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黃觀:六元及第,千古一遇,朱元璋心中的學霸,成朱棣眼中的罪臣
2023/10/30

楔子:

科舉制度創立于隋朝,發展于唐朝,到宋朝時期已非常成熟。在近1400年的科舉歷史上,最頂尖的「學霸」并不是那些狀元們,而是那些連中 解元會元狀元的「 三元及第」者。

因為狀元每三年幾乎都會產生一個,但一個人能在三個不同層級的考試中都能考取第一名,那才是真正的不易。

在中國歷史上,榮獲過「三元及第」這項榮譽的人,僅有16個。

那麼,古代科舉考試中,最厲害的「學霸」就是「三元及第」嗎?顯然不是,站在科舉最頂端的「學霸」,被稱作「六元及第」。在中國歷史上,「六元及第」的人僅有兩個。而本文的主角 黃觀,就是千古第一人。

下面,筆者將通過史料,為大家講述明朝「超級學霸」

、連中六元的名臣 黃觀,希望通過他的事跡,讓大家有所感悟。

一、黃門出魁首,連中小三元

《明史》記載:

黃觀,字伯瀾,一字尚賓,貴池人。父贅許,從許姓。

黃觀,字伯瀾,又字尚賓,他的老家在現在的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縣清溪金墩。他的家族自南宋時期就是書香門第,只是到了元朝家道中落。元朝末年,黃觀的父親不得已入贅許家,所以,黃觀剛出生的時候隨母姓,叫 許觀。長大后,黃觀恢復父姓。

黃觀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他4歲那年,朱元璋才建立明朝。黃觀自幼聰慧過人,讀書非常勤奮,很小的時候就能糾正古籍中的錯誤。他父親覺得他頗有天賦,便帶著他拜元末大儒黃冔為師。在黃冔的教導下,黃觀的學業突飛猛進。

黃觀自幼熟讀經史,按理說本應在十來歲時就參加科舉,但是,根據《池州府志》記載,黃觀第一次下場考試,是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他24歲那年。

之所以會這麼「晚」,是有特殊歷史背景的。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沿襲宋元制度,用科舉考試來吸納人才。可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舉辦一次會試之后,發現這些人才只會「虛文」,于是下旨廢除科舉考試,改為地方官推薦人才。

可是,朱元璋摸索了很多年之后,發現還是科舉考試相對有優勢。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旨重新開科。

不巧的是,黃觀的父母在洪武十七年左右先后去世,因此待黃觀守孝期滿,參加科舉縣試的時候已經到了洪武二十年。

古代學子參加科舉,最初要先參加 縣試府試(合稱 童試),即分別在縣、府兩地通過地方學政組織的「大考」。有些地方只需要考一輪(兩場),有的地方則需要考兩輪(四場),只有通過縣試和府試,才能被稱作 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試考秀才。只有考中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考舉人,然后才能入京參加會試。

黃觀在縣試和府試中發揮出色,不僅考中了童生,還都取得第一名的成績。人們都夸他是「天才」。接下來,他參加院試,又考中第一名,不僅考取了秀才,還奪了個「 案首」

從縣試、府試到院試,黃觀連續三次考中第一,在當時稱之為「

小三元」,再加上黃觀是一氣呵成,更是難得。眾人紛紛為黃觀慶賀,但黃觀卻非常淡定,因為他知道,在漫長的科舉道路上,中個秀才,才只是起步階段。

二、孝子赴南京,金榜又題名

在明朝,安徽屬于南直隸管轄。在黃觀考中秀才的第二年,他被當地學政推薦到了南京太學讀書。這一年,他帶著族人的期望,來到位于南京(應天)的南直隸太學。根據《國朝獻徵錄》記載:

是歲領鄉薦,造詣日益深,同舍推服……嘗繪父母墓圖攜以自隨,閱之淚輒下。

意思是,黃觀被推薦進入太學之后,文學造詣日益精進,太學的同學都非常佩服他的學識。黃觀在離開池州前往應天之前,曾到父母墳前拜別,并將父母的墳塋畫成圖紙帶在身上,每次觀看,他都淚盈于睫。

