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朱見濟:8歲立儲,9歲薨逝,朱祁鈺獨子的去世,改變了明朝的方向
2023/10/26

楔子:

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明代宗 朱祁鈺下旨,廢黜結發妻子 汪氏的皇后之位。 汪皇后之所以被廢,理由竟然是,她作為皇后,公然反對朱祁鈺更換太子。

當時,朱祁鈺要廢掉侄子 朱見深,立兒子 朱見濟為太子。《明史·后妃傳》記載:

景帝欲立為太子,而廢憲宗,后執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廢后,立杭氏為皇后。

朱見深是汪皇后的侄子,朱見濟是她的兒子(庶子)。若兒子將來登基,她是妥妥的嫡母皇太后,而侄子登基,她只是嬸母而已。所以,哪有嫡母不支持自己的兒子,反而支持侄子的?

汪皇后此舉,惹怒了朱祁鈺。朱祁鈺一怒之下,廢掉汪皇后。

就這樣,汪皇后成了明朝歷史上繼明宣宗胡皇后之后的第二位廢后。

事實證明,朱祁鈺雖然以廢掉皇后為代價,冊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朱見濟最終卻是個「福薄」之人。朱見濟只當一年多的儲君就夭折了。

在明史上,朱見濟之死,導致了一連串的政治事件,也直接改變了大明朝接下來的百余年皇位傳承。

本文,筆者將根據史料,為大家分享明朝第六位皇太子 朱見濟。希望通過他短暫的人生,為大家還原正統、天順、景泰三朝交替時的風云變幻。

一、宣宗遺血脈,郕王立長子

要說 朱見濟,先要從他的父親 朱祁鈺說起。朱祁鈺是明宣宗 朱瞻基的次子。根據《明史》的說法,朱祁鈺的生母吳賢妃本是宮女出身。但根據査繼佐在《明書》中的記載,朱祁鈺的生母吳氏不僅僅是宮女,而且還是罪女。

明宣宗朱瞻基只有兩個兒子,朱祁鈺出生的時候,他的哥哥朱祁鎮已經被立為太子。而且,朱祁鎮是在生母孫氏被「扶正」的情況下成為太子的。 換句話說,朱祁鎮不僅僅是長子,還成了「嫡子」。

一個是皇后嫡子,一個是宮女或罪女所生的庶子。朱祁鎮從小就被當作未來的帝王培養,接受最好的教育。而朱祁鈺則注定是個藩王。朱祁鎮和朱祁鈺雖然只相差一歲,但二人從一出生就有天壤之別。 在古代注重嫡長的觀念里,朱祁鈺難免有些底氣不足。

宣德十年,37歲的明宣宗 朱瞻基駕崩,年僅9歲的太子朱祁 鎮登基,是為明英宗,改元正統。在正統年間,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非常照顧。朱祁鎮剛登基一個月,就封年僅8歲的朱祁鈺為 郕王。《明實錄》中沒有記載朱祁鈺的封地在哪,說他

「奉藩京師」。因為朱祁鈺當時年幼,朱祁鎮便讓朱祁鈺暫且留在京城,并沒有讓他去封地。

朱祁鈺10歲那年,朱祁鎮又為朱祁鈺舉行了加冠禮。

正統十年,朱祁鎮為18歲的朱祁鈺賜婚,金吾左衛指揮使汪瑛之女 汪氏被冊封為 郕王妃。汪氏嫁入郕王府后,生了兩個女兒,沒有生子。而朱祁鈺的側妃 杭氏則為朱祁鈺生了一個兒子,此子便是本文的主角 朱見濟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的記載,朱見濟是 正統十年七月初二出生。考慮到朱祁鈺之妻汪氏也是正統十年嫁給朱祁鈺的。也就是說,考慮到十月懷胎的因素,在汪氏沒有嫁給朱祁鈺之前,杭氏就已經懷孕了。 由此可以推測,杭氏雖然是側妃,但她比汪氏更早入府。最初的愛情最美好,或許,朱祁鈺和杭氏之間的情感,遠比他和汪氏要深。

