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崇禎年間,京城突現一只40斤的雞,高人一看仰天大哭:大明要亡!
2023/09/14

古代,異象或災難會被視作預兆。

崇禎年間,京城就出現了一只巨雞,令高人淚下預言:大明將亡。

亡國之兆

崇禎年間的明朝,盡管戰亂已經波及了國家的大部分地區,但北京這座古老的帝都仍然保持著相對的平靜。

人們在市井之間談笑風生,小販叫賣,孩童戲水。

城市的繁華與農村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農村中,農戶們總是習慣養些雞鴨,小而肥壯的雞成了他們額外的收入來源。

七八斤的肥雞已是家禽中的巨無霸,但這仍然被一戶農家的40斤巨雞輕松超越。

這只雞從外形到氣質,都讓人過目難忘。

雞冠鮮紅如血,與其銳利的紅色爪子相映成趣,整個形象猶如山林中的霸主,既威猛又神秘。

農戶因此雞引得滿村關注,連近鄰的村莊都傳出了此事,好奇的人們紛紛而至,只為一睹這異雞的風采。

一名富商最終出價100兩銀子將其買下,正當交易即將完成時,一名道士突然出現,他的面容莊重,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

他警告商人:「此雞非比尋常,購買必遭大難。」這引起了商人的困惑,但道士接下來的話更讓人心生恐懼。

道士語重心長地說:「此乃《山海經》所載的鷔,顯現的地方,國家必將陷入危機。

大明的命運恐怕已經注定。」聽完這話,那名商人不禁膽寒,深知此事非小,轉身匆匆離去。

那只被譽為鷔的大公雞,其實是古籍中記載的兇兆,它的出現預示著國家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與風險。

歷史,這一長長的時間線上,留下了諸多的記載和遺留。

然而,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有些事情發亮,成為了正史中熠熠生輝的部分;另一些則淹沒在浩瀚的星海之中,只在民間低聲細語。

明朝的正史里,那只被稱作「鷔」的神秘生物并未踏上舞台,它只是在某些古籍、民間傳說中有過隱晦的身影,仿佛一個飄渺的幽靈,藏身于古舊的墨跡與耳語之間

它的形象在文獻中或立或踞,但在真實的明朝時期,我們無從知曉它是否真的露過面。

有人猜測,這也許是後來的統治者,為了給明朝的滅亡上了一層「天意」的色彩,而巧妙地構造的傳說。

他們可能想讓人們相信,明朝的覆滅,是由這種神秘生物預示的命運,而非是因為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各種復雜因素。

不過,不可否認,明朝的滅亡,與其說是一只預兆禍害的生物所能影響的,不如說是由于各種內部與外部的壓力,如同火山蓄力后的噴發,讓這個昔日輝煌的王朝終究滅亡。

這段歷史,充滿了波瀾壯闊,不應被單一的因素所遮蔽。

有心無力

歷史的長河中,亡國之君常常成為世人的鄙視對象。

如秦的胡亥和隋的楊廣,這兩位帝王因暴政而被眾人唾棄。

但在明朝末年,一個與眾不同的身影浮現,那就是崇禎皇帝,為眾多百姓所憐憫與同情。

當他登上皇位,他刻意摒棄前朝的頹敗和腐化,以堅定的決心和果斷的行動整頓朝綱,試圖讓日漸崩潰的帝國煥發新生。

朱由檢,以崇禎為年號,年僅17歲便開始其統治之旅。

但1644年的那個悲慘清晨,李自成的軍隊已經進入北京城下。

年僅34歲的崇禎帝,在景山旁自絕,他的衣服上沉痛地留下了那句令人心碎的遺言:「因失江山,無顏見祖宗」。

他,這個青澀卻深具熱情的年輕帝王,面對腐朽的政府體制和四面楚歌的局勢,已經無力回天。

他的治國之策,果斷而機智。然而,在這危機四伏的時代,每一個決策都像是走鋼絲,稍有不慎即是萬丈深淵。

袁崇煥的「計五年,全遼可復」之策,原本是崇禎皇帝心中的明燈,卻在實踐中被打破,暴露出其戰略上的空虛。

議和清朝的計策,也因一紙誤置而釀成大誤,將明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更讓人悲憤的是,當國家危在旦夕,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僚們紛紛拋棄了他們的職責。

他們對外高喊著誓死保國,但在背后,卻在暗藏金銀財寶。

當農民軍攻入京城,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們紛紛投降,選擇了自保。

在明朝末期的風云變幻中,崇禎帝,那位焦慮而又充滿斗志的年輕帝王,正力圖用自己的信仰與決心去扭轉一個王朝的衰落命運。

他不僅懷揣著一個清正廉潔的理想,而且堅定地相信,只要他鍥而不舍地推行廉政、實施節儉,這個瀕臨瓦解的帝國便有再度騰飛的希望。

在他的統治下,他不僅一次又一次地展示出了對腐敗官員的零容忍,還對那些肆意揮霍、背離職責的權貴施以嚴刑。

他的施政策略,仿佛是一位醫者,竭力地用最尖銳的手術刀切割掉那些腐爛的組織,試圖喚醒這個昏迷已久的患者。

在他眼中,這些腐敗的官員不僅是帝國的毒瘤,更是那些阻礙明朝復興的巨石。

但是,歷史的洪流并不總是如人意。當一個帝國的基石已被時間與無情的權力游戲侵蝕得體無完膚,當那些金石為開的制度和傳統已經積重難返,僅僅依靠一個年輕帝王,哪怕他充滿了熱血與激情,也難以重振旗鼓、扭轉乾坤。

