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西漢鼎盛時期,為啥靠三個女子平定西域?漢朝女子到底有多牛?!
2023/09/13

要說西漢平定西域,完全是憑借三個女子,這話肯定有失偏頗。不過,在漢朝攻略西域期間,有三個偉大的女子,她們為此做出了突出貢獻,這話肯定是沒錯的!

這三個偉大的女子,分別是漢朝細君公主、解憂公主,以及漢朝的女外交家馮嫽。

這是一個非常曲折,而且非常波瀾壯闊的故事。

這個故事要從當年的漢朝,開始大規模攻略西域說起。在漢武帝時期,漢朝為了打匈奴,就想到了和西域這邊的聯手。所以後來,漢武帝就派了著名的探險家張騫,來西域這邊進行溝通。

結果,西域這邊的情況,卻和漢朝預想的不太一樣。原本漢朝想要和西域的月氏聯手,一起進攻匈奴。但沒想到的是,當時西域已經不是月氏人的天下。在漢朝開國之前,月氏人確實曾經一度稱霸西域。但是後來,隨著匈奴的崛起,月氏人被迫不斷西遷,這時候已經跑到中央那邊去了。

所以後來,張騫就只能在整個西域,尋找下一個可以合作的目標。後來,張騫找了一圈,終于找到了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國家。這個國家,就叫做烏孫。

不過,烏孫這招暗棋,并沒有在漢武帝時代用上。因為還沒等張騫在西域這邊談攏,漢朝那邊就和匈奴正式開打了。此后,因為衛青和霍去病太猛,這場仗打了十年之后,就把匈奴徹底打回了漠北。

等到匈奴退回漠北之后,烏孫這招棋,一下子就成了一招閑棋。

隨著匈奴退回了漠北,接下來的幾年里,漢朝開始向周圍其他近一點的勢力擴張,暫時也沒顧得上西域那邊。反倒是烏孫那邊,對漢朝挺感興趣,所以就派了使團,跟著張騫一起回到了漢朝這邊,想看看漢朝的情況。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一個女主角,細君公主,正式出場了。

這位細君公主,其實原本并不是公主,而是一個罪臣之女。嚴格來說,她是漢武帝五哥家的孫女。所以論起輩分的話,她應該是漢武帝的侄孫女。

雖然是皇族之后,但是這位細君公主的命卻不太好。因為在她小的時候,她爹參與了那場著名的‘淮南王謀反案’。因為這件事,她家的爵位徹底丟了,長輩也全都被處死了。

不過,漢武帝當時終究還是發了善心,沒讓自己五哥徹底絕后。尤其是對于當時尚未成年的這個侄孫女,漢武帝更是大度的放過了。

當然,即便免于一死,罪臣之后的這個身份,肯定是跑不了的。

就這樣,等到烏孫國派使臣來到長安之后,這位細君公主的機會來了。

當時的烏孫使團,到了長安之后,直接嚇壞了。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烏孫已經是西域的頂尖強國。原本他們以為漢朝就算再強,最多也就和烏孫國差不多。卻沒想到真實的漢朝,遠比烏孫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在這之后,使團迅速返回了烏孫國,向國王報告了漢朝這邊的情況。後來沒過多久,烏孫國就再次派來了使團,直接跑到長安,打算求娶漢朝公主!

當漢武帝知道這事的時候,第一反應其實是很生氣。要知道,漢朝之前之所以要和匈奴開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之前漢朝一直在和匈奴和親。在漢武帝這個時代,和親這個事,其實是很敏感的一個話題。在整個國家都很強勢的狀態下,漢朝再派公主出和親,難免會顯得有些軟弱,也不利于接下來漢朝對外戰爭。

不過,在這之后不久,漢武帝在其他人的提醒之下,又想到了自己這個被貶的侄孫女。當年自己侄子謀反的時候,這個侄孫女還只是一個小孩子,卻被牽連至此。漢武帝也覺得這個小女孩挺可憐,所以這時候恰好就想到了她。