朱見濟小時候非常聰慧,很得朱祁鈺的喜愛。《明史·諸王傳》記載:

懷獻太子見濟,母杭妃,始為郕王世子。

這里面有個關鍵信息,就是朱見濟曾經被立為郕王世子。要知道,朱見濟生于正統十年,而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之變」。也就是說,朱見濟是在4歲之前就已經被立為郕王府世子了。

朱見濟畢竟是庶子,而且,朱祁鈺的妻子汪氏未必就不會生下嫡子。他這麼早就被立為世子,足見朱祁鈺非常喜歡朱見濟,或者說,朱祁鈺非常喜歡朱見濟的生母杭氏。

庶子和妾室受寵,嫡妻沒有兒子。正統年間的郕王府立,應該也不會太祥和。

二、庶弟挽狂瀾,上皇入南宮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 瓦剌部以明朝給的賞賜太少為由,幾次出兵滋擾明朝邊境。王振趁機勸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被王振描繪的宏偉霸業所誘惑,不顧眾人勸阻,決定親征瓦剌。《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二》記載:

七月十七日,命太監金英輔郕王居守,每旦于闕左門西面受群臣謁見。

朱祁鎮親征前,讓自己的心腹太監金英輔佐弟弟朱祁鈺留守京城,每天早晨,朱祁鈺在大殿的左門,坐東朝西,接受群臣的拜見,處理朝政。

當年八月十五,「土木堡之變」爆發 ,明朝50萬大軍(實際20萬)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被俘。

消息傳到京城后,滿朝震驚。由于當時朱祁鎮生死不明,孫太后當機立斷,立朱祁鎮的庶長子 朱見深為太子。

因為朱見深當時只有兩歲,孫太后讓朱祁鎮唯一的弟弟 朱祁鈺來監國。《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三》記載:

辛未,太后詔立皇長子見深為皇太子,時年二歲,命郕王輔之。

注意,在朱見深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朱祁鈺仍是「郕王」。後來,瓦剌人以朱祁鎮為籌碼,反復要挾明朝,敵軍突破宣府,直逼京城。明朝為了避免投鼠忌器,急需要一個成年的君主來帶領眾人御敵。于是孫太后接受 于謙的建議,立朱祁鈺為皇帝,改次年為景泰元年。史載:

癸未,郕王即皇帝位,遙尊上為太上皇。

也就是說,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是在朱祁鈺登基之前,就已經確定的。 在歷史上,先立太子,再立皇帝的情況極其罕見。

孫太后此舉,實際上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朱祁鈺只是個「臨時工」,大明皇位只能在她的親兒子朱祁鎮這個「嫡系」血脈中傳承。

筆者甚至可以這麼認為: 如果不是因為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已定,孫太后未必會同意朱祁鈺登基。反過來說,朱祁鈺登基之前,也是認可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的。

孫太后雖然精明,可她還是算錯一步。因為朱祁鈺一旦登基,他就成了王朝權力最大的人,此前的承諾,他完全有辦法推翻。因為皇權的魅力,實在太大。在接下來的「英宗還朝」之事上,就能看出這一點。

景泰元年,在于謙等人打敗瓦剌人之后,眾臣向 朱祁鈺建議,應該派使者將遠在瓦剌的太上皇

朱祁鎮接回來。朱祁鈺躊躇了半個月,就是不答應。最后老臣王直跪求朱祁鈺,朱祁鈺說道:

「我非貪此位,而卿等強樹焉……」

朱祁鈺的意思是,不是我貪戀皇位。當初情況緊急,你們非要立我為帝。現在如果把太上皇接回來,我該怎麼辦?

