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唐有玄武門之變,明朝有靖難戰役,同為篡位為何二者評價懸殊?
2023/10/24

在古代,篡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靠篡位登基的帝王,多少受到后人的言誅筆伐,唐初的玄武門之變和明初的靖難之役就是如此。說來也巧,這兩位皇帝各各自開辟了一段盛世。

兩位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明成祖朱棣,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功績相當卓越。

李世民在位期間,唐朝空前繁榮,出現的盛極一時的貞觀之治。社會環境也相當開放,市場上流動人員絡繹不絕,百姓安居樂業。

不但如此,唐朝還聲名遠播,吸引了許多各國商人前來經商貿易。那時候,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所有人向往的國度。

就是現在,很多國家都還有中國人集聚的唐人街。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就是從唐朝傳承下來的,可見唐朝實力。

而這一切,李世民功不可沒。正是因為他的政策開明,心胸包容,才有了唐朝的發展。再看朱棣,以他的成就而言,完完全全可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屬于他的時代,叫做永樂盛世。

可以被稱之為盛世的,必有其不同凡響之處。的確如此,朱棣在位期間,為整個明朝,甚至于整個中國,創造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要說到的是《永樂大典》,這本書收錄了中國從遠古到明朝的各類文獻,是一部造福人類的百科全書。

其次朱棣還再次疏通大運河,中國的農業和交通運輸因此進一步發展。而且對百姓是輕徭薄賦,安定民生。以上都是對內貢獻,朱棣對外也是毫不放松。

永樂盛世期間,曾五次出征漠北,維護明朝安全。

在對外貿易方面,鄭和七次下西洋,向各國彰顯中國國力的同時也引進許多西方物種,有極大的意義。不管是朱棣還是李世民,他們的成就和付出,都應該得到所有人的贊頌。

但事實并非如此,世人對于這兩位皇帝大都持批判態度,尤其是朱棣,名聲特別不好。他們同為篡位,為何后人評價會褒貶不一?

李世民皇位合法

禮制一直是中國古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皇位的繼承權也是要嚴格遵守禮法的。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李世民是一個有野心,有謀略的人,大唐的奪得江山,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按照實力,李世民完全有繼承大統的資格。但是李世民是李淵的二兒子,皇位注定與他無緣。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最終自己只能當個王爺,而且將來新帝登基,也不一定會放過他。

與其以后擔驚受怕,倒不如先下手為強除掉太子,那太子之位不就非李世民莫屬了嗎,于是玄武門之變就發生了。

當時,經過長期東征西戰的李世民有了一批自己的心腹,在民間也是深受百姓贊頌,呼聲很高,顯然有與太子李建成分庭抗衡的條件。

李淵見李世民的地位威脅到太子,就開始想方設法削弱他的兵權。此舉非但沒有壓下李世民的野心,反而推動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也是心狠手辣,自己的親哥哥的腦袋說割就割,不僅如此,連帶著支持太子的四皇子李元吉一同誅殺。

當一身鎧甲的李世民帶人闖進皇宮,李淵就知道太子是兇多吉少了。果不其然,李世民告訴李淵,太子和李元吉意圖謀反,已經被就地處決。千防萬防,李淵最終還是沒能防住兒子互相殘殺,他也明白,李世民此行與逼宮無異。

無奈之下,李淵只能冊封李世民為太子,把皇位傳給了他。玄武門之變落下帷幕,李世民奪得太子的手段并不光彩,但皇位確實是合法的。

而另一場由朱棣發起的政變,簡直就是謀反。在一定程度上,篡位和謀反還是有區別的。

篡位是皇室自家的事情,屬于皇子間的爭斗。而謀反,就意味著要改朝換代。朱棣那個時候已經是封王,有自己的封地,算是地方的勢力。而地方直接對抗中央,本質上就是謀反,只不過朱棣是朱家人,所以才沒有完成最后一步,推翻明朝統治。

但是就算朱棣最后力排眾議當上皇帝,他也是師出無名,不合祖制的。當年,眼看各地藩王權力不斷膨脹。初登大寶的朱允炆終于按捺不住了,開始削藩。前前后后,朱允炆把五個藩王削成庶民。

身為燕王朱棣的地位岌岌可危,朱允炆還在伺機而動,就等著哪一天朱棣犯了錯,把他的權力也收歸中央。

朱棣在朱元璋的眾皇子中,其實是最出眾的。朱元璋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早早就把朱棣給趕去封地。

皇太子朱標早亡,就變成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在朱棣看來,朱允炆也不過是個初出茅廬從的小孩,現如今小孩處處和自己作對,要真敗在朱允炆手下,豈不是奇恥大辱。偏偏朱允炆又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性格,這也給了朱棣有所準備的機會。

朱棣抓準時機,打著「太祖遺訓」的名頭髮動靖難之役。僅僅用了三年,朱棣就攻進都城,朱允炆見大勢已去,點火自焚。

對比李世民,二人的行為其實目的相差無幾,都是為了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最終結果也是一樣的,奪得皇位。

但是,朱棣的罵聲就是比李世民重。在有的人看來,有了朱棣的罪孽深重作對比,李世民犯的錯根本就不值一提。出現如此大的偏差,就是因為,皇位的合法性。無論性質如何,沒有先皇的詔書,朱棣就是不合禮制,不合法治的。

《清高宗實錄》中就有一段關于乾隆為朱允炆追加謚號的記載:「易名以謚,古之制也,明建文為太祖之嫡孫,纘承大統,在位四年,故儼然天下共主矣,追謚建文皇帝為恭閔惠皇帝。」

