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英法聯軍入侵,咸豐要御駕親征,大臣:坐鎮紫禁城,大清缺少寇準
2023/10/25

大沽戰敗,僧格林沁上書咸豐帝:雖然大沽戰敗,但并不是奴才懈怠和瀆職,實在沒想到北部炮台的兩座彈藥庫會同時爆炸。奴才已經在天津和通州沿路做了必要的部署,但奴才以親王和六大公爵的名義請求皇上暫離京城,北狩熱河。等到六大公爵的援兵一到,奴才將功贖罪,讓這些卑鄙可恥之徒消失。僧格林沁的奏折是密奏咸豐的,此時只有咸豐一人知道僧格林沁的主張。

咸豐帝并沒有拿定主意,也可能是自己已經想好,只是想看看朝廷大臣的動靜。咸豐帝在秘密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大清乃世上最強大、最文明之國!然朝臣的愚昧無知使得大清危機四伏。兩年前,英格蘭迫使我們或和或戰,使朕左右為難,神傷之極。朝中大臣肩負國之安危,應該勤勉同心,審時度勢,以大清利益為先。

朕日夜苦思,滿腹疑慮,一切因何而來?當因大沽失守。大沽已丟,夫復何如?

這是法軍司令在圓明園中搜到的咸豐帝的秘密日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咸豐帝認為現在走到這一步,就是因為大沽失守導致的,自己為此痛心疾首,更令咸豐帝傷心的是朝中大臣都為各自打算,不為朝廷安危同心協力。這是咸豐內心的想法,當然朝中大臣誰也不知道。

當咸豐收到僧格林沁的密折后不知有何想法。自己把后果歸之于大沽失守,而僧格林沁卻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是炮台無故爆炸的原因。咸豐帝雖然心里相當不舒服,但并沒有責怪僧格林沁,因為他還要用到這位蒙古奴才。此時的咸豐帝也像朝中的主戰派一樣,要與自認為蠻夷的英法聯軍大戰一場。一方面咸豐帝并沒有阻止僧格林沁提出的在通州設下伏兵,突襲英法聯軍。此時,朝廷中的主戰派占了上風,咸豐帝何嘗不想戰勝口中的蠻夷,因為他一直認為大清是世上最強大、最文明之國,從上面他的秘密日記中可以看到。

咸豐帝很快把僧格林沁的密折和自己的一道朱諭傳給朝中大臣看。頓時,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僧格林沁的密折主要就是兩點,一是懇求咸豐帝離開紫禁城,北狩熱河,暫避蠻夷鋒芒。二是自己在通州八里橋設下伏兵,讓這些卑鄙可恥之徒消失。其實,僧格林沁心中也沒有把握,不然不會讓咸豐離開京城,因為在大沽已經嘗到了聯軍的厲害。

而咸豐帝的朱諭內容是什麼呢?從後來朝臣聯名上的奏折中,我們可以猜到咸豐帝竟然答應僧格林沁的建議,決定北狩熱河。那理由是什麼呢?咸豐還快給出答復其實朕的目的不是北狩,而是以此名義召集精兵,并御駕親征剿滅蠻夷。