最后,于謙等人說:「就算太上皇回來,大位已定,他也不能復位了。」朱祁鈺這才安心,派人去接朱祁鎮。

景泰元年八月十五日,朱祁鎮被俘一年后重新回到京城。朱祁鈺拒絕了工部尚書 高谷提出的到城外迎接朱祁鎮的建議,他只是在皇宮東安門簡短地見了一下朱祁鎮,然后將朱祁鎮關到南宮之中,一關就是7年。

這期間,為了避免朱祁鎮和外界的聯系,朱祁鈺命人將南宮中的大樹全部砍掉,將宮門的鐵鎖灌鉛,只留個小洞往里面遞送飯食。

朱祁鈺之所以這麼對待兄長,本質上還是因為朱祁鎮曾經是大明朝的皇帝。朱祁鈺本就是先帝庶子,他在朱祁鎮面前底氣不足。 為了穩固皇權,他必須對朱祁鎮嚴防死守

在將朱祁鎮關到南宮之后,接下來,朱祁鈺就要醞釀另外一件事了—— 易儲。所以,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接下來開始「出場」了。

三、景帝雖英主,易儲戀神器

朱祁鈺是個英明的皇帝,至少,他在當皇帝方面,比他哥哥朱祁鎮強。但是,在封建時代,任何人都拒絕不了皇位的魅力,朱祁鈺也不能免俗。當他發現自己的皇位日漸穩固,而太子卻只是自己的侄子的時候,他有些不平衡了。《明史》云:

及郕王即位,心欲以見濟代太子,而難于發。

意思是,朱祁鈺想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是他不好開這個口。

因為當初他登基的時候,已經和孫太后達成了某種約定,那就是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是不能動的。

景泰三年,廣西發生了一件事情,加速了朱祁鈺易儲的想法。當年,廣西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土司,因為和弟弟有私怨,竟然帶兵滅了弟弟全家。朱祁鈺聽聞后,坐不住了,他覺得為了保住自己和子孫后代,必須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易儲!

筆者為何說朱祁鈺易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呢,因為滿朝上下,幾乎沒人支持易儲。

朱祁鈺最先試探司禮監太監 金英,《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五》記載:

上欲易儲,語太監金英曰:「七月初二日,東宮生日也。」英頓首對曰:「東宮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上默然。

這句話的意思是,朱祁鈺試探著問金英:「太子的生日是 七月初二吧?」金英很果斷地回答:「您記錯了,太子的生日是

十一月初二。」

朱見濟比朱見深年長兩歲,前者生于 正統十年七月初二,后者生于 正統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朱祁鈺這麼問,很明顯就是要把朱見濟當「東宮」,但是,金英沒有給他面子,直接告訴他東宮是朱見深。

見宦官不支持,朱祁鈺又去試探自己的妻子汪皇后,《明史》記載:

「皇后汪氏又力以為不可,遲回久之。」

汪皇后雖然不是朱見濟的生母,但她是朱祁鈺的結發妻子。汪皇后知道朱祁鈺的意思后,竟然沉默。這個時候,不發表意見,就是反對。

朱祁鈺仍不死心。接下來,宦官王誠和舒良為朱祁鈺出主意:

太監王誠、舒良為帝謀,先賜大學士陳循、高穀百金,侍郎江淵、蕭镃,學士商輅半之,用以緘其口。(出自《明史》)

王誠和舒良讓朱祁鈺去賄賂大臣,讓他給內閣首輔 陳循、內閣次輔 高谷黃金一百兩,再賄賂其他幾個內閣成員五十兩,讓他們不要反對易儲。

然后,朱祁鈺又以相同的方法賄賂都察院院事 王文等人,因為朱祁鈺知道,只要搞定了內閣和都察院,接下來就好辦了。

內閣和都察院的這幫人本就是人精,他們知道朱祁鈺心意已決,于是便不再反對易儲之事。朱祁鈺的心愿馬上就要達成了,他非常興奮。于是趁著大朝會的機會,公開對大家說:

「天佑下民作之君,實遺安于四海;父有天下傳之子,斯本固于萬年。

朱祁鈺的意思是說,縱觀史冊, 只有父親傳位給兒子,王朝才能穩固

當時,除了內閣和都察院的那幾個人,其他人都傻了。兵部尚書 于謙和吏部尚書 王直面面相覷。內閣首輔陳循首先表態支持,然后讓大家不要「首鼠兩端」,都發表一下意見。其他幾位閣臣和都察院的王文也都表態說「可行」,眾臣見大勢已去,便也不再反對。

