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張蕓英:結婚19年被父親言中不幸,命運抉擇時刻,她拒絕赴美機票
2023/10/13

1947年,張蕓英和兩個兒子走上火車,她衣著華美、氣質獨特,單看外表,絕對看不出來這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

伴隨著汽笛響起,火車帶動一車人轟隆轟隆奔赴遠方。

張蕓英望向窗外,外面是繁華的上海,這一去,她便再也不會回來這里了。她想著,竟有些不舍。

離開上海的決定是大兒子做出的,那時候張蕓英還沉浸在失婚的悲傷之中。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昔日恩愛的丈夫竟然像變了一個人,冷漠、自私又花心。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她隨手拿起一張報紙,報上大篇幅刊登「首富之女張蕓英失婚二三事」,版面上還登出丈夫陳壽蔭和一張電影明星的合照,正是陳壽蔭的出軌對象。

這個明星也不見得多好看,張蕓英想,遠遠比不上年輕時候的自己。

大兒子陳平見了,把這張報紙扔到一邊去,「還看這種爛事干什麼,別碰他們。」他言語里有氣,氣父親的不忠、更氣自己的無能。

張蕓英笑了笑,「他出軌是他的錯,我有什麼可避諱的。」

說罷,竟然又把報紙拿回來,細細端詳。

圖 | 張蕓英與陳壽蔭的昔日結婚照

報紙上的陳壽蔭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她們二人相扶走過了十九年,從年少無知一直到如今飽經滄桑。

如今出了這檔子事,身邊人都替她不值,但是張蕓英卻又覺得這段婚姻沒那麼不堪。

「你還是挺像你爸的,」張蕓英突然指著兒子陳平的鼻子說道,「要不是因為這張臉,我年輕的時候才不會鬼迷心竅就嫁給了他。」

說罷,她自己也笑了笑。

張蕓英是鼎鼎有名的張靜江的女兒,在家排行老三,跟其他幾位兄弟姐妹比起來,她不一定是那個最有才華的,但肯定是花邊新聞最多的。

1903年,張靜江和姚蕙再得一女,姚蕙連生了三個女兒,稍微有些郁悶,但是張靜江卻很開心。他親自為三女兒起名「蕓英」,逗著小孩呵呵地笑。

圖 | 張靜江的五個女兒在巴黎。

前排右起荔英、蕓英、菁英;右派右起芷英、蕊英

為了避戰,張靜江已經帶著全家搬到了美國來住,只不過大部分的事業仍然留在國內,他經常需要兩頭跑,能夠留在家里的時間不多。

姚蕙操持一家,為他生育兒女,張靜江再感激不過。雖然陪伴少,但是尊重和愛不少。

張蕓英看著父母恩愛的模樣,心想,我長大之后也要嫁給一個全心全意愛護我的男人,這個男人倒也不必像父親那般忙碌,否則便陪不了我了。

當時姐妹還打趣她,小小年紀便已經開始想著結婚嫁人了,把張蕓英臊得臉紅。

這樣的日子美好但是也短暫。

1924年,母子一起在公園散步,姐妹五個人打打鬧鬧,張蕓英一面照看著兩個妹妹,一面和姐姐一起欣賞美景。

誰曉得,下一秒,姚蕙便倒地不起。她的頭顱被掉下來的樹枝砸了個正著,血流不止。

這根樹枝把姚蕙砸出來了腦溢血,也讓五個小女孩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姚蕙逝世后,張靜江不愿意再留在美國那個傷心地,正好此時世界局勢穩定,他便拜托人把五個女兒接回來。

圖 | 父親張靜江與母親姚蕙

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很短,短到張靜江還沒有辦法從妻子逝世的悲傷中走出來,也很長,長到足以讓兩個年輕人定下終身。

