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任:慈禧的孫子、溥儀的弟弟,卻低調教書幾十年,97歲離世
2023/09/15

提到慈禧,溥儀,光緒等一系列具有歷史感的人物,我們總是有一種距離遙遠的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會讓我們默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與他們還有關的只有他們的子孫后代,但探究他們的親人時,我們驚人地發現與他們血緣十分親近的人竟然活到了2015年。

這個人身為慈禧的孫子,溥儀的弟弟,光緒的侄子卻活到2015年,他就是溥任。如此靠近的年代不得不讓我們產生一種歷史活化石的認識,溥任在2015年逝世,這意味著他見證了中國歷史從封建王朝的落魄到屈辱時期的坎坷最終走向了如今的和平生活。

歷史活化石

清朝留給我們最有記憶點的就是末代皇帝溥儀,作為一個命運坎坷的朝代,清朝的前期十分強大,南征北伐收復大面積的疆域,當時中國古代史上最后一個王朝也是統治面積最大的朝代。

這一切對于末代皇帝溥儀來說是一場噩夢,他見證了2000年的封建時代完結的那一天,同樣也經歷了最窩囊的皇帝人生。溥儀的故事在意大利人拍攝的《末代皇帝》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歷史的參與者受到了電影的限制,我們忽略了其他歷史人物。

溥儀的弟弟也是慈禧的孫子溥任活到了2015年,97歲結束的人生見證了中國風雨變幻。縱觀他的人生道路能夠看得出中國近100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而這位與歷史人物有多種血緣關系的人物擁有著十分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溥儀能夠繼承皇位并非是因為血緣關系,這一點眾所周知。從三歲開始就當上皇帝的溥儀看似風光滿面,實際上是垂簾聽政的慈禧最好用的政治工具。當溥儀還在學走路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體弱多病的上一代皇帝駕崩以后,慈禧盯上了上一代皇帝兄弟家的兒子,載灃的兒子溥儀。一個連說話都搞不清楚的幼兒完全能夠被慈禧掌控,這一點就是溥儀能夠當上皇帝的最大原因。

作為父親,載灃明白慈禧的這一行為實際上都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但是封建社會上的等級差距讓載灃束手無策。除了別無他法以外,他只能選擇沉默應對,回到家中,看到溥儀的弟弟溥任,他覺得日子還有奔頭。

溥任很少出門,父親會專心在家教導他。載灃一生的所學都教授給溥任,在溥任的記憶當中,父親載灃經常會看向皇宮的方向,那里住著他的哥哥溥儀。再次見面的時候,父子三人卻十分難堪。

迎接載灃和溥任下火車的是溥儀和一堆日本人,一直以為自己的哥哥是威風凜凜的皇帝,而溥儀臉上的麻木與呆滯打破了溥任腦中的幻想,父親載灃十分清楚這樣的畫面意味著什麼。當場暴躁如雷的他讓溥儀也十分難過,溥任只能帶著父親趕回家中。

這一次見面對于載灃來說是一場空前的打擊,他認為溥儀賣國求榮,心中倍感羞恥,這也潛意識中把載灃的所有希望轉移到了兒子溥任身上。為了能夠盡量安撫父親,溥任專心致志在北京研究學問。

父子倆的決心

雖然是皇親貴戚,但是國家的遭遇在兩人的眼中引起了共鳴,他們并不執著于自己曾經的尊貴身份,更期盼自己的雙手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在王府中潛心研究學問的二人度過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八年屈辱史,外界的變化仿佛一根針一般扎在兩個人的心弦上。

早在封建王朝結束的時候,王府里的仆人就已經走了大部分,空空蕩蕩的王府激發了溥任新的想法。他告訴自己的父親,兩人可以一起把空蕩的王府開成學校教授知識,這也算是為社會作出一定貢獻。

兩個人本就堅定一心,他們很快就打開了王府的大門,著手教育事業。學校開辦得如火如荼,社會中的復雜勢力也盯上了他們的王府,反動派垂涎王府時日已久,如今他們有了進去的借口更加肆無忌憚。

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他們直接闖入王府把父子二人逼到后花園中進行監視,而現在這群豺狼虎豹雖然讓溥任十分仇恨,當務之急是先保下自己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看見希望

這種煎熬一直持續到了解放的時候,國家真正開始迎來和平的火苗時,這對苦難父子才迎來冉冉一新的國家局面。

他們不再會遭受到豺狼虎豹的驅趕,也終于能夠與那段屈辱的歷史說永別。

父子二人雖然是舊社會的皇親貴戚,但是他們心中卻一直對國家有著十分深的羈絆。讓國家終于開始迎來欣欣向上的局面,他們對于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政府感激不盡,為了表達心中的謝意,這座受反動派虎視眈眈的王府被無償捐贈給了政府。

父子二人終于有機會實現當年未曾實現的夢想,他們變賣了剩余的家產重新辦理學校。不久之后,父親載灃向世界說了永別。按照他的意愿,溥任將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上交給了國家。

這些歷史文物當中包括了玉璽、金牌,等多種具有珍貴價值的歷史文物,隨便一件東西都能稱得上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溥任卻沒有任何猶豫,把它們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自此以后,他選擇在北京的小巷子中過著普通生活,隱姓埋名度過一生。

只有當人們為他舉辦喪禮的時候,他們才驚訝地發現,這位敬業的老教師竟然是愛新覺羅的后代。

溥任和父親的身上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他們并不為自己過往的身份而羈絆,可是他們身上有中國人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