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明興宗岳父,大明名將常遇春!一生有多牛
2023/10/25

在元朝末年,出身平民的朱元璋能夠快速崛起,建立大明王朝,并一統天下。在這一過程中,常遇春的貢獻是不可或缺的。

常遇春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他的身影。他一生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明太祖評價他是‘沖鋒陷陣、所向披靡’,同僚稱贊他為‘智勇雙全、無一敗績’,甚至記載《明史》的史官都認可他的功績可與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相比。

那麼,常遇春究竟有何貢獻,能夠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常遇春劇照

初露鋒芒

常遇春,漢族,出生于元朝至順年間,他是明興宗朱標的岳父,從小武藝高強,尤其擅長射箭,可以說是例無虛發。

公元1355年,26歲的常遇春為推翻元朝,拯救天下,義無反顧的加入到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隊伍當中。

由此拉開了他長達數十年的軍旅生涯。

由于剛成為義軍的一員,此刻常遇春并未受到重用,直到跟隨朱元璋出征安徽采石磯(今馬鞍山),才展現出了驚人的軍事天賦。在這場戰役中,他獨自駕駛輕舟利用戰船的慣性,沖破岸邊元軍嚴密的防守,為無法登陸的軍隊打開缺口,并趁勢攻入城內奪下了采石磯,

隨后,他又帶領義軍在采石江面將切斷己方退路的元朝水師與增援隊伍逐個擊破,并繳獲大量戰船和數千兵器的戰利品,為部隊能夠順利返回安徽和州(今巢湖)肅清了道路。

從此,常遇春獲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被授予總管府都督的重要職位。

朱元璋劇照

屢立戰功

公元1356年,常遇春開始與朱元璋轉戰江南,他先是攻克了江蘇應天(今南京),并在擒拿民兵首領陳兆先后,又陸續俘虜將近四萬人員的降兵,間接為朱元璋能夠與陳友諒等梟雄抗衡打下基礎。

接著,他又攻陷鎮江、奪取馬馱沙(今靖江),占領常州,一路攻城掠地,直至最后在池州擊退陳友諒主力后,伴隨著婺州守軍的投降,常遇春才停下進攻腳步,開始部署同元朝將領伯顏不花的終極對決。

公元1359年,常遇春以元帥身份領兵征討浙江。在大軍抵達衢州城下后,盡管伯顏不花利用炮台的加持死守城池、激烈抵抗,但仍然未能扭轉局勢,最終常遇春通過奇兵突襲很快攻占了城池。城破后,城內伯顏不花和數萬官兵全部相繼被俘。

隨著衢州戰事的結束,常遇春從而讓朱元璋在江南站穩腳跟,為表彰他的功績,朱元璋將他晉升為僉樞密院事。

左常遇春、右朱元璋劇照

消滅陳漢

公元1360年,陳友諒登基稱帝,正式將國號改為漢,并在定下年號為‘大義’后,帶甲十萬揮師東下進攻應天。

收到風聲的常遇春,因提前奉命在前往應天的道路上設下埋伏,結果不僅成功重創陳友諒,保障了應天的安全,而且還收獲了一批優秀的將領,例如傅友德、丁普郎等人。至于戰敗的陳友諒則被追殺,被迫逃往江州地界。

公元1363年,常遇春再次陪同朱元璋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今江西上饒),關鍵時刻,常遇春發揮了神箭手的威力,一箭命中敵將張定遠,解救了即將命喪刀下的朱元璋,保住了日后開創大明洪武盛世的建立者。

跟著,常遇春利用風向,結合船小靈活的優勢,采用火攻計策,并聯合其他將領最終擊敗了陳友諒,將其六十萬漢軍困在湖中悉數殲滅。

從此,歷時四年的陳漢政權滅亡,常遇春因此升任平章政事。

陳友諒領兵劇照

覆滅大周

公元1365年,陳漢消失后,常遇春被授予副將,領命討伐吳王張士誠創建的大周政權。

他與主將徐達率領精兵二十萬從應天出發,在吞沒張士誠淮北地區的全部地盤后,朝著軍事重地湖州挺進,僅用數天時間他就攻下了城池,生擒了張士誠義子以及六萬士卒和大批驍勇善戰的武將,進一步削弱了大周武裝力量,同時又加強了己方的實力。

後來,張士誠倚仗的屏障杭州,其守將謝五也因畏懼常遇春而出城投降。至此,大周僅剩平江(今蘇州)一座孤城。

最后,常遇春集中兵力包圍平江,親自沖鋒,最終在城內府衙當中活捉張士誠,大周就此覆滅,常遇春也被晉封為中書平章軍國重事,領卾國公頭銜。

張士誠劇照

平定山東

公元1367年,常遇春被任命為副將,并與元帥徐達一起領兵二十五萬趕往中原,北伐大元。

他從淮河行軍,借道河南,在洛陽戰場上展現出了卓越的戰斗能力。他一箭射死攔截隊伍前進的元朝先鋒,借此機會擊潰元軍,斬獲了數萬兵器和馬匹,這次勝利被稱為‘塔兒灣大捷’。

隨后,常遇春繼續北伐,在駛入山東時,又在沂州附近斬殺投靠元朝的民兵首領王宣,還趁機收復了益州(今清州)、濟南等地,臨了在奪下東昌后,基本上鏟除了元朝在山東的勢力。

徐達劇照

占領大都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即位,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由于常遇春在北伐的杰出表現,他被封為鄭國公,地位僅次于朱元璋和徐達,成為大明朝廷第三號人物。

同年,常遇春在征伐太原時,再次展現了他的戰略才能。他擊垮了元朝得力干將王保保,并順便收回了大同。接著,他又奪取了通州(今北京)區域,距離大元皇宮僅有一步之遙。元順帝聽聞后,慌忙逃向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常遇春與徐達緊跟其后進入大都,將其改名為北平,并納入大明的版圖,同時駐扎大量軍力在城外,以防止元朝重新去而復返。

為消除元朝對北平的威脅,常遇春又奔赴開平,追擊逃離的元順帝。在全殲城中留守官兵后,常遇春獲取了大量物資,其中包括十萬頭豬、馬、牛和羊。

元順帝劇照

死后的榮耀

公元1369年夏季,常遇春返京途中在柳河川(今河北宣化)因病離世,終年40歲。

當朱元璋得知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

為表達自己的哀思,朱元璋親身參加了常遇春的葬禮,并將他葬于鐘山明孝皇陵,追封他為開平王,賜予忠武的謚號,同時還配享太廟和功臣廟。

為進一步感謝常遇春為大明的付出,朱元璋特意允許常遇春的長子常茂繼承他的爵位,而次子則接任他鄭國公的官職。

常遇春劇照

總結

常遇春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輝煌非凡,他不斷為大明的統一和安定而戰斗,盡管他是明興宗岳父,但是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大明王朝的重要人物,他的奮斗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和學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