在漢武帝看來,如果讓自己這個侄孫女,去西域做這個烏孫國的王后,似乎也并非不可以。首先,自己這個侄孫女,能夠洗脫罪臣之后的身份,以后能去烏孫國那邊享受榮華富貴。其次,這次和親之后,漢朝也就有了理由,直接插手西域那邊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這次和親,和當年與匈奴和親不一樣。當時跟匈奴和親,是迫不得已。可是如今再嫁公主,那是人家上趕著求娶!而且這次漢朝女子過去之后,那可不是給人家低頭做小去了,而是直接去做王后。有整個漢朝在背后撐腰,烏孫國那邊也不敢怠慢。

所以最后,漢武帝還是決定,把自己這個侄孫女升格為公主。然后讓她代表漢朝,去烏孫國那邊聯姻。

就這樣,最后,在使團的多次請求之下,這位細君公主終于嫁去了烏孫國。這也是漢朝嫁去西域的第一位公主。

不過沒想到的是,等到細君公主嫁到烏孫國之后,卻很快發現,情況和她想的不太一樣。

原來,當時的烏孫國,情況是這樣的。

烏孫原本也是西邊的一個游牧民族。最開始的時候,和月氏一樣,都是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帶。

後來,烏孫先被月氏擊敗,差點被滅族。而等到匈奴崛起之后,殘存的烏孫人,就和匈奴聯手,反過來趕走了月氏。

再之后,大概到了漢文帝在位時期,隨著月氏人西遷,烏孫就逐漸壯大,成了匈奴在西邊的一個比較強大的小弟。不過等到了漢武帝在位時期,這時候的烏孫,和匈奴的關系,早就已經沒那麼好了。

最關鍵的是,此時的烏孫王,已經老了。

從當年烏孫被月氏擊敗,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幾十年的時間里,烏孫這邊都是一位王在位。這位烏孫王,名叫獵驕靡。為了方便后面敘述,我們稱其為烏孫老王。

因為這位烏孫老王在位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到了漢武帝在位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老人了。而且,這時候他的嫡長子,也就是原來的烏孫太子,已經死在了他的前面。

所以,接下來烏孫這邊的故事,就像是後來明朝朱元璋那個故事一樣。老王想要立自己的嫡長孫為繼承人,但是老王的另一個兒子不愿意。不一樣的是,這個烏孫老王,卻壓不住他的兒子。

最后沒辦法,這個烏孫老王,只能讓那個大孫子,自己帶了一萬人出去,分家單過。然后,老王自己帶了一萬人,而烏孫國剩下的人,都在另一個兒子手里。

大概也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張騫就來到了烏孫。

這種局面下,烏孫自然沒辦法和漢朝結盟,畢竟他們自己的事情都還沒弄清楚。但是張騫的出現,卻讓那個烏孫老王,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在那位烏孫老王看來,漢朝比較強大,有插手烏孫國內政的能力。但同時,距離烏孫又比較遠,沒法直接影響烏孫國的興衰。

但沒想到的是,就在漢朝和烏孫剛剛取得聯系之后,匈奴那邊卻也同時得到了消息。匈奴覺得,我打不過漢朝,那我還打不過一個烏孫嘛!所以在這之后,匈奴當即決定,直接派軍隊來進攻烏孫。

以當時的局面來看,如果匈奴派軍隊前來,烏孫王和長孫這一脈,肯定會全面戰敗,到時候烏孫國就徹底易主了。對此,那位烏孫老王,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得知匈奴那邊的動向之后,這位烏孫老王,第一時間準備的一千匹馬作為聘禮,來漢朝這邊求娶公主,希望漢朝能夠幫烏孫解決困局。

細君公主嫁到烏孫之前,烏孫的情況,大致就是如此。

原本漢武帝把細君公主嫁過來,是想讓她享受榮華富貴,從此過上好日子,順便幫漢朝滲透西域。

但顯然,烏孫國這邊的情況,并不樂觀。而且,細君公主也沒想到,自己要嫁的這個烏孫王,年齡竟然已經如此大了。

從年齡上來推斷,這個烏孫老王估計比漢武帝年齡還大。不管怎麼看,這位細君公主嫁過去之后,都不可能幸福。

然而作為一個和親公主,細君公主肩負的,并不只是自己的幸福,更是國家的責任。所以在這之后,細君公主還是嫁給了烏孫國王。而且後來,按照游牧民族的習俗,她還直接嫁給了烏孫老王的那個孫子!

