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書生落榜后,被未來岳父嫌棄,用丫環調包與其成婚,得知真相后他是如何處理的
2023/04/18

洞房花燭夜,人家都是花前月下,而在清朝嘉慶時期有一位窮秀才,在洞房之夜發生了一件讓他很尷尬的事情,原本定好的婚事,當他掀開紅蓋頭時,大吃一驚,原來蓋頭下的新娘并不是他明媒正娶的富家女,而是「李代桃僵」的丫鬟,這不是明擺著準欺負人嘛!此人正是晚清政壇影響很大,素有湖湘經世派第一名臣之稱的陶澍。

說到陶澍,想必都會想到晚清重臣左宗棠,陶澍就是左宗棠的引路人個兒女親家。陶澍當時備受清朝皇帝恩寵,在政壇上堪稱是扛把子,絕對是個引領風騷之人!

不過,發生新娘被調包尷尬之事,是在他年輕,窮得叮當響的時候,其實能與黃家千金喜結良緣,是樁美事,誰料,自己被騙婚娶了丫環。換做誰肯定到黃家理論「退貨」了。

可陶澍的做法很明智,坦然接受,不僅保存了家人顏面,還讓悔婚的黃家大小姐悔不當初!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陶澍是如何被黃家騙婚的!

一門定親風波

1778年,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自幼受家風熏陶,在鄉里素有神童之稱。6歲左右就開始砍柴、放牛;7歲跟隨父親在外求學;8歲那年,陶澍隨父就讀岳麓書院;11歲就能巧答各種對聯。12歲就能寫八股文,他的神童之稱就是由此而來。

父親陶銓必一生都想走仕途,可又偏偏「逢考必不過」,先后多次參加科舉,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但是他很有文采,在詩詞和理學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只是年齡年大,也考不動了,無奈,只能當一個教書匠,收入雖微薄,但能讓一家人有口飯吃。

陶澍一邊繼續學業,一邊跟隨邊漂泊,餓一頓飽一頓的。即便這樣,陶澍并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父親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陶澍本身比較聰明,學東西很快,而且很勤奮,父親也將畢竟的才學和經驗傳授給他,如今他肚子里的墨水一點都不比他爹少。

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1797年,父子二人一同去參加鄉試,此時兒子18歲,父親42歲,在別人眼里,二人可是前途無量!

巧了,安化縣當地有個名叫黃崇榜的富商就看到了這一點,打起陶澍的主意,原來這黃家里有個未嫁的閨女,正值妙齡,黃崇榜雖沒有什麼文化,但還算得上一個有頭有臉的人家。所以想為自己閨女找個官宦世家聯姻,想與達官貴人攀上親戚,這樣一來,不僅能熏陶自己門庭,還能借此飛黃騰達。

當時的官宦世家極重門第家風,給兒子找的也自然是門當戶對,書香門第的大小姐,從內心就瞧不起黃家這樣的商人,因此黃崇榜想找一位有功名前途的女婿是處處碰壁。

但黃家并沒有打算放棄,而是退而求其。他是個商人,投資是他的強項,他想,既然攀不上現成的官宦世家,那就來一次投資,將目光放到了那些比較有潛力股的讀書人身上,在考中科舉之前先與之結好姻親,將來他們如果考上了,也算是投資成功了。

于是,黃崇榜四處托人物色,結果看中了陶澍,在安化當地陶必銓名聲最響,學問深厚,雖窮了點,但兒子陶澍有一肚子的墨水,若自己加以資助,日后必定能考上個一官半職,那自己就是官老爺的岳父了。

黃崇榜二話不說,就趕緊差人請媒人前去陶家提親,陶必銓并沒有瞧不起商人黃崇榜,倒是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好姻緣十分高興,一看黃家謙卑厚辭的想主動把女兒嫁給陶澍,就爽快答應了這門親事。

陶澍倒是不在乎此事,畢竟,黃家小姐長什麼樣子他也沒見過,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遵從就是了。

再說現在正是他考取功名的時候,并沒多想。就這樣,素未謀面的陶黃定下了婚姻。

被悔婚,貍貓換太子

定下婚約后,陶澍繼續攻讀備考。16歲時,陶澍參加縣學考試考中了秀才,後來陶澍又赴長沙參加湖南鄉試,結果,這個陶澍可能遺傳了他父親陶必銓的運勢,再一次上演逢考必不中。

此時陶澍年紀也不小了,因此陶必銓就讓他先回老家與黃家大小姐成婚再繼續復考。這下,黃崇榜犯起嘀咕了,莫非這父子倆沒有中舉的命?俗話說:凡事,都有定數。命中有時終須有, 命中無時莫強求!

