎麼受寵,突然受到了老闆的重用,就會很順理成章地生出一種高人一等的虛榮心來。

時間來到了223年,劉備在敗光蜀漢家底子之后,把自己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和馬上就要沉底了的蜀漢打包托付給了丞相諸葛亮。咱玩崩了,你替我接著玩,爭取能把咱蜀漢這口氣續上。

劉備白帝城托孤其他方面都好說,比如托孤給諸葛亮,是因為只有諸葛亮有能力去當那個接盤俠。只有一件事是比較讓人費解的,他安排諸葛亮主政的同時,還安排了之前已經被他提拔為尚書令(副總理級別)的李嚴給諸葛亮當副手,共同輔政。

劉備去世后,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李嚴為中都護,被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

諸葛亮總體操盤,李嚴鎮守國門,這看起來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但是,李嚴他自己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和諸葛亮同為顧命大臣,憑什麼蜀漢的大事小事都是諸葛亮說了算,自己卻只能幫諸葛亮守住外圍?他要更大的舞台、更大的分量。

但求而不得往往就是一個人走火入魔的開始,在李嚴多次要求諸葛亮給其分權未果的情況下,李嚴開始不斷犯原則性錯誤了。

第一件事就是他和他曾經的好友,也就是後來投降到曹魏的孟達聯系,意欲再次讓孟達歸蜀。這事在明面上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無可厚非,但實際上是李嚴在拉攏政治上的幫手以便與諸葛亮分庭抗禮。

第二件事是他曾經慫恿諸葛亮加九錫。這件事背后的險惡用心有兩個,一個是他把諸葛亮拱到稱王的位置上去,水漲船高,自己的行政級別也能上去,行政權力也可以增加。另一個是給諸葛亮潑政治臟水,原來你諸葛亮不是一心輔漢,有自立之心,算是在挑撥諸葛亮和劉禪以及蜀漢忠臣之間的矛盾。

第三件事是他曾要求諸葛亮把巴州五郡單獨劃出來成為一個獨立行政區,由他來管轄。目的很明顯,他就是想方設法要不和諸葛亮在一個鍋里吃飯,他要獨立自主的管理權。此事自然也被諸葛亮拒絕了。

第四件事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曾要求他移師漢中當后援,結果他抗命不遵。後來是他散布司馬懿用更高的籌碼在勾引他的假消息,諸葛亮揣著個明白裝糊涂,提拔李嚴為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李嚴這才愿意北上漢中的。

第五件事就是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故意扯諸葛亮的后腿,先是故意拖延后勤供給,再派人去跟前線說供給跟不上了,慫恿前線撤軍,動搖前線軍心。等前線真的撤軍了,他又故意做出一副正常運送軍糧的樣子,說撤軍完全是諸葛亮的主意,跟自己毫無關系。

其實的李嚴的種種小心思和小動作,諸葛亮都了如指掌,但是沒有辦法,蜀漢百廢待興且任重道遠,經受不起任何劇烈的內斗,所以對李嚴這個位高權重的顧命大臣一再謙讓,直到最后一次,李嚴拿國之大計開玩笑、做文章,諸葛亮才忍無可忍地將其削職為民。

李嚴削職為民之后,諸葛亮也沒活多久了,沒過兩年就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了。而到了諸葛亮去世之后,李嚴才漸漸感受到,他或許再也遇不到這麼用心良苦的好領導了,自己不太可能得到重用了,故此激憤發病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李嚴之子李豐并沒有受到李嚴的任何牽連,一直深受蜀漢朝廷的重用,由此可見,丞相心胸之廣闊。

關于李嚴的一些分析

一葉知秋,其實通過李嚴這個人身上是可以看出當時的歷史問題的。

首先很多人覺得劉備生前十分器重李嚴,然后安排李嚴和諸葛亮同為顧命大臣,必定有用李嚴制衡約束諸葛亮的用意在里面。這種理解是不夠透徹的。

托孤,這在歷史上并不少見,但大家知道先帝托孤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嗎?自然是能夠維持他們家的江山社稷,能保證按照他在世前的秩序運行,但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含義在里面,那就是要保證他的孩子能順利把他「預支」出去的權力順利拿回來。

所以,歷史上的托孤大臣往往都是四個起步,為什麼呢?