崇禎帝,這位有著決心與勇氣的君主,在歷史的巨輪面前,盡管奮力掙扎,最終還是無法阻擋那逐漸沉淪的命運。

歷史悲歌

1644年的3月天,北京城外,風起云涌,李自成率領的鐵騎如洪水猛獸般沖擊大明的底線,仿佛他已經能感受到那大明的生命力量流淌在自己掌心,猶如腥風血雨前的寂靜。

但在這場大戲的[高·潮]時刻,李自成選擇了一招出乎眾人意料的棋。他提出了和談。

李自成,這位曾經的普通農夫,其實心中并沒有想要翻天覆地、雷霆萬鈞的改朝換代大計。

他只是一個夢想成為土地的王者,擁有廣袤的土地和無盡的富貴的普通人。他的要求?看似單純而直接:大明的西北部分土地和一千萬兩黃金。

只要達成這些,他愿意為崇禎獻上最虔誠的臣服,甚至揮軍對抗來自東北的后金勢力。

這樣的條件,放在眼前,足以讓明眼人一眼看破其背后的動機。

然而,崇禎帝,那位坐在龍椅上的君王,卻因為王者的傲骨與自尊,選擇了拒絕這個誘人的提議。

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敢輕易答應,害怕自己被世人冠以「賣國賊」的罪名,于是那場懸而未決的和談就這樣在風中消散了。

日后,崇禎帝每過一日,都在無盡的悔恨與絕望中度過,他眼中的淚水流轉成墨水,書寫著那句刻骨銘心的話:「都是文臣害我。」

這聲聲嘆息,是否意味著他直到最后仍舊堅信是那些文官們誤導了他,害他失去了一切?

然而,心理學家卡倫•霍爾奈深入地提出,性格的成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兒時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那些從小就深陷疑懼,不敢輕易信任他人的人,往往經歷了一個充滿傷痕的童年。

他們本想與世界建立一個溫暖的聯系,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將他們推入了冷漠的深淵。崇禎帝,也許正是被這樣的過去所困,走向了他命運的終結。

在明朝的歷史長卷中,朱由檢的命運宛如一部曲折的古裝大戲,從他出生的那剎那開始,就已注定了充滿無盡的跌宕與變故。

說起他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那位命中注定的「不幸之王」。盡管他出生時身份尊貴——明神宗的長子,但他卻因出身背景帶有些許的低微色彩而未得到父皇深沉的寵溺。

他經歷了風風雨雨,跌跌撞撞,在生命的中段,38歲那年,他終于一舉摘下那金光閃閃的皇冠。

但可惜,他的王者之路,僅僅是一個短暫的月亮周期,一個月后,他就與這紅塵舞台擦肩而過。

再看朱由檢,這個「非典型」的皇子,在他稚嫩的少年時期,便已經身世坎坷。五歲的他,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打擊,那位懷著他九月的母親,卻因罪被中斷了生命的線。

如同滄海中的一片孤寂的浮萍,他被這個庶母牽引,隨后又被那個庶母領到身邊。

他的童年,并不是宮廷里傳說中的金碧輝煌,瓊樓玉宇,而是如同風中的小草,任由命運擺布。

當時的皇宮中,又有著另一位令人震驚的角色,那位名叫朱由校的大哥。他雖繼承了王位,但那心思與熱情似乎并未放在繁重的帝業上,而是心有旁騖。

那份對帝國的冷淡,自然也不可能有多余的心思關心一個弟弟。

更為棘手的,是那位名震一時的大太監——魏忠賢。他不僅如影隨形地操控著朝中的權力游戲,而且他的野心與權謀讓整個朝廷都沉浸在一片恐怖之中。

這位「九千歲」的權臣,宛如一個黑暗的暴君,他瘋狂地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連皇后都不放過,致使她不幸流產。

在這樣的惡魔般的人物面前,朱由檢如同走在薄冰之上,每一步都戰戰兢兢,哪怕是皇宮中的食物,他都不敢貿然觸碰,生怕下一口就是死神的召喚。

這種從小到大的陰霾和壓迫,使得朱由檢的內心充滿了恐懼的陰影。

當他年紀尚輕,就背負起了整個帝國的責任,那些年少的惶恐與他的偏執性格完美結合,為明朝的歷史譜下了一首悲歌。

參考資料:

偏執型人格障礙下的國破家亡 ——以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例 陸文斌  申莎

全面解讀明朝滅亡 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