而且後來,匈奴知道烏孫和漢朝聯姻之后,也開始從脅迫轉為利誘。此后,匈奴那邊也嫁過來了一位單于之女,以此來招攬那位烏孫老王。

就這樣,這位細君公主,在烏孫國生活了五年。在這期間,她為漢朝在西域的滲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她也為漢朝傳遞回來很多西域的情報,為後來漢朝大規模攻略西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就在她剛剛嫁到烏孫之后不久,漢武帝便下令,讓身為外戚的李廣利,帶著軍隊直接討伐西域的大宛!這場橫跨三千多公里的遠征,幾乎橫跨了整個西域。雖然最后損兵折將,但依然艱難的打贏了。

這場戰爭,無疑徹底在西域諸國面前,樹立了漢朝的威嚴。而在整個遠征行動當中,細君公主傳回來的情報,無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細君公主嫁到烏孫國之后,僅僅只過了五年,便英年早逝了。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匈奴對她下了黑手,還是她在西域太過思念家鄉,最后積郁成疾病逝。

但顯然,漢朝這邊,不會因為細君公主的去世,就停止在西域的行動。而烏孫國這邊,也不可能因為細君公主去世,就直接放棄漢朝這條大腿!

所以接下來,烏孫國很快再次派出使者,再次向漢朝求娶公主!

對于細君公主的死,漢武帝自然也感到非常遺憾。但問題是,此時漢朝這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經過近二十年的恢復之后,匈奴的實力恢復了不少,再次走出了漠北。此時的漢朝,恰好需要再西域那邊,有一個強力的盟友,幫漢朝牽制匈奴在西邊的發展。

所以,在此之后,漢武帝不得不從宗室罪臣的后代女子當中,再次挑出一個,作為公主嫁去烏孫。

就這樣,接下來的兩個女主角,也登場了。

第二個女主角,就是漢武帝接下來選去烏孫和親的解憂公主。而第三個女主角,則是她的侍女,馮嫽。

先說解憂公主。

解憂公主其實比細君公主還倒霉!細君公主她爸造反的時候,她好歹已經做了幾年貴族女子,也算是享受了幾年的榮華富貴。可是解憂公主,則是在出生之前,還在娘胎里的時候,她爺爺就造反,參加了那場七王之亂!

所以,解憂公主自從出生開始,就被打上了一個罪臣之后的標記。雖然她確實是老劉家的后人,但卻沒享受過一天的榮華富貴。

但是在細君公主去世之后,她卻被選中,做了下一個嫁去烏孫的女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朝確實是虧欠她的。

不過,當國家使命落到她的頭上時,這位解憂公主,也沒有任何退路,只能去替國家解憂。

到了烏孫國之后,解憂公主繼續嫁給那位烏孫王長孫,或者這個時候應該稱之為烏孫新王。之前的幾年里,因為李廣利遠征大宛,讓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大大提升。所以烏孫這邊,也就被漢朝順道收拾了一下,直接由原本那位烏孫王長孫,徹底掌握大權了。

和上一任的細君公主相比,解憂公主明顯更加堅強。到了西域之后,她很快借助漢朝留在西域的一部分人手,在烏孫國內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同時,她還派遣自己的貼身侍女馮嫽,代表自己,出使西域其他小國。

沒過多久,漢朝解憂公主的名聲,就在西域迅速傳播開來了。

說到這里,我們得暫停一下解憂公主的故事,先來說說西域的大致地理情況。

要不然的話,我們很難理解當時的烏孫和解憂公主,對漢朝到底有多大意義!

所謂的西域,指的就是古代中原王朝,對玉門關以西地域的統稱。廣義上的西域,指的是玉門關以西的所有區域。包括西亞和歐洲那邊,對于漢朝時期的中原來說,也叫西域。

而狹義的西域,指的則是玉門關以西,帕米爾高原以東的區域。這塊區域,從地理角度來說,大致可以形容為‘三山夾兩盆’。所謂的三山,從北到南分別是阿爾泰山、天山以及崑崙山。而兩盆指的則是準葛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準格爾盆地在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塔里木盆地則是在天山和崑崙山之間。

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原因,兩大盆地當中的準格爾盆地,適合農耕的區域相對較少,反倒是草原要稍多一些。所以,在解憂公主嫁到烏孫的時候,這一塊還是匈奴人說了算。

