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吳三桂臨歿前,為保全自己的后代子孫做了怎樣的安排?后代是否被保住
2023/04/20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67歲的吳三桂躺在衡州皇宮(今衡陽)的龍床上,奄奄一息。由于天氣太熱,加上吳三桂長時間的焦慮,肝火上升,他先是得了中風,接著痢疾,上吐下瀉病倒了,太醫們用盡辦法也回天無力。吳三桂自知命不久矣,趕緊招來心腹大臣,托付后事。十八日深夜,吳三桂駕崩,只當了5個月的皇帝。他走得不甘心,走得不放心。

吳三桂先是背叛明朝投降清朝,60多歲了又對清反叛。當康熙喊著」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禍小,晚削禍大」的口號,三藩并撤,吳三桂被逼得不要臉地提出「興明討虜」的口號反了。

可眼前,各藩王勢力一個個地投降,失敗已成定局。吳三桂風風火火了大半輩子把自己造的里外不是人。他知道「大漢奸」、「逆臣賊子」

、「蛇鼠兩端」的罵名是甩不掉了,更可怕的是因反叛,康熙帝要將他全家老小全滅,能不上火嗎?為了保全自己的后代子孫,吳三桂在臨終前做了特別的安排。

首先確立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吳三桂戎馬一生,他希望當明代沐氏,世守云南,讓自己的子孫后代永享富貴榮華。可他一路走來早已聲名狼藉。一敗涂地。在他心里只有軍隊、地盤、權利,想當年為了換來新主子滿清的信任,他就在搗垮南明上下狠手,他追誅永歷帝,并親手處決。

吳三桂這樣做看似想永久熄滅反清復明之火,實際上是在窺探并爭取自己稱帝的機會,想取而代之。

為了拉攏人心,制造輿論,他還舍棄面子跑到朱由榔墓前伏地裝作痛哭,邊哭邊喊: 「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一張老臉在地上反復摩擦,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自己心中那份稱帝的野心。

果然,1678年,他終于在衡陽稱帝登基,過了一把當皇帝的癮,只是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吳三桂稱帝時天氣突變狂風大作,差點將搭建的棚子給吹走嘍,這皇帝當得也確實潦草。如今吳三桂就要駕崩了,怎麼著也得把吳家江山傳承下去。

可是,當時吳三桂并沒有合適可靠的子嗣接班去撐起這個爛攤子。

1、他大兒子吳應熊,名為建寧公主駙馬,實為清朝的人質,一直被扣在朝廷,早在四年前就被康熙果斷絞誅,賠歿的還有吳應熊的兒子吳世霖,這在吳家繼承人上無疑給了吳三桂致命的一擊。

2、次子吳應麒,過繼給吳三桂的哥哥了,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經常妄自尊大惹事端,根本不可重用。

3、吳三桂其余的兒子們都還年幼,不在考慮之列。

4、老吳只有從孫子輩考慮接班人的問題。

孫子吳世琮,吳應麒的兒子,獨占廣西,正與清軍打得激烈。他父親都被過繼了,不做考慮。

吳世璠:吳應熊的庶子,吳應熊嫡長子吳世霖被絞歿后,順理成章他就是吳應熊嫡長子,在吳三桂登基時被立為皇太孫。

于是, 吳三桂臨歿前密令心腹迎接皇孫吳世璠來衡州繼位,盡管吳世璠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

如果大周失敗,讓吳應麒帶著吳家人逃跑

吳三桂臨歿前早就為子孫后代的后路做好打算,他給兒子吳應麒一封密信,讓他盡力輔佐吳世璠,萬不得已就隱姓埋名,讓馬寶護衛,帶著家人,還有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一起逃跑,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吳家血脈。

吳三桂歿后他的后代是否被保住?

1、吳世璠一脈

吳三桂歿后秘不發喪,一日三餐照舊,手下佯裝照常匯報工作,一切日常和他活著時一樣。吳三桂的侄、女婿大學士郭壯圖與心腹將領馬寶、胡國柱(吳三桂女婿)、夏國相,聚集在衡州。

在眾人推舉下吳三桂的老麾下吳國貴總理軍務。胡國柱匆匆去了云南,接吳世璠前來衡州奔喪,郭壯圖將自己閨女嫁給吳世璠,不讓他離開云南,就是想讓他去衡州繼位。

十二三歲的吳世璠成功登上皇位,改年號洪化,是個傀儡皇帝。

吳世璠在皇位上的時間待的也不長,他在大周與清廷的抗衡中勉強撐了三年,最后在洪化三年(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昆明城被攻破,60多殘部投降。吳世璠自盡身亡,年僅十六歲,其妻郭皇后自縊身亡。