因為人多,權力就更容易分散,以后新皇帝的權力回收阻力就更小一點。另外,副手越多,就有可能對正職形成真正的約束和制衡。

像劉備這樣「一正一副」的托孤在歷史上就這一例,為啥?不科學、不合理唄!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就算諸葛亮有點啥想法,你李嚴還能打倒諸葛亮?能力、分量、地位、聲望,李嚴跟諸葛亮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那麼,既然不合理,劉備為什麼又要做出這樣的安排呢?人家劉備并不是讓你李嚴去約束諸葛亮的,而是通過最后一次提拔讓你安心去配合諸葛亮新政府的工作的。因為劉備知道你李嚴的功利心極強,不安撫你一下,你心里過不得想。我信任和重用諸葛亮是沒錯,但是對于以前的老同志依然記在心里,大家好好干,咱老劉家不會忘記你們的。

再說,劉備真的那麼不明智地想讓你李嚴去約束或者監視諸葛亮,就會讓你和諸葛亮一起去中央就職了,而不會讓你駐守在當時的國門永安了。讓你守永安是什麼目的?覺得你是一個可用之才,把你升到很高的位置,然后你要知恩圖報地配合好諸葛亮的工作,幫他守住國門,然后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去解決朝堂內部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句話,就是要你李嚴真心實意地去幫諸葛亮分擔一部分壓力。

第二個問題就是大家會很奇怪劉備的用人思路,之前他對突然來投奔的法正言聽計從,這後來又一路坐火箭地提拔李嚴,這里面有什麼講究呢?當然有啦!雖說劉備對下屬一向比較厚道,但他也是凡夫俗子,親疏觀念還是有的,權力游戲的基本規則也是懂的。從徐庶、龐統、法正、李嚴等人來看,劉備在自己的核心團隊任命來看,是優先于荊州派和外來派的,而有點排斥益州派的。

劉備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不得不這麼做!劉備以仁義無雙而聞名天下,但是他取益州的方式卻很不仁義,也可以直接說,劉備在益州人心目中的形象其實并不光輝。雖然有很多益州士族都見風使舵地投靠了他,但是不代表益州士族就真正跟劉備一條心了。劉備生前,就有很多益州勢力造他的反,劉備去世時,南中幾乎全反了。曹魏攻進巴蜀時,還有益州士族大佬大力宣揚投降主義……說到底,還是人心不那麼可控,尤其是那些已經開悟了的士族之心。

劉備重用李嚴,其實就是因為李嚴是荊州人士,扶持一個荊州大佬,能幫諸葛亮分擔不少的政治壓力。劉備集團的元老其實大多是河北的江湖人士,這些人大多數只適合干武職。他的文職核心和元老其實主要來自于徐州和荊州這兩個地方,但是蜀漢集團在十年炸裂式發展之后,已經基本上把自己的元氣也耗盡了。

幾乎就剩下諸葛亮一個光桿司令了。

如果讓諸葛亮一個人去獨立支撐,不管諸葛亮有沒有這個能力,劉備大抵還是不放心的,多扶持一個荊州大佬,他就多一份安心。

夷陵之戰后,蜀漢集團的勢力組成悄然之間已經變成以益州派為骨干了,這是劉備要扶持李嚴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內在訴求還是希望盡可能地幫諸葛亮分擔壓力。

這玩意不說多了,咱就看看咱們現實之中的單位,有沒有「一正一副」的人事設置?如果有,那大家一定要上心了,只有兩種結果:一正一副就是互相打配合的或者副職因為不安分被正職干掉。李嚴就是因為沒有前一種覺悟,最后偏激地走向了后一種結果。

最後來說一說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李嚴原本是可以活得更好,甚至沾上丞相的光,青史留名的,但他為什麼會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一個慘淡下場?

