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班弟:清準戰爭中殉國的最高將官,血染伊犁的蒙古勇士
2023/10/24

元戎率師,平定伊犁。而何阿逆,叛亂乘危。變出不期,投軀西漠。故里櫬歸,痛哉酹酌。——愛新覺羅.弘歷

班弟,姓博爾濟吉特氏,祖先為察哈爾博羅特鄂托克人,皇太極時代歸附清廷,被編入蒙古八旗系統,隸蒙古鑲黃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入仕,先后擔任理藩院堂主事、內閣侍讀、侍讀學士、內閣學士等職。后又在軍機處行走,再加上之前理藩院(相當于大清帝國的外交部)經歷,讓班弟積累了豐富的軍事外交經驗,對大清帝國的邊疆形勢有了充分的了解,再加上班弟工作兢兢業業,業務能力突出。

于是,乾隆三年(1738年),在官場摸爬滾打21年的班弟終于得到了皇帝的青睞,被提拔為兵部侍郎(相當于國防部副部長)兼兼理藩院侍郎(外交部副部長)。

第二年,又被擢升為湖廣總督(湖南湖北兩省的最高軍政長官),成為一方封疆大吏。在湖廣總督任上,只用2個月就蕩平了鎮筸、永綏苗民叛亂,乾隆更加欣賞班弟。

乾隆六年(1741),乾隆提拔班弟為兵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并留軍機處行走,可謂榮寵之至。而后長期在中樞任職,班弟一如既往的兢兢業業又低調。乾隆十五年(1750),西藏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意圖叛亂,駐藏大臣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策劃在駐藏大臣府邸誘殺了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但因為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的親信驟然發難殺死了傅清和拉布敦,起兵反叛,是為珠爾默特之亂。

叛亂發生后,乾隆以班弟與四川總督策楞分別從青海和四川兩路進兵西藏,當年十二月,班弟進入拉薩,平定叛亂。

而后,班弟對跟從叛亂的大小首腦,特別是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的妻子兒女全部誅殺以絕后患,同時安撫藏民,撫平戰亂創傷,在班弟軟硬兼施下,西藏局勢穩定下來,此后一直到清末,西藏再無發生大規模叛亂。

乾隆十九年(1754)閏四月,準噶爾汗國內亂,杜爾伯特部台吉策凌、策凌烏巴什、策凌孟克、輝特部台吉阿睦爾撒納、和碩特部台吉班珠爾等準噶爾汗國實力派人物紛紛率部歸附清廷,特別是阿睦爾撒納更是有準噶爾汗國戰神之稱。乾隆敏銳的發現這是滅亡準噶爾汗國的天賜良機,遂開始提前謀劃布局。

乾隆以班弟為定邊左副將軍掛兵部尚書銜,具體謀劃平準事宜。班弟條陳戰術,乾隆甚喜,遂提拔班弟為定北將軍,受命節制漠北諸軍。

乾隆二十年(1755)正月,乾隆正式啟動對準噶爾汗國的滅國戰役。

乾隆以班弟為北路軍總指揮(定邊將軍),阿睦爾撒納授定邊左副將軍為副,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郡王品級成衰扎布、內大臣瑪木特、奉天將軍阿蘭泰為參贊從北路攻入準噶爾汗國。定西將軍永常率部出西路攻入準噶爾汗國,兩路清軍對準噶爾汗國展開鉗形攻勢。

兩路清軍以班弟的北路軍攻勢最為迅猛,當年五月,班弟率部攻陷準噶爾汗國都城伊犁,而后在格登山之戰中,班弟指揮清軍生擒準噶爾汗國末代大汗達瓦齊,一戰終結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滅亡后,班弟上奏清廷稱準噶爾汗國舊地(北疆地區)因連年戰亂,物產貧乏,無法支撐清軍長期留守,建議清廷將清軍主力回撤內地,只察哈爾兵三百、喀爾喀兵二百移駐伊犁河北尼楚袞,鎮守其地。

乾隆接到班弟的奏疏后也判斷準噶爾新敗,一時間應該不會有異心,遂下令清軍主力回撤。

就在清軍主力回撤后不久,原先歸降清廷的準噶爾降將阿睦爾撒納趁機反叛,憑著其在準噶爾人中的威望,阿睦爾撒納迅速控制了準噶爾汗國舊地的大部分地區,麾下也嘯聚了數萬之眾,清廷辛辛苦苦打下的北疆一夜間易手。

當時在整個北疆地區只剩下伊犁和靠近內地的巴里坤大營還在清軍手里。于是阿睦爾撒納集中數萬人猛攻只有500清軍防守的伊犁重鎮。面對叛軍潮水般的進攻,班弟率500清軍拼死抵抗,雖然清軍悍不畏死,但架不住叛軍實在是人數眾多,最終清軍人數越來越少。班弟知道已經沒有任何轉機了,為防止被叛軍生擒侮辱,遂拔劍自刎,壯烈殉國,班弟也是整個清準戰爭中殉國的最高級別將領。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軍收復伊犁,清軍千辛萬苦找到班弟的遺骸,乾隆下詔將班弟遺骸送往北京重新安葬,乾隆親臨葬禮,京師三品以上大臣齊集,一代名將最終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