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司馬懿后人三代迎娶公主,家族貴不可言,專家卻在古墓屏風上找到司馬家主愛上其他女人的證據
2023/10/18

北魏時期的司馬家軍功卓著,長久鎮守大同,三代接連迎娶公主,如此尊貴的家族獲得了「父子鎮云中,三代尚公主」的美名。但在1965年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專家卻驚訝的發現 ,墓中瑯邪王最愛的女人竟另有其人!

1

農民打井發現傳奇古墓

受到影視劇與文學作品的影響,人們總認為「考古跟著盜墓走」,認為如果沒有盜墓賊,考古人員是找不到墓葬的。其實,考古隊之所以給人以「后人一步」的印象,是因為在明定陵考古失誤后,中國考古秉承「不主動」原則。也就是如果不是墓葬、遺跡不是因基建工程而重見天日或被盜墓賊侵擾,考古隊是不會主動進行挖掘的。

而這瑯邪王墓穴的發現,也是因為當地農民打機井動土。石家寨大隊在打井時發現了可疑的五花土與墓磚,當時人們「思想紅」,社員們層層上報,得到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與大同博物館的重視。

經過探測,人們發現,這打井挖出來的墓葬,實在是太講究了。坐北朝南,為磚砌,有墓道、墓門、前室甬道、前室、后室甬道、后室、耳室甬道、耳室等結構組成。 墓室南北總長17.5米。

不僅規模大、規制高,這墓葬所用墓磚都是長33厘米、寬16厘米、厚65厘米的青磚,全部墓室用磚約5萬塊。這樣的一大批青磚,對于生產力還不發達的古代就已是一筆巨額財富。不僅如此,人們還在磚面發現了銘文, 這說明,這批青磚都是專門制造的,這更是彰顯墓主的身份和地位。

經過辨認,這磚頭上的銘文是「瑯瑘王司馬金龍墓壽磚」,這十個字,不僅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更是拉高了人們對此次考古的期待。

2

司馬懿后人難逃盜墓賊侵擾爪

這司馬金龍不僅名字霸氣,身世更是大有來頭。

據志銘和《魏書》記載,司馬金龍是晉宣帝司馬懿九世侄孫,其父司馬楚之,原系東晉高官顯貴。後來,東晉權臣劉裕攬權欲立,對當時的豪門貴族大開殺戒,司馬一族被屠者眾。遭逢大變的司馬楚之在泰常四年(公元419年)歸降于北魏。司馬楚之入魏之后,屢立戰功,南破劉宋,北伐蠕蠕,至和平五年去世,時年七十五。

司馬楚之因功高深得太武帝之愛而封爵。作為司馬楚之的第三子,文武雙全的司馬金龍在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之后,也成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駐守軍事重鎮云中,封征鎮西大將軍、開府、云中鎮大將,娶武威公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薨,謚康王。

身份如此高貴,那墓葬中會留給后世人什麼樣的文化奇觀呢?

但真正打開墓葬,眼前的一幕卻令人惋惜。墓室內一片凌亂,大部分隨葬品不翼而飛,一些陶制器物大多被砸爛,而墓室中的一口大木棺更是被劈爛,棺材板雜亂一地棄置在棺床的東邊。

甚至,墓主人的尸骸也不在棺材中長眠,而是被塵土掩蓋凄慘的躺在后室,在千年歲月的侵蝕下,只剩一副殘破的骨架。

對墓葬狀況研究后,專家推測,這盜擾墓葬的人是在墓主人下葬后不久就挖穿了墓道,進入墓室后,用值錢的隨葬品搶掠一空,而為了棺中的冥器,更是直接劈爛了棺材,將墓主人的尸骸拖出來隨意丟棄。

根據尸骸的移位情況,人們猜測,這墓葬被盜時間離司馬金龍下葬的時間不遠,當時尸體沒有完全腐爛,這才讓盜墓者在劈開棺材后,比較完整的拖出了尸體。

而這一波盜墓賊,很可能是從墓葬的修造者處得到了具體情報,這才穩準狠地盜掘了墓葬。

3

爛木頭國寶記錄千年前的秘密

可惡的盜墓賊不僅盜走了珍寶,破壞了尸體,更是損壞了墓葬的保存條件,為人們復原千年前的入藏場景帶來了無數挑戰。

但即便如此,墓室中還是發現了珍貴文物。

例如,墓室中有一件石雕棺床,這棺床由細砂巖制,長241厘米,寬133厘米,高51厘米,呈倒山字形,上部纏枝忍冬紋之間,雕有舞蹈及各式樂器的伎樂童子神獸等,下面邊框是水波紋,長足,雕出四個肌體雄健、雙手托舉的力士,整體線條洗練流暢,雕飾精美之極,讓人嘆為觀止。