而在準格爾盆地以南,就是天山。翻過了天山,就是塔里木盆地。因為有天山擋著,塔里木盆地的降水要更少,所以這塊盆地區域內,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也就是今天的塔克拉沙漠。

因為大部分區域都是沙漠,不適合人類生活。這里唯一能讓人大規模生活的區域,就是沙漠和兩座山脈交接的地方。這兩條線狀區域,靠著崑崙山和天山上的積雪融化,還能獲得一些穩定的水源。

在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之前,這一塊原本也都是匈奴的勢力范圍。這里所有的小國,都是匈奴的小弟。但是自從李廣利擊敗大宛開始,這個區域內所有的小國,都開始認漢朝做大哥。

如此一來,當解憂公主嫁到西域的時候,西域的大致情況,就成了漢朝和匈奴對半分的狀態。天山以北的草原區域,暫時還在匈奴的控制范圍內。

而天山以南的那些小國,這時候則是大多臣服于漢朝。

但問題是,漢朝大軍在這里的時候,情況是這樣的。可是如果漢朝大軍撤回玉門關以東呢?要知道,當時的漢朝,暫時還抽不出那麼多的資源,向西域大量移民。西域這邊的地理環境,也無法承載那麼多人口!

如此一來,想要保住這塊區域內,大部分的小國,都聽漢朝的話。那就必須得在北線中段,找一個西域小國進行扶持。只有這個小國,能夠正面擋住匈奴,讓匈奴人無法翻過天山順利南下,漢朝才能確保對西域的影響力。

而漢朝當時選中的這個西域國家,就是烏孫。

只有烏孫確保匈奴無法大規模跨越天山,殺入西域腹地,漢朝才能以最小的兵力,控制住這塊區域。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漢武帝明明那麼討厭和親,卻依然還是把漢家女子嫁過來的原因。

這個任務,之前的五年里,細君公主完成的很好。而如今,這個任務,則是落到了解憂公主,以及她的侍女馮嫽的肩上。

在正史上,對于解憂公主這一段的記載,非常非常少。所以我們也不知道,這期間解憂公主具體都做了哪些事情。我們只知道,接下來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一直到解憂公主第二位丈夫去世,匈奴一直沒能深入這個區域。

而且,在這期間,漢朝這邊能夠提供的幫助,其實相當有限。因為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李廣利遠征大宛之后,沒過多久,就開始和匈奴打仗,然后導致漢朝損兵折將。

再後來,就發生了那場巫蠱之禍,然后漢武帝就傳位給了漢昭帝。而漢昭帝登基之后,漢朝高層的幾個大臣,又在忙著內斗。

所以,在這期間,漢朝很難再派遣大量的軍隊,來西域這邊給解憂公主撐腰。

但結果,這位強悍的漢家公主,帶著她的侍女,卻很好的守住了之前漢朝大軍征戰的成果。

直到二十多年以后,解憂公主的丈夫去世了。這位國王死后,圍繞著烏孫國王的王位,大家開始瘋狂進行斗爭。最后,因為漢朝已經多年沒有派軍隊過來,解憂公主的腰桿不夠硬。再加上她的兒子可能比較年幼,暫時也無法繼承王位。

與此同時,匈奴那邊也開始向西域發力,企圖在烏孫國內發動政變,扶持一位傾向匈奴那邊的新王上位。

所以接下來,解憂公主就開始和匈奴人周旋。一方面,解憂公主發動自己所有的力量,指揮自己所有能調動的軍隊,阻擊匈奴的進攻。

另一方面,解憂公主也開始向漢朝這邊求救,希望漢朝能夠迅速前來支援。

收到解憂公主的求救后,最開始的時候,漢朝這邊還真沒直接回答。不是漢朝這邊不想,而是因為當時漢昭帝正好去世!那時候的漢朝中央,正在忙著廢立那位昌邑王劉賀,然后擁立漢宣帝劉病已。

直到劉病已登基,漢朝高層塵埃落地之后,漢朝才正式發兵。這一次,已經快二十年沒有往西域大規模派軍隊的漢朝,直接一口氣派了十五萬大軍!

