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時政府中官員分為兩種,一種是中書、門下兩省封的,一種是皇帝自己封的。皇帝封的官又叫做斜封官,同堂論坐,斜封官總是低人一等,處處被人看不起。 《詩經·北山》中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許多現代人的世界觀中,封建時代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私產,百姓都是皇帝臣子,政府是皇帝權力的延伸,哪個官不是皇帝封的?哪個官員不是為皇帝服務?所以皇帝親自封的官應該高人一頭才對,哪有被人看不起的道理?這里的問題出在哪?
上圖_ 唐朝宰相劉祎之墓志銘 唐朝武后執政時有位名臣,叫做劉祎之。這個劉祎之因為同武后政見不和,被羅列罪名賜死家中。在接受審訊之前,劉祎之對著手持武后詔書的審訊官說了一句讓他揚名唐史的一句話:「不經鳳閣鸞台,何名為敕?」
鳳閣鸞台是武后執政時期對中書和門下兩省的特稱。審訊劉祎之的官員手持的詔書由武后直接頒發,劉祎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經中書、門下發出的詔敕不合法,我不承認這個審判庭的合法性。 一道不合法的詔敕和中宗時期的斜封官有什麼關系?原來這一切都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這個大環境是什麼呢?大環境就是皇帝說的話也不一定好使,沒有中書門下兩省的大印,任何人都可以不買皇帝的面子。上圖_ 唐代官制簡表
唐承隋制,中央權力集中于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
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復核詔令,尚書省執行。三省中只有尚書省有下轄部門,就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雖然尚書省衙門多,人員多,但是尚書省只有執行權,沒有議事權。中書省和門下省人員雖少,但各項政令都由此出,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按唐制三省排名不分先后,三省長官都可以被稱作宰相,但是唐朝人認為只有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和門下省長官門下侍郎才是真宰相。 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復核詔令,那皇帝干什麼?作為國家元首,皇帝當然要對軍國大事發表自己意見,協調各部門利益。但在出具詔敕的過程中,皇帝只需要在中書省起草好的詔書后面用紅筆畫一個大大的、方方正正的「敕」字,再把這份詔書用黃紙做的檔案袋包好,送給門下省復核。
上圖_ 唐朝,銅高鼻鈕「中書省之印」
這個「敕」字什麼意思呢?
廣義上來說,長官對屬下說的話、長輩對晚輩說的話都可以稱作敕。皇帝是九五之尊,口含天憲,所以對誰說的話都是「敕」。為了區別官方文書和皇帝私言,官方文書上敕字用紅筆書寫,個人信件中用黑筆書寫。但是在政治環境中,詔敕特指經過中書門下頒布的政府命令。 收到詔書的門下省會組織職員「給事中」審核詔書。給事中首先看詔書文辭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看完文辭后再研究詔書是否同現行法律沖突。
總之是詔書的方方面面都要通過給事中的審核。給事中雖然只是個五品小官,依然有封駁詔書的權力。只要詔書有不對的地方,給事中就圈圈點點寫上批注返還圣上,皇帝再著急也沒用。 如此說來唐代一個名正言順的詔書需要經過中書省起草,皇帝畫敕,門下復核三道手續,缺一不可。少了哪一項都不能稱為詔敕。手續不全的詔書如果被下放,尚書省是有權拒絕執行的。上圖_ 敕誥
既然政令由中書、門下而出,那唐朝的人事任免權在哪呢?
六品以下在吏部,五品以上及六品以下的清要官職在皇帝和宰相。
吏部和皇帝、宰相在決定官員任用的問題上有一套十分嚴格的規章制度。有人認為古代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之后就可以等著做官了,這其實不對。在唐代通過科舉只是獲得了一個做官的資格,能不能當官,能當什麼官,還要經過吏部組織的銓選考試。 同進士們一起參加銓選考試的還有經過納捐、蔭補等渠道獲得做官資格的人。通過銓選考試后,這才算排上了做官的長隊。這些人排隊等著做官也不容易,左等右等排到自己之后還可以和吏部討價還價,感覺吏部封的官不滿意就讓吏部另擬。當然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三次之后還不滿意就會被吏部擱置,等著下次銓選再商量。上圖_ 唐朝官員 如果吏部和候選人一拍即合,就把候選人姓名和職位列入考第表。這個考第表經過尚書省長官尚書仆射簽字蓋章之后送到門下省審核。
門下省把候選人資料和所授官職一通審核,沒有問題的話就上奏皇帝擬旨授官。這個授官的圣旨也需要經過中書擬寫、皇帝畫敕、門下復核這樣一套流程。 五品以上及清要官員除了提名權和任命權需皇帝和宰相共同商議外,任命流程同銓選官一樣。上圖_ 武則天和侍女 壁畫武則天執政初期被朝中老臣掣肘。為了培植屬于自己的政治勢力,武則天打破常規,越過中書門下擅自封官。尚書省的胳膊終究拗不過武則天的大腿,只能馬馬虎虎承認這些非正式官員。 武則天終究是出色的政治家,知道制度的重要性。在坐穩了帝位之后就不再私封官吏。但是中宗繼位后卻繼承了這個制度漏洞,經常出于私心越過中書門下自行封官。可是中宗又沒有天后的魄力,對私自封官這件事他不敢張揚。
在這些封官詔敕上中宗都用墨筆畫「敕」,黃紙封袋也故意打斜封合。一見到這種斜封墨敕的詔敕,尚書省就知道這是皇帝私旨,多半會創造條件承認。所以這些皇帝私封的官也被稱作斜封官。久而久之,所有未經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員都被稱作斜封官。難怪斜封官會在官場中低人一等。上圖_ 唐代張旭楷書《尚書省郎官石柱記》
斜封官這件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首先我們能知道唐朝政治制度十分完善。中書擬詔敕,門下掌批駁,尚書頒發執行。三個部門權責明晰,互相制約,同時三個部門還同皇權抗衡,防止國家走向專制。
我們常說舊社會是封建專制社會,這句話放到唐朝肯定是不對的,真正的專制是明清時候的事。 但是同所有制度一樣,唐代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也有漏洞。一旦遇到強勢的皇帝,比如武則天,很容易在制度上撕開口子。而古人又缺少動態管理的理念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被強勢皇帝撕開的口子很難補上。唐中宗封的這些斜封官到睿宗時期都還是一團亂麻,直到玄宗時才算得到解決。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其次,唐朝人的法治觀念很強。現在我們總強調要依法治國、建立法治社會,實際上我們的法治精神很早就有了。法治的核心精神是對制度的敬畏。唐中宗雖然有墨敕斜封這個口子可以利用,但是他也不敢把未經中書門下批駁的詔敕大大方方的送到尚書省。只能偷偷摸摸的做記號,盼著尚書省馬虎執行。劉祎之那句「不經鳳閣鸞台,何名為敕」也被唐人大書特書。這不能不說是唐人對制度的尊重和畏懼。 最后,就算制度再完善,也要靠制度執行人的堅決意志。如果人的意識不及格,制度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漏洞和撕開的口子不能被及時堵上,再好的制度最后也難免淪為一紙空文。
參考資料:《新唐書》《詩經·北山》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