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黃岡文科狀元戴柳:被父親偷改志愿錯失北大,逃到韓國20年不回家
2023/09/10

1

「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一位父親正在怒氣沖沖地對著女兒大吼。

女孩兒不可置信地看著父親,面對這句話她無力反駁,因為此刻說得再多也為時已晚。

她瞪著父親,嘴里說不出話來,只能含淚沖進自己的房間。

「嘭!」她把房門摔過去關上,那扇門承受了她難以發泄的憤怒。

「怎麼會這樣呢?」她不明白,事情怎麼變得如此糟糕。

她沒想到自己心里那個如朋友般信任的父親,居然會在背后捅她一刀。

女孩名叫戴柳,大學聯考687分,本是1999年黃岡市的文科狀元,湖北省排名第三,第一志愿是上北大,她的老師們都覺得肯定能上。

但就因為自己的父親,心心念念的北大錄取通知書,到手卻變成了中國政法大學。

從那以后,她便與父親逐漸疏遠,甚至不顧父母的反對出國留學,一去便是20年.

.....

黃岡文科狀元,漂留韓國20年不回家

戴柳當年因為父親的無理舉動,錯失北大。

她的心境大受影響,不能保證自己復讀還能考出這個成績,于是不得不選擇入學中國政法大學。

進入大學后的她,寡言少語,天天泡圖書館。沒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更沒有考上大學的輕松愉悅和放飛自我。

她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就像是在為掙脫某種束縛而積蓄力量一般。

果然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戴柳在學校看到了韓國國際法律經營大學的招生宣傳,她激動不已。

出國留學豈不是正好可以讓自己擺脫家里的束縛,重新追求自由嗎?

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報名,背著家里準備申請資料。憑借她優秀的成績和外語水平,申請和面試的過程都十分順利。

最后還申請到了那邊的全額獎學金。

當她真正拿到錄取通知書時,才告訴家里自己要去留學。

「一個女孩子出國,有多不安全你知道嗎?自作主張!」父親意料之中地勃然大怒,十分反對。

戴柳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表示這個留學安排不會改變。

父親見她不為所動,一腳踹向大門,用行動宣泄怒火。

即使如此,戴柳還是獨自踏上了去往異國他鄉的路,去追尋自己渴望的自由。

初到韓國的她,沒有韓語基礎,韓語不好是她最大的缺點。

好在留學生的環境里面,大家日常生活多數都使用英文交流。上課也因為大家來自世界各國,而用英語比較多。

兩年研究生讀完,她的英語說得越來越流利,但韓語還是沒什麼提升。

臨近畢業,導師推薦她繼續讀博士,但是她偏愛自由,不太喜歡教學工作,也不想再繼續做研究。

當時的她,只希望自己能好好提升一下韓語,所以決定自己出來找工作。

優秀的人,走到哪里都會被賞識。

戴柳很快便拿到了一家律所的offer,工作內容比較簡單,只需要用英語撰寫律所的一些往來文書和郵件、信件。

這份工作于她而言,缺乏挑戰性,只需要她的英語技能,甚至連一開始想要通過工作練習韓語的目的,也沒能達到。

就在她琢磨著換工作時,一起租房的舍友姐姐給她送來了一個好消息。

韓國一家大型金融公司正在招聘中國人才,跟她所學專業剛好對口,那位姐姐鼓勵她去試試。

她按照那家公司給出的網址信息,提交了申請,很快便收到了面試邀約。

面試中戴柳所展現的專業素養、淵博的學識以及出眾的能力,讓面試官相當滿意。

就這樣年僅23歲的她,成為了新韓金融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歷史上第一位中國職員,同時也是最早進入韓國金融中心工作的中國人之一。

起初入職時,大家都用英語交流,對戴柳而言工作起來很順暢。

但是兩個月后,大家突然就用韓語跟她溝通交流,本就基礎薄弱的她,只能靠翻字典解決問題。

不過學藝不精,終究會翻車。

因為不懂韓國文化,某次偶遇領導問話,沒加敬語就做回答,被同事嘲笑沒禮貌。

在韓國高強度工作很常見,她根本沒時間出去上語言班。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她只能硬著頭皮多跟同事一起外出吃飯。

但由于時間緊迫,自己吃飯太慢,常常匆匆對付幾口了事,根本吃不飽。

在這種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下,她死磕了兩年,終于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領導對她也格外重視。

從此戴柳就此扎根金融界,一干就是14年。

2019年底,她的身體亮起紅燈,同時精神上也不再能扛得住金融工作的重壓,于是她決定辭職,調養身體。

辭職后她去濟州島旅行散心,也在那里締結良緣,遇到了她的老公。

二人相見恨晚,異常投緣,交往一年多便步入婚姻,并且選擇定居在二人相遇的濟州島。

他們互相欣賞,又相互扶持,一起經營起了她丈夫家的果園,同時開辦茶舍,在異國他鄉推廣中國的茶文化。

從出國留學到結婚定居,戴柳這一走,便是20年沒回過家。

人一旦被傷了心,真的需要很長的時間治愈自己。

越被自己親近的人所傷,越難以釋懷。

被改志愿錯失北大,韓漂只為逃離父親

其實出國之前的大學生活里,戴柳也曾試著去接受現實。

但每每回想到父親的作為,再多的憧憬也會成失望。

1999年的夏天,她終究不負韶華,考出黃岡市文科狀元的好成績,滿心歡喜地填報了自己最想去的北京大學,憑借當時的成績,這原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她一直期待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但當她拆開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幾秒。

因為那上面赫然寫著——中國政法大學錄取通知書,一排大字。

明明自己的成績遠高于北大分數線,怎麼可能不被錄取呢?

