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這段文字是49歲的張幼儀,在遇到了一位名叫蘇紀之的醫生,兩人步入愛河后,準備再婚。張幼儀寫了一封信,詢問大兒子徐積鍇的意見。作為徐志摩的獨子,徐積鍇在信中表示自己永不忘母恩,并愿意將蘇紀之當做自己的父親一樣侍奉。
徐志摩對張幼儀母子,從未有過一絲的關護之心。他們的結合,本是由父母的包辦婚姻而起。徐志摩從未有一刻愛過張幼儀,在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徐志摩便嘴角一撇,隨后用十分嫌棄的口吻說到:「真是個向下土狍子」。
徐志摩在極為「勉強」下和張幼儀生活了一段時期,并于1918年生下了長子徐積鍇。可是徐積鍇出生后不久,徐志摩便獨自留洋去了,留下了孤苦伶仃的母子兩在家等著徐志摩。
後來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勱插手下,徐志摩才極不耐煩的將張幼儀接到了自己身邊,但不久后張幼儀便發現丈夫身邊已經有了另一道身影。
徐志摩在留洋的時候,與隨父游歷歐洲的林徽因結識,年方二八的林徽因身上充滿著青春的朝氣,哪清純而絕美的容顏更是讓徐志摩心動不已。
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不惜和已經懷有二胎的張幼儀離了婚,張幼儀敗得徹徹底底,甚至連向林徽因發起「進攻」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徐志摩喜歡林徽因只是他的一廂情愿,林徽因充其量只是欣賞他的才華。
在得知徐志摩所作所為后,林徽因主動地離開了徐志摩,并與父親林長民一起回了國,徐志摩也從英國追回了國,可是依舊沒能求得林徽因的愛。
後來林徽因與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定下了婚約,而傷心失意的徐志摩同樣也很快找到了新的伴侶,那便是陸小曼。
兩人在1924年結識,當時的陸小曼已是有夫之婦,和徐志摩一樣她對這段包辦婚姻也很不滿意,于是便與徐志摩悄悄展開了熱戀。
1925年,陸小曼與王賡失婚后。正式的公開了戀情,徐志摩下定決心要迎娶陸小曼,卻沒想遭到了父親徐申如的強烈反對。
徐申如之所以反對這段婚姻,是因為陸小曼是二婚,在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觀念還十分的嚴重,徐家又是有名望的大戶人家,徐志摩娶了個二婚女子回家,放在當時自然是會被笑話的,因此陸小曼就成為了徐申如的「肉中刺,眼中釘。」根本不受待見。
相反徐申如對張幼儀卻是極好,徐志摩和張幼儀失婚后徐申如甚至認了張幼儀做干女兒,畢竟張幼儀為徐家生下了兩個孩子,不過次子彼得後來夭折了,這一切的傷痛都是由張幼儀獨自承受的。
徐申如極力地阻止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或許也是希求徐志摩能與張幼儀復婚,可是徐志摩竟然頂著所有的壓力娶了陸小曼。
在多數人看來,張幼儀應該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愛情失敗者了。無論是林徽因還是陸小曼,都能輕而易舉地打敗她。換做任何一個女人,都應該對奪走自己丈夫的女人產生無限的恨意,但張幼儀卻偏偏相反。徐積鍇說:母親從未恨過討厭過林徽因,而且還很同情陸小曼。
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感情,本身就如同風與樹林的際遇,并沒有實質性的感情。可是因為林徽因的原因,徐志摩和張幼儀離了婚,而也正因如此林徽因飽受世人的謾罵,說她干涉別人的婚禮。
可是張幼儀都不這麼認為,張幼儀有一會還與林徽因見過一面,但在她的回憶錄里,卻絲毫沒有沒有指責過林徽因。
張幼儀之所以說同情陸小曼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陸小曼和張幼儀的第一段婚姻一樣,婚姻并非自己做主,最后也沒能求得圓滿地解決。雖然陸小曼和徐志摩成為了夫妻,可卻沒有得到雙方家庭,甚至是長輩耳朵認可,試問這樣一段婚姻能幸福嗎?
徐志摩乘坐飛機遇難后,陸小曼甚至連「接尸」的資格都沒有,全都是由張幼儀一手操辦的。徐志摩遇難后,陸小曼更是沉浸在了鴉片的世界,毀了自己的后半生,所以張幼儀說同情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