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的這句詩,讓諸葛亮智絕天下、運籌帷幄的形象躍然紙上,成了中華千年歷史上謀士和忠臣的代表。
所謂謀士,為上級出謀劃策、提供建議,古代有,現代也不能缺。從百千年前的軍事、議政大臣,到如今的參謀、顧問,包括國外也有議員、杜馬等職務,都是從「謀士」演變而來。
當然,不只政府、軍隊需要「謀士」,包括現在的公司企業,也需要「謀士」,甚至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承擔了謀士的職能。
如果對歷史感興趣,或者只要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會發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古代謀士每次為主公出謀劃策時,一般都喜歡給出「上、中、下」三策,或者至少也是「上、下」兩策,包括在《孫子兵法》專門講謀略的篇章中,也有「上下」,「上兵、其次、其下」的描述,這是為何呢?
有人說這是謀士沽名釣譽,顯擺自己的智慧,在「主公」和其他人心目中,留下自己智計百出的形象,提升自己地位;
有人說這是給「主公」留面子,說一個最好的,再加兩個「餿主意」,然后讓主公作出選擇,以凸顯「主公」的英明,不留痕跡地拍馬屁;
還有人說得更離譜,認為謀士這種做法就是沒事找事,明明把最好的那個方案說出來就行了,偏偏還要弄個「上、中、下」,簡直就是畫蛇添足。
但事實上,在古代那種生存環境中,能成為一方諸侯甚至一國之君的謀士,絕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或許封建時期,全民教育水平不高,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但大家絕對不要小瞧「士族」的智慧和能力水平。
古往今來,多少天才人物涌現,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早已群星璀璨。甚至可以說,我們如今所用的一切計謀、一切方法,或許因為時代和環境的不同,導致形勢迥異,但其實質,仍然出自古人的智慧和謀略。
謀士們每次出謀劃策,都提供三個選項,絕對不是毫無意義或者僅僅為了自己利益的舉動。
實際上,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句話:不要讓領導做判斷題,要讓他做選擇題。這不僅是現代打工人摸索出來的一種職場智慧,更是對古代「謀士」智慧的繼承。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上、中、下」三策的意思,并不是上策就最好,下策就最差,其實更多的是相當于「一、二、三」這種列舉方式,各有側重點,因此不存在「絕對最好」的策略。
仔細分析,這種職場智慧或者說工作方法,主要源自三方面原因,下面本文為大家一一列舉剖析:
一、淺表原因: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時保護自己。
一個政權、一支軍隊或者是一個利益集團,或許可以只有一個「主公」,但必然有或多或少的「小團體」。主公想要達成目的,必須靠這些「小團體」去驅動、操作、落實,「小團體」則依附于主公之下,往共同利益的方向努力。
這兩者中雖然以主公為主導,不過卻都互相依存,不可或缺。某些時候,「小團體」的訴求,會讓主公也不得不讓步,這就是所謂的「妥協政治」。
而作為一個整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有總目標牽引,但利益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一致,即使是主公也要綜合考慮,相互平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反彈,更何況是一個謀士?
比如明朝海禁,經歷了全面放開,全面禁止和開放通商口岸三種政策,其實就可以看做「上、中、下」三策。
全面放開是為了鼓勵接納各國來朝,宣揚大明國威,增加對周邊小國的控制力,同時與一些異域國家互通有無。
不過這也導致明朝建國之初,海寇泛濫,走私猖獗,同時國庫為接待頻繁的朝貢耗資巨大,而中原地大物博,對外界商品并無硬性需求,導致國家得不償失,因此朱元璋制定了最嚴格的金海玲,徹底封死了明朝海路。
而全面禁止是為了打擊海上敵對力量,但卻導致沿海商人、漁民苦不堪言,不斷反抗。走私禁而不絕,反而成為權力的特權,海軍退化又導致倭寇甚至敢登陸搶劫,再加上土地兼并嚴重,國家賦稅收入入不敷出,重開海禁的聲音越來越大。
最終就形成了開放部分港口城市作為口岸的策略。
而在這百余年的政策跨度間,不同的利益集團為此不知發生了多少明爭暗斗,如果有人站出來支持一方,勢必得罪另一方,甚至只要改變現狀,都是對既得利益者的挑戰。謀士不可能總有一個策略照顧到所有人,因此只能給出「上中下」三策,這是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最終還是由主公來進行選擇。
二、深層次原因:解決問題的辦法需要看「主公」有多大決心。
謀士的職責,主要是幫「主公」提供權衡利弊的思路,可以借這個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最忌諱自作主張地作出決定。
面臨同一個問題,大部分時候會有多個解決方法,要麼付出的代價不同,解決的程度不同,要麼面臨的風險不同,獲得的收益不同。而作為謀士,就需要提出多個方案,分析每個方案的利弊得失,以供「主公」
