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每個朝代盛衰,沒有一個可以長治久安。然而哪怕在巨變來臨之時,仍有忠心之士選擇舍生取義,這股力量使 朝代得以在危難之際續寫春秋。
公元1398年,明太祖駕崩,洪武之治就此結束,明朝迎來第一個動蕩時期。而在杭州,一名平凡儒生于謙就誕生在這一年。他本可以安度一生,在書齋里品論經史。然而他選擇了報效,忠君愛國。
51年后,他挺身而出,以一介書生之軀守住了京師城池,使明朝轉危為安。他并沒有活很長時間,只在人世間留下短暫的身影。
但他的精神永存,成為一代代志士仰慕的楷模。正是因為有于謙這樣的忠臣,付出生命捍衛國家,一個朝代才能在動蕩中恢復元氣,在危難中重現希望。
1398年冬,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對明朝來說是個重大變故。在杭州錢塘縣一個普通書香門第,于氏夫婦的長子于謙就誕生在這一年。
雖然出生平凡,但于謙自幼聰慧過人,7歲就開始學習四書五經。12歲那年,于謙讀到宋代忠臣文天祥的詩作,深受感動。文天祥舍生忘死、壯志凌云的氣概,成為于謙學習的楷模。
每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于謙就會不禁思索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就應該像文天祥那樣,報效國家,不怕權貴,只為心中正義和理想而生。這樣的思想漸漸塑造了于謙堅定的人生目標,他也要效法文天祥那樣忠勇報國。為了實現報效國家的心愿,于謙開始閉門苦讀,日以繼夜地學習。于謙的父母看到兒子的決心,也全力支持他讀書。
有時于謙夜讀到凌晨,父母還親自到他房里為他添壁上燈,怕燭光傷了兒子的眼睛。于謙感動又羞愧,更加勤奮用功。
1421年,時年僅23歲的于謙終于中了進士,準備正式步入仕途。這在當時來說實屬難得,許多讀書人要到30多歲才能中舉。而于謙以他過人的學識和品德,獲得了這個殊榮。于謙的父母聽到這個喜訊,欣慰地淚流滿面。兒子實現了他們的期盼,一定會在仕途中為國家貢獻才干。
1426年,宣宗即位不久,漢王朱高熙發動叛亂謀反。時任御史的于謙奉命隨駕出征,在兩軍對峙時,于謙嚴厲指責朱高熙的罪行。朱高熙聽后自覺慚愧,放棄了抵抗。于謙因此功績獲得明宣宗賞識。
1435年明英宗繼位,張惶失措的英宗縱容心腹王振跋扈。王振開始收受「面金」,要求所有見皇帝的官員都要先行賄賂。于謙正氣凜然,堅決拒絕向王振進貢。
王振本就因為于謙曾指責過他的亂政而懷恨在心。這次于謙公然駁斥他的要求,讓王振惱羞成怒。王振遂向英宗進讒言,誣陷于謙貪污,將于謙下獄并判處死刑。
獄中于謙仍然氣定神閑,心懷國家大義。他并不怨恨王振,因為王振只是昏庸之輩,自己做錯了便要承擔后果,于謙心中并無怨言。
然而,于謙在任上深得民心,百姓得知此事后紛紛上書為于謙鳴冤。一時間朝中輿論大嘩,各方勸諫之聲不絕于耳。在各方壓力下,王振只得改判于謙遠貶他鄉。
14年后,于謙才得以重新起用,擔任兵部左侍郎一職。1449年,王振又慫恿英宗親征也先,于謙再次進諫,英宗仍不聽從。英宗親率大軍出戰,終至土木堡兵敗被俘。于謙聞訊,嘆息英宗貪圖虛名,最終釀成毀滅性后果。
土木堡兵敗的噩耗傳到京城,朝野震驚。有的大臣建議遷都南方,有的主張與敵國和談。于謙迅速行動,命令各地軍隊入京支援,并組織百姓加固城池,以死守京師。
也先軍隊到達城下,要求用英宗換取開城。于謙斷然拒絕,他明白一旦開城,百姓必遭殺戮,國家也將從此一蹶不振。城中百姓安居樂業是于謙心中最重要的,而不是皇帝一人的生死。
于是也先軍隊攻城,于謙與京城百姓并肩抵擋住敵軍的進攻。于謙身先士卒站在城頭,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姿感染著每一個守軍和百姓。也先軍隊屢攻不下,只得退兵。
終于,在危難時刻,這個出生寒微的讀書人以他的胸懷和勇氣,守住了國家江山和百姓安危。然而好景不長,他也在政治斗爭中喪生,但他的精神永遠銘刻在百姓心中。
1457年,復辟的英宗要清洗異己,仍懷恨在心的他決意誅殺于謙。得知噩耗的于謙既不后悔也不怨恨,只是淡然面對。他相信自己此生無愧于心,用生命守衛了國家社稷和百姓河山,即便被殺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英宗果然下令處死于謙,并抄沒家產。可于謙一生清廉,家中只有寥寥居室和書卷,英宗搜刮不到任何金銀珠寶。于謙不畏權貴,而英宗濫殺忠良的暴行也隨著時間流逝被百姓遺棄。
于謙以一介書生之身,就守住了國家的根脈。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視死如歸、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忠義之士,大明王朝國運才得以轉危為安,延續了200多年的元氣。
于謙短暫的一生,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光芒。功成身退之后,于謙的靈魂終于得以解脫,歸回自由的理想國度。而他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即使在強權面前選擇了犧牲,也成就了他超越常人的崇高精神。這份精神恰是大明盛世的希望所在。
于謙的一生,承載了他對明朝的忠誠與熱愛。當國家瀕臨滅亡,正值壯年的他毅然挺身而出,不顧個人生死,只為國家社稷與百姓安危。亙古忠義,于謙可謂此中翹楚。
然而一代帝王昏庸,致使忠良陸續被殺,明廷內斗不止。于謙舍生取義,雖為大明贏得百年國運,但終究難逃殺身之禍。可他的精神已融入民心,他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國家興亡,系于民心。正因為有像于謙這般視死如歸、心系天下的忠勇之士,一個朝代的延續才得以成就。于謙的一生,向后人昭示了作為人的本分,亦向今人昭示了一個時代的希望所系。 于謙之精神,值得思,亦值得繼承。唯此,方可化腐朽為神奇,再續中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