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隋朝僅存在短短37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筑,有的至今還在使用
2023/12/09

說起隋朝,估計大家想到的就是「短命」。

在一些史書上,我們幾乎看不到關于隋朝的豐功偉績。

然而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用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的話,那麼隋朝也不是那麼的「一無是處」。

在這段僅持續了37年的歲月里,隋朝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個聲名狼藉的末代君主隋煬帝, 更有四個至今仍在使用的偉大建筑工程。

大運河:一個偉大而矛盾的工程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項目,其長度達到了約1794公里,穿越了多個省區,

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多個地區。

這項工程的建造始于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但在後來的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最早的運河建造始于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 由各個諸侯國自行修建,主要用于農業生產灌溉和物資運輸。

到了秦朝,秦始皇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和加強對各地的管轄,進一步完善了這些河流網絡,并將其改造成了一條貫穿南北的運河系統。

而運河的經濟作用在這時也漸漸凸顯,特別是河北一帶農業發達,出產大量糧食,

而江南地區則以瓷器、絲綢為主要特產。

為此秦始皇下令使得河南開封一帶連接黃河水系,江西漢江以南則連接長江水系,形成南北貫通的水路,以利于南北方之間的貿易往來。

然而,真正的里程碑式的改變發生隋朝。

那時,由于隋朝統一中國,北方糧食需求量激增,單靠陸路運輸既耗時又耗力,隋文帝就下令開鑿運河以緩解燃眉之急。

這條自河北通濟渠開始,穿過山東,直達長江的運河被稱為「通濟渠」, 通濟渠的完工為日后大運河的修建奠定了重要基礎。

而在隋煬帝楊廣時期,又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建設,修建了邗溝、永濟渠、江南河等一系列水道。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他還從全國各地調派了具有豐富經驗的水利技術人員, 與民間技匠一起完成這項「千秋工程」。

大運河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進物流交通的發展,無論是商隊還是旅客,都可以利用這條水路輕松地穿越整個帝國。

不僅如此,大運河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從而帶動了當地的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

由于大運河的存在,許多原本靠步行或牲畜拉車載貨的方式變得更為便捷和高效,這也大大降低了運輸的成本并減少了碳排放量。

可以說,大運河不僅改變了中國的交通格局, 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家的社會進步和技術革新。

盡管這項巨大的建筑工程帶來了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是它所帶來的好處卻是無可比擬的。

大運河不僅是人類智慧的體現,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生命線。

大興城:隋朝瑰寶般的都城

隋朝建立后,由于長安城內水質嚴重污染,無法飲用,隋文帝楊堅便決定另擇新都。

而大興城的設計和建造工作,是由宇文愷負責的。

據記載,宇文愷出生于名門望族,本應被誅殺,但由于他才華出眾,受到楊堅的賞識,所以反而被任命這一重任。

據說宇文愷深諳中國古代建筑藝術與風水學說,他選擇了龍首原以南六條高坡作為城市中心, 這六條高坡猶如《易經》中的「乾」之六爻,成為大興城的骨架。

從空中俯瞰,宮城和皇城位于這六爻之上,地勢高高在上,象征皇權至高無上,而居民區則坐落在低洼處。

這種布局,既體現了等級觀念, 又充分利用了立體空間,使大興城更具雄偉氣勢。

在居民區所在的低洼地帶,宇文愷還設計了縱橫交錯的水道和湖泊,這為大興城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增強了防御實力, 據說,宇文愷還曾親自坐小船在新城里遨游,對各處景觀賞心悅目。

而大興城共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

一直到現在,這里仍是重要旅游景點。

千年古橋——趙州橋

趙州橋是一座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的歷史悠久的橋梁,被譽為「中國古代橋梁的活化石」

它位于古代南北交通要道,歷史上商隊來往頻繁。

據記載,這座橋最初名為大石橋,建于公元605年。

這座橋是由隋朝工匠李春建設的,經過反復的勘察之后, 李春最終選擇在洨河河床較為堅硬的位置修建橋墩。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趙州橋曾多次遭受洪水沖擊,而國家更是多次組織修繕和保護。

盡管歷經了風雨的洗禮,但是它優美的外觀、獨特的構造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其成為了中國的珍貴文化遺產之一。

可以說,趙州橋以精致的裝飾、堅固耐用的特點聞名于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橋梁,而且還是最早的單孔石拱橋之一,

它的存在證明了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卓越成就。

不僅如此,趙州橋的藝術價值也頗高。

在橋身上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如蓮花、魚龍等各種動植物形象, 它們精細而又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風貌。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州橋見證了無數的時代變革和滄桑巨變。

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趙州橋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靜靜地訴說著千百年前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趙州橋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瑰寶。

早在1961年,趙州橋就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在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趙州橋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了全球知名的旅游景點。

巨型糧倉「回洛倉」

隋煬帝在位時期,為了鞏固其在洛陽建立的東都,展示隋朝強大的國力,下令在洛陽郊外動員10萬民工開始建造回洛倉這座巨型糧倉。

根據史書記載,修建回洛倉的地點在洛陽城西南約10里處, 這里地勢較高,附近有洛水流經,交通便利。

而糧倉的占地面積達13萬平方公尺,相當于將近2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

不僅如此,糧倉的設計還采用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軸線上有一條筆直的主干道,倉城四周環繞著厚達3米的高墻,墻體全部用石材建造,墻面涂成紅色,每隔一定距離修建一座高大的角樓, 墻上還雕刻著各種美輪美奐的圖案裝飾,看起來十分壯觀。

據傳內部共有220多個深埋地下的糧窖,這些糧窖都是用磚石疊砌而成,表面涂抹紅色和黑色的漆,防水防潮功能出眾。

而每個糧窖的面積約100平方公尺,可儲存50萬斤糧食。

這樣一座糧倉,累計可以儲存近18萬噸的糧食,相當于3萬頭大象的體重,可為10萬人提供3年口糧。

糧倉內還有專人管理的辦公區,配置有檔案室等,并設置有完備的防火、防盜措施,運送糧食出入糧倉的道路和漕渠也將倉庫分區, 實現了科學化的糧食儲存。

可以說,這在當時是空前絕后的建筑奇跡。

據記載,回洛倉最多時儲存了約18000噸的糧食,這不僅足以滿足東都洛陽城30萬居民1年的口糧需求,還可以作為抵御天災人禍的應急儲備,增強了隋朝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糧倉建成后,儲存的糧食之多,可供全國人口生活兩年, 這為隋煬帝發動北伐戰爭和修建都城提供了雄厚的后勤保障。

然而,歷史并未允許隋煬帝長期利用這座糧倉。

613年冬,為了救濟受隋朝政府鎮壓的民眾,李密率領農民起義軍數萬人攻占了回洛倉,使得他們士氣大振。

隨后,回洛倉成為了諸侯軍隊爭奪的重要目標。

618年,以長安為基地的李淵建立了唐朝,最終取得了回洛倉的控制權。

相比于隋朝,唐朝的國力更強,長安取代洛陽成為新的都城, 回洛倉也隨之被人遺忘,成為歷史中的一粒。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回洛倉的遺址才在洛陽市小李村被考古學家重新發現,遺址保留較好,井然有序的格局清晰可見。

從回洛倉的興建到被廢棄,再到重見天日,讓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個年代政權更迭和民生疾苦的真實寫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