選擇。例如劉備入川時,受邀防守葭萌關,本就有趁機吞并蜀地的心思,卻不得機會,面臨進退維谷的窘境,「鳳雛」龐統就提出了上中下三種辦法,以改變局面。
上策是直接撕毀盟約,派精兵奇襲成都,一舉拿下劉璋集團的頭頭腦腦,然后可以輕而易舉地收服各地郡守,快速吞并四川。
中策是率軍假裝返回荊州,益州統兵大將楊懷、高沛肯定不會防備,然后找借口趁機將之擒拿,再興兵攻打益州。
下策是直接回荊州,咱們先慢慢發展,發展好了,再堂堂正正地去攻打益州,緩緩圖之。
後來大家都知道,劉備聽后,覺得上策太過激進,下策太過緩慢,于是選擇了中策,後來攻破了劉璋集團的層層抵抗,占領了益州,成就了蜀國基業。
但我們現在分析,上策可以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為什麼劉備不選上策呢?其實這就是劉備集團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對于利弊之間側重方向有特殊考慮。
劉備一向以「仁義」聞名天下,他出身卑微,雖然號稱皇室血脈,但實際沒有任何底蘊,與曹操、孫策、袁紹等各大軍閥相比,完全是白手起家,漂泊半生,才得了半個荊州,但積累的聲望卻遠遠高于其他人。
因此,讓劉備放棄這一形象,作出「為利益背叛盟約」的行為,確實是不太可能。但是,那時他已年歲日長,真的要「徐徐圖之」,面對易守難攻的蜀地,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年,一生雄圖偉業,不知何時才能有所起色。
兩者之間如何選擇,也只有劉備才能決定,龐統是萬萬不可能越俎代庖的。如果換一個「主公」,例如曹操,以他的性格,最可能選的肯定就是「上策」。
換成另一個實力不強,對地盤沒那麼大的野心,又瞻前顧后的守成之主,例如劉璋,那就又極有可能選「下策」。
因此,所謂「上中下」三策,就是謀士提出的不同解決方法,需要「主公」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團體的實力,來進行最后的決斷。
三、 根本原因:上位者的心思深重,信息不對稱。
古時上下等級分明(當然現在也是如此),特別是謀士身份可高可低,但除了像諸葛亮這樣與劉備「如魚得水」
的頂級謀士外,其他的人根本無法掌握本利益集團的全部信息,只有「主公」才能居高臨下地看透一切。而謀士為上級進行出謀劃策時,只能依靠自己掌握的信息和「主公」指出的方向來進行規劃,對不在掌控范圍內的不確定因素又要充分考慮,自然就會提出幾個不同側重點的計策。
大家不要覺得什麼東西都可以問,其實無論是在滿是「忌諱」的古代,還是職場競爭激烈的現代,很多信息和情報,「主公」都不會也不能向「謀士」透露,這是上位者的手段,也是防范。
如果不圍繞目標多提出幾個計劃,萬一策略不符合「主公」的想法,不僅自己不被喜,還會影響整個集體的戰略發展。所謂謀士,先謀身,再謀國,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當年袁紹與曹操的河北大戰,田豐雖然智謀絕頂,卻不會謀生,不贊同袁紹南下決戰的想法,卻只提出了「派兵襲擾,拖垮曹操」這一個計謀,這就是典型的讓「主公」做「判斷題」——要麼同意,要麼不同意,別無他選。
而很顯然,田豐這種穩打穩扎的策略并不符合袁紹剛愎自用、多謀寡斷的性格,也與當時袁紹集團霸踞河北、遠遠超過曹操集團的實力不大相匹配,自然被袁紹所否決。
結果最后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一敗涂地,田豐也惹來了殺身之禍。有人說是袁紹沒有采用田豐的建議才導致了失敗,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田豐這位頂級謀士卻無法將最重要的「主公想法」這一因素考慮進去,導致自己的計謀得不到采納,更沒有給出其他選擇,又何嘗不是一種失敗呢?
同樣失敗的例子還不少,例如荀彧一味反對曹操稱王,又不拿出其他有理有據「拖延時間」的策略,結果被曹操忌憚,最終賜死了這位王佐之才,也是三國中的一大遺憾。
因此,古代謀士總喜歡提出「上、中、下」三策,并不是什麼「職業習慣」,更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工作方法和職場智慧。
從多個角度提出不同方案,有利于上位者進行綜合判斷,能夠將整個集體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更加順利地達到目標。
而提出的方案總是被采納,則有助于提升「謀士」在集體中的地位,了解更多的信息,之后也可以更貼切地為利益集團的發展提出建議。
即使給出的幾條建議沒有被采納,但至少也會給領導一種積極參與,為這個集體費盡心思的印象。
退一步講,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算決策者采納了其中某條意見,結果最后沒有成功,但其中的利弊早已被分析清楚,作出選擇時,上位者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不會將責任全推到「謀士」身上。
如果只給出一條建議,那就很容易陷入「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無限責任境地,失敗后果將完全由出謀劃策者承擔。
其實,現在「讓領導做選擇題」的職場經驗與這種「上中下」三策,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很多人在職場中游刃有余的「法寶」,這充分說明,雖然社會不斷在發展,但古人的智慧仍然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