但這一計謀很快就被朝中大臣識破。最多一次七十多位官員聯名上奏咸豐皇帝,讓其既不要北狩,更不要親征,穩穩坐鎮紫禁城就可以了,那樣人心才能安定,將士才能為國而戰。

大臣不讓咸豐帝北狩的理由無非就是皇帝在國家危難之時巡狩,會被視為逃跑。那國民肯定是人心渙散,將士也無心再戰。君王應該與社稷共存亡,一跑了之,難道于祖宗社稷于不顧了嗎?當然大臣也不同意皇帝親征,他們認為此時與宋朝時檀淵已經不同,朝廷更沒有寇準那樣的大臣。最終達成的意見就是皇帝哪里也別去,老老實實的坐在紫禁城就可以了。此時咸豐也是病得不輕,但可能有些好轉。其中在大臣的奏折中就提出不能北狩的理由中就有。皇上正處于康復期,北狩熱河,旅途過度疲勞,對皇上的身體也不利。而在咸豐帝的秘密日記中,自己也提到自己對蠻夷事件也是神傷之極,當然此時令他頭疼不僅是蠻夷,還有南方崛起的太平軍。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讓此時的咸豐帝雖然好轉但已經雙腿癱瘓。具體咸豐帝為何在三十歲就這樣,外界說法不一,有說是早產兒身體不來就弱,有說是因國事心煩吸上鴉片,有說愛喝酒,有說好色。

不管何種原因,可以明確的是咸豐帝身體確實不佳。結果我們都知道,咸豐并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留在紫禁城,而是聽從了僧格林沁的意見。咸豐似乎冥冥之中已經知道所有大臣口中最安全的紫禁城并不一定安全,英法聯軍遲早會攻打紫禁城。從自己的秘密日記中,他已經感覺出大沽失守,聯軍打到紫禁城已經是遲早的事。

可見當時的大臣都非常有信心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能擋住聯軍的進攻。事實證明,老僧的鐵騎在聯軍的洋槍大炮面前不堪一擊,幾個小時就被打散了。鐵騎確實勇猛,但勇氣在冷兵器對抗熱兵器的戰斗中絲毫不起作用。而就是這股蒙古鐵騎後來帶著法國聯軍和英國騎兵找到圓明園,之后的事情就不說了。

後來證明咸豐帝北狩熱河是正確的,英法聯軍確實打到了京城內城,在城外已經布置好了大炮。

如果咸豐留在紫禁城中,后果很難想象,如果英法聯軍開炮攻入紫禁城,將置咸豐帝何如,這很難說。當時,英法聯軍因為各自俘虜被殺相當憤怒,不然英軍不會在搶完圓明園的財寶時,一把火燒了圓明園。當攻入紫禁城,咸豐帝的性命可謂是堪憂,紫禁城的財寶他們難道不會垂涎三尺。

有人會說,其實英法聯軍的目的是要求和清政府談判通商,爭取自己的既得利益。咸豐帝何嘗不知道,大臣們何嘗不知道,甚至大臣聯名奏折也提到。蠻夷過海的唯一目的就是貿易,進入山東、上海、福建,及其他地方就是為了占領港口,而不是為了占領這個國家。大臣們言之鑿鑿,但誰又能保證蠻夷不敢胡來呢,作為戰敗一方有有什麼能力阻止戰勝的一方肆意橫行。咸豐帝也早看出了這些大臣的嘴臉,只會慷慨地在朕面前表達自己的「真理」。但真到了那一步,誰能保住朕的命,誰能保證自己不被聯軍俘虜到外國去。

咸豐帝西狩其實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是聯軍真要逼近紫禁城,當然他也感覺到后果會是這樣的,那就盡最大努力滿足聯軍的一切要求,只要不攻破皇宮。畢竟聯軍一直以來的目的是要和清政府談判的,滿足對方的要求,也可能會讓對方做出讓步。同時,如果聯軍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紅了眼,也可能會覬覦紫禁城的財寶。畢竟圓明園的劫掠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很難保證他們不攻打紫禁城。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尚且不能阻止他們幾個小時,那攻破紫禁城也是遲早的事。

咸豐皇帝已經想好了,如果那樣的話只能與之相戰。他北狩一方面集結兵力投入戰斗,一方面不能讓聯軍俘虜。如果聯軍一直往西打,他也會一直往西逃。但有一點,他相當確信,聯軍不可能在北京很長時間,因為已是十月底。北京寒冷的天氣,英法聯軍根本受不了,遲早會在十一月中旬南返,至少會退到天津。咸豐相當自信,因為一切正如探子所報的,法國司令蒙托邦要在十一月一日退兵。咸豐帝放心了,但他的身體卻因為逃跑垮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