如果這樣,把閨女嫁給他,豈不是吃了大虧?黃崇榜突然有一絲悔意, 思來想去,就想到了不如退婚吧。但又擔心悔婚行為會毀掉他的信譽,畢竟自己是商人,商人本應極重信譽,悔婚對他將來經商都有不小的影響,這讓黃崇榜整日郁悶彷徨。

就在黃崇榜躊躇猶豫的時候,鄉里的來了一個姓錢的富紳,夫人去世不久,打算續弦,聽說十里路黃家這千金有點姿色,便匆忙登門拜訪,想以高價聘禮談攏了這門親事。還向黃家承諾,悔婚嫁給他,他馬上明媒正娶黃家大小姐,保她一生榮華!

一邊是窮秀才,一邊是富紳,嫌貧愛富的黃崇榜有點動搖了,索性就把這件事說給女兒聽,讓她自己決定。可是黃小姐表示聽從父親安排,看得出女兒也不想嫁給窮書生。

這下黃崇榜更犯難,一邊是信譽,一邊是女兒幸福,躊躇不決,黃夫人就覺得做人就要守信,她不同意悔婚,她認為女兒應該如約赴婚,一家人爭議不下 ,愁眉莫展的時候,黃小姐身邊的丫環站出來,表示她愿意代替小姐嫁到陶家,這樣一來,就不算是悔婚。

黃崇榜一聽,拍手叫好,反正陶澍也沒見過他家閨女,就算「貍貓換太子」

也不知道,于是,他當即收丫環為義女,取名黃德芬。并對外宣稱黃德芬是他黃家二千金,日后要是陶家追責,也能說得過去。

其實這個丫環黃德芬是為自己謀了一天出路,她看出姓錢的富紳不是什麼正派之人,明知道黃家千金已經有婚姻,仗著自己有幾個銀錢,以高價聘禮來挖墻腳,這樣的人有點不地道,且自私,要是黃小姐嫁給他,她作為貼身丫環自然會跟隨小姐陪嫁過去,將來自己也不會有多好的命運。

而陶澍,她早就聽聞此人有一肚子的才華,為人正直,彬彬有禮,雖窮但至少是一個秀才,將來就算不高中,和他父親陶必銓一樣當個教書匠也能養家糊口,而自己當丫環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即便陶澍不認這門親事,最多打發她走,這樣還能換她的自由身,不再是賣身的丫環了。所以她愿意嫁過去,一是為自己將來打算,二是替黃老爺和黃小姐解了燃眉之急。

就這樣,陶家敲鑼打鼓迎娶了黃德芬這個「千金」進門。

就在陶澍掀開蓋頭時,黃德芬嚇得避開,陶澍問黃德芬為何如此驚慌?黃德芬就將前因后果坦白了,陶澍大吃一驚,看著手粗腳大的「妻子」,確實不像養尊處優的富家大小姐。不過,陶澍被她真誠和仗義感動了,同時也欣賞她的通情達理。

此時陶澍不怒反喜,說: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既然上天安排我們此姻緣,我愿意與你共度此生。黃德芬一聽淚流滿面,這可是上天賜她的最后禮物。于是黃德芬下定決心為陶澍分擔家務,好好孝順公婆。

于是,這一場「騙婚風波」消弭無形之中!

陶澍寬心接納,一路開掛

成婚后,陶澍并沒有向家人揭穿黃德芬是丫環身份,對她很尊重,黃德芬也是以德報德,對陶家越發的上心,把陶家打理得井井有序,根本沒有大小姐嬌生慣養的壞毛病。

父親陶必銓一度認為黃崇榜家風極正,沒有慣著女兒,認為替兒子做主找了一個好媳婦。

事實證明,陶澍看人的眼光很準,自從有了這個賢內助后,他人生猶如開掛般。1800年,陶澍父子同赴長沙鄉試,雖說其父又落榜,但陶澍考中了舉人。

不過1801年參加會試,卻又落榜。

黃崇榜得知消息后,一度暗自慶幸,這小子果然和他爹陶必銓差不多,頂多是舉人的命,要考進士估計還是沒戲。

此后,陶澍接到父親陶必銓來信,讓他留那邊繼續努力再考下一屆會試,家里有妻子黃德芬打理,讓他陶澍不必為家庭操心,得以專心繼續復習備戰下一次會試。

第二年,也就是1802年,嘉慶皇帝開恩科,24歲的陶澍參加會試考中進,這次陶澍沒有辜負父親陶必銓的期望,一舉考中了進士,通過會試,殿時試后,被嘉慶定為第55名進士,成為清朝安化第一位進士。

這下轟動了整個安化,陶家終于揚眉吐氣,陶澍踏入官場后,開啟了仕途順風之路。

嘉慶十年,父親陶必銓去世后,陶澍回鄉丁憂三年,陶澍應澧州學正之邀,來澧陽書院擔任主講。

在澧陽書院的3年,陶澍悉心教書育人,將教書育才當成了自己的副業和愛好,并對當時和以后的辦學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所以他在當官之余總會抽空去岳麓書院講學。

