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大唐宣武軍節度使、梁王朱溫篡唐自立,建立后梁王朝,屹立世界之巔289年的大唐帝國滅亡。朱溫的改朝換代并沒有改變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反而因為朱溫的篡位,打破了最后的平衡,天下立時大亂起來,各地軍閥互相攻伐,天下進入最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當時的局勢是,北方中原相繼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5個中原王朝,南方則林立了10多個割據政權。此前的文章對5個中原王朝進行了講述,本期,小編就來講一講南方十國中最強悍的南唐的故事。
升元三年(939年),實際掌控楊吳政權的宰相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李昪,并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建國號唐,因地處南方,史稱南唐,是為南唐烈祖。李昪以金陵(今南京)為國都,積極備戰,奉行睦鄰友好,向北發展的國策,慨然有北伐中原恢復大唐榮光之意。
在李昪的勵精圖治之下,南唐國力迅速增強,成為南方十國疆域最廣、實力最強大勢力,儼然有北上一爭天下的勢頭。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帶著無限的遺憾去世,其子李璟即位,是為南唐中主。次年,李璟一改李昪睦鄰友好的國策,趁鄰國閩國(今福建)內亂之際出兵攻入閩國,而后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除了與閩國的戰事,李璟還出兵攻打吳越國(今浙江),戰事曠日持久,消耗了南唐大量的國力。
就在李昪去世后不到4年,公元947年,年契丹攻滅占據中原的后晉王朝。一時間中原無主,這本是南唐北伐最好的機會,可惜南唐主力被牽制在閩國和吳越國戰場上,無法抽身,錯過了這個天賜良機,最終讓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撿了個漏」,建立了后漢王朝。公元951年,李璟勉強鎮壓了閩國的反抗,南唐的疆域達到極盛,控制了今江西全省,以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大部或部分地區。
就在李璟為自己開疆拓土沾沾自喜的時候,北方也發生了巨變。顯德元年(954年),后周世宗柴榮繼位,同年柴榮征高平之戰中打垮了北漢與遼國的4萬聯軍,解除了后周北方的威脅。而后,柴榮開始統一天下的征程。
從顯德二年(955年)到顯德五年(958年),柴榮三次組織周軍攻打南唐,盡取南唐淮南江北之地。李璟在柴榮的打擊下,只得放棄帝號,自稱「江南國主」,對后周稱臣納貢,昔日強悍的南唐也從此走向「下坡路」。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駕崩,其第六子李煜繼位,是為南唐后主(末代國君)。李煜掌權時,南唐國內政治、社會矛盾重重,再加上淮南的丟失,使得南唐在面對新興的大宋王朝(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奪權后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南唐毫無招架之功,只得茍延殘喘。
當然了,南唐的弱勢只是相對北方的宋朝而言,其在南方仍舊是「獨孤求敗」的存在。再加上當時趙匡胤采取的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統一策略,趙匡胤掌權后并沒有對南唐第一個下手,而是先削平后蜀(四川)、南平(湖北)、南漢(廣東、廣西)等割據政權,進而對南唐形成戰略合圍之勢,南唐也因此得到了最后的「和平時光」。開寶七年(974年)九月,趙匡胤在攻滅了南漢后,發兵10余萬,分三路,攻打南唐,拉開了南唐亡國的序幕。
東路以吳越王做為昪州東南面行營招撫制置使,率數萬兵自杭州北上策應,并遣宋將丁德裕監其軍;中路曹彬與都監潘美率水陸軍10萬由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長江東進;西路王明為池、岳江路巡檢、戰棹都部署,牽制湖口唐軍,保障主力東進。
當年十月,宋軍攻破南唐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并通過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戰,聚殲南唐主力。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宋軍攻陷金陵,李煜奉表出降,南唐滅亡,立國36年。南唐滅亡后,大唐最后的「余光」也徹底熄滅,此后再無以「唐」命名的政權,大唐榮耀終究成了不可復生的往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