單是這一件棺床,就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但文物中最令人感覺驚喜的,卻是傾頹坍倒在棺床上的幾塊「爛木頭」。在墓室后室東部棺床前方,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嚴重朽毀、四處散落著帶色殘片。經過仔細搜索和拼對,這竟然是一組漆畫屏風。

與文獻中「十二牒」的記載對照,專家們認為這屏風應該是一種后面六塊、兩側各三塊的圍屏,安放于石床之上,只可惜因為盜墓賊的破壞與地址變動的影響,這屏風損壞嚴重,只有五塊屏板保存相對完好。

不過雖然損傷嚴重,但人們還是將這漆畫屏風奉為珍寶。而原因正是因為這屏風明顯的漢人特點與「畫圣」風格。

司馬金龍是司馬楚之與河內公主所生,作為東晉漢人與北魏鮮卑人的「混血兒」,司馬金龍墓中的這一套漆畫屏風卻有非常明顯的漢人風格。

漆畫從上到下分四層,每層均有單獨主題,配以墨書題記和榜題,來標示人物身份和說明內容。內容依殘存圖像分辨主要為表彰帝王將相、孝子烈女的故事傳說,比如舜帝恪守孝道、班婕妤、娥皇女英等,這些繪畫的內容不僅是漢人故事,漢人形象,而且畫風奇特,與東晉畫圣顧愷之《洛神賦圖》非常類似。 

此外,這漆畫屏風工藝細膩、繪法高超,上面的人物故事畫是目前北魏畫跡中有準確紀年的作品。種種條件匯總,彰顯出了漆畫屏風非凡的價值。這一組屏風堪稱是與傳統壁畫、帛畫、磚畫并列的一種非常獨特的裝飾性畫表現技法的歷史留存,對研究北魏時期的文化融合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這件屏風後來也被劃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64件(組)珍貴文物之一。

4

屏風后有溫情脈脈也有臥薪嘗膽

依照屏風的形態、規制與特點來看,這屏風并不是為隨葬而特制的冥器,而是墓主人生前的珍愛的生活用品。

那身份高貴的司馬金龍,為何要將這一套屏風后帶進墓室,陪伴自己漫長的地下歲月呢?

專家們對照墓室內發現的其他文物,發現了兩種可能。

首先,這屏風代表的,是司馬金龍對髮妻的脈脈溫情。

司馬一族投奔北魏后,功勛顯著,地位超然,直至北魏分裂滅亡,司馬金龍家族始終與北魏皇室保持著密切關系,司馬楚之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駐守云中,坐鎮北邊,其子孫也多任職一方。同時北魏皇室也通過下嫁公主來加強姻親,司馬楚之尚河內公主,司馬金龍娶武威公主,司馬金龍之孫司馬朏娶華陽公主,所以, 司馬金龍家族有著「父子鎮云中,三代尚公主」

的美譽。

但通過墓志銘,專家們卻發現,與司馬金龍同葬一穴的卻不是那位武威公主沮渠氏。

原來,司馬金龍的髮妻是欽文姬辰,她生年不詳,卒于孝文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本姓禿發,與拓跋氏同源,其父投奔北魏后被賜姓源。欽文姬辰出身南涼王室,是南涼景王禿發傉檀的孫女,太尉、隴西王源賀的女兒。

司馬金龍與欽文姬辰的感情很好,兩人雖然未曾相伴到老,司馬金龍后期還迎娶了公主,但他仍舊思念著髮妻,并在離世時,選擇與髮妻合葬,并將寄托著與髮妻美好愛情的漆畫屏風帶進了地下。

而另一種可能,時專家們在漆畫屏風的殘片中發現的。這漆畫屏風很可能是司馬金龍野心的見證。

北魏野心勃勃的馮太后以太皇太后臨朝聽政,把拓跋皇族徹底換血。司馬金龍曾是先帝伴讀,盡管逃過牽連,還被馮太后拉攏,封為了瑯邪王,但為了自保,司馬金龍掩去了光芒,只能如屏風畫著的「如履薄冰」一樣,低調為人。

但作為司馬一族的后人,司馬金龍怎能甘心一輩子夾著尾巴做人?壓抑著心中血性的司馬金龍渴望著恢復家族江山!

在屏風殘片里,考古學家發現寫了「晉公子重耳」、「趙襄子善賞」等殘跡。昔日晉文公逃離晉國,流亡十五年,終成一番霸業。趙襄子功成名就后重賞身邊有功之臣……

這些都是司馬金龍內心的寫照吧。

瑞知道說:雖然和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合葬,雖然帶著自己光復司馬王朝的心愿長眠地下,但司馬金龍仍舊難改憋屈的結局。考古人員在清理盜洞的漏土時,從中發現兩個頭骨及部分骨骸,經推測,這應該就是司馬金龍和妻子的遺骸。佳偶已成白骨,皇圖霸業也成黃粱一夢,只留下了幾乎損壞殆盡的一組屏風,用艷麗的色彩、飛揚的衣衫以及精彩的眼波,講述著千年前的榮耀、溫情與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