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困蕃之策:戰略大師李泌的巔峰之作,只用一計,就為大唐續命百年
2023/10/24

貞元三年(787年),吐蕃出爾反爾,借著與大唐會盟的名義帶領大軍入侵大唐,一時間長安震動,此前被涇原兵變搞得頭大的唐德宗連忙詢問宰相李泌如何退兵,但李泌就是不肯作答,無奈之下,唐德宗只能自己派大軍前去抵御。

這次吐蕃還聯合了羌人和吐谷渾等部落,氣勢洶洶,先攻打隴州,后劫掠長安附近州縣,俘虜了大量百姓,好在唐軍及時趕到擊退了吐蕃聯軍,這才讓長安暫時安定了下來。

大唐和吐蕃已經斗爭了上百年

雖然吐蕃退去,但唐德宗臉上沒有一絲高興,自安史之亂以來,吐蕃連年入侵,為了鎮壓叛軍,唐肅宗將河西與隴右的精銳都調往東線平叛,本來能夠監視吐蕃異動的河西和隴右一下子不設防,被吐蕃抓住機會大舉進攻,甚至攻陷了長安。

此前大唐和吐蕃征戰多年互有勝負,但長安卻是第一次被吐蕃攻陷,而后幾十年,吐蕃瘋狂擴張,不僅吞并了河西、隴右和西域,而且年年入侵關中地區,大唐無力抵御,只能在邊境大面積焚燒草原以阻擋吐蕃騎兵的進攻,但焚燒一時不能焚燒一世,依舊無法阻擋吐蕃的入侵。

而大唐國內藩鎮林立的問題還沒解決,外面還有吐蕃虎視眈眈,唐德宗愁的頭都大了,某天,唐德宗又和李泌談到邊境問題,這一次李泌提出了自己的計劃,而且聲稱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徹底解決吐蕃的入侵。

聽聞如此簡單,唐德宗高興地合不攏嘴,連忙問李泌到底有何對策,但李泌就是不開口,可把唐德宗急壞了。

說實話,李泌的計策其實很簡單,作為戰略大師,李泌提出結交吐蕃周圍的回紇、南詔、大食、天竺等幾個國家,利用他們和吐蕃之間矛盾和大唐走在一起,然后團結起來一起對付吐蕃,哪怕不能聯合至少也能保持中立,如此一來,吐蕃四面受敵,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必定被削弱,自然也就無力入侵大唐了。

吐蕃這些年,安全是壓著大唐一頭

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很難,畢竟這四個國家不僅路途遙遠,而且有的還和大唐不太對付,需要大唐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聯合他們,更何況大唐內部也不一定都同意,反對聲音也不少,尤其是唐德宗,畢竟唐德宗可是和回紇結下梁子的,現在和回紇聯盟,唐德宗怎麼也拉不下臉來。

也是因為如此,李泌才沒有直接和唐德宗說,畢竟按照唐德宗的想法,回紇當初差點弄死自己,現在說什麼也不會和回紇走在一起,哪怕回紇示好要求和親被唐德宗給拒絕了。

吐蕃騎兵

但沒多久就真香了,原來邊境將領上書請求唐德宗撥款買馬,唐德宗這些年四處打仗,國庫早就空了,不然也不會鬧出涇原兵變這檔子事,但邊境又不能沒馬,唐德宗只好捏著鼻子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居然發現一匹馬的價格居然是原來的十倍,這難道是邊將欺負他想要撈錢?

唐德宗不斷地和李泌發牢騷,李泌則表示馬匹上漲完全是唐德宗自己鍋,這個回答讓唐德宗徹底懵圈了。

李泌

原來大唐的很多馬匹其實來自于回紇,因為不爽回紇,唐德宗繼位后就關閉了和回紇的互市,如此一來,邊境的馬匹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李泌就趁機勸說唐德宗交好回紇,并且和回紇互市,這樣一來不僅馬匹價格跌落,甚至還可以困住吐蕃......

但李泌還未說完,唐德宗就打斷了他的話,說什麼也不愿意結交回紇,甚至表示自己只要在位一天,就和回紇斷交一天,吐蕃的問題就留給后人解決吧。

「北合回紇之事,還是等朕的子孫再做吧!朕當朝之時,斷不可為」

說實話,李泌為了勸說唐德宗交好回紇已經和他掰扯了十五次次,如今再不勸住唐德宗,恐怕后面的皇帝也不會如此,最終李泌放下一句狠話:「 既然陛下不答應,那麼我今天就致仕回家。」

當然李泌只是找個台階而已,因為唐德宗只是拉不下臉面而已,畢竟被回紇扣押成為唐德宗這輩子解不開的心結,唯有李泌才能解開他的心結,為此李泌又談到了唐代宗的往事。

安史之亂的時候,身為太子的唐代宗聯合回紇收復了長安,但回紇事后卻打算劫掠長安,唐代宗為了保全長安百姓,跪在回紇人面前,以一時之辱而得以保全百姓,身為兒子的唐德宗難道還比不上唐代宗嗎?