2、吳應麒帶的一批

吳世璠繼位后,楚王吳應麒隨吳世璠退守昆明。吳三桂歿后,吳三桂全家就遭到清廷瘋狂追誅。吳應麒帶著剩余的吳家人一路狂奔逃亡,兵馬大元帥馬寶做護衛。為了掩人耳目,馬寶用了金蟬脫殼計,找了個替身攜印至姚安,替身被清政府活刮了。

吳應麒他們歷盡艱險最終逃到了云貴交界處的一片森林中,在那里隱姓埋名隱居生活,從此這些人如人間蒸發般杳無音訊。

到了21世紀,馬家寨的村民吳永鵬、吳永松聲稱:他們是吳三桂的第十一世孫,貴州岑鞏馬家寨吳氏家族就是吳三桂的后裔。

吳三桂家族史的第十代秘傳人(為了安全,吳氏家族規定,每代只許在族人中選一個人傳遞家族史。只許口傳,不得書之于文字,避免被清廷發現)吳永鵬還說,他手中有吳三桂的遺物,金銀、御賜簿、皇傘和大D,吳氏家族中還流傳著許多關于陳圓圓、吳應麒逃難的生動傳說,而且馬家寨吳氏村民都會說一口純正的江蘇高郵話,吳三桂的祖籍為南直隸高郵。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引起專家們和文史學者奔赴研究,鑒定了這些遺物的真實性。

滕紹箴、李治亭等清史專家根據吳三桂墓碑碑文「受皇恩頤養一次八十五歲吳公號碩甫墓」

,考察確定吳三桂墓的真實性。其中「受皇恩頤養」意思是「受皇天之恩眷顧,顧養天年」;「一次」指的是創業之主——大周太祖高皇帝,即「沖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因為康熙十七年吳三桂之孫吳世璠在云南昆明即位時,追認吳三桂為大周太祖高皇帝;「八十五歲」指的是吳三桂卒年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碩甫」是吳三桂的號。

陳圓圓墓碑文 「吳門聶氏」據馬家寨人稱指的就是陳圓圓,「聶氏」的出現很有深意,陳圓圓也叫「沅沅」,本姓「邢」,幼時喪母,被姨夫撫養,跟了他的姓「陳」。這兩個姓為左右雙耳D旁,又巧隱「沅沅」、「圓圓」雙名,故此碑文之中才會有雙耳「聶」的出現。「位席」二字,則是對皇妃歿后的尊稱。陳圓圓墓被發現后,游客也紛至沓來。

不過昆明也說出現了三處陳圓圓墓,為了經濟利益和馬家寨出現了「名人故里之爭」。

在「全國首屆貴州·岑鞏陳圓圓吳三桂史跡研討會」上,30多名專家學者共同認為吳三桂后裔為馬家寨吳姓族人。隨著陳圓圓墓、吳三桂墓、吳應麒墓、馬寶墓在此地一一被發現后,偏遠窮僻的馬家寨在全國走紅。

據考證,吳家人逃亡到云貴交界處后,又輾轉逃到貴州東部的岑鞏縣隱藏了起來,為防吳三桂遺體被康熙找到分尸侮辱,大將馬寶帶著吳三桂遺體,秘密運到黔東南,最后找了這個風水寶地將其安葬。馬家寨位于今天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首府凱里市岑鞏縣境內,此地是武陵山、苗嶺山余脈交錯的深山林地,境內山巒重疊,河溪交錯,在清朝很偏僻,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任憑清軍想破腦袋也很難找到。

從此吳三桂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麒逃亡后入寺廟當了和尚,改名為「吳啟華」,陳圓圓,馬寶也都出了家,皆壽終正寢。

吳氏家族的村子為什麼叫「馬家寨」呢?清政府要對吳氏家族趕盡誅絕,一方面為了安全,另一方面為了紀念大將軍馬寶的護送之恩,吳家族人就將這個村子稱為「馬家寨」。

現如今這個地方吳三桂的后人枝繁葉茂,約有230余戶1000多人自稱都是吳三桂后裔。

吳三桂雖然歷經百戰勇冠三軍,稱了帝,但卻留下罵名,最終也未給后代子孫帶來榮華富貴,還落得家門差點被滅絕、后代逃亡隱姓埋名300多年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