她覺得不可思議,聯系班主任求證,甚至查看了自己的填報信息,結果讓她更為震撼。

自己的志愿里面居然沒有北京大學!

班主任告訴她,她的志愿曾被修改過,是她父親在志愿提交前一晚,臨時打電話來要求更改的。

當時班主任本想找她確認,但她父親堅持聲稱這是與她商量后的結果,又念在他是戴柳的父親,也是她的法定監護人,所以班主任才沒有聯系她本人。

這個消息對戴柳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還是正劈中她腦門那種。

一時之間,自己居然不知道是去不了心愛的學校更痛苦,還是被父親刺了一刀更絕望。

她急沖沖地趕回家,質問自己的父親:「你憑什麼私自修改我的志愿?」

「你就這樣跟你爸說話嗎?」父親避而不答。

「我在問你,憑什麼替我決定我的人生!」她在路上原本停止外涌的眼淚,這一刻再也控制不住,決堤一般沖出了眼眶。

「因為政法大學更適合你!」父親看著她,眼里毫無愧疚,繼續說道:「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戴柳再也無法和父親平等地溝通了。

「為你好」仿佛是他行使特權的金牌,一旦亮出來,便由不得自己不情愿。

這是戴柳第一次在這個家中感到窒息,父親的獨斷專行給了她無限壓力。

而這個無理的行為,讓她感覺自己沒有受到該有的尊重,這件事仿佛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失去選擇大學的自由以后,她開始更加向往遠方,仿佛只有走得夠遠,才能獲得自由。

在羽翼漸豐之時,她偷偷籌謀著出國留學,一切塵埃落定,才通知家里,這一次誰也無法阻止她的選擇。

她的心有多寒,逃離的步伐就有多堅決。

別人遠行或許是為了快樂,而不被尊重的孩子,去遠方只為尋找自己。

慈父形象崩塌,父女如朋友的關系破裂

戴柳其實在得知是父親偷偷修改了她的志愿之前,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可能性。

她設想了很多環節可能出問題,唯獨沒有想過是在父親這里。

因為從小到大,她和父親不僅是父女,更像是朋友。

她父親是記者,母親是語文老師,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對她的教育也十分開明。

從前父母很尊重她的興趣,小時候的戴柳就十分熱愛閱讀,父親就時常去書店給她買新書。

戴柳上中學以后,父親也經常夸贊她的成績,還會和朋友一樣一起去爬山游玩。

直到聊到以后讀什麼大學時,父女倆的意見略微出現分歧。

但她也沒想到,父親會做出替她決定人生的事情來。

如果說大學聯考改志愿是毀壞他們父女感情中的一根導火索,那麼最后點燃它的,就是父親更加偏執地控制。

戴柳順從錄取結果上了大學以后,只有假期才會回家,父親卻給她規定了每天的門禁時間10點之前必須回家。

有一次她和同學約好看電影,散場時已經過了門禁,她本想著自己是個成年人了,父親應該不會太較真。

沒想到父親真的一直等著她回家,而且就這個事情,第二天一直說了她一整天,她發現父親的控制欲似乎越來越強烈了。

這件小事成為了點燃那條導火索的火苗,徹底給父女感情炸出了一條裂縫。

而她用了20年去修補,最后走向釋懷。

不知道是裂縫被修復好了,還是多年在外的孤獨、游子的思鄉,以及父母老去的皺紋、遲來的理解……逐漸填滿了裂縫。

在濟州島過了一段時間淡然自在的生活后,她給父母打電話聊起近況,并表示要帶著丈夫回國看看。

時隔20年再見到女兒的父母,熱淚盈眶。

見到滿臉皺紋的父親,戴柳發現心中的埋怨與委屈已然消散很多,和父親的關系也變得緩和起來。

兒女應該無條件順從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教育,無論是現代父母偷偷地更改孩子志愿,還是古代以父母之命決定婚姻。

本質上都是父母對孩子掌控欲過強的表現。

某銀行就曾發布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

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完全喪失自己的時間。

家長越是全身心撲向孩子時,越容易渴望掌控。

但隨著孩子的長大,會形成自己的思想,擁有自己的判斷,這時候他們將很難繼續順從父母,此時親子關系就容易出現矛盾。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風箏,風箏線就像親子關系,只收不放,他們永遠飛不起來。

把線拉得太緊,則容易斷裂,如同戴柳一樣,選擇飄向遠方。

唯獨有收有放,他們才能非得更高更遠,并且還能收得回來,因為舒適的親子關系里,孩子們不會排斥與父母聯系緊密。

孩子是獨立的人,為他們做長遠打算時,可以參考一下他們自己的意愿。

父母與兒女之間互相尊重,并保留一定的界限感,往往能使感情更加健康、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