一番話說得唐德宗啞口無言,唐德宗最終決定和老仇人回紇結好。

唐德宗放下了面子

為何李泌這麼看重回紇呢?四個國家中,大食遠在千里之外,對于大食的消息都是道聽途說,真實的情況并不了解,南詔一度是吐蕃的小弟,左右搖擺,誰拳頭大聽誰的,天竺亦是如此,他們只能起到牽制作用,真正能困住吐蕃的唯有回紇。

只要回紇出兵,既可以極大的緩解大唐在隴右的防御壓力,又可以解放防御回紇的朔方軍,一來一去,相當于增強大唐內部實力,不然如此長的防線勢必拖垮唐德宗的國庫,而且大唐不拉攏回紇,吐蕃也會拉攏,雙方聯合,大唐真的完了。

既然唐德宗答應,李泌就立即著手和親之事,當然這次結交李泌看出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地位不穩的虛實,要不然也不會急切切地多次要和大唐接親,因此結交的時候李泌拿捏住了回紇,不僅讓回紇稱臣、稱子,而且還有其他苛責的條件。

對于大唐這些苛責條件,早就被架在火上燒的合骨咄祿可汗連忙答應,至于大唐則派出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和親,至此李泌的困蕃戰略徹底拉開了序幕。

與回紇和親

貞元四年(788年)十月,咸安公主和前往回紇和親,在迎娶前,合骨咄祿可汗還用肉麻的語氣表示和唐德宗交好。

「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為患,子當為父除之!」

一番話看得唐德宗一陣舒服,不僅如此,回紇為了避免刺激唐德宗,改國號為回鶻,簡直不要太貼心。

迎娶咸安公主后,合骨咄祿可汗立馬驅逐了吐蕃使節,雙方正式撕破臉,隨后幾年里,吐蕃雖然時常進攻大唐,但在回鶻的掣肘下,攻勢明顯不如之前猛,而南詔也在大唐的不斷拉攏和策反下,也和曾經的大哥吐蕃離心離德,而大唐則不斷出擊,在和吐蕃的戰爭中奪回了戰爭的主動權。

吐蕃四面受敵

貞元九年(793年),南詔上表大唐表示歸附,次年就和大唐一起進攻吐蕃,破吐蕃于神川,還俘虜吐蕃親王五人、吐蕃軍十萬,不僅如此,吐蕃還面臨大食、回鶻的四處攻擊,讓吐蕃在各國的夾擊下疲于奔命,而長期的戰爭也讓吐蕃國內的經濟瀕臨崩潰了,李泌困蕃之策終于起效。

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吐蕃迫于壓力暫時停止對大唐的進攻,想要專心對付大食和回鶻,但無濟于事。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被四面侵襲的吐蕃不得已派使者前往長安求和,希望能與唐朝罷兵休戰。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強盛一時的吐蕃轟然崩塌,但李泌卻看不到了,但這個結果也是他預料的。

此后吐蕃再也沒有統一

計困吐蕃可以說是李泌一生權謀的巔峰之作,以一己之力為大唐續命百年,如果唐德宗不用李泌之策會如何呢?

隨著回紇的強盛,必然會南下和吐蕃爭奪生存空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以唐德宗仇視回紇的情緒,勢必要把回紇逼到吐蕃這里,這樣就徹底陷入危局,而且唐德宗又是特別容易中計的人,被吐蕃人利用,除掉了自己三大良將。

吐蕃先是欺騙唐德宗議和,大將 李晟早就看出吐蕃是虛心假意,接連反對,卻遭到唐德宗猜忌被削去兵權,隨后吐蕃又欺騙唐朝說要會盟,出爾反爾,反而抓了不少大唐的將領,其中就有 馬燧的侄子,隨后吐蕃又故意放走他,引起唐德宗的警惕,最終馬燧也被唐德宗棄用,失去兵權。

至于死里逃生的 渾瑊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再得到重用,吐蕃丞相尚結贊僅僅用了反間計就除掉了唐德宗的三位良將,如果沒有李泌的計策,吐蕃勢必和聯合回紇聯手攻唐。

而河北藩鎮一看回紇出兵了,自然會和回紇聯合一起南下,畢竟歷史上就發生過河北的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魏博田悅稱魏王聯合對抗朝廷的事情,這種機會他們肯定也不會錯過。

既然河北藩鎮反了,其余藩鎮也會為了自身利益跟著謀反,唐德宗時期了淄青節度使李納、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就反了一次,這一次肯定也會跟著反。

至于南詔,他本來就是墻頭草,誰的拳頭大聽誰的,大唐處于下風自然會跟著吐蕃攻唐,而吐蕃回紇的一堆附庸黠戛斯、葛邏祿、沙陀、契丹、奚也會跟著趁火打劫,而且大唐還有嚴重的內部危機,墻倒眾人推下,大唐將會提前退場。

為什麼說李泌是戰略大師呢?他能分得清天下大勢,仔細分析大唐與其他周圍國家的利弊,利用回紇想要交好的心思,將回紇拉到大唐的戰車上,黑衣大食與吐蕃矛盾不斷,大唐的出訪不過是表示讓他們繼續斗爭下去,至于南詔早已被在吐蕃多年征糧征兵下不堪重負,大唐的出現只是告訴他們還有另外的選擇。

雖然困住吐蕃看似簡單,但李泌卻需要在紛繁的信息中辨別真偽,選擇最優解,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很顯然,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