事后, 王直曾罵內閣首輔 陳循道:

「此何等大事,乃為一蠻酋所壞,吾輩愧死矣。」(出自《明史》)

筆者此前寫過王直,此人的品格和他的名字一樣,非常正直。王直罵陳循為「蠻酋」,認為陳循身為內閣首輔,在易儲這種大事上竟然耍奸,實在讓人羞愧。

從王直的這個表態來看,朱祁鈺雖然得逞了,但并非萬眾歸心。

于是,景泰三年五月, 朱祁鈺正式下旨,廢黜 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封朱見深為沂王。立郕王世子 朱見濟為皇太子。

四、代宗喪獨子,王朝歸大宗

在朱見濟被立為太子之前,還有個插曲,就是本文開篇提到的廢后事件。 汪皇后最初就不支持朱祁鈺易儲。可當聽到朱祁鈺已經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的時候,她求見朱祁鈺,勸朱祁鈺收回成命。汪皇后的意思是, 如果朱祁鈺廢除朱見深,不僅違背了當初的承諾,百年之后,史書對他也不會有好的評價。

《明史》說汪皇后「 剛毅偏執,心懷仁德」,她義正辭嚴,說得朱祁鈺啞口無言。朱祁鈺一怒之下,下旨廢黜汪皇后,另立朱見濟的生母 杭氏為皇后。

為了立太子,廢了一個皇后,這下再無人敢反對易儲。

就連孫太后也不敢發聲。

景泰三年五月,年僅8歲的朱見濟入主東宮。朱祁鈺籌謀三年,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為了把朱見濟培養成一位優秀的儲君,朱祁鈺也算煞費苦心,他讓陳循等之前接受他賄賂的這些大臣兼任太子的老師或東宮官屬。 將他們的利益和朱見濟牢牢綁定在了一起。

景泰四年二月,朱祁鈺為朱見濟行加冠禮。 看著9歲的兒子,朱祁鈺或許認為,接下來大明王朝的歷代帝王,都是他的血脈了。

可是,悲劇還是發生了。景泰四年十一月, 朱見濟突然生病,沒幾天就夭折了。

從景泰三年五月,到景泰四年十一月,朱見濟只當了一年半的太子,實在可惜。

關于朱見濟的死因,正史上沒有記載,野史上卻非常豐富。有說是病逝的,有說是被孫太后毒死的,也有說是被忠于朱祁鎮的宦官謀害的。

總之,朱見濟之死,對朱祁鈺打擊很大。由于朱祁鈺只有這一個兒子,朱見濟之死,折斷了朱祁鈺最后的倔強。這意味著,朱祁鈺處心積慮謀求的皇位傳承計劃徹底泡湯。

此后,朱祁鈺一蹶不振。雖然他充實了后宮,但仍然沒能生下兒子。

景泰五年四月,在朱見濟去世六個月后,御史 鐘同上奏,懇請朱祁鈺復立朱見深為太子。而后,郎中 章綸也上奏說:「陛下曾是太上皇的臣子,如今當復立太上皇之子為太子,以定天下之本!」

朱祁鈺大怒,將 鐘同章綸下獄問罪,後來殺掉二人。

接下來的幾年,大臣們仿佛著了魔一樣,一個一個都建議復立朱見深。其中,南京大理寺少卿廖莊上書說:「皇上和太上皇是兄弟,太上皇的兒子,就和皇上的兒子是一樣的。不如將沂王(朱見深)過繼給皇上為嗣子,以繼承大統。

廖莊比較聰明,他想到「過繼」的方法,讓朱見深變成朱祁鈺的兒子,這樣立朱見深就名正言順了。可是,這樣的方法,朱祁鈺還是不能采納。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病危。由于儲位仍未確定,大明朝的未來陷入未知之中,大臣們都非常恐慌。