張蕓英倚著欄桿,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中苦悶。

她甚少回國,因此,對于國內環境一無所知,這種即將到達一個陌生之地的彷徨夾著母親離世的悲苦,裹挾著年幼的她喘不過氣來。

突然,她看見甲板上來了個年輕人,那人長得好帥氣,只一眼就把她吸引住。

「你看什麼呢?」誰知道這個年輕人也走到她身邊來,輕聲問張蕓英。

張蕓英忙轉過去,「看海。」她漫不經心地答道。

這一次之后,二人結識。張蕓英知道,這個帥氣的年輕人叫陳壽蔭,剛剛從麻省理工畢業,此次回國之后打算從事電影行業。

她回到房內,心臟怦怦亂跳,只能敲開姐姐張蕊英的房門,小聲述說自己的少女心事。

張蕓英不知道,陳壽蔭回房間后,也難以抑制心中愛意,他連夜寫下一首詩,將之小心翼翼保存。

直到船到了港,這對戀人分別之際,陳壽蔭才把情詩贈給張蕓英。

二人對視一眼,依依不舍。

回國之后,張蕓英就把自己和陳壽蔭的事情告訴了父親張靜江。

張靜江問明白情況,不太同意二人繼續來往。

「父親,你該不會覺得陳壽蔭條件不好吧。」張蕓英不滿地問。

張靜江嘆了口氣,「當然不是,我只是覺得拍電影的不太靠譜。」

張靜江閱人無數,也見識到了許多演員導演之間的混亂情事,對于「導演」這個職業,他并不會覺得鄙夷,但要是一個導演給他當女婿,委實會讓人感到擔心。

張蕓英并沒有聽父親的話,她執意要和陳壽蔭繼續往來,二人書信不斷。

圖 | 中學時代的張蕓英(左)與好友紫君

1926年,正在小情侶熱戀之際,這段戀情迎來了一場危機,或者說,是陳壽蔭單方面認為的危機。

因為父親工作調動的原因,張蕓英從上海來到廣州。

當時,宋子文在廣州國民政府擔任財政部長,對張蕓英一見鐘情。

宋、張兩家關系親厚,來往密切,因此,張蕓英和宋子文也時常一同出現。宋子文的追求是轟轟烈烈的,而張蕓英礙于家庭的關系,并沒有在第一時間拒絕。

二人的緋聞也就愈演愈烈。

這也給了宋子文一種錯覺,讓他覺得自己對于張蕓英勢在必得。因此,特意打聽好張蕓英在海邊游泳的時間,單膝下跪求婚。

身旁眾人的起哄,眼前宋子文以愛為名的逼迫,都讓張蕓英忍受不了,她接過宋子文的戒指,當場扔入海中,半點不留情面。

宋子文又氣又急,但是又不肯放手。

二人的這段緋聞漸漸傳到了上海,陳壽蔭還在電影圈苦苦掙扎,轉頭髮現女友身邊出現了一個強有力的情敵。

陳壽蔭心內不安,他自知自己比不過宋子文的家世條件,若是張蕓英就此變心分手,他也無可奈何。

在危機感的推動下,陳壽蔭以自己的生命作為威脅,要求張蕓英盡快回到上海。

收到陳壽蔭電報的第一時間,張蕓英就亂了方寸,她生怕男友鉆牛角尖,真的自盡,于是立馬收拾東西打算回上海。

不甘心的宋子文,竟然開始阻擾張蕓英回上海的道路。他找到張蕓英回上海的船只,命令這班輪船不允許出發。

最終,宋子文沒能成功。

成功回到陳壽蔭的身邊,面對自己心愛之人,張蕓英也不愿再次分開。她說服張靜江,要求父親同意自己和陳壽蔭的婚事。

不久之后,張家三小姐的風光婚禮成為了上海灘的佳話。百般不愿的張靜江,還是拿出來了一萬大洋作為嫁妝,送女兒風光出嫁。

在那之后,二人甜甜蜜蜜維持自己的小日子。

圖 | 張蕓英、陳壽蔭夫婦與他們的大兒子陳平

張蕓英為陳壽蔭生下了兩個兒子,起名為陳平和陳鵬。

陳壽蔭也在電影圈一步步有了名氣,雖然也曾有過各種挫折,但是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和張靜江的幫助下,也算是有驚無險。

這樣的生活平淡而又幸福,張蕓英以為自己會這樣和陳壽蔭相伴到老。

但是顯然陳壽蔭已經不滿足于此,他拍了一部又一部的電影,身邊也圍繞了許多年輕的女演員。

已經四十多歲的陳壽蔭,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少年時期,找到了那股被生活磨滅的激情。