這也間接反映出,乾隆不認可朱棣。一個皇帝的上位不合法治,是會被唾棄的。朱棣就是踩了這個雷,所以在同樣用不正當手段爭奪皇位的李世民面前,所受到的批判才更加銳利。

朱棣處事激進

一個人的處事方式,往往是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朱元璋上位之后,為了給自己正名,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都知道古代最嚴重的刑罰就是株連九族,可是朱棣獨創了株連十族。這十族中有一族是和犯人沒有親戚關系的鄰居和學生。

由此可見,朱棣行事完全不留余地,也難怪世人對其評價不高。朱棣篡位之后,就想利用方孝孺的文學成就和社會地位,讓其為自己寫登基詔書。但是方孝孺一生苦讀圣賢書,不肯為虎作倀。于是,方孝孺喜提株連十族。

朱棣這種趕盡殺絕的做法,用來對付那時候的人,確實再合適不過。朝堂上下的人立刻乖乖就范,不敢再對朱棣指手畫腳。但是世界上人那麼多,朱棣堵不住每個人的嘴,對于朱棣的批判還是會傳開。

等朱棣一死,對于朱棣的批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反觀李世民,殺了太子自己上位后,非但沒有處置太子黨羽,反而重用魏征等人,得了個知人善任的美名。

俗話說物極必反,朱棣手段過于極端,半點不留余地,別人或許會因此敬畏他,但不會敬重他。明面上,眾臣對朱棣畢恭畢敬,其實全是敢怒不敢言的表現。

不可否認的是,朱棣的確 是一個英明的皇帝。

身為一個皇帝,心狠手辣有時是一個優點。他需要操持的是全國,若非有超強的心智,分分鐘有可能一步踏進萬劫不復之地。朱棣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國家在他的治理下,一定會迅速壯大。

不過這種用血腥的手段震懾朝臣,來建立起一個統治集團,終究是不如籠絡人心來的完美。這一點在朱棣死后的幾百年被加以證實。在能查到的史書了,關于朱棣的治理用人上描寫,大部分都在說他的激進殘忍。

而李世民,篡位好像就只是他皇帝生涯中唯一一個小缺陷,除了有點美中不足之外,不妨礙世人對他的贊美。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中:「建成殘忍,豈主 《上》 鬯之才;元吉兇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油》,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

積功累德四字,有力闡述了李世民在位期間,還是深得人心的。這也難怪,一個能容得下對手舊部的皇帝,足以見其內心寬廣。況且上位之后,李世民也是勤政愛民,重用賢臣,名聲固然要比朱元璋更勝一籌。

可是這并不意味著朱棣就不是一個皇帝,假如可以把歷史上所有的皇帝聚集在一處,朱棣絕對是個中翹楚。

他或許不是一個好人,但做皇帝,朱棣比李世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只不過在鞏固統治時,李世民選擇較為溫和是手段,朱棣則是速戰速決。

這也就是關于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風評懸殊的一個原因,畢竟人還是情感動物。一個冷酷無情的君王和一個寬容的皇帝,自然是寬容的人更討喜一些。從后人的角度看,如果朱棣是前者,李世民肯定算的上是寬容了。

書寫史書

有一句話叫做史書都是勝利者寫的,李世民作為奪嫡成功的皇子,上位之后就利用皇帝的權利,命令史官修改史書來美化自己。《書唐隱太子傳后》中寫道:「太宗既立,懼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可見李世民修改史書的事情并非空穴來風。

史書一直是用來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幾百上千年的事實無從考究,也只有參考留下的史書。李世民就是利用這一點,給后人留下一個相對完美的形象。而關于玄武門之變,也是可以刪繁就簡,給自己寫一個正當的理由。

加上李世民對臣子和百姓還算好,世人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到處說他壞話。史書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由官方修,朝廷有正式部門。而野史,一般是私人撰寫,材料也大部分來自民間。

輿論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可怕的,可能原本事情原貌并沒有那麼夸張,傳著傳著也就成真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被罵得難堪,多少也是吃了這方面的虧。雖然他也修改史書,但是他顯然用錯了方法。朱棣通過貶低朱允炆來佐證自己謀反的合理性

關于這一點《奉天靖難記》有此描述:「太祖疾,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無敢應者,言不及他,逾期遂崩,允炆矯遺詔嗣位。」

一場貨真價實的謀反,在朱棣的操持下,瞬間就成了朱允炆改遺詔篡位了。

不過這種抹黑他人的手法,也是歷史上慣用的。

到清朝時,清朝的皇帝就開始大力宣傳朱棣的不仁不義,大逆不道了。沒有一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可以傳承千秋萬代,故對于謀反的人那叫一個深惡痛絕。

朱棣的皇位本質上就是謀反得來的,書寫史書的筆傳到清朝手上,清朝統治者必須要全力貶低朱棣,給后人一個警示——謀反就是和倫理相悖的,會說到萬人批判。這也就是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口碑大相徑庭的另一個原因。

李世民殺兄弟奪太子之位的舉動,頂多就算奪嫡。奪嫡在任何朝代都是存在的,只是大家一般是暗地里較量,很少會像李世民一樣大動干戈。所以就算當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怎樣對兄弟無情無義,在這些親身經歷過奪嫡的皇帝看來,就有那麼一絲情有可原。

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雖性質相同,本質卻截然不同。發動這兩場戰爭的人截然不同,也就注定,對二者的評價會走到兩方向,甚至兩個極端。所幸,現在的人再也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古人了。

不管是李世民,還是朱棣,他們都是功大于過的。世人所謂蓋棺定論,大概就是指把現在的事交給很久很久以后的眼睛去看。從千千萬萬不認識你的人的嘴巴說出來的話,可能才是最有意義的,因為他們不愛你,也不恨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