這個消息傳到匈奴之后,匈奴那邊打都沒敢打,很快就撤退了。

有了漢朝這邊的娘家撐腰,解憂公主在西域那邊的底氣,自然就更足了。此后,解憂公主聯合自己的丈夫的弟弟,按照烏孫的傳統,讓這個丈夫的弟弟做了新王。同時,解憂公主再按照草原習俗嫁給他,繼續做烏孫國的女主人。

而且,經過這一次撐腰之后,解憂公主在烏孫的話語權更大了。再之后不久,她的兒子,就成了烏孫的繼承人。

此后的幾年里,解憂公主繼續在西域這邊奮斗,繼續幫漢朝提升話語權。終于,又過了快十年之后,匈奴那邊開始內戰,漢朝北方的壓力驟然減輕。所以再之后,公元前60年,漢朝就在西域開設了西域都護府。

不過,也就是在西域都護府開設的同時,解憂公主的第二位丈夫,也去世了。在這之后,可能是因為匈奴那邊的干涉,也可能是烏孫內部的很多舊貴族反對。總之,最后解憂公主的兒子沒能順利上位。反倒是另外一個擁有匈奴血脈的王子,被扶上了王位。

對于這個結果,解憂公主自然還是不能忍。後來沒過多久,就組織了一場刺殺事件,打算直接干掉這個烏孫王。

但結果,這個計劃最后不幸失敗了。而計劃失敗之后,解憂公主雖然是主謀,但是有漢朝撐腰,也只是被漢朝斥責了一頓,并沒有真的被波及。

而之后的幾年里,解憂公主又用了各種手段。在這期間,解憂公主甚至繼續依照繼婚習俗,再次嫁給了這個烏孫新王。但最后,解憂公主還是憑著自己的手段,讓烏孫國內亂。再之后,漢朝便趁勢插手,最后立了解憂公主的兒子,做了最后的烏孫王,同時還把烏孫直接分成了兩塊。

等到這件事做完之后,解憂公主終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此后,她向漢宣帝提出申請,請求讓自己返回家鄉。此時的解憂公主,已經是古稀高齡,她已經在西域奮斗了近五十年的時間。而她做的這些,對漢朝向西域的擴張,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最后,漢宣帝破例借這位和親公主,返回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長安。

回到長安之后,解憂公主在長安又活了兩年的時間,享受了落葉歸根的快樂,最后因病去世。

至此,這位解憂公主的故事,終于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過,這個故事還沒完。在解憂公主去世之后,她留在西域的那個侍女馮嫽,成了最后的女主角。

這位名叫馮嫽的侍女,在之前的幾十年里,一直是解憂公主最得力的臂助。而且後來,她還嫁給了烏孫的大將,本人在西域也有很大影響力。

之前烏孫內戰的時候,就是這個名叫馮嫽的侍女,游走于各方勢力之間,幫助解憂公主。後來,也是她通過自己丈夫那邊的關系,說服了解憂公主的反對派。然后又代表這些反對派,回到漢朝,去找漢宣帝要冊封。

所以後來,馮嫽就帶著烏孫各方的期許,返回了漢朝,去找漢宣帝討要封號。對于這位奇女子,漢宣帝也是極為欣賞。在馮嫽返回京城那天,漢宣帝下令讓文武百官,全部外出迎接。整個長安城的百姓,更是爭相出來瞻仰這位巾幗英雄的風采。

最后,也是馮嫽帶著漢朝的誠意,再次返回了烏孫,勸說烏孫各方妥協。所以最終,解憂公主的兒子,才能登上烏孫的王位。而這個烏孫,也被暫時一分為二了。

等到解憂公主回到漢朝之后,這位侍女則是跟著公主,一起返回了漢朝。不過,就在解憂公主去世后不久,她的后人,就在烏孫那邊再次失勢。在這之后,這位名叫馮嫽的侍女,則是被漢宣帝委以重任,直接被任命為漢朝使者,再次出使西域!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子使者!

而馮嫽這次出使烏孫的時候,則是帶著漢宣帝的各種冊封,在烏孫內部進行各種調節。最終,整個烏孫徹底接受了漢朝的封官和管轄。而隨著烏孫接受漢朝的實際管轄,其他西域小國,自然也紛紛見風使舵,紛紛接受漢朝的封官。

所以在這之后,漢朝開設的西域都護府,在西域這邊,才算是真正擁有了完整的控制力。漢朝的政令,也可以直接通行西域了。

這就是三位漢朝女子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