李嚴本質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咱落井下石,他本質上就是一個小人。小人有啥特點:近則不遜,遠之則怒!看看李嚴的行為表現是不是十分吻合這一特點?

而且我還可以告訴大家,歷史上真正厲害的小人大多都是很有能力的,李嚴就是如此,水利、律法、軍事、行政,人家是樣樣精通。為什麼會這樣黑色幽默呢?因為平庸的小人其實并不可怕,有時候甚至還很可愛,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破壞力。但有能力的小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欲望、能力會在他們的能力杠桿下,爆發出極大的傷害性。

李嚴從劉表、曹操、劉璋手下再到劉備手下供職,大家發現了一個什麼規律了沒有?那就是他得了有奶便是娘的病,誰給的待遇高,他就給誰干。當然,李嚴可能比呂布、張松、孟達那些人還是要好一點,至少他心中還有一個「忠于劉漢」的大原則。

也正是因為李嚴有「忠于劉漢」這個大原則的保護,所以在劉備去世之前,他的人設是不會崩的。因為主政的身份跟他的訴求以及保護色是相符的,所以,李嚴平時恃寵而驕、跟同事處理不好關系,對他的政治形象有毛影響呀?

但是,諸葛亮主政時期就不一樣了,李嚴的心態變了。他有了自己說服自己,自己欺騙自己的借口,你諸葛亮雖然是先主欽定的接班人,但你畢竟不姓劉,而我在名義上也是和你一樣的顧命大臣,我為啥要配合你?平起平坐不香嗎?

人生實苦于多欲!一個人一旦有了不合理的強烈欲望之后,就是越走越偏的開始。

大家看看李嚴在劉備去世之后干的那些事,簡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人家諸葛亮顧全大局,處處忍讓,而李嚴卻不知好歹,步步緊逼。逼到最后是諸葛亮不處理你都不行了,你李嚴高興了嗎?

讓你給諸葛亮當副手,駐守永安,總督巴州……這種安排委屈你了嗎?毫不客氣地講,這是劉備在抬舉你!人家諸葛亮一出山就被視為接班人在培養,蜀漢的架構是他搭建的,藍圖是他繪制的,體系是打造的,戰略是他策劃的,還有各種關鍵節點是他和劉備的小團隊一起經歷的,劉備各種困難也是他解決的,最后這個爛攤子也是他毫無怨言來接管的……你拿什麼跟人家去平起平坐呀。

再說,劉備真的打算讓你和諸葛亮平起平坐,他會把蜀漢的一切都打包給諸葛亮嗎?再退一步說,他會讓三個孩子認諸葛亮為父嗎?這是啥意思你懂不?我知道有些人會打著我們老劉家的名義不服諸葛亮,我現在讓我三個孩子認諸葛亮為父,說明諸葛亮不是外人了,人家是我三個孩子的父親,你們誰不服他,就是不服我們老劉家。這是給諸葛亮弄了一個天大的權威背書。

李嚴在諸葛亮主政后,各種鬧騰,其實核心意思也就一點,他也想過過一把手的癮。但是,諸葛亮怎麼會同意呢?蜀漢又不是處于家大業大的騰飛階段,要真如此,搞個分公司單獨劃出去給你李嚴過過癮,免得你沒完沒完了地鬧騰下去,那也不是不可以。可是,蜀漢本來就快揭不開鍋了,諸葛亮必須要集中力量辦大事,自然不會答應你李嚴的各種無理取鬧。

但是,丞相真是氣度恢宏、性情高雅的人。你李嚴盡管不上道,但也是先帝重臣,是新政府的要員,我不介意你的不懂事,咱受先帝重托,必須要維穩,為了班子內部的和諧,能讓的我都讓你三分。