《后漢書》中有一句話: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意思是,若想得到忠臣,需要到孝子的家門去求訪。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是孝子,那麼他大機率會是忠臣。

黃觀如此緬懷自己逝去的父母,滿懷孝義,說明他大機率是個忠義之人,這也為他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且說洪武二十三年,黃觀入太學。當年秋天,他在南京參加鄉試。根據《欽定續文獻通考》的記載,黃觀在這一年考取了鄉試第一,即解元。

在古代,鄉試三年舉行一次,是在秋天舉行,鄉試第一名是為「解元」

。會試是第二年春天舉行,會試第一名是為「會元」。若通過鄉試,考中舉人,接著第二年便可以進京趕考。所以,又有人稱鄉試為「桂榜」,稱會試為「杏榜」,二者是有連續性的。

考中舉人,而且還奪得解元,這本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黃觀卻拒絕同窗們為他慶祝。他對著父母的牌位匯報完自己的成績后,又開始專心攻讀。

相比于其他考生,黃觀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本身就在南京太學讀書,南京是洪武時期的都城,他考中舉人后不用千里迢迢「赴京」趕考,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下圖為黃觀書法。)

第二年三月,朝廷舉辦會試,作為南直隸的解元,黃觀自然受到更多關注。他胸有成竹,三天考試出來,雖然瘦了一圈,但信心滿滿。待到「杏榜」發榜那日,黃觀位列第一,奪得會元。

《明史·黃觀傳》云「 二十四年,會試、廷試皆第一」。

一個月后,朱元璋親自主持殿試。黃觀在殿試的策論中力主「 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無擾,邊境無虞」,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評價。朱元璋認為黃觀是真正有才學之人,欽點黃觀為狀元。并且授予黃觀翰林院編修。這一年,黃觀才28歲,正是大有所為的年紀。

從鄉試的解元,到會試的會元,最后到殿試的狀元,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連中三元」。在古代,進士們也要論資排輩的,比如,同樣是二甲進士,如果 某甲某乙早一屆金榜題名,即使 某乙某甲年齡大,但在 某甲面前, 某乙也要自稱「后學」。

但是,如果一個人如果連中三元,那他的地位就非常崇高了,甚至連比他早幾屆的進士見了他,都得自稱「后學」

或「晚生」。這種現象,足以說明在以科舉取士的封建社會,人們對「三元及第」之人的頂禮膜拜。

我在本文開篇時說過,「三元及第」在中國歷史上有16個。可黃觀不僅僅是「三元及第」,他在參加鄉試之前,已經是在 縣試、府試、院試中接連奪魁的「 小三元」。如今「 小三元」加上「 大三元」,是實打實的「六元及第」。在黃觀之前,史書上還未有過,因此, 黃觀成為千古第一人

三、狀元受重用,三元惹爭議

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六元及第」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明朝洪武年間的 黃觀,另一個是清朝乾隆時期的 錢棨(下圖)。相比之下,黃觀的「六元」是一氣呵成,中間沒有任何斷檔。而錢棨考秀才考了十一年,考舉人也考了7次,不過錢棨運氣太好,他要麼考不上,只要考上就能考第一。

所以,黃觀和錢棨相比較,黃觀一氣呵成的「六元及第」,似乎更為難得。

但是,黃觀「六元及第」這件事,在史學上是略有爭議的。因為《明史》中只說黃觀是會元和狀元,沒有提他曾中過解元。但在《欽定續文獻通考》中,委婉地記載了黃觀中解元的事,書中說:

輅淳安人,宣宗乙夘浙江榜第一人,三試皆第一,明代三元黃觀后,惟輅一人而已。

這句話是說,明朝「三元及第」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浙江淳安人 商輅,商輅是繼黃觀之后,明朝第二個「三元及第」之人。言下之意,黃觀是明朝第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既然黃觀是「三元及第」,他自然中過解元。

巧合地是,在《池州府志》中,也說黃觀中過解元。另外,貴池有一座「三元坊」,是專門紀念黃觀的。古代牌坊可不是隨便立的,若沒有中解元,何來「三元坊」?

所以,雖然沒有在《明史》中記載,但其他各方面的佐證,已經可以確定黃觀就是「三元及第」。

其實,筆者認為,黃觀的「三元及第」也好,「六元及第」也罷,這只是個名頭, 我們先來看這個人在歷史上有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

且說黃觀中了狀元之后,朱元璋對他非常賞識,根據《國朝獻徵錄》記載:

御前敷奏明爽,上甚愛重,每賜顧問,命編寫省貪等錄。上以其有政事才,凡法司諸榜文令觀撰成即書之。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朱元璋賞識黃觀,讓黃觀做自己的貼身顧問,每次有重要的文書、法令,朱元璋只要一說,黃觀就能立即書寫完成。

可見,黃觀這個狀元名不虛傳,的確有倚馬可待之才。

洪武二十九年,黃觀被朱元璋提拔為禮部右侍郎。同年,他又兼任東宮侍講,成了皇太孫 朱允炆的老師之一。很明顯,朱元璋是想讓黃觀這個「三元及第」的奇才輔佐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夏天,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建文年間,黃觀受到了建文帝的重用,他不僅擔任右侍中,還參與國事奏議。在當時,黃觀在文臣中的地位很高。如果說方孝孺是讀書人的種子,那黃觀也可以共享這個美譽。

當時,由于建文帝聽信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急于削藩,最終逼反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爆發。黃觀起草詔書和檄文,大罵朱棣不忠不孝。

建文四年,朱棣南下,建文帝命黃觀到長江上游募兵救援。當黃觀乘船來到安慶的時候,朱棣攻破金川門,進入南京城。

朱棣入城后,將建文舊臣列了一個44人的「罪臣名單」,其中武將15人,文臣29人。《明史紀事本末》云:

揭榜左班文臣二十九人: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禮部尚書陳迪,文學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練子寧,禮部侍郎黃觀……

在朱棣的這份「罪臣名單」中,黃觀列在文臣榜第六位。是朱棣眼中的大罪臣。

四、黃觀全忠義,江河水長流

《明史》云:

觀聞金川門不守,嘆曰:「吾妻有志節,必死。

」。

黃觀當時不在南京,他聽聞朱棣攻入南京后,知道自己的家人必將受到株連。他說道:「 我的妻子素有節操,如果受難,她必會以死守節」。事實證明,黃觀果然言中。

朱棣下令逮捕黃觀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黃觀之妻不愿受辱,帶著兩個女兒從懷清橋上跳河自盡。

《明史紀事本末》詳細記載了黃觀的結局:

觀復痛哭。至李陽河,聞建文帝已遜位,知事不可為,乃朝服東向再拜,自投羅剎磯湍激處,舟人急鉤之,僅得珠絲粽帽以獻。

意思是,黃觀聽聞妻女去世的消息,痛哭不已。等到了李陽河,又聽到建文帝已經不在人世的消息,他知道自己已經改變不了結局。于是朝東向著南京的方向拜了三下,然后孤身跳入長江,終年38歲。

朱棣派人在江面上只找到了黃觀的帽子。後來,朱棣命人用稻草做一個黃觀的樣子,戴上黃觀的帽子,將「他」斬首示眾。黃觀的族人和姻親近百人都被發配到了邊疆。

從出生,到考中狀元,黃觀用了28年。從進入仕途,到以死殉節,黃觀用了10年。 前半生,他是所向披靡的學霸,后半生,他是滿懷忠義的傳奇。

筆者認為,我們看待歷史人物,不能脫離他所在的政治環境和文化背景。黃觀自幼接受儒學教育,將「忠孝」奉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他以死殉節,實際上是在踐行自己所堅守的信仰。所以,黃觀和方孝孺等人一樣,是值得肯定的。

《孟子》云: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筆者認為,「六元及第」只是一個名頭,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他考取的名次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所以,黃觀給后世留下的東西,遠比「六元及第」要厚重得多。

江水滔滔,史海瀚瀚。 當代讀史人,當學習黃觀之忠義,忠于國家,義于百姓。

本文作者博史通今,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池州府志》《國朝獻徵錄》《欽定續文獻通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