在這樣的激情和沖動下,他和其中一個女演員越走越近,甚至發生了關系。

這段婚外情愈演愈烈,各大報紙紛紛報道。

按照當時的輿論環境,若是一般女子只怕是要忍氣吞聲,選擇原諒。但是張蕓英卻不愿意如此,氣不過的她果斷和陳壽蔭失婚,結束了這段長達19年的婚姻。

失婚是一時的事情,但是斬斷情絲的痛楚卻需要時間來撫平。

已經習慣了陳壽蔭的陪伴,張蕓英郁郁不樂好一陣子。父親張靜江看不過,怒罵張蕓英沒出息,錯事都是陳壽蔭做的,又和她有什麼關系。

兒子陳平干脆舍掉上海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帶著母親前往北京,與父親斷絕往來。

張蕓英思考再三,同意和陳平離開,她也想要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陳壽蔭的背叛傷透了張蕓英的心,但是也讓她明白,這世間的愛情是靠不住的,唯有自己才能永遠陪伴著自己前行,

1947年,懷揣著悲傷、不舍還有對新生活的期待,張蕓英和兩個兒子到了北京。

在北京的日子里,她拒絕父親的幫助,而是選擇自力更生。不僅如此,她在政治上還有自己的堅持。

1949年,張靜江移民美國,為張蕓英母子三人買好飛機票。

但是張蕓英不僅沒有同意跟父親一起走,還把財產全部上交給國家,她相信中國的未來,也相信自己的未來。

自己操持自己的生活,總是有很多難處。更別提張蕓英這個五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許多常識她都不懂,也因此鬧出了好多笑話。

上海和北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城市,張蕓英對北京了解甚少,初到此地時,她甚至于覺得自己又回到了母親死后自己返回國內的那段時光。

只是那個時候有陳壽蔭陪伴、有姐妹陪伴、有父親支持。

如今,只有自己,還要照顧好兩個兒子。

為了適應這里的一切,張蕓英沒有雇保姆,而是選擇自己親力親為。

親自去菜市場買菜,親手布置自己的小家,自己親手支撐自己的生活,這一切都讓她產生了滿足感。

失婚后,張蕓英也重新撿起了自己擅長的鋼琴,在各大學校擔任鋼琴教師,她的學生有何魯麗、吳式錯、吳式銓、戴予吾等人。

1955年,張蕓英經過同學介紹,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英語部擔任編輯和翻譯。

她的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也有滋有味。張蕓英愈發滿足于如今的生活,她甚至于開始想不通,年輕的時候自己為什麼會那麼癡迷于陳壽蔭的一切。

1960年,張蕓英的兩個兒子被下放,她面臨了生活中的一個新困難,那就是房子。

初到北京時,張蕓英是租房住的,後來又住到了兒子的家里。

此時兒子要離開北京,她便無家可歸了。

于是只能向組織提出困難,此事被宋慶齡知道了。雖然宋子文和張蕓英之間的關系復雜,但是宋慶齡和張蕓英姐妹關系卻很好。

宋慶齡出面,為張蕓英申請到了一個三居室的房子。

這套房子地段很好,三居室面積也很大。

張蕓英感激宋慶齡的幫助,但是卻因為自己一人獨占三間房間覺得有愧。在一個人過日子之后,她再也不是那個不知肉糜的世家小姐。

張蕓英知道還有許多人有需求,于是堅持只住兩間房間,要把另外一間分出去。

可是這個屋子只有一個廚房和衛生間,生活多少有些不方便,大家便勸張蕓英,多一間房間也沒有什麼。

宋慶齡本以為她是受困于經濟狀況,便讓張蕓英只支付兩間的房租,其余費用自己替她支付。

張蕓英婉拒了宋慶齡的好意,她堅持道,自己只需要兩間,多一間不要。若是有人來住,那就共用廚房和衛生間,沒什麼大不了的。

雖然世事變遷,但是她那股倔強和執拗還是不變的。宋慶齡說不過她,便只能聽她的,把另一間房間給了電視台的其他同事。

1998年,張蕓英在北京靜靜閉上了雙眼,她美麗的一生就此走完。

自失婚后,張蕓英并未再嫁,離世時身邊也只有摯愛的鋼琴陪伴。但是她也并未覺得孤獨,她已經找到了自己最喜愛的生活方式,一切活得有滋有味。

占據她大半人生的陳壽蔭已經是過眼云煙了,張蕓英過了半輩子,悟出來,愛情這種東西,也不過是人生的一味調味品。若是沒有了,也就沒有了,生活仍然可以有滋有味地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