當時,以 王文為首的大臣,建議擁立襄王 朱瞻善為皇儲。朱瞻墡是朱瞻基的同母弟,也是朱祁鈺的嫡親叔叔,若朱祁鈺不立朱祁鎮的兒子為太子,那湘王身為明仁宗嫡子,是距離大宗血脈最近的人。

而以 王直胡濙為首的大臣們,則還是推薦由 朱見深為太子,他們由「三元及第」的 商輅執筆,商輅不愧是狀元出身,他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很長的奏疏,其中說道:「 陛下是宣宗皇帝的兒子,應當立宣宗皇帝的孫子為繼承人。」朱祁鈺沒有兒子,那宣宗皇帝的孫子不還是朱見深嗎?

毫無疑問,若立朱瞻墡為皇儲,那王文就是「定鼎之功」,若立朱見深為太子,那之前推薦過朱見深的大臣們,都將是功臣。這個時候,以 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為首的投機分子坐不住了,他們不能讓功勞被王文和王直、胡濙他們搶走,因為他們知道,除了擁立朱瞻墡和朱見深外,還有一個人更適合做皇帝,那就是被囚禁在南宮之中的太上皇 朱祁鎮

于是,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里,宦官 曹吉祥偷偷聯系孫太后,取得孫太后的懿旨后,他們攻破南宮大門,迎接朱祁鎮復辟,史稱「奪門之變」。

就這樣,大明王朝的龍椅被朱祁鈺坐了8年之后,又重回朱祁鎮一脈。

五、一年半太子,兩百年明朝

八月十七日早晨,當朱祁鈺還在病榻上的時候,朱祁鎮已經坐在龍椅上,等待著群臣上朝。隨著徐有貞那一句「 太上皇復辟了」,群臣才明白,大明朝的這場皇位更迭,來的如此寂靜和突然。

且說朱祁鎮復辟后,朱祁鈺又活了一個多月才病逝。此后,朱祁鎮廢掉朱祁鈺的帝號,恢復他郕王的身份,以親王之禮為他下葬。

朱見濟呢,他去世的時候曾被朱祁鈺追封為「 懷獻太子」,現如今他的伯父朱祁鎮登基,自然不會承認朱見濟太子的身份。于是,朱祁鎮將朱見濟降為「 懷獻世子」,取消他一切有關太子的尊榮。

筆者此前寫過朱祁鎮,也寫過朱祁鈺,

我認為,之所以會發生「奪門之變」,根本原因是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去世后,朱祁鈺沒有明確皇位到底傳給誰,這給了投機者機會。

筆者還認為,「奪門之變」之所以在大臣心目中合法,有三個因素來支撐其一是石亨等人已經提前拿到孫太后的懿旨; 其二是朱祁鈺的兒子死了; 其三是朱祁鎮之前本來就是皇室「大宗」。

所以,不管是從「奪門之變」的起因來看 ,還是從結果來看,朱見濟之死都是關鍵。

反過來說,如果朱見濟不死,大明朝的皇位傳承必將會落到朱祁鈺一脈。那麼,大明朝接下來近200年的歷史,必將會改變。或者說,明朝接下來不一定是近200年的國祚。

朱見濟當了一年半的太子,影響了明朝近兩百年,改變了大明朝的傳承方向。朱見濟或許不知道,他對一個王朝的影響有這麼大。

谷應泰曾用8個字來評價朱祁鈺,筆者認為非常恰當,這8個字就是: 「景帝英主,乃戀神器!」

平心而論,朱祁鈺是很有作為的帝王,他在位期間,不僅擊退瓦剌,而且治理水患,任用賢才,算得上是一代英主。無奈,貪戀皇權是他唯一的缺點。

《國語·晉語》中有一句話:

義者,利之足也;貪者,怨之本也。

意思是,行義是立利的基礎,貪心則是怨恨產生的根源。

明朝中期風云變幻,筆者寫此文,并非為僅僅是為朱見濟英年的早逝而遺憾,更是為英宗、代宗兄弟二人,因貪念而心生怨狠,感到嘆息。

本文參考:《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實錄》《名山藏》。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