此后陶澍官場混得如魚得水,嘉慶晚年陶澍被任為江南道御史,期間,陶澍彈劾懲戒貪官,為百姓主持公義,得到嘉慶的好評。到嘉慶最后一年的時候,陶澍已經是川東兵備道。

道光時期,由于陶澍風評極好,并且能力頗強,被道光直接提升他為山西按察使,而這還不是陶澍的終點,在道光三年,陶澍又被提升為安徽巡撫,成為了地方上的大員。

後來陶澍由于善于治河,興辦教育,政績突出,51歲的陶澍,被任命為從一品的兩江總督兼署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坐上了兩江總督的位置,真正成為了封疆大吏。

後來名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無一不受陶澍的影響,左宗棠更是兩陶澍作為自己的偶像,後來他中舉人,終于見到61歲的陶澍,有二人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

陶澍的眼光,不限于選妻,更有識人之明,等他再見左宗棠時,陶澍指著總督衙門中自己辦公的椅子,對左宗棠說:將來這個位置以后一定是你的。

不僅如此,還主動與其聯姻,為自己的老來子陶桄聘娶了左宗棠長女左孝瑜,而當時左宗棠只是一個沒有官職的白丁,後來左宗棠也因此終成一代名臣,成了拯救晚清的名臣,可見陶澍看人之準。

而當年不嫌棄他窮,代替黃小姐嫁給他的黃德芬,隨著陶澍出任兩江總督,黃德芬也獲得了一品誥命夫人封號。黃德芬萬萬沒想到,當年的一個小選擇,給自己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回報。

并且,在陶澍這些年官位不斷升遷,即使娶了妾室,對自己的結發妻子黃德芬依然的十分尊重,從沒有怠慢過她,更沒有因為自己高官得坐,去嫌棄這個丫鬟出身的妻。

那曾經嫌棄陶澍的黃家,後來又是什麼光景呢?

雖然陶澍沒追究他騙婚的事,自從陶澍考中進士之后,后悔了,眼看著陶澍官職越來越高,丫環出身的黃德芬被誥命夫人,黃崇榜腸子都悔青。要是當年不悔婚,那些誥命封號本來是可以屬于自己女兒的呀。

更讓黃崇榜后悔的是把女兒嫁給了錢財主,最開始,她的日子還算可以,但這位姓錢的是個喜歡耍橫的主,想霸占一戶民田,結果被霸占民田的農民義憤之下打死他了,不久錢家由此沒落。

錢財主一死,錢家族人就欺負黃小姐是一個寡婦,不僅霸占錢家房產,還把房子變賣瓜分一分不剩,黃小姐只得回到娘家。

黃崇榜見女兒這邊過得如此凄慘,而那邊陶澍官越做越大,黃德芬的封號越來越高,悔不當初,不久急火攻心,撒手人寰。

黃崇榜去世后,黃小姐孤苦無依,很快也敗落了。善良的黃德芬得知后,立刻命人將黃小姐安置在了陶家老宅,此時的陶澍,已經是按察使了,知道后,對黃小姐還是執子胥之禮,念在當年的緣分,贈給了黃小姐五十金。

後來得知功成名就的陶澍要回老家祖宅省親,黃小姐更是為當年的做法羞愧難當,于是趁陶澍還沒回來之前,她逃離了陶家,削發出家為尼了,從此常伴青燈古佛。

另一種說法則是,陶澍接濟黃小姐五十金后,她又慚愧又感動,整日抱五十金,舍不得用,結果被自己得敗家兒子偷走了,一氣之下尋了短見。

如果當初黃崇榜不急于否認陶澍,黃小姐不那麼愛慕虛榮,意志堅定,又怎麼會錯失一個好夫婿呢。

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寫到最后

發生在陶澍身上的這個「姊妹易嫁」的故事,記錄在清朝文學家梁恭辰的《北東堂筆錄》,據說作者梁恭辰的父親事梁章鉅,在道光時期出任布政使,陶澍當時是江蘇巡撫,由于兩人都心系百姓,曾經一起治理洪澤湖水患,有過忘年之交,顯然梁恭辰是陶澍的世侄,所以他記載陶澍被騙婚的事情雖非官方史料記載得,但可信度也比較高。

通過陶澍娶妻這件事,讓我們知道娶個賢內助有多重要,「娶妻娶賢」,對于黃小姐的嫌貧愛富,黃德芬可稱一個「賢」字。當初要是沒有被調包,娶的是黃小姐,那陶澍未必能安心攻讀,也未必有後來的陶澍。不過,換誰在洞房花燭之夜知道自己妻子被掉包,都不可能忍下這口氣,當然,我們無從得知陶澍當時的想法,但在《北東園筆錄》描述陶澍是:坦然受之!從處理來看陶澍胸確實是襟寬廣之人,這也讓我們看其時的陶澍有多了得。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一個是陶澍的女婿,一個是陶澍的親家,《清史稿》稱陶澍「用人能盡其長」,由此可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