你勾連孟達,這事我知道你的目的,我不拆穿,我將計就計地把孟達除掉就行了,丞相這招廢物利用真是厲害,有機會再和大家聊聊;你要搞巴州自治,為了達到目的居然突破底線,拿與敵人密謀的事情來增加籌碼,咱也不戳穿,給你加官升職來滿足你;你給我政治挖坑,讓我加九錫稱王,我順著你的意思來回絕你,我說等到光復中原、平定二都,我加十錫都有資格,那個時候兄弟們都有份。

言下之意目前我沒資格,大家也不要胡思亂想,好好把工作干好,該有的大家都會有……

遺憾的是,李嚴就像是一只鉆進了死胡同的惡狗,越走越偏激,最后居然拿軍國大事來搞個人斗爭。你可知道,一次北伐要耗費蜀漢和丞相多少心血嗎?你可知道,在關鍵時刻你扯一下蜀漢的后腿,蜀漢要倒退多少年嗎?你可知道,你這種因私廢公的行為是多麼為人所不齒的嗎?

即便是這樣,丞相依然沒有殺李嚴,依然重用了李嚴的兒子。所以那些說丞相治蜀期間專權任性、自以為是、打壓異己的噴子們,你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理!

求而不得,反求諸己!李嚴是一個讀書人,但是他一輩子沒有讀懂這句話,他甚至不如我們很多平民百姓,在他心目中,他是永遠不會錯的,他才是最厲害的那個人,如果自己有很什麼不滿意、不痛快,那一定是周圍的人和環境對自己不友好。

大家也不要急于或者過于去責罵李嚴,事實上,那個時代大多的士族都是李嚴這種人。而我們現在的周圍,也有太多太多李嚴這樣的人了,或許就包括我們自己。

一些現實思考

這一部分,咱不打算多說,免得有憤世嫉俗的嫌疑。咱就從積極的角度,倡導一下大家應該如何去自我反省。

先介紹一個真實的案例:咱一個朋友,29歲提副處(國企),32歲因為競選正處失敗,憤而離職,隨后在外圍市場暴走一段時間,最后一腳踩空,在40多歲成為被管制的對象。

所以,我們常說,人一定要學會修身養性,其實就是在教導我們,一定要學會正視真正的自己。不反對一個人有想法、有欲望,但在這個同時,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節制。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都是在講這個東西,比如中庸之道,比如以和為貴,比如順其自然,比如我們現在說的要懂得與自己和解……但是,真的很少有人能把這些東西的內涵理解透徹。

比如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中借神乎其神的掃地僧說出「佛武一體」的道理,也就是少林七二絕技等高超武技背后都有極強的反噬性,都需要依托一種的高深的佛法來消除其心中戾氣,否則,你的武技修煉得越高,就越容易反受其害。其實這和我們常說的「德才兼備」不是一個道理嗎?

我們現在很多人活得太膚淺了,不停地在追逐著名利,卻從來不知道停下來反思一下自我,最后得到的卻根本留不住。因為你的德行有限,注定你的得到的就只能是那麼多,再多了就構成了「德不配位」

的必敗形勢了。

李嚴是不是個人才?有沒有能力?可以說,比我們大多數厲害多了。他有沒有機遇?有沒有成績?這些東西他都幸運地遇上了。但是結果呢?不還是慘淡結局?任何時代,都不缺李嚴這種自認為很了不起、很牛逼的人,也不缺他那樣欲壑難填的人,更不缺他那樣誰都不服的人……

網上那些噴子、鍵盤俠為什麼不值得我們去搭理?因為在真正的有識之士眼中,這樣的人就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成就的。不是懷疑他們有一定的才能,而是他們的格局和品行修養壓根就跟不上。

小人物重術,大人物求道,咱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真正契合自身條件的需求是什麼?咱不妄自菲薄地給自己的需求和目標打折扣,也不要狂妄自大地去給自己的欲望充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誰不想做到平天下?但對于有些人來說,能做好修身這件事就相當不錯了。

原諒老易如此直白地說了這麼多,其實也沒啥其他的想法。冷暖自知,各自的日子各自過,真正能夠替自己人生把關的,還是我們自己。祝諸君安好!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