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慈禧死后怕惡鬼纏身,死后竟然披了一條特殊的被子
2023/10/17

盜掘東陵的孫殿英做夢都沒想到,一條覆蓋在奇珍異寶上的「被子」,竟是慈禧墓中最有價值的隨葬品。當年孫殿英隨手丟掉了這條「被子」,得以讓這件珍貴的稀世珍寶在百年后重新面世。

2013年,河北東陵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向媒體展示了繡有陀羅尼經的被子,這條被子上的經文均由金絲織成,除了經文外,被面上還裝點有佛像、佛塔等花紋。這條奢華的被子,既不失皇室的威儀,又有宗教的神圣感。

慈禧于十八歲來到紫禁城,深得咸豐寵愛,獲封為蘭貴人。咸豐駕崩后,為咸豐誕下龍子的慈禧被尊為皇太后。從這一天開始,這個二十七歲的女人開始了她長達四十八年的政治生涯,在晚清政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陀羅尼經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這部經以「人、法、喻」

都具足來立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人」,「廣大圓滿無礙」和「大悲心」是「比喻」,「陀羅尼」是「法」;所以「人、法、喻」都具足。這部經,以「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來做譬喻。 陀羅尼是梵語,此云「總持」;總持就是法。

嚴格來說,陀羅尼經并不是東土佛教的經咒,而是密宗佛教的經咒。這部經咒屬滿清皇室「專屬」,若非皇帝批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這篇陀羅尼經。慈禧在滿清皇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她自然有資格使用陀羅尼經。根據文獻的記載,繡有陀羅尼經的被子被置于慈禧遺體的最上層,在這條被子之下的,是慈禧的遺體及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

有誦此陀羅尼者,「得十大利益、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之說。因此,在佛教中,有這樣的說法:陀羅尼經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加持力,普通人在壽終正寢后,只需將經文覆蓋到遺體上,就能消弭亡者的罪惡,消除死者在世間的魔障。此外,該經文還能使亡者身心安樂,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在清朝以前,陀羅尼經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不論使用者是否篤信佛教,哪怕是生前毀謗三寶的異教徒,也能通過該經文消弭生前的罪業。傳說,披著陀羅尼經被來到陰間的死者,連閻王也要對他禮讓三分。

從這種說法里我們能看出,陀羅尼經被足可稱得上東陵隨葬品中最有寶貴的。

根據專家的介紹,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經歷重重波折,歷經三個階段,終于在慈禧殯天后一百年重新面世。

第一階段:1908年,在裝殮慈禧的過程中,太監將這條被子蓋在老佛爺的尸身上。在制作這條被子之前,上面還點綴了八百余顆明珠,僅這些明珠的價格就超過十六萬兩白銀。

第二階段:孫殿英率眾盜墓,對東陵進行了瘋狂的洗劫。在此期間,慈禧的隨葬品均被士兵擄走,這條織金陀羅尼經被上的明珠也被全部拆下。

不過,這條失去了明珠的織金陀羅尼經被士兵隨意丟在一旁,未加理會。後來,溥儀及滿清遺臣在國民政府的幫助下,重新裝殮了慈禧的遺體,并將這條被棄置的陀羅尼經被被放置在香冊寶座上,再次將這條珍貴的被子封存在地宮中。

第三階段:1979年,東陵對外開放,考古人員將慈禧的隨葬品送往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修復并裝裱了這條經被。

顯然,孫殿英及其手下的士兵沒什麼文化,買櫝還珠。他們的眼睛里,只有金銀珠寶,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條經被的價值。正因如此,慈禧穿過的華服、蓋在其遺體上的經被被隨意丟在地宮中無人問津,使這些真正有價值的珍寶得以留存。

除了陀羅尼經被之外,在慈禧的隨葬品中還有一件相當珍貴的香寶香冊。通常來說,香寶香冊是清朝地宮中「必備」

的隨葬物。香寶香冊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它的價值并不在于它的材料,而是上面雕刻的文字。

清朝祖制規定,皇帝、皇后、嬪妃的封號會被篆刻在香寶香冊上,隨死者葬入地宮。按照清宮的封號制度,皇后在死后能夠享有十六字封號。不過,慈禧與普通皇后不同,大臣認為僅用十六個字根本無法囊括老佛爺的一生,所以慈禧的香寶香冊上刻有二十二字封號。

與陀羅尼經被一同展出的,還有慈禧生前穿過的竹枝袍、使用過的太后御璽、創作的書畫。此外,還有一些能夠展現慈禧生活情趣的佛教用品及藝術品。不論從文化價值還是規模來看,這場展出都堪稱史上慈禧文物展覽之最。

不得不說,慈禧的生活頗有情調。從她親筆繪制的「羅浮珍影」,還有她寫過的「壽」字我們能看出,慈禧有一定的書畫功底。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夠看到慈禧